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砷中毒诊断图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我国地方病流行特征

(一)地域分布

在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为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两种类型,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是我国特有病区,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我国发现最早的饮水型病区为台湾省西南沿海病区,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当地居民流行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乌脚病”[10-12]。在中国大陆,首先于70年代在贵州发现了燃煤污染型病区;接着在80年代初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首次确定了饮水型病区。此后在内蒙古[13]和山西[14]等省份陆续发现了饮水型病区。迄今,我国已发现16个省、自治区有地砷病病区或高砷区的存在。这些省份分别是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吉林、青海、甘肃、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四川、云南、台湾地区和贵州、陕西。而贵州和陕西省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4,15-17],其中贵州省病情最为典型。据201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报表显示,我国饮水型地砷病病区村有656个,高砷村1642个,受威胁人口约195万,确诊病人2万余人;我国贵州、陕西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村有1657个,约37万户,受威胁人口约122万,确诊病人约1.6万人。

图1-2 中国大陆地方性砷中毒分布地图

Figure 1-2. The distribution of endemic arsenicosis in Chinese mainland.

(二)病区成因

1.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成因

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有3种成因方式:

(1)淋溶-蓄积作用。

我国面积较大的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基本都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位于地势较低处,主要通过淋溶-蓄积作用形成局部地下水高砷,诸如新疆准噶尔盆地病区、内蒙古阴山山脉南麓倾斜平原病区、山西大同盆地和晋中盆地病区,这类病区大部分都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80年代形成的。由于农民经济宽裕了,纷纷打井,大多数为压把井,由过去饮浅井水或地面水,改成饮中深层井水,井深一般在20~30米或更深。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水质,减少水媒传染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或降低水氟含量;不幸的是,这层水砷含量高,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数倍甚至数10倍。

图1-3 受砷污染的压把井

Figure 1-3. Hand pump well with arsenic contaminated water.

(2)富砷矿对流经水的污染。

这类病区或高砷区在我国呈散在分布,如内蒙古白音臬病区、甘肃夏河病区、云南弥渡等病区。因为砷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各种岩矿中,往往是硫、铁、金、银、铜、汞、铝、钴等有色金属的伴生矿,当水流经这些岩矿时,砷便被溶于其中,使地下水砷含量升高。水井打建在含砷较高岩矿地层时,导致井水含砷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50ppb)。

(3)水源的含水层为富砷的湖沼相地层水。

在我国这类病区不多,以吉林病区最为典型。众所周知,地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在这漫长时间里,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尤其在湖泊地带迁移来的砷易在相对静止的湖水中沉积并为水生生物摄取,随水生物死亡而沉于水底,故这些湖泊往往成为砷汇集处,使砷保留下来。

2.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因

由于敞灶燃烧地产高砷煤逸出大量含砷烟尘污染室内空气,导致室内空气和被烘干食品受砷污染。通常,室外空气砷含量仅为0.002mg/m3左右,而病区居室,尤其是厨房砷含量超过0.4mg/m3,约为室外浓度200余倍。病区新收获的玉米砷含量一般为0.46mg/kg,在室内煤火烘烤干燥保存的玉米砷含量可以高达4.13mg/kg±2.76mg/kg,病区自然干燥的辣椒砷含量为2.32mg/kg±1.26mg/kg,室内干燥的辣椒砷含量达512.0mg/kg±350.4mg/kg。居民长期从空气和食物中摄入大量的无机砷,导致机体慢性砷中毒。

图1-4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敞烧的炉灶

Figure 1-4. Open cooking stove in coalburning endemic arsenicosis area.

图1-5 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通过敞烧炉灶来干燥辣椒

Figure 1-5. Chilies are dried over open cooking stove in coal-burning endemic arsenicosis area.

(三)人群分布

在砷中毒病区,只有饮用无机砷含量高的水或敞灶燃用无机砷含量高的煤,居民才会发生砷中毒,没有高砷暴露史的居民不会发病。因在许多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均发现高砷水井的分布是呈点状或灶状散在分布的,故患者也相应呈点状散在分布。

年龄: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砷中毒,病人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8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上升,病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砷在体内蓄积量逐渐增多,导致砷中毒发生。

性别:

饮水型砷中毒的性别差异报道不一,有的认为该病与性别无关,有的调查表明砷中毒人群分布以成年男性和重体力者居多,有些地区则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并且病情严重。这可能与机体的摄入量、免疫力和排泄机制有关,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还没有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

职业:

该病主要涉及贫困地区的农民,未见其他职业人群发病。

(四)发病时间分布

地砷病的潜伏期较长,通常在饮用高砷水或燃用高砷煤数年后发病。饮水型地砷病发病为10年左右,贵州燃煤污染型地砷病潜伏期较短,且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

(五)影响因素

砷中毒的发病率及患病程度除与砷暴露时间、剂量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外,还受到下列因素影响。

营养条件:

蛋白质供给不足、营养失衡、重要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使机体免疫力及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导致病情加重[18]

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对地方性砷中毒有一定影响。常饮生水的人病情比常饮开水的人严重。另外,在我国安徽省一些高砷区,虽然井水砷含量较高,但当地居民通常过滤后饮用水,因此病情相对较轻。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如果居民在食用前清洗食物,可以降低总砷摄入量,病情也相对轻一些。

个体差异:

在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常可见到饮同一高砷井水的人病情有很大差异,有的为重度砷中毒,有的则很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同一家庭成员中也存在病情轻重不同的现象[19,20]。这些都提示地方性砷中毒发病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状况也与病情有关,经济状况差,居民营养、卫生状况不良,在相同砷暴露下容易发病且病情相对较重。地方性砷中毒往往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地区[21],如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下游病区,我国台湾的西南沿海是台湾省不发达地区,内蒙古、山西和新疆等大多数病区亦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因此,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往往涉及治穷和治病共同治理的问题。

气候与气温:

在气候炎热地区,居民耗水量增多,总砷摄入量增加,病情相对严重。气候寒冷潮湿地区,取暖及烘烤食物的时间较长,居民通过空气及污染食物摄入的总砷量增加,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相对会严重一些。在我国台湾病区,冬季乌脚病病情易加重,显示低温能加重砷中毒血管损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