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的元问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公益的维度

中国的公益究竟是继续围绕着捐赠,还是需要围绕通过公益行动倡导为我们的民族发育出公益的价值,这两个问题实际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向全球的开放,二是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这两个维度的变化是把握社会组织发育的重要条件。

过去,我们做公益主要向国外学习,长期以来,公益组织与国际资源的结合也的确是中国公益组织发展的重要方面。我本人从90年代初就一直在与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但现在才开始讲中国公益组织“走出去”,这是公益发展的第一个维度。从民族本体的角度讲,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利益,因此,我们的公益组织“走出去”,应该有鲜明的民族性,不能像西方公益组织那样。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能搞狭隘民族主义,也应该把中国的公益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公益文化相结合,丰富全球化、共享性、新的公益伦理。

第二个维度是公益组织如何在中国迅速发展的语境下,寻求自己的定位,这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的融合。我之所以强调社会融合的原因是,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型会出现相当多的问题,如果按照民粹主义的视角,那可能会造成更大程度的碎片化。碎片化也不完全是一个负面的词,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后发性的、干预性的现代化,自主型的社会整合机制不完善,碎片化的议程会破坏社会共识。而社会共识对于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牺牲一些个人的权利,当然,这个问题也比较复杂,不能简单而论。所以,公益组织在国内的发展需要考虑国家主义和发展主义的问题。由于发展主义的长期主导,导致了社会的分化,社会分化以后就出现了不受益的群体和受益少的群体,甚至出现了利益受损的群体,所以民粹主义就出现了。从这个角度讲,我个人觉得中国公益当前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公益文化。我们的公益文化虽然也是基于传统的慈善思想,但现代的公益实践也受到了资本主义公益文化,或者说资产阶级公益文化的影响。在发展主义、民粹主义交织的过程中,公益的基本力量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处理与发展主义、民粹主义的关系,这些都会影响到公益的发展。我个人觉得现阶段的公益,不应该成为民粹主义的公益,因为公益实践本身极有可能成为民粹主义的资源。公益在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变成民粹主义的工具,那么公益就会产生负面性。公益文化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实践,我常常说不要把公益搞成一个中产阶级自己玩的公益游戏。我经常在农村工作,但却很少在农村养老院里看到志愿者,志愿者们大多在大城市穿着公益衫发发宣传单、扫扫垃圾。这本身没有错,但这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我们的阶层分化很严重,越是下面的阶层越是如此,所以即使是我们经常讲的公益,很多基层老百姓也听不懂。

第二个挑战是公益与国家主义的关系。一方面,中国的公益不可能脱离国家政治实践的语境,因为国家公益实际上覆盖了很多的公益范畴。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强调公益的特殊性。公益也需要关注多元性。公益代表弱势群体,要协助国家在新的全球化过程中,探索新的全球化伦理。公益组织不仅是到国外建医院、学校,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在实践中让我们的民族认识到发育全球化伦理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公益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也需要公益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我现在支持很多公益组织“走出去”,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公益组织通过国外的实践能够为国家提供这样一种经验。

第三个挑战是公益不能完全沦为发展主义的奴隶。若公益沦为发展主义的奴隶,那么这个公益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