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基本概念
耐药(drug resistance)菌:所谓细菌的耐药性,是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无效。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细菌的基因也在进化中随机发生突变。药物通过干扰细菌代谢等方式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不同药物在细菌上的作用位点不同,如果某种药物与细菌衔接的作用位点已发生突变,将导致该药物无法发挥作用,即成为针对某药的耐药菌。
从生物学意义来讲,耐药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天然耐药(nature resistance):是指某种细菌对不同药物选择性的不敏感性,是长期进化的种的属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一些抗结核药物的不敏感性和结核分枝杆菌对其他一些抗菌药物的不敏感性即是天然耐药性。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是唯一对吡嗪酰胺敏感的细菌,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天然具有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是菌种内某些个体发生的对原本敏感药物出现的敏感性下降现象,是菌株的属性。结核分枝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药物作用位点发生突变,导致对原本敏感的药物产生耐药性,成为耐药菌株。抗结核药物不会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基因突变产生,但是抗结核药物的存在杀灭了对其敏感的绝大多数细菌,已经产生突变的极少数耐药菌株得以留存,并繁殖发展成为病灶中的优势菌群,从而导致敏感结核病演变为耐药结核病。
从临床上的耐药菌演变过程上,耐药分为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
原发耐药(primary resistance):是从未接触过某种抗结核药物患者的分离株显示对该药物敏感性下降或出现耐受性,提示其感染的菌株对该药物耐药。
继发耐药(secondary resistance):是指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菌群对抗结核药物敏感性下降或出现耐受性,临床常以抗结核治疗4周作为界限,即治疗4周后出现的耐药为继发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