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故事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刘河间医德高尚开宗立派

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金元时期,涌现出众多名医大家,其中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医家的学术理论对后世影响颇大,被誉为“金元四大家”。而刘完素,无论从生活年代,还是其影响力来看,都是名副其实的金元四大家之首。
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由于主要生活在河北省河间一带,故后世又尊称其为刘河间。公元1110年,刘完素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的洋边村(现名:师素村)。刘完素幼年丧父,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刘完素7岁时,老家肃宁县闹洪水,母亲带着他逃往河间县十八里营村(现名:刘守村)。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只能给当地乡绅地主做帮工来维持生计。相传,刘完素一边放羊,一边偷听地主家私塾先生讲课,竟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日子一天天过着,突然有一天,刘完素的母亲不小心感受了伤寒,他四处求医,母亲的病却怎么也不见好转。一日,刘完素又慕名来到当地一位名医诊堂上,希望请医生去给母亲开些药,可是这位医生打量一番刘完素后,便找借口推辞了。刘完素不甘心,又前往他的诊堂恳求了两次,结果都被拒绝了,刘母终因延误医治而去世。刘完素悲痛欲绝,回想起母亲曾和他讲过,父亲就是因感染伤寒病无钱医治而去世的。至此,刘完素决定与这些瞧不起穷人的名医背道而驰,他要为那些看不起病的普通老百姓学习医术。当时河北肃宁、河间一带,是金国进攻中原时的主战场之一,天灾人祸,疫病蔓延,疾病横生。医生们多少年来,一直沿袭北宋时期的用药习惯,形成了使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方剂,按图索骥式的治病方式,忘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使《局方》中的方剂疗效大打折扣。刘完素遍访当地名医为师,认真钻研《黄帝内经》,一改庸医们的看病习惯,大胆探索,不断实践,最终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医生。刘完素以《黄帝内经》为学术基础,精研医理,仔细研究关于热病的论述,提出用寒凉药物治疗火热类疾病的主张,疗效大大提高,治好了许多百姓的病。后世敬仰他的医学成就,尊称其为中医历史上“寒凉派”的开山鼻祖。刘完素还把《黄帝内经》中关于火热病致病原因的内容全部选摘出来,加入自己详尽的分析,形成了他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在这本巨著中,他还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都可以化生火热病邪。面对这些火热病邪,他创制了一系列名传后世的方剂,如凉膈散、防风通圣散、双解散、六一散等,这些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刘完素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因为他不会忘记幼时的求医之苦。
相传有一天,刘完素在蠡县行医,途中偶遇一户出殡的人家。出于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刘完素关切地上前询问。同行的乡民告诉他,是一名怀孕的少妇因难产而“死”,家人正打算将少妇埋葬。这时,刘完素发现棺材下面往外滴血,而血色鲜红。刘完素就挡在出殡队伍前,和这家人说,根据我的判断,滴出来的血色鲜红,不像是死人的血,孕妇可能并没有死。打开棺材后,刘完素慎重地检查了病人的情况,又摸了病人的脉象。于是他一边从药箱中拿针,一边对其家人说:“患者可能还有救!”刘完素用六根银针,分别刺入孕妇的不同部位。没过一会儿,孕妇苏醒了过来,大家赶忙将孕妇抬到附近屋里,不一会儿,少妇顺利产下了一名婴儿,在刘完素的精心调理下,母子平安。少妇的家人非常感激刘完素,直呼他为神医!从此,刘完素“一针救两命”的事迹被人们所传颂。
还有一年,金章宗完颜璟的女儿染了重病,宫里的御医几经调治,公主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金章宗束手无策,只好下旨让全国各州府上荐当地优秀的医生。河间知府吴锐得知此事,立马推荐刘完素进宫为公主治病。刘完素来到宫中,经过辨证施治后,公主的病竟然有所起色。没过多久,公主的病就痊愈了。金章宗非常高兴,希望能将刘完素留在宫中。刘完素心系父老,再三谢恩婉辞,回归故里。后来朝廷又三次重金赏赐,想让他留在京城,但刘完素都没有入朝。金章宗无奈,因被他淡泊名利的品行所感动,遂赐号“高尚先生”。
刘完素卒于公元1194年,享年84岁。刘完素去世后,保定、河间、沧州、肃宁以及黄河以北的许多地方都纷纷修建庙宇纪念这位一生不图名利,不贪富贵,一心为穷苦百姓服务的医学家。十八里营村更名为刘守村,沧州肃宁洋边村更名为师素村。刘完素去世300多年后,明武宗朱厚照敕封刘完素为“刘守真君”。明万历年间,师素村刘守庙扩建为“刘守真君庙”。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三月十五逢刘完素生卒日,这里的百姓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先行,代代延续。保定市、肃宁师素村,分别于1984年、1993年又重修了刘守真纪念堂和刘守真君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