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32年5月28日,我生于浙江吴兴的南浔镇。我父亲是苏州东吴大学物理系教授。1937年,由于日军入侵,父母亲带我和弟妹跟随外祖父全家逃难到安徽黟县农村。1938年,我们全家转到了上海。为了节省学费,我在位育小学读完五年级就考到有奖学金的正养中学。在日军统治下,吃的是配给米和苞谷粉,米又碎又有沙子,我经常帮母亲把沙粒一粒一粒地拣出来。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感受到弱国受欺负的滋味。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我随父亲迁回苏州东吴大学,在附中读了三年高中。1949年后不久,我高中毕业考入了交通大学。1952年,因国家需要,我们提前毕业。毕业后我留在电讯系做助教。
1954年12月,我到天津大学随苏联专家进修长途通信。1955年9月,转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完成了进修论文,有关内容后来发表在《电信科学》1957年第2期。
1956年9月,我随交通大学电讯系西迁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一直从事通信的教学和科研至今。20世纪70年代初,负责研制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bit/s高速数传机,在自适应均衡技术方面有创新。后又研制了多种数字传输设备。
1980年8月,我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做访问学者。两年内,完成了3篇期刊论文、2篇国际会议论文。对扩频通信中抗窄带干扰研究有创新,并推动了后继研究。
1986年,我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毕业博士87位。博士生们在宽带通信网络、信号处理等方面有创新。看到青年人成长,真是高兴。
我从事通信传输与网络技术的科研与教学60余年了。回忆起来。觉得通信技术的发展真是太快了。我读大学时,长途电话局机房里的载波机都是采用电子管,一条长途架空明线上最多通16路电话,而且当时我国还不能生产载波机。如今,一条光纤可通上万路电话,还可通数据;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使通信设备日新月异;手机广泛应用,万物可以互联。
我校宣传部承担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关于我的项目任务。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历史资料搜集方面有特色,也引起了我的回忆。希望此项目能为后人留下可参考的历史资料。
2018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