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于增瑞医论医话
一、读经典,做临床
于增瑞老师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在医学领域中有所作为,必须在中医经典原著上狠下工夫。中医学术理论源远流长,要溯本求源,就必须以经典原著为基础,根基牢固,日后才能根深叶茂。
(一)经典的含义
广义的经典是指历代医家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创造性贡献,对现代临床仍具重要指导意义的中医著作,可以涵盖具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的历代医学名著。
狭义的经典现有三种说法,除《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外,集中在《神农本草经》《难经》《温病条辨》三者之间。教学中说的“四大经典”包含《温病条辨》。
(二)经典对于中医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医经典是构成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涵,是中医临床思维观点的源头。例如:《黄帝内经》提出的“整体观”“天人相应观”“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念,《金匮要略》所载“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也”,都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观点,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都重视致病的内外因素,从整体出发充分分析人与自然的联系。
其次,中医经典构建了诊疗标准体系。如《黄帝内经》在诊断方法上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基础,并提出四诊合参的重要性。而《伤寒论》提出的“六经辨证”法,开创了辨证论治之先河,为后世种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再如《难经》说通过望诊而知道疾病的称为神,通过闻诊而知道疾病的称为圣,通过问诊而知道疾病的称为工,通过切脉而知道疾病的称为巧。工、巧、神、圣的全面作用,这符合辩证法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认识到疾病是逐渐发展的。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盛痹不仁肿病,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五脏疾病的传变问题。
因此,诊察疾病中需要了解发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掌握疾病的内在的起因和外界因素。疾病的证候若发生变化,则病证也已变,辨证的结果也应随之而变,诊疗也随着变化。中医辨证施治采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具体反映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要求全面地看问题,把天时、气候、地域环境和患者年龄、性别和体质强弱等与疾病的病理变化联系起来,分别用与之相应的不同的方法去治疗,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再次,中医经典是临床诊疗的主要依据和方法。《伤寒论》包含了113首方剂,《金匮要略》详载了262首方剂,这些都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宝贵的诊疗技术的经验。老师临床善用的“四逆散”“小柴胡汤”“小陷胸汤”“金匮肾气丸”“温经汤”等皆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老师认为,当代中医应借鉴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来领悟中医经典理论的内涵,把握经典著作中的医学唯物辩证法思想,并运用指导临床诊疗的全过程,做到从今达古,古为今用,融汇古今。
(三)如何读好经典
首先,理解经典、背诵经典应当是首要基本功,用经典指导临床,从临床中领会经典。高年资临床医生,从事科室专业不同,要结合自身专业学习情况,即临床实践的专科、专病特色等方面,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做到一般照顾、宽泛知识,同时要精读要点、有的可攻,比如从自身学习实践有疑问的某一经典段落、词句反复研读,找出其精髓所在,如此粗读和精读并重,才能学以致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其次是学与用紧密结合,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例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如何理解肾为“主蛰,封藏之本”?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治疗方妇女崩漏阴道流血停止后,后期巩固治疗往往从补肾入手,可收到良好的疗效;再如对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孕前注意补益气血,孕后未病先防,用调补肝肾之法治疗多能使孕妇足月顺产,从而体会到肾“主蛰,封藏之本”的重要性。
再者,阅读古籍宜批判性继承、创造性学习,即研究性学习。古人言“学而不思则罔”,熟读还须精思,思而得悟,举一反三。老师认为,对经典名著中的精辟论述,常精研细读,反复玩味,去粗存精,突破前人理论和治疗上的局限,进行创造性发挥,临证才能得心应手。
(聂锦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