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番外二
在那三人消失后,容王如期举办了盛大的登基大典,祭告天地、钟鼓齐鸣、百官齐列、山呼万岁。
容王登基后不忘谢临渊曾告诉他的事,谢临渊和宋澜是从汀州而来的,他虽堵住了他们回去的路,但来时的路也需堵上,但又不知具体是汀州哪一口井,因此假托司天监之口称汀州近来灾荒齐发,乃因枯井截断了地气,必须填平,才可挡灾。
于是汀州境内,百八十口枯井都被当地官员翻找出来给填平了,除了这一件事官家做的有些有损其明智的形象,其余惠国惠民的举措都令天下臣民觉得这是位中兴之主,必将再续大兴开国立业时的盛世。
当然这种春风化雨的仁慈只有未卷入到漩涡里的人才能感受到,容王无法将真相公布于世,所以只能承受世人的不解,以一面佛陀一面恶魔的面貌供后世评论。
罪魁祸首太皇太后,二十余年前为了一己私欲,不顾江山社稷,残害先皇,以假乱真,祸乱超纲,残害皇子,差点令李氏血脉断送于此。
此前容王与太后联合要铲除假先皇的时候,给太后所下之药便已掺了微量的毒分,太后的年纪大了,这点微量的毒分,也足以蚕食她的身体,慢慢折磨她而死,而所谓的令太医全力医治不过也是走个过场,正如同和光殿中的那位假先皇一样,虽不能直截了当的杀了他们,但是什么都不做便已经足够了。
而后王氏一族和厉氏一族也都遭到了铲除,流放的流放,削官的削官,已经晋升为太后的先皇后,因无力阻止本家之难,深觉愧对与王氏先祖。
第一次绝食之后,虽被救了回来,但之后又趁着宫人松懈的时候,悬梁自尽,官家为此第一次勃然大怒,也第一次将他的狠厉波及到了宫人,慈宁殿中侍奉太后的贴身侍女均被赐死,其他宫人皆发配到东都去守皇陵。
官家不知是真的伤心还是只为做个母子情深的样子,太后薨的那天,他将自己关在灵堂中,不吃不喝放声大哭,但灵堂的大门打开,他还是那个冷酷寡情、手段凌厉的当权者。
而在仪凤阁中的原慧妃此时则成为大兴唯一的太后,移居慈宁宫,可即便是住到了这里,她依旧如以往一样,常伴青灯古佛,不再过问世事,只望能多给她的儿子积些阴德,保佑他此后余生莫要遭他所做这些事的反噬。
---------------------
春天到了各处都是大地回春、春暖花开之象,一切都欣欣向荣。
除了已经行将就木的宝鸾公主。
“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必须将瑾言给朕救回来”,官家怒气腾腾,眼露杀气,令这些太医不由得的跪做一排,求官家饶命。
为首的太医令道:“臣请官家恕罪,臣等救治公主殿下这小半年以来,尽心尽力,只是殿下似乎并没有求生的欲望,臣等开给殿下的药,交代殿下的注意事项,殿下并不愿遵照医令,致使无法达到药效,加上公主私下一直不肯好好休息好好吃饭,这身子是越来越虚弱了,臣等实在是无计可施啊”
“庸医”,官家咒骂道:“都是一群庸医,医术不精,却要推脱到病人身上,你们根本没有用心救治,瑾言若是死了,朕便砍了你们的脑袋为瑾言殉葬”
其他太医都瑟瑟发抖,太医令心中也是恐惧,但横竖都是死,说与不说只是死的方式不同罢了,于是硬着头皮道:“公主的病乃是心病,心病难医,非系铃之人难解,人有生老病死,臣等不是大罗神仙,无法阻止自然规律,若杀了我们这些无足轻重之人能让官家解气,臣等甘之如饴”
“你......”,官家气极,指着他道:“你当真以为朕不敢吗?”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臣等甘之如饴”,太医令勉强直着腰道。
其他太医虽然恐惧,但也不得不跟着道:“臣等,甘之如饴”
官家冷冷扫了他们一样,“都给朕滚”
太医们闻言,皆颤颤巍巍的退了下去。
他坐在床边,缓缓的摩挲着宝鸾的手,她的手好凉,他的心里也很凉,难道是他做的太绝了吗,只是他无法将真相告诉这些不理解他的人,无法告诉已故的太后,也无法告诉宝鸾。
逼死太皇太后、逼死假先皇、逼瑾弘和瑾泽反,好寻到借口杀了他们,乃是他必须这么做,他要给他的父皇报仇,要让所有害了他的人受到惩罚,他不能再让非李氏的血脉流传下去,祸乱皇氏血脉。
甚至若宝鸾是个男子,他也不得不杀她,如今宫中,好在他的皇后梁燕燕前几日刚刚身怀有孕,也算是为冷清的宫内添了一丝喜色。
只是他不想宝鸾死,但他自知他害了宝鸾的父母亲,害了她的弟弟,害了她心爱之人,放逐了她的朋友,即便她醒着,怕是也不愿意看他,再见唯有恨。
是不是唯有这样才是她的意愿。
他摩挲着宝鸾的手,不知是真的搓热了还是宝鸾有了好转,她的手渐渐变得温热。
他喜出望外,唤着她的名字,“瑾言、瑾言”
她羽睫一颤,眼前微微见了一丝天光,口中喃喃道:“我......想瑾泽了”
官家闻言一滞,愣在了那里,但见她笑了,声音很轻道:“小时候瑾泽就是个小屁孩,我总是拿糖引诱他,逗他玩,他哪儿懂得什么皇权大位啊,总是好吃懒做的,只有小聪明并无大谋略,根本不是帝王之选,但......是我错了,不应该让他喜欢上吃糖,糖吃多了会蛀牙,吃东西便不香了,就连睡觉时也会牙疼”
官家小心翼翼道:“不喜欢吃便不吃吧,那确实不是一个好东西”
宝鸾自顾自道:“我不喜欢血,我喜欢热闹”
官家好似抓住了一根稻草,道:“答应我好起来,我便不杀他们”
但宝鸾却置若罔闻,“多种些花,多找些人祭拜我,这样我来世就能有个好命,不生......帝王家,过我想过的日子”
她的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变成喃喃细语,再到寂寂无声。
官家感觉到她体温的逝去,才撕心裂肺的喊道:“瑾言,别睡,别睡,人说若带着恨走,转世也不得安宁,你来生怎生如愿啊?”
回答他的是一片空寂。
再也不会有人开口应他,再也不会跟在他身后要读书识礼、捉迷逗趣了。
公主府上换上了一片素白,苏探微苏相主持操办了规格最高的公主之葬,以大长公主的规格落葬,宝鸾公主,追谥兴城公主。
她是全大兴唯一一个以城池为封号的公主,也是唯一一个以国号为封的公主。
官家如公主所愿,没有令那些太医殉葬,将兴城公主破例下葬到了李氏皇家陵园,也唯有她一人可以让他如此破例。
墓周围种植百花,春夏秋冬、四季常开,一点都不冷清,林中一直有鸟常在,正如她生前喜好盛大的排场,这里一如既往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