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董海山(1932—2011)是我国著名的含能材料专家,我国核武器用高能炸药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为我国高能炸药研制和含能材料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董海山,1932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北滦县,高中就读于北京八中和滦县中学。他1951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工业学院,就读于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炸药专业本科班。大学毕业后,董海山被选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化工学院留学,获得炸药合成专业的副博士学位。
1961年,董海山毕业回国,被分配到北京九所(九院前身)从事核武器用高能炸药的研制工作。他向朱光亚等九所领导汇报了苏联高能炸药研制与应用情况,直接促成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高能炸药协作攻关,即“一四二任务”(也称“一四二会战”)。董海山于1962年至1966年期间在原兵器部西安三所(兵器二〇四所和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的前身)参加“一四二任务”攻关。“一四二任务”对我国氢弹用高能炸药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推动了我国高能炸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1966年3月,董海山回到青海二二一厂第二生产部继续从事高能炸药研究工作,但他和家人不久即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冲击。“文化大革命”后期,由于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战略调整,他从青海辗转到川北深山所在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核武器研制基地再次进行了大调整,董海山随核武器研究院转移到四川绵阳地区。董海山院士在位于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或九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简称九院三所)走完了他科研生涯和人生的最后一程,2011年2月3日,董海山院士因病在绵阳去世。
董海山是“一四二任务”的技术领军人物,他主持研制成功了二号炸药,建立了十号炸药(奥克托今)的合成工艺,研制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用塑料粘结炸药。他阐明了以硝仿为酸组分的曼尼希反应机理,提出和构建了炸药能量准则和判据。他指导研制出核武器用多种新型单质炸药、低感高能塑料粘结炸药、新型传爆药、钝感高能炸药和多型高性能常规武器用炸药。董海山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四项,国家发明奖一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一项和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十多项。他先后获得核工业部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发起创办了知名学术期刊《含能材料》,编撰了《高能炸药及相关物性能》《含能材料热谱集》等专著。董海山院士曾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所科技委主任等职务。董海山的一生,尽管曾遭受磨难,但他始终钟情于国家的核武器科技事业。他学识渊博、勇于挑战、胸怀坦荡、谦逊仁厚,为国家的核武器和高能炸药科技事业奋斗和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
采集过程与采集思路
董海山院士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火炸药专家,在含能材料领域拥有崇高的声望,深受领域同行的赞誉和敬佩。当董海山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于2015年正式实施时,项目组全体成员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我们终于有机会能为受人尊敬、令人景仰的董院士做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了;担忧的是,董院士已于2011年离开我们,我们如何才能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采集任务。如何在研究报告中很好地还原他历经曲折、贡献卓著又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呢?
2015年7月,项目正式启动后,中物院化工材料研究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由所领导牵头、相关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退休老同志组成的采集小组,并迅速开始了采集与研究工作。
在学习了其他小组的优秀经验基础上,采集小组从董院士的人事档案入手,通过仔细研读其人事档案资料,梳理出他的主要人生经历和重要事件,特别是通过人事档案中留存的评选核工业部劳动模范的事迹材料,再参考他后期留下的较为丰富的技术档案资料,我们梳理出董院士的主要学术和技术贡献。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了初步的采访和工作计划。采集小组组织了四川绵阳地区老同志座谈会,就初步拟订的采访和工作计划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上述前期准备,我们初步掌握了董院士的人生时空轨迹和重要事件,确定出需要重点走访的地点和重点采访对象,拟订了访谈提纲,开始了艰巨的采访与收集工作。
我们先后走访了董院士的出生故地河北滦县,访问了他就读过的偏凉汀小学、滦县中学和北京八中,采访了他的亲友、中小学校友和学校领导。在北京、南京、无锡、上海和绵阳等地先后采访了他的后人、大学同学、留苏校友、学术界的同行、共事多年的同事和领导。我们走访了“一四二任务”的故地西安三所,采访了曾参加过“一四二任务”的老同志。同时,我们利用征集启事、函告、邮件等形式尽可能采集相关实物资料,并约请一些知情老同志提供书面回忆录。在采集和采访过程中,董海山的家人、亲友、同学、在各个工作阶段的同事、含能材料学界的同行、他生前的秘书等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访谈实录、回忆录和实物资料。在采集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北京九所档案室、中物院档案馆、三所档案室、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情报部、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档案室、中核集团档案馆、河北滦县档案馆、北京理工大学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军委装备发展部档案部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热情支持,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采集成果
在采集过程中,我们搜集了目前已有的资料,对重建传主生平经历有较大价值的成果有如下三类。
一是手稿。因董海山工作地点变化、单位保密检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手稿类的资料散失较为严重,我们只收集到二十四件资料,含学习笔记、会议记录、调研笔记、技术收获、总结报告、课题评估意见等。但令我们欣慰的是,手稿的内容价值比较高,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出董海山对自己科研工作的思考(如《关于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及他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人生和工作的态度(如《为党的国防科技事业而拼搏》)。这些资料对今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是口述资料。因董海山从事的是我国武器用高能炸药研究,很多工作内容都是涉密的,在开展访谈时,我们请访谈对象根据提纲尽可能多地回忆事件,不受保密限制,结题时我们只上交了经过保密审查为非密公开的部分。目的就是利用采集工程尽可能还原历史细节。因此,通过口述访谈,我们获取了董海山在人生各阶段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包括学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我国高能炸药发展的历史。
三是档案资料和照片。档案资料大部分来自董海山人事档案中摘取的反映其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文字资料和证书(数字化),小部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档案馆等其他地方。照片资料覆盖董海山一生的各个阶段(除“文化大革命”时期),照片最大特点是反映董海山学术活动的居多,照片中出现的国内外同行对我们的采集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帮助。照片中最珍贵的是董海山参加“一四二任务”和在苏联留学的几组照片,这些可以说是董海山的黄金时代,是他学术积累和发力的见证。
写作思路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董海山院士本人的传记性文字非常少。201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的“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卷”中,有关于他的一万二千字左右的个人传略,该传略是他和秘书共同完成并在他生前经本人亲自审定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85年11月,董海山被评为核工业部劳动模范后,《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他的劳模事迹。董海山在九院的同事李常青和郑峻岭分别于1985年和1989年在九院的内部刊物上撰写了关于他本人的早期事迹报道。2003年12月,董海山当选为工程院院士后,九院内部刊物也对他的事迹做了报道。上述材料对于撰写传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总体上,可供参考的文字不多。
在采集工程进入到中期阶段,我们获得了较多的实物资料和访谈实录;我们研读了董院士留下的手稿、关于他本人的传记和事迹报道,参考了中物院以及化工材料研究所的发展史,结合前期梳理的他本人的主要学术技术贡献,逐渐形成了传记的写作思路和整体框架。我们在研究报告中力图用两条线索来贯穿:一条是董海山院士的人生时空轨迹,另一条是他阶段性的学术技术贡献。
第一条线索是依据他的成长、求学和在主要工作地点的经历。以出生地河北滦县、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和留学经历作为他的“求学经历”。这个阶段是董海山成长为专家之前的知识储备阶段,特别是他在北京工业学院和列宁格勒化工学院接受火炸药专业知识的教育学习经历,为他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董海山院士人生时空轨迹中的“工作经历”地点,则包括了他曾短暂停留的北京九所、参加高能炸药协作攻关的西安三所、直接投身核武器研制的青海二二一基地第二生产部、战略转移并度过了后半生的四川剑阁县和位于四川绵阳的核武器研究院。特定历史环境下他人生时空轨迹的大转移、大迁徙,是从事新中国核武器科研事业的科技人员的典型写照,大转移和大迁徙也造就了他丰富的人生历练。传记主要篇章的题目名称基本是董海山人生时空轨迹的体现。在传记中可以看到,这一条条线索中的一个个“地理节点”又与董海山做出的并且代表我国高能炸药领域的一个个令人激动的技术突破——传记的第二条线索相互耦合。
在第二条线索中,传记在可以公开的范围内,重点挖掘了体现董海山里程碑式的杰出贡献和技术突破,这些技术突破本身也代表了新中国火炸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脉络,是董海山学术成长经历的重要内容。传记主要篇章的小节题目名称则具体浓缩概括了这些主要贡献。技术贡献按照时间顺序和工作地点一一呈现,包括了他作为技术领军人物在“一四二任务”期间为新型高能单质炸药合成和第一代塑料粘结炸药研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为新型常规武器炸药研制作出的系列贡献,为我国核武器用主炸药研制等作出的杰出贡献等。考虑到一般读者对于核武器与炸药的关系、火炸药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我们在报告撰写中给出了一些必要的背景介绍和火炸药科普知识。
本传记共分十章。
第一章介绍了董海山的出生地和家庭背景情况。
第二章讲述他的中小学求学经历。
第三章讲述他在北京工业学院的大学学习经历,介绍了北京工业学院化工系火炸药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以及影响他大学求学经历的几位任课老师的特点以及留苏生选拔的情况。
第四章讲述了董海山前往苏联留学的背景情况以及在列宁格勒化工学院的留学经历,特别记述了他在特殊环境下记忆和记录最新炸药知识的故事。
第五章讲述董海山在西安参加全国高能炸药协作攻关,即“一四二任务”的重要经历。在这一章,我们介绍了原子弹与炸药的科普知识和一些历史背景,这有助于了解董海山一生主要技术贡献的重要历史背景和火炸药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本章重点记述了董海山在新型高能炸药合成攻关中的主要技术贡献、我国第一个塑料粘结炸药研制历程,以及他在“一四二任务”如何发挥技术领军作用等事迹。
第六章讲述董海山从西安回到青海二二一厂第二生产部的事迹。鉴于有关我国核武器用炸药研制群体的事迹报道非常少,我们在这一章简要回顾了青海二二一厂第二生产部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用炸药研制中的重要贡献和历程。本章重点讲述董海山对我国核武器用的第一个塑料粘结炸药改性所作的重要贡献、二号高能炸药的首次运用以及他在动乱中的痛苦遭遇和人生抉择等故事。
第七章讲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董海山重获新生,来到四川的核武器研究基地之后作出的贡献和主要事迹,重点是讲述他在高能炸药谋划和常规高能炸药方面作出的几个杰出贡献。
第八章再次回到了核武器用高能炸药研制经历。本章讲述了董海山倾注后半生的心血,推动我国核武器用高能主炸药研究,突破一个个技术难题,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事迹,在相关小节中评述了他关于炸药研制的主要学术思想。
第九章和第十章是专题性质的章节。第九章讲述董海山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军转民大背景下,响应国家号召,在民品领域作出的两项重要贡献。而第十章专题介绍了他在国际学术交流、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和培养人才方面的贡献。
结语部分,我们对董海山的学术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特点和内在原因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本书的第一章和第四章由曾俊玮撰写,第二章和第三章由张赟撰写,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十章由李明撰写,第七章由黄亨建撰写,第八章由黄亨建、黄明和李明共同撰写,第九章由李翠影撰写,结构和全文由李明统筹。本书的撰写得到了中国科协专家、四川省科协专家、中物院陈能宽院士小组、张兴钤院士小组、傅依备院士小组、经福谦小组的指导和帮助。董海山院士的生前好友李海文同志阅读了全文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董海山院士博学睿智、慈爱仁厚,他的一生经历曲折、贡献卓著,颇具传奇色彩。我们能参与他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为他的人生经历留下一部可供后人研究评说的传记,深感万分荣幸。但由于执笔人水平有限,必存诸多不足,恐不能全面反映董院士的一生,实乃遗憾和惭愧。我们热切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学者能做出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和考证,书写出更好的研究成果,以告慰逝去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