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临证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眼 科 医 论

一、火疳症从肺论治

火疳症类似于西医学的巩膜外层炎及前巩膜炎,是白睛病中的重症,病情迁延,常反复发作,易波及黑睛及黄仁,甚者危及瞳神而导致失明。张健临床多从肺论治,常采用宣肺、泻肺、清肺、润肺等法。

(一)辨证论治

1.风热犯肺证

症见胞睑微肿,白睛红赤,结节生于白睛上方,红肿有压痛,头胀目痛,羞明流泪;舌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宣肺。

方剂:加减羌活胜风汤(经验方)。

药物:白术 10g,羌活 10g,枳壳 10g,白芷 10g,防风 10g,前胡 10g,桔梗 10g,荆芥 10g,柴胡 10g,黄芩 10g,菊花 10g,蝉蜕 5g,红花 5g,甘草 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肝火犯肺证

症见白睛里层呈紫色核状向外凸起,或圆或扁,大小不匀,推之不动,压之疼痛,伴有急躁易怒,大便燥结,烦热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

方剂:加减龙胆泻肝汤(经验方)。

药物:龙胆 10g,栀子 10g,黄芩 10g,柴胡 10g,红花 6g,黄柏 10g,知母10g,黄连6g,连翘10g,大黄12g[后下],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3.心火灼肺证

症见暗红色结节,发于近两眦部白睛,并有紫红色赤脉从眦部伸入结节处,疼痛较甚,伴有口燥咽干,心中烦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泻心清肺。

方剂:加味洗心汤(经验方)。

药物:大黄 10g[后下],赤芍 10g,桔梗 10g,玄参 15g,黄连 6g,荆芥 10g,知母10g,防风10g,当归尾10g,红花6g,生地黄20g,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4.阴虚肺燥证

症见白睛结节久病不愈,反复发作,侵及黑睛,视物昏蒙,但自觉疼痛与压痛较轻,伴有咳嗽,头痛眩晕,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剂:加减养阴清肺汤(经验方)。

药物:生地黄20g,麦冬15g,白芍10g,浙贝母10g,牡丹皮10g,玄参15g,知母 10g,石斛 10g,木贼 5g,石决明 15g[先煎],蝉蜕 5g,甘草 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二)病例介绍

病案1:

黄某,女,43岁,工人,于1978年11月18日初诊。右眼白睛红痛3月余。曾患“巩膜炎”,在当地医院用青霉素、链霉素肌内注射,结膜下注射和滴眼用激素类药物,口服激素、吲哚美辛等,病愈。复发后又用上药,虽症状稍有缓解,但停药后痛甚。伴急躁易怒,口燥咽干,大便秘结。检查右眼白睛内上方可见弥漫性高度隆起的黄色结节,其表面布满粗大赤丝虬脉,黑睛内上方边际深层有舌状白膜向中央蔓延,黄仁粗厚,色泽无华,瞳神紧小,展缩迟钝,边缘有少许白色絮状渗出物;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此为肝火犯肺,肺失清肃,方用加减龙胆泻肝汤,加金银花15g。外用鱼腥草、醋酸可的松及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服药10剂后,便通症减,以原方去大黄、金银花,加夏枯草10g,又服15剂。于1978年12月16日复查,右眼白睛平复如常,留有紫蓝色痕迹,黑睛边缘仍有薄翳,瞳神干缺;舌红少津,脉细数。此为久热伤阴,改服加减养阴清肺汤15剂,诸症悉除,观察4年,未再复发。

病案2:

高某,女,36岁,农民,于1982年4月6日初诊。双眼发红,畏光,伴头痛,心中烦躁,口渴咽干20余天。检查两目鼻侧白睛可见暗红色结节状隆起,有3条粗大的紫红色赤脉从内眦伸入结节缠绕周围,触痛剧烈,黑睛边际深层混浊,但无赤脉牵绊;舌质红,苔黄,脉数。此为心火炽盛,火灼肺金。方用加味洗心汤,连服20剂,外用鱼腥草、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滴眼,两目白睛红赤消退,黑睛边缘留有少许薄翳;舌质红,津少,脉细数。此为久热耗伤肺阴所致,改服养阴清肺汤15剂而愈。

(三)论讨与体会

本病初起,颗粒从白睛深层向外隆起,形圆如榴子,或椭圆如扁豆,色暗红或呈紫红,患处按之则痛,继则颗粒渐渐增大,色赤而痛,羞明流泪,视物不清;若病变侵及风轮,就会引起黑睛疾患,重者波及水轮(瞳神),导致视物昏蒙,甚至失明。

白睛在脏属肺。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一方面肺能贯通百脉,辅助心脏司血脉循行之职,加强血液运行,使目受其益;另一方面肺司呼吸,后天水谷精微经脾运化,与肺吸入之气相结合,而敷布全身以濡养各脏腑组织,使目得所养,视物精明。但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风热之邪容易犯肺,肺脏感受风热之邪,随经上达于白睛,则发为本病。又因肺气贯百脉而通他脏,故他脏有病亦可传之于肺。如肝火过旺,可以耗伤肺金致气滞血瘀,混而成结;心中实火内聚,火盛则克金,上攻于气轮,此时若邪热伤津,肺失濡养,易致阴虚肺燥,虚火上炎,上攻于目,亦可发为本病。故火疳宜采用疏风宣肺、清肝泻肺、泻心清肺、滋阴润肺法。从肺论治,具有中医理论依据。

临床观察,火疳以肝火犯肺及心火灼肺证居多,风热犯肺及阴虚肺燥证较少。因此,本病多因实火从内而发,侵及白睛的深层。辨证施治时,应根据病情的表现和变化,用适当的治疗法则。如病案1、病案2经治疗后均由实火型转为虚火型,故后改为滋阴润肺法调理而愈。同时,还应根据局部和全身的体征,用药时适当地增减药物及药量。如羞明流泪,风邪表现较甚者,宜选用羌活、防风、荆芥、白芷等祛风药物;火毒表现较甚者,宜选用龙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清心泻肝之品;若热毒较重者,应加金银花、连翘之类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伴大便秘结者,必用大黄以泻热通腑;若局部瘀滞较甚者,选用赤芍、红花、当归尾、牡丹皮之类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眼胀头痛者,可加夏枯草清火散结止痛;伴黑睛生翳者,选加木贼、石决明、蝉蜕等以清肝退翳明目;久热伤阴,眼内干涩,视物模糊,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者,应重用生地黄、知母、玄参、麦冬以清热养阴,等等。在内服中药的同时,配合局部用药可提高疗效,尤以病情较重,波及黑睛、黄仁、瞳神等时,应及早滴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散瞳,防止瞳神干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