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运动就可以健身,不用选择运动项目
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各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健身也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而有所不同。可是,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不管是否适合自己只要能锻炼身体就勇于参加,结果健身不成反而伤身。
李老师年轻时很热爱运动,每天到学校的操场上锻炼身体。他最喜欢跑步,几乎每天早上跑3000米的路程,还喜欢在课余时间打篮球。现在,李老师已经40多岁了,对运动的热爱程度不减当年,还是每天都进行体育锻炼。在他看来,年轻时进行体育运动是出于兴趣,现在是为了健身,更应该加强运动。所以,长跑、举重、篮球等运动,他几乎都有所涉猎。
毕竟年龄不饶人,每次运动后,李老师都会感觉体力不支、呼吸困难,可他还是坚持每天运动。有一个朋友劝他说,人上了年纪,适当的体育运动对健康有好处,但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运动项目,否则会适得其反。朋友还特别提醒李老师,40多岁的人每周运动两三次就可以了,没必要天天进行大量运动。李老师却不以为然,认为多锻炼身体才能更健康。
没想到,不久之后,他就因为运动不当伤了身体,住进了医院。
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毋庸置疑。李老师的错误就在于无视自己的年龄,选择了不当的健身方式。对于健身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很重要,这需要综合考虑健身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职业、所处环境等诸方面因素。
要保持健康而有活力的体魄,就要了解一下各年龄段进行健身运动的要领。
1.20岁左右。这个时段人的身体功能处于旺盛时期,心率、肺活量、骨骼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弹力等各方面均达到最佳点。20岁的人能为今后的身体健康储备“资源”。因此,这个阶段一定要坚持健身,以保持体重,否则30岁以后再去减肥就很吃力了。
20岁左右的人健身可隔天进行一次,每次要进行大约30分钟增强体力的健身运动,方法是试举重物,负荷量为极限肌力的60%,一直练到觉得疲劳为止(每次做10~12次);必须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二头肌、三头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锻炼。还要进行2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的健身运动,方法是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强度为脉搏150~170次/分钟。
2.30岁左右。此年龄段的人身体功能已超过了顶峰,为了使关节保持较高的柔韧性,应多做伸展运动。
30岁左右的人健身仍是隔天一次。每次要做20分钟增强体力的健身运动,与20岁时相比,试举的重量要轻一些,但次数可多一些。还要做2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健身运动,强度不像20岁时那样大。最后是5~10分钟的伸展运动,重点是背部和腿部肌肉。久坐办公室的人,更要做好伸展运动。方法是:仰卧,尽量将两膝提拉到胸部,坚持30秒钟;仰卧,两腿分别上举,尽量举高,保持30秒钟。
3.40岁左右。与20岁相比,40岁以上的人体力逐渐下降,肌肉逐年萎缩,身体开始发福。超过40岁的人选择运动项目不仅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型,而且能预防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等。
40岁左右的人健身减少为每星期两次,内容包括10~15分钟的体力健身活动,最好不使用哑铃而选用健身器;25~30分钟的心血管健身活动,中等强度;5~10分钟的伸展运动,尤其要注意活动各关节和那些易于萎缩的肌肉,网球、游泳、慢跑、跳舞、散步等是可选的运动项目。
每个健身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性别等决定如何健身,使体育运动更好地为健康服务。
指南一 久坐的人平时应多做伸展性运动。
指南二 女性适宜选择滑冰、慢跑、骑自行车和排球等运动。
指南三 40岁以上的人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选择不同的健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