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
一、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概述】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suppurative otomastoiditis)是儿童最常见的中耳感染性疾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经咽鼓管进入鼓室、乳突所导致,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葡萄球菌等。
【临床特点】
本病多呈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耳痛、听力减退、耳鸣、耳溢液等。治疗不及时者,可转为慢性过程,可导致听小骨、乳突窦、乳突小房及鼓室壁破坏,可伴有炎性肉芽肿或胆脂瘤形成。部分患者可继发颅内感染。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了解听小骨及其他中耳结构的骨质破坏情况首选CT检查,可疑颅内并发症时,需要进行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1.CT
急性期表现为鼓室、乳突窦内积脓,乳突小房密度增高,房间分隔骨质吸收、密度减低(图2-5-3)。慢性期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肉芽肿型、胆脂瘤型。单纯型表现为鼓室、乳突窦、乳突小房内软组织密度影,鼓膜增厚,鼓室、乳突窦黏膜增厚,乳突小房间隔及周围骨质硬化,密度增高,无明显骨破坏。肉芽肿型可见听小骨不同程度的破坏,鼓室、乳突窦壁破坏。胆脂瘤型表现见下一疾病。
图2-5-3 急性中耳乳突炎
CT平扫示右侧乳突及中耳鼓室密度增高,听小骨形态正常
2.MRI
急性期表现为鼓室、乳突窦内积液,乳突小房信号增高,呈点片状等T 1、长T 2信号。慢性期,炎性肉芽肿与灰质信号相比,T 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 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合并颅内感染时,可表现为脑膜炎、硬膜下积脓、硬膜外积脓及脑脓肿(图2-5-4)。
图2-5-4 耳源性脑脓肿
颅脑MRI,a.T 2WI平扫显示左侧中耳鼓室、双侧乳突小房内液体渗出影,左侧小脑半球内类圆形占位影,信号不均,周围组织明显水肿;b.T 1WI增强扫描显示小脑病变呈环形强化
【诊断要点】
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多能明确诊断。对慢性期患者,CT检查能明确听小骨及其他中耳结构的骨质破坏情况,可疑颅内并发症时,需要进行MRI检查。
【鉴别诊断】
肉芽肿型中耳乳突炎需要与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胆固醇肉芽肿相鉴别。相比肉芽肿型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骨破坏更严重,增强扫描病变本身无强化;胆固醇肉芽肿骨破坏程度相对较轻,T 1WI、T 2WI均呈高信号。
二、胆脂瘤
【概述】
胆脂瘤(cholesteatoma)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胆脂瘤可能源于胚胎期中鼓室前方未退化的表皮样结构,患者鼓膜完整,可伴有轻度听小骨破坏。获得性胆脂瘤具体病因不明,属慢性中耳乳突炎,为中耳鼓室、乳突内的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团块。病变多开始于鼓膜松弛部,首先进入上鼓室内,随后经乳突窦入口进入乳突窦,继而累及乳突。
【临床特点】
先天性胆脂瘤常见于婴儿及幼童,无前期感染史,无明显临床症状。获得性胆脂瘤临床表现为长期持续性耳流脓,脓量多少不等,有特殊恶臭,常伴有严重的听力减退。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CT检查了解听小骨及其他中耳结构的骨质破坏情况,增强扫描可以了解强化程度。MRI可提供更佳软组织分辨力。
【影像学表现】
1.CT
先天性胆脂瘤表现为边缘光滑、界限清晰的软组织团块,多位于鼓室前上部毗邻咽鼓管或镫骨附近,骨质破坏少见,鼓膜完整,乳突气化正常,无中耳鼓室乳突炎表现。
获得性胆脂瘤表现为鼓室、乳突窦入口及乳突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乳突窦入口、鼓室腔扩大,鼓室盾板、乳突小房间隔、听骨链破坏(图2-5-5),严重者可破坏乙状窦壁、鼓室盖、半规管及面神经管等结构。
2.MRI
胆脂瘤在T 1WI上信号低于脑组织,多不均匀,T 2WI上信号高。增强后胆脂瘤本身不强化,其周围的炎性肉芽组织可强化。
【诊断要点】
幼儿中耳鼓室前内侧软组织肿块,增强后无强化,骨膜完整,提示先天性胆脂瘤可能。长期中耳炎病史,鼓膜松弛部穿孔,鼓室、乳突窦内软组织肿块伴有广泛骨破坏时,提示获得性胆脂瘤。
【鉴别诊断】
图2-5-5 获得性胆脂瘤
CT平扫示右侧中耳鼓室、乳突小房及鼓窦内软组织团块充填,破坏鼓室壁、乳突小房壁及听小骨
胆脂瘤需要与肉芽肿型中耳乳突炎、胆固醇性肉芽肿、颞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中耳横纹肌肉瘤相鉴别。肉芽肿型中耳炎,炎性肉芽肿有强化,骨破坏程度轻,无窦腔膨大;胆固醇性肉芽肿T 1WI及T 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多首先累及乳突,可合并颅骨或全身其他部位的病变;中耳横纹肌肉瘤以中耳为中心向周围生长,进展迅速,骨破坏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