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外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下丘脑-垂体的解剖

脑垂体是一个复合的神经内分泌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垂体前叶(腺垂体);二是垂体后叶(神经垂体);三是中间叶(中间部)。这三部分在形态、胚胎发生和功能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大量鞍区病变的病理结果提示这一狭小空间的病变具有胚胎多样性。Rathke 最先证实腺垂体起源于口咽腔顶外胚层的外翻部分 [1]。随着发育,它围绕着相邻的漏斗柄和神经垂体,像“一个球裹在一个棒球手套里”(Harvey Cushing 的描述) [2]。垂体组织内的任何细胞都可以向肿瘤转变,垂体肿瘤最主要起源于腺垂体,在组织学上表现为良性腺瘤。腺垂体分为远侧部(前叶)和结节部(前叶细胞漏斗状向上延伸,位于漏斗的前表面),腺垂体占整个垂体的80%。Auguste Théodore Liégeois最先在1860 年左右将垂体描述为无管腺体,并发现其有影响远处器官的能力 [2]。这是通过激素合成和释放来实现的。腺垂体主要有五种分泌激素的细胞,每种细胞在功能和超微结构上各不相同,各分布在一个相当一致的拓扑布局的空间内。这五种类型的细胞分别是生长激素细胞、催乳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和促性腺激素细胞,分别分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催乳素(prolactin,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精确和连续调节下丘脑在刺激和抑制方面的平衡,这些细胞的分泌和增殖能力受外周靶器官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在微观层面,腺垂体呈现出一种的腺泡结构,每个腺泡由各种分泌细胞组成。腺体内不同的细胞类型倾向于集中在某一个区域 [3]。由于各种腺垂体细胞分布的密度差异,不同类型的垂体腺瘤会有好发部位的不同。认识到这种拓扑结构对神经外科医生非常重要,外科医生偶尔会在术中切开看似正常的垂体组织去寻找垂体微腺瘤。在横切面上,前叶似乎是由两个侧翼,一个梯形区域和中央的楔型区域组成。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主要位于侧翼,尤其是靠近前方。
大部分生长激素腺瘤在这个部位发生。分泌PRL 的细胞可以在腺垂体的任何地方发现,尽管在腺垂体的前方、侧翼后部的聚集是最密集的。大多数泌乳素腺瘤也起源于该部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占所有垂体细胞的10%~15%,通常位于中央楔叶内,位于后叶的前部,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好发的部位,但不是绝对的。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约占腺垂体细胞的5%左右,位于中央楔叶的前内侧小片区域。促性腺激素细胞广泛分布于远端,没有主要聚集的部位;因此促性腺激素腺瘤不具有固定的起源位点,可能与垂体干细胞、零细胞和滤泡细胞有关。
脑垂体的后部起源于间脑的底部,通过漏斗部和正中隆起的灰结节与下丘脑保持连续。第三脑室在垂体柄内陷形成漏斗隐窝。神经垂体储存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这些激素的分泌由神经连接进行调控,漏斗柄横断导致相关的下丘脑神经元的Wallerian 变性。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之间有一个自然分开的腔隙是Rathke 囊残腔。Rathke囊残腔扩大将导致Rathke 囊肿。
由于垂体是双胚层来源,垂体也是受两大来源的血管供应 [4]。垂体上动脉及其分支,乳头体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分支,形成血管丛供应腺垂体和漏斗。垂体下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供应神经垂体。垂体囊本身由颈内动脉虹吸处的细小囊动脉供应。上级血管形成毛细血管网络,也被称为下丘脑漏斗部毛细血管网,汇入垂体门静脉,然后与下丛吻合。
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一样,垂体周围被硬膜包围,除了上面的鞍膈孔使漏斗体从下丘脑通向蝶鞍。鞍膈(即硬膜顶)是鞍内病变与颅内其余部分之间的屏障。颅内压升高可以通过横膈孔进行传递,并且可以通过蛛网膜憩室这个间隙形成空蝶鞍。相反,侵袭性鞍区肿瘤可以通过鞍膈孔侵入颅内。
垂体在蝶鞍内,上方为鞍膈,外侧为海绵窦,后下方为斜坡,前下方为蝶窦。蝶骨体围绕蝶鞍,不同程度的气化从大约10 个月开始,在3~6 岁之间加速,并持续到30 岁左右 [5]。充分气化的蝶窦位于整个蝶鞍下方,被称为全鞍型蝶骨,约占人群的80%。未气化的蝶窦为甲介型,在儿童中很常见,并且在3%的成年人中持续存在。鞍前型是蝶骨部分气化,介于全鞍型和甲介型之间。蝶鞍除外根据蝶骨的气化程度分为鞍型、鞍前型和甲介型外,也可以根据鞍底腹侧和底面所形成的角度分为突出型,弯曲型或扁平型;扁平的鞍底在手术中暴露更具难度和挑战性 [6]。蝶鞍与筛骨板和蝶鞍前缘邻接,形成额叶的底部。在尾侧,蝶骨延续为斜坡。
海绵窦在垂体的两侧,由海绵间窦连接。海绵窦内的小梁间穿行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以及第Ⅲ、Ⅳ、Ⅵ和Ⅴ对脑神经的第一和第二分支。外展神经在离开Dorello 管后进入海绵窦,并沿颈内动脉的内侧穿行至颈内动脉的外侧。与海绵窦内其他位于海绵窦外侧壁内的脑神经不同,外展神经位于海绵窦内颈内动脉旁边,因此更容易受到病变的压迫导致损伤。冠状面上两侧海绵窦内颈动脉海绵窦段之间的距离决定了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病变手术时的操作空间。另外,海绵窦内侧壁相对于垂体的凸形结构,会形成一些隐蔽的隐窝,这些隐匿部位的肿瘤术中有时候不容易被观察到,可能会导致肿瘤残留。

(王任直 包新杰)

参 考 文 献
1.Rathke H.Ueber die entstehung der glandula pituitaria[On the origin of the pituitary gland][J].Arch f Anat Physiol u wissensch Med,1838,5:482-485
2.Cushing H.The pituitary body and its disorders:clinical states produced by disorders of the hypophysis cerebri.Philadelphia:J.B.Lippincott Company,1912
3.Kovacs K,Horvath E.Tumors of the pituitary gland,fascicle 21.in:AFIP Atlas of Tumor Pathology.2nd series.Washington,DC: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1986
4.Powell DF,Baker HL Jr,Laws ER Jr.The primary angiographic findings in pituitary adenomas[J].Radiology,1974,110(3):589-595
5.Yonetsu K,Watanabe M,Nakamura T.Age-related expansion and reduction in aeration of the sphenoid sinus:volume assessment by helical CT scanning[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0,21(1):179-182
6.Zada G,Agarwalla PK,Mukundan S Jr,et al.The neu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sphenoid sinus and sellar floor in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J].J Neurosurg,2011,114(5):1319-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