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骄躁”的杀伤力
网络世界匿名程度高的特性是网上许多纠纷和事件产生的一大重要原因。与警察查案子的方式相反,在这个世界里的人们,交流并不用透露自己的住址、年龄、职业、真名。一对一的交流如此,论坛里也是如此。今后应该还会有AI和机器人加入这个世界,不,说不定它们现在已经身在其中了。现实中,IT领域里的程序员等已经不需要知道其年龄、性别、住址、国籍等信息了。甚至现在发工资也已经超越国界,可以通过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进行往来。
在网络所构建的新世界里,本人的住址、名字、年龄、国籍已变得可有可无。身为职场人,不用每天都去办公室,当然也不需要固定的桌椅了。没有了早会和体操,不用每天乘坐人满为患的电车,远离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回归乡间地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增加了,从此可以寄身自己所钟情的山水之间尽情享受户外生活,正是网络时代带来了这种可以“自由办公”的环境。这种感觉可以说跟莉莉丝和吉几三在1984年的大热歌曲《俺要去东京》里的歌词正好相反。
虽然会存在时差的问题,但是当下,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只要有网络就问题不大。在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公司里,员工们都来自世界各地,不清楚他们具体住在哪里,所以,通知在线会议时间的时候,总会注明“从日本时间的几点到几点”。“只在这个时间段联系”已成为一种惯例。
从“月杀”“周杀”到“瞬杀”
在如此便利的网络空间上还是会发生纠纷,这究竟是由怎样的原因导致的呢?综合各种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后,我觉得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网络与骄躁的相乘效应”。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曾经没有网络的时代是怎样的,40多年前的电话是有线拨号盘式的,那时候还没有传真机和电脑,所有的信息都是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内部传达、电影院、Live House、售票处的传单等渠道获取的。从这些渠道获取的信息首先都是在诸如学校、职场、居酒屋等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聚集的地方传播的,而且往往是热议一时便随即消散。重要的信息必须要通过手写的方式才能记录下来。
如果形容当今时代的速度是“秒杀”“瞬杀”,那么当时的速度就是“周杀”或者“月杀”了。报纸每日一刊,杂志则是每周一刊,甚至是每月一刊,计划的制定和相关准备都要根据这一周期而来。在那个时代接收信息的一方与提供信息的一方都遵照同一周期而动。
我认为“信息”本身的质量并不可衡量,质量应从其对接收方的重要程度来进行评价。现实中,信息变得越来越唾手可得,在这种情况的推动下,信息本身则变得愈发轻薄。这样确实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今天,新闻和信息可以在瞬间被重新编辑,一眨眼的工夫就更新了。只要通过网络稍加搜寻,即使搜索出来的不是官方的记录,也总能寻到些记录。
1981年春,我作为应届毕业生进入吉本兴业,进入公司后的数年间,我都是早上八点半到公司,每天的工作就是浏览各报社出版的所有早报、体育报、晚报,然后将其中有关演艺圈、娱乐圈的内容剪下来。当时报纸的墨本来应是干了的,但是每次剪完报纸的时候,我的鼻尖总是乌黑一圈。
然后,要把剪下来的内容贴在一个剪贴簿上,再把这个剪贴簿拿给公司领导过目。当时的“信息共享”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原始的模式。
互联网使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初期的“电脑通信”还是只局限于电脑爱好者的社群当中,但是现在,所有企业和个人都在使用网络发送信息,信息的瞬时共享已经实现。
不过吉本兴业的公关部还保留着剪切报纸的做法,东京版和大阪版的报纸每天还在进行剪贴作业。与在屏幕上阅读网络新闻不同,阅读印刷的纸面新闻自有其背后的理由。
标题的大小和设计会影响阅读内容的选择,同样所刊照片的大小和边框也会对其有所影响。另外,与同一日期其他报社的报道的比较也很重要。网上的新闻基本上都采用简单的排版,其中新闻界面上会将标题进行排列,偶尔会跳转到通讯社的主页,而这里面却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不过也正因为是网络新闻,所以也就无可厚非了。有时候广告的字太小,一不小心就当成新闻点开了。
发布信息变得愈发简单,与以往对发布者的“责任”和“觉悟”的要求相比,变得极为宽松了。另一方面,读者也理所当然地对所见“信息”采取一种不怎么重视的态度。且不论这种情况的好坏,事实就是,当今时代信息发布方和接收信息方都对信息采取了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
当我们去询问一些发布后发现问题的网络信息产生的原因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种小事大家都在做,我当时以为没问题。”“我以为就只是在公司内发布,所以问题不大。”“我以为只要我们自己不说就没人知道。”显得非常不以为意。这就是典型的“只考虑自己”的做法,完全没有考虑过对方和周围人的感受。现如今,这种借口已经行不通了。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只要用手机“咔嚓”一拍,轻轻一按上传,就能在新闻媒体的记者到达现场前将新闻瞬时传播到全世界。
前段时间,某电视台在征得网友同意后,将其上传的视频进行了推送,其后证实,该影像为随意复制的海外视频,该民办电视台就这么被假新闻欺骗了。要知道,世间这种不怀好意的人不在少数。发布者背后的心理往往是:中招的对象越大牌、造成的影响越大,越感到快乐。我很理解媒体“想要最新影像”的心情,但是欲速则不达,相反还会招致各种各样的祸端。报纸和杂志也一样,第一时间获得独家新闻后就要摆出一副“快看!大新闻!”的架势,然而,报道的内容必须要让自己先相信,当从别人那里拿来新闻的时候,必须要保持谨慎。当一切都变得唾手可得时,更需要回归这份工作的根本,诚实地面对真相。
现在的街头巷尾都装满了摄像头,从各个角度将一切的一切进行保存。我的私人汽车也装有行车记录仪,初衷是万一发生事故时能够记录下来事实,虽然装它不是为了拍电视节目《世界冲击影像》,但其的确在记录眼前的事件和事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8年9月,日本某前偶像的酒后逃逸行为被拍下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人们认为中国正在朝着信息智能化大步迈进,据说深圳街头的红绿灯上都安装了面部识别系统。今后以大都市为中心的CCTV(Closed-Circuit Television)摄像头的安装将更进一步,其数量将以亿计。当今时代,通过与AI进行联动,面部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诸如车牌号读取的大多数监控技术也在进步,从政府施政的初衷来看当然是好的。国家治理的方法暂且不论,技术的进步确实正在不断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传播的正面作用
不过网络的传播并不是只有坏的一面。
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事件发生后都会公布相关报告或解释的官方文章,然而其并不能做到全文刊登。印刷的时候由于空间有限,偶尔会出现由于文章被删减而产生歧义的情况。而现在通过网络,只要将文章进行扫描就能将想要传递的内容完整如实地呈现了。
以前是通过媒体来担保信息的可靠性,在网络社会则是跳过了媒体直接传递信息。由此时长被缩短,真实性增加,其可靠性也超过了传统媒体。
现如今,明星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公布自己订婚或结婚的消息已司空见惯,某女星甚至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揭发出轨。以前都是其所属公司向各大媒体同时发送传真,或者向特定的纸媒透露消息让其帮忙妥善处理,现在,由于明星自己就能够轻松成为消息公布的主体,由其发布的消息的真实性也就无可比拟了。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不管是免费还是付费,都不用再通过传统媒体向顾客或用户发布消息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来做。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当然不会写也不能写有损名誉的内容,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最近的网络媒体上总会流出一些未经核实的随意的采访和表达。错字漏字多也是此类媒体的一个特点。那么将来其究竟是会成长为一家可信可靠的媒体呢,还是留下让人一看就觉得“好有趣的新闻,肯定是假的吧”的印象呢?
很可惜,最近故意捏造谎言的假新闻有增无减,而且变得更加投机取巧,内容通俗易懂且吸引人。这些媒体还会模仿一些可信度高的网站,将信息弄得比真实的新闻更像新闻,然后将其不断传播开来。把这些东西传播给读者之后,自己便躲在背后偷笑,这一类的操作虽然不会直接对传统的媒体造成什么负担,但是打个比方,如果今后无论人们读到什么新闻,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广告不是新闻。这必然会降低传统媒体的阅读量。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果我们出于好心却分享了假消息,那么我们就是在为谎言和恶意的传播推波助澜。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切断网络,像《鲁滨逊漂流记》里那样,过上无人岛一般的生活。一旦信息发布,不管其性质如何,都有可能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扩散并为我们自身带来恶劣影响。所以不言自明,当我们在发布信息时,必须要先思考这些信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否会让人厌恶,给人带来痛苦或悲伤。
为何Youtube“未满13岁禁用”?
这里我想说一点,我希望能够在小学的课程中加入“网络素养”一项。让孩子们趁着小学阶段学习作为一个信息接收者应具备的道德修养,了解违反道德的可怕之处,接下来再学习作为信息发布者的注意事项。在Youtube的使用说明中有这么一条:未满13岁禁止使用。然而,还是有人对其无视并使用父母或哥哥姐姐的账号登录,甚至还有小学生曾上传题为“成功在超市偷东西”的视频。
以下是Youtube网站的使用说明。(来源:Youtube官网)
使用本站的条件
使用者需为20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使用者已取得了父母或其他有法律效力的监护人的同意,另外,需要就本服务使用条约与本站签订保证协议,使用者需有遵守该协议的资格和能力。本站并不面向未满13岁的儿童。如果您未满13岁请暂停使用。有很多其他适合您的网站,在使用本站前请获得父母的许可。
如上所述,13岁是一条红线。所以,我希望从阅读和使用的角度针对社交网络等事物展开学习,换言之,这是父母的责任。要让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常识、规则、道德,而媒体素养也同样重要。
下面,让我们回到“致歉”的主题上来,试着回忆一些相关的新闻。如果不引以为鉴,甚至幸灾乐祸,那么下一次这种事可能就会轮到你的头上。
热点新闻回顾
2007年 大牌快餐连锁“Tera豚井”因视频风波致歉
在该店打工的店员将堆积如山的肉制作盖浇饭的过程进行拍摄后,将视频上传到了社交网络平台。
2011年3月 知名连锁书店店长因不当言论在推特上引起风波
该店长发推文称“终于重新营业啦!电视上全是地震的新闻是不是感到很无趣呢?那么,我们恭候您的光临!”
2013年8月 横卧在超市雪糕上的学生
一名男性顾客进入卖场储存雪糕的冷藏室之后,将其横卧的样子拍下来,发布在了推特上,之后其被要求赔偿损失并被勒令退学。
2013年8月 少年爬上警车拍照
在北海道,两名少年爬上停放着的警车并拍摄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两人被以损坏公物罪拘捕。
2013年8月 进入打工地点的冷藏室拍摄
某店员进入冷藏室露脸自拍并发布推文“打工的最后10分钟”,引发风波,导致店铺关门,店铺向进行恶作剧的该店员提出索赔。
2013年9月 饺子连锁店因店内的写真照片关门
该店附近牛郎店的9名男店员在该店拍摄了写真照,写真照用于该店的日历上,然而日历被发布在该店的Facebook主页上后引发了风波。
2013年10月 知名服装连锁店店员被要求下跪,当事人因侮辱罪被捕
嫌疑人因在札幌某服装店购买的商品是瑕疵品而要求店员下跪并拍摄了视频发布到网上,其后强迫店员许诺亲自登门道歉,札幌东署以涉嫌侮辱罪将该犯罪嫌疑人抓捕。
2014年12月 泡面里发现蟑螂
受害大学生将泡面照片发到推特上,制造商当即暂停了所有商品的生产与售卖,2015年5月重启生产与售卖。
2015年8月 “梦之国”的官方推特上发布“A VERY MERRY UNBIRTHDAY TO YOU”引起风波
上传的日期为8月9日,即长崎原子弹爆炸的日子,因在不了解该背景的情况下上传而引发风波,随后进行了官方致歉。
2016年2月 博客发文“上不了保育园,日本去死!”
虽然毁誉参半,但还是有2万多赞同者的声音,安倍首相也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发声“我们有决心让待机儿童(译者注:指需要进入保育园却因设施和人手不足等原因只能在家等待空位的幼儿)的数字减少到零。”
2016年7月 熊本地震时“狮子跑出来”的谣言
最早于地震发生的4月14日晚在推特上发布,熊本市收到受害申报后将20岁男子拘捕,该男子称“只是想要恶作剧一下”。
2016年12月 关东煮戳戳男
爱知县常滑市的某无业男子(28岁)在便利店反复用手指戳关东煮,该视频被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后,该男子以涉嫌威力妨害业务罪被抓捕。
2017年1月 大型运输公司链锯袭击事件
嫌疑人将威胁工作人员的视频上传到了Youtube上,该视频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播后引起哗然。该男子手持链锯来到配送中心,要求拿到前些日子没有拿到的货物,一边大声叫嚷着“不要小看Youtube博主!”“老子要让全世界都看到!”,一边挥舞着开动的链锯威胁男性工作人员,该男子以涉嫌违反暴力行为处罚法被抓捕。
2017年1月 原搞笑艺人因整蛊普通路人的视频引发热议
该搞笑艺人因整蛊诸如住院患者、正在就餐的客人、路人等普通人的视频引起舆论哗然。视频内容涉及“在结账前吃店内的商品”“在店内擅自吃隔壁桌点的菜”“进入素不相识的人的病房看望”。
2017年2月 两名女明星因违反铁道运营法被送检
两名50多岁的明星未经许可进入JR山阴线,京都府警右京署将二人的案卷材料送交检察厅。二人于1月14日将线路内拍摄的照片发布在博客上后引发舆论热议,由此引起警方注意。
2017年7月 某六十余岁女明星在Youtube上开通同名频道
该女星不断发布视频揭发身为著名演员的前夫,这些视频连日来被电视娱乐节目使用。
2018年5月 红茶饮料的宣传推特被批“侮辱女性”
该饮料的宣传图上出现了类似“以为自己是模特的自命清高女”“装萝莉的自恋女”“想要停下来的白忙活女”的字眼,因给年轻女性贴负面标签而被舆论批评。之后删除,道歉。
2018年8月 “刚刚好的丑女”护发宣传遭批
宣传视频的推特文案如下:“××风不就是刚刚好的丑女吗?变成更加美好的女性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转发本推文后请点开视频。”这句“刚刚好的丑女”引来如潮的批评,有人说:“不要以男性视角为基准”,最后以致歉收场。
2018年10月 著名作家因在推特上造谣而道歉
该作家批评某大咖歌手演唱会放鸽子引发粉丝群起抗议,称其信口开河。最后该作家解释自己只是作了个推测并致歉。
2018年10月 越后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刹——国上寺进行“网络炎上供养”(译者注:“网络炎上”指遭到网民激烈批判的不当言论,“网络炎上供养”即为这些不当言论诵经念佛予之以救济)
日本建立起第一个“炎上供养专用网站”。
时间进入2019年,知名便利店或餐饮店的店员在店铺内不当行为的视频在网上被频频曝光。企业在向社会和顾客致歉的同时,也对给店铺造成损失的店员进行处分甚至起诉。真心希望这样的事件能够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