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入仕途
袁世凯有史可据的祖先,可追溯到他的曾祖父那一辈。
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是个庠生,但不到40岁就死了。据说是读书太用功累死的。曾祖母叫郭氏,却远比她丈夫长寿得多,一直活到90多岁。
郭氏出身于同郡的大户人家,很懂得诗文礼仪的重要。在她的倾心教育下,4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家里没有一个白丁。长子袁树三是廪贡生,曾经署理陈留县训导兼教谕。
袁树三就是袁世凯的祖父。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袁保中,一个叫袁保庆。
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字重臣,他一生虽然捐了一个同知,但没有正式出仕为官,一直在家经营田产。他是袁树三的长子,是袁耀东的嫡长孙,因此在袁家,他以长子身份主持家政。他很热衷于程朱理学。豪门显宦的门第,使他在项城县独持一方,官府也让他三分,是个地道的“土皇帝”。
1858年底,项城、新蔡、沈丘、阜阳4县捻军部众联合起事,攻伐富豪,占领了项城县城东新兴集、尚店等地。这样,住在项城东北张营的袁家也受到极大威胁。于是,袁保中把家眷接到陈州。为了对付捻军起事,袁保中和他叔父袁甲三一道,联合当地富豪之家,筹办项城县团练,并在城东北40里处,择险要易守难攻之地,围筑墙垣,墙外壕沟环绕,寨门前架设吊桥,寨门上及四角修筑“炮楼”,并派乡勇防守。
这于是在当地成为很有名的堡寨,人称“袁寨”。
项城袁寨原名石腰庄,袁家自咸丰七年迁入寨中。袁寨规模宏大,占地数十亩。寨中东部、中部、西部并列3座三重四合院,楼堂瓦舍各具形式。1859年9月16日,即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袁世凯就出生在这个封闭坚厚的堡寨中。
这时候,袁家已是三世簪缨之家的大豪门,已经在北京天成亨钱庄、陈州的于家典当铺等处放贷。一家30余口,三世同堂,衣食富足。
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是靠对捻军作战起家的,他曾随叔父袁甲三转战豫皖。据说他用兵往往能出奇制胜,很有些谋略。后来,被河南团练大臣毛昶熙看中了,调到河南襄助河南各州府县筹划团练武装,并统兵在项城、丘、夏吧等地区围攻捻军,是个杀人如麻的悍将。
袁世凯生下不久,袁保庆妻子牛氏也生下一个儿子,但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袁世凯的生母刘氏产后奶水很缺,而牛氏的奶水却极其充足。因此,袁世凯就由牛氏哺乳。结果,牛氏非常疼爱袁世凯,视同己出。
在袁世凯的童年时期,捻军活动日炽。捻军非常强悍,所到之处,尘土四起,遮天蔽日,万马奔腾,有如狂飙天落。所以捻军一到,蛰居在袁寨中的袁家人就不由得紧张一番。这时,15岁以上的男丁都要登上炮楼,鸣枪放炮,负隅抵抗。直到捻军撤去,袁家人才松一口气。
袁世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从小对于战场征尘、杀人挞伐、城池攻掠已是司空见惯。
据说,在袁世凯5岁时,有一次,捻军一哨人马又来攻袭袁寨。有人把袁世凯抱到城垣之上,眼见捻军征尘飞起、呼啸而至,袁世凯竟然毫无惧色,这使大家都感到很惊异。
1866年(同治五年),捻军势力北移,河南、安徽一带兵事稍息。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从家乡启程,奉旨以知府赴任山东济南补用。这时袁保庆年已40,但仍无子嗣。袁保中便将袁世凯过继给袁保庆。这一年袁世凯7岁,从此,他一直跟着嗣父袁保庆转赴济南、南京,直到嗣父去世,袁世凯才返回项城老家。
1866年,袁世凯跟随嗣父袁保庆来到了济南。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走出故乡闭塞的小城。
在当时,济南称得上是物阜民丰之地,商业发达、交通便利。袁世凯在这里第一次过上了都市的生活。大明湖、千佛山的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着他。尽管袁保庆给他请了当时的名举人王志清做他的开蒙老师,但袁世凯兴趣却完全不在读书上。
1868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奏调袁保庆到南京赴任,管理淮军右标兵营务处,不久,袁保庆又去署理江南盐运道。盐运道的职务是负责督销官盐。盐运历来是炙手可热的肥缺。袁世凯又随嗣父来到南京,完全过上了衣食玉锦的阔公子生活。
南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算得上是个纸醉金迷的地方了。歌楼舞榭、茶肆酒楼、店铺林立,繁华极了。加之南京的明孝陵、紫金山、清凉山、雨花台、莫愁湖等风景名胜,袁世凯完全为游乐所陶醉了。他整日打拳、下棋、赌博。虽然他当时只有十二三岁,但马却骑得很好,走马观景,四处游玩,倒也是风流狷介一少年。
在南京,袁世凯的家庭教师是个文武双全的举人,写得一手的漂亮文章,而拳也打得很好。
这位教师看袁世凯读书不用功,却对拳脚武艺很迷恋,就每天教他习武练艺。这时,袁世凯的哥哥袁世敦、袁世廉看到这个不爱读书的弟弟急在心里,却也毫无办法。
袁世凯从小就很聪明,只是不爱读书。他的嗣父袁保庆除正妻牛氏外,还有一位很宠爱的姨太太金氏。牛氏和金氏妻妾不和,时有龃龉,而袁世凯竟利用自己嗣子的地位,从中调和转圜,因此牛氏、金氏都很喜爱他。对于他不读书这种当时人认为不务正业的行为,自然出于疼爱,有所庇护,这样更使袁世凯在南京每日尽兴玩乐了。
但是,袁保庆却不忘调教袁世凯。袁保庆是有功名而为官的人,家庭背景又极显赫,所以意气很高,自命不凡。加之两江总督马新贻很赏识他,因而袁保庆更不同于一般空食俸禄的庸官。他很细心,对于数十年官场风习、将兵心得,每有感悟就顺手记下来。后来他把这些心得札记整理出来,题名为《自铭琐言》,每每有空便念与袁世凯听。
这些官场经验、带兵心得,对于袁世凯日后宦海沉浮、将兵帅勇等一些韬晦之策,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袁世凯在南京前后生活了6年。1873年7月,袁保庆因染上了霍乱,命丧黄泉。
这年冬天,袁世凯不得不随嗣母牛氏,扶柩还乡。启程时,吴长庆曾前来送行。
吴长庆,字筱轩,安徽庐江人。他的父亲吴廷襄是庐江地区地主团练武装的首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包围了庐江,吴廷襄便派儿子吴长庆赶往宿州,请求当时驻扎在此的袁甲三驰兵救援。
袁甲三接到求援消息后,因事关军务,一时举棋不定。于是便征求儿子袁保恒、侄袁保庆的意见。袁保恒认为“地当强敌,兵不能分”,分兵救援,会招致强敌攻击,所以主张不救援。
而袁保庆则认为吴廷襄一片忠心可嘉,而且“绅士力薄,孤城垂危”,力主出兵救援。双方意见争持不下,拖延数日,致使太平军破庐江城,吴廷襄被杀。所以,吴长庆恨透了袁保恒。
由于袁保庆曾力主救援,吴长庆与袁保庆却换帖,订了兄弟之好。袁保庆任职赴南京时,吴长庆正好带兵驻扎在浦口,两人日益交好,过往甚密。
袁保庆死时,吴长庆异常悲痛,渡江视殓,扶棺痛哭,并出力帮助料理后事。以后,吴长庆对于袁保庆的嗣子袁世凯,也格外疼爱。
1880年冬,吴长庆率淮军六营由浦口移驻山东登州,很受李鸿章赏识,督办山东海防,在山东很有根基。后来,袁世凯投奔吴长庆,吴长庆不仅乐意收留,而且格外信任照抚,以后不断对袁世凯提拔重用,这是后话。
1874年,袁世凯回到项城的第二年,叔父袁保恒也从西北回来了。他看到袁世凯的相貌、举止,听到他善于应对的口才,非常喜欢。这时候,袁保恒正在西北帮着左宗棠办理军务,于是又就把他带到西北去了。
以后,袁保恒调到北京,再调到河南开封督办赈务,他都让袁世凯跟在他身边。当时,袁保恒的想法是:袁世凯如果长久住在项城,容易孤陋寡闻,不如跟着自己,一方面可以扩大眼界;另一方面,还可以督促袁世凯用功读书。
事实上,袁保恒对于袁世凯的读书督促得是很紧的。晚清时期。虽然西方教育体系已陆续被介绍到中国来,但是,还没有取代科举制。科举应试仍是仕途的必由之路。袁保恒到北京时,袁世凯已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开始抓紧功课,准备应试了。
这时,在北京做官的袁保恒已任户部左侍郎,另一叔父袁保龄任内阁中书,他们都认为袁世凯是袁家中可堪造就的人,所以,对袁世凯的读书功课都很重视。他们聘举人谢廷萱教习八股文,举人周文溥教习做诗,进士张星炳教习写字。
袁世凯在堂叔的严督之下,尽管对八股取士厌恶之至,但读书也很刻苦,每晚只睡五六个小时。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试帖诗做得也很有长进,只是写文章还不得要领。
1876年是大比之年,袁世凯回河南老家参加乡试。
按清制,父母去世3年是不能参加乡试的。袁保中1874年11月在项城老家病故,到了1876年秋,3年丧期未满,袁世凯本不该应试。但因为袁世凯已过继出去,所以没有居丧,仍然跃跃欲试地参加了乡试。
但是,结果却兜头一瓢冷水,袁世凯名落孙山。
1877年冬,河南大旱,袁保恒被调往开封帮办河南赈务。袁世凯随堂叔赴开封。但天不假年,到开封的第二年5月,袁保恒却因染上当地的流病去世。袁世凯再次失去靠山,料理完后事,只好又郁郁寡欢地回到了故乡项城县。
对于袁世凯来说,自从7岁随嗣父袁保庆离乡,先后转赴济南、南京、北京、开封,在都市断断续续生活了12年。在此期间,都市繁华、官场风气,他已了如指掌。因此,他是无法甘心在闭塞的故乡淡泊一生的。袁保恒故去以后,他回到项城,开始了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段文人诗酒生活。
袁世凯生性喜欢多事,又好出风头,虽然他自己的文章做得并不好,却联合了一些读书人,组织了一个文社。这个文社所需用的一些房屋和必需的费用,都由他一人负责筹办。大家由于这个缘故,也公推他为文社的负责人了。
袁世凯筹办了两个文社:一名丽泽山房,一名勿欺山房。袁世凯由于出资捐款,在当地吸引了一批文人雅士。
某日,袁世凯正在仰山堂读书,一个秀才前来拜访。袁世凯延纳入室,两厢坐定,两人一见如故。话语投机,遂结拜换帖为兄弟。此人就是后来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
徐世昌,1855年生,长袁世凯4岁,字卜五,号菊人,天津卫人氏。当时正为陈州授馆课童,由于家道败落,当时已是穷困潦倒。袁世凯晓得徐世昌一文不名,无北上应试的盘缠,便解囊相助。结果,徐世昌此一次赴京赶考,果然榜上有名。
徐世昌1882年中举,1886年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以后,袁世凯宦海30年生涯,徐世昌是袁最知心的谋臣。
1879年秋,袁世凯第二次参加乡试,再次落第。这对于袁世凯的仕途之梦,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打击。袁世凯盛怒之下,烧毁了所作的所有诗文。
对于科举,袁世凯是伤透了心,再也不问津了,可仕途进身之阶,还是必须谋取的。袁世凯于是开始想办法去捐官。但是,捐官需要大量的钱。
1878年袁保恒死后,袁氏家族失去了一个通天支柱。袁家的人自然是十分悲伤。悲伤之后,袁家人不能不想起:从袁世凯祖父那辈开始,到袁世凯父辈,袁家人的年龄都不满花甲而亡。
祖父袁耀东不足40岁,袁甲三卒年57岁,袁保中终年51岁,袁保庆更比其兄早亡,袁保恒52岁时病死。袁家人在未满花甲之年,纷纷滚鞍落马,急走黄泉路,不由人不想到所居的宅第上去。于是,袁家人请来风水先生。一番察看之后,这位半仙铁口直断:袁家宅第掌禄不掌寿,惟一的办法就是分宅而居。
父辈的短寿,导致袁家人坐地分产。四世同堂的袁氏家族由此瓦解了。
袁世凯在嗣父袁保庆的名下,得到了一笔相当丰厚的家产。袁世凯过惯了公子生活,诗酒风流,筹办文社,花钱如流水,并不量入而出,所以,袁世凯的经济状况并不妙。
在科举无望的情形下,袁世凯不得不为筹措金钱而费周折。开始,袁世凯曾向内弟——于氏夫人的弟弟借钱。没想到这位小舅子不但不给,反而挖苦说:“我看你去北京也是白跑一趟,还是在家里呆着好些。”一句话弄得袁世凯干瞪眼。
最后,袁世凯的一位远房亲戚借给他100两银子,作为他北上活动谋事的川资。袁世凯的嗣母牛氏和生母刘氏,爱子心切,也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袁世凯,袁世凯启程上路,从北京辗转于上海、潮州,联系父辈的门生故吏,以图谋取进身之阶。
后来,袁世凯发迹、官至直隶总督时,他的那位小舅子从乡下跑到天津,找到袁世凯,希望能借姻亲而谋个一官半职。袁世凯倒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袁世凯回话说:外边无事可做,还是在家里呆着好些。后来,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这位小舅子又从乡下追到北京,袁世凯只见了他一面,支了一些路费,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倒是当初借给他100两银子的那位远房亲戚,袁世凯还了他5000块大洋。
袁世凯带着措资北上至京,想通过朝廷他父辈的老关系,谋取一官半职。而京城却是公子王孙们挥金如土的地方,和他们打交道寒酸不得。所以,袁世凯到了北京,一开始就呼朋引类,讲究玩乐,想在清廷中留下大户人家子弟的印象。结果,他官没有捐上,所带盘缠却被一伙腥臊乱赌的人全给骗去了。
袁世凯内心的苦衷无法向家人说清,走投无路。就在这时,他恰巧遇上了曾经资助过的徐世昌。这时的徐世昌已是点了翰林的京官。徐世昌问明了究竟,便拿出一笔款子,资助袁世凯回乡。
对于袁世凯来说,项城老家绝对不是发迹之地,因此他很快又南下到了广东潮州。
这时,袁世凯的父交周馥在潮州任潮州府知事兼办潮关。周馥,曾任李鸿章文牍,很为李鸿章所器重。袁世凯在周馥手下干了一段时间。周馥帮助他捐了一个正五品的同知,并且给李鸿章写信,把袁世凯推荐给他。
这时,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可谓位极人臣、炙手可热。在李幕府中的人,不是举人,便是进士,袁世凯觉得自己一去不免自惭形秽。于是,袁世凯拿着这封信,并没有马上去投奔李鸿章,他从潮州出来后,转道上海。
上海是当时中国的繁华城市,又是西方思想首汇之区。袁世凯以为上海谋事的机会多一些,但没想到在上海仍拓展不开,久无成就。袁世凯只身在外,不免寂寞难挨,所以便去逛妓院,因此结识了苏州籍妓女沈氏。她就是袁世凯日后的长如夫人。
在科举名落孙山,捐资谋官无望的情况下,袁世凯决定投奔吴长庆。他在致家中的信中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其实,他为科举入试,耗费了5年的青春。
1881年,袁世凯从上海起程赴山东登州,投奔庆军统领吴长庆。从此,袁世凯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那年,他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