中国花药彩色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丁香

别名 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

基原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

产地 主产于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我国南方引种栽培。

采收加工 通常当花蕾由绿转红、花瓣尚未开放时采摘,除去花梗,晒干。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10m。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状,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花药性状 略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花瓣4片,覆瓦状抱合,棕褐色或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色或棕褐色,指甲划之,显油痕,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质量要求 以完整、个大、粗壮、油性足、颜色深红、香气浓郁、入水下沉、无碎末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齐墩果酸,豆甾醇,谷甾醇。

药理作用 抗菌,抗炎,驱虫,健胃,止痛。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主治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用法用量 1~3克,内服或研末外敷。

注意事项 丁香性热,由胃热引起的呕吐者及易上火、口渴舌燥的阴虚内热者不宜饮用;此外,不能与郁金同用。

应用举例

(一)验方

(1)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50克,干柿蒂50克。焙干,捣为散。每服5克,煎人参汤下,无时服。

(2)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50克。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二三十丸。

(3)治朝食暮吐:丁香15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

(4)治霍乱,止吐:丁香14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

(5)治久心痛不止:丁香15克,桂心30克。捣细,箩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3克。

(6)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

(7)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

(8)治鼻中瘜肉:丁香绵囊纳之。

(二)保健方

1.丁香肉桂干姜茶

原料:丁香5克,肉桂3克,干姜2片。

制法:将上述材料用沸水闷泡10分钟,即可饮用。

主治:治疗心腹冷痛,腰膝酸软。

2.花园丁香茶

原料:丁香2克,甘菊5克,薰衣草3克,金莲花2朵。

制法:将上述材料用沸水冲泡15分钟即可饮用,可添加蜂蜜少许以增加口感。

主治:治疗牙痛,支气管炎,痛经,胃酸过多。

本草记载 《证类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广州送丁香图,树高丈余,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凋。医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钉,长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药尔。

温脾胃,止霍乱壅胀,风毒诸肿,齿疳。

参考文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5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