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微整形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人体的美学

美是一个主观概念,不同种族、不同个体以及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对美有不同的认知标准。当然,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式崇尚的对于“究极美感”的探究方法并不完全能“算”出美的全部。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与“每”同源,都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楚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唐代妇女却以体态丰腆为美,服饰也渐趋宽博。清以女子瘦长为美,还要有三寸金莲。随着社会不断的变化发展,人类对美的主观概念也随着客观因素的改变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审美活动已经不再单纯是审美发生时最初的基于生理和生存的基本需求的映射,它的审美性由审美活动所不断赋予和更新。近代比较明显的变化是19世纪中摄影技术的出现,这种工业化、可复制的图像上的光影印记所带来的美感传达逐渐被人们所习惯,人们开始配合成像技术来寻找美、定格美、定义美。随后而来的更是缤纷的荧屏世界。扁平化、纯视觉等新的概念注入审美活动中。在信息、图像铺天盖地而来的今天,经典的美、自主性的美频繁地、平行地出现,因此这个时代的人们,希望通过重新拓展和审视“美”,去体现个人在群体中存在的理由、个性与独特气质。经典的黄金比例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被因人而异地或加大,或缩小,在这纷繁与平庸并存的时空中彰显个体的存在感。尽管人们对美的认知不尽相同,通常来讲中国人对美的认识还是有以下共识的。
皮肤审美
皮肤美的特征既是形态学表现也是生理学表现:皮肤具有生命力,表现出活力和生机,传递出动态美的感觉信息。动态美的感觉信息是与皮肤的组织构成以及神经和血管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即血管内皮细胞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血管通透性,血管平滑肌和皮下肌层收缩舒张灵敏程度,组织营养物质代谢速率,水分充盈程度有关。
1.皮肤肤色
(1)由于不同民族对皮肤颜色的认知不同,白种人以皮肤棕褐色、富有弹性为美;黄种人以皮肤白里透红为女性之美,微红稍黄为男性之美。
(2)皮肤的颜色通常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皮肤黄染是重症肝炎或胆道梗阻的表现;若女性患者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特别是颞部和颧部患有特殊形态的色素斑疹,可能与妇科肿瘤存在某种联系;若面部出现蓝灰色或铅灰色,可能与长期使用含重金属等化妆品而引起的皮肤慢性中毒有关;若鼻翼两侧或面颊部出现对称蝶翼状褐色斑疹则是黄褐斑的典型表现。
2.皮肤平滑、细腻
细腻的皮肤无论是从触觉还是从视觉的角度来讲都会给人以美的感觉,即细浅的皮沟、小而平整的皮丘、细小的汗腺孔和毛孔均是皮肤细腻的体现。
3.皮肤光泽
皮肤的光泽是皮肤具有生命活力的体现。没有生命活力的皮肤色泽表现灰暗。机体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处在最佳状态时皮肤会熠熠生辉,向外传递着光泽皮肤的质感。
4.皮肤滋润
皮肤滋润是与皮肤枯槁相对而言。皮肤滋润是指皮肤的营养状态良好,是机体代谢功能正常的表现形式。中医采用“望闻问切”的“望”来诊断疾病即是此理。通常机体性激素分泌良好,心情愉悦,皮肤外观就显得滋润。
5.皮肤弹性
皮肤弹性是皮肤生命活力的具体表现。通常老年人皮肤弹性变差,而年轻人皮肤具有良好的弹性,且坚韧、柔嫩、富有张力和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