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解决问题的员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事先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个伐木工在伐木场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满怀信心地想做好这份工作。

上班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斧子,让他到人工种植林里去砍树。他卖力气地干了起来,整整一天他都挥舞着斧子,砍倒了19棵大树。老板很满意,夸他做得不错。伐木工很受鼓舞,决定今后要更加卖力地做事,以感激老板的赏识。

第二天,他依旧很拼命地做事,但身体却出现了不适,先是腿又酸又疼,而后胳膊也累得抬不起来。尽管已经很努力了,但工作成绩并不理想,只砍了16棵树。他心里很失落,自己明明比前一天更认真、更卖力,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伐木工心想,肯定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如果一直这么下去,老板肯定会认为自己在偷懒。

到了第三天,他投入了双倍的热情去砍树,直到把自己累得瘫倒在地。可让他失望的是,他只砍倒了12棵树。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内心觉得愧对老板开给自己的高薪,就主动跟老板说明了情况,还检讨说自己太没用了,越是卖力气越不出成绩。

老板听后,只问了他一句话:“你多久磨一次斧子?”

伐木工一听愣住了,说:“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砍树上了,哪儿有时间磨斧子啊?”

置身事外的时候,很多人也许会觉得伐木工憨厚可爱,就知道卖力气干活,可当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往往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因为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却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踏实肯干是值得肯定的做事态度,可这并不意味只要我们肯花时间、肯下功夫,事情就能顺理成章地解决,有一个满意的结局。实践告诉我们,工作不是只做事就行了,还要讲究做事的方式方法。在砍柴之前,先把要用的刀具磨得锋利,才能轻松砍到更多更好的木柴。

刚到新单位做总账会计的孙某,对工作唯一感受就是“忙”。他每天忙着记账、理账、订账,还要不断地接待访客,和那些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络,每天都是早早地来,迟迟地归,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可仍旧觉得时间不够用。

起初,他还自我安慰地说:“没事儿,忙一点充实,要是不忙就得失业了。”所以,有那么一段时间,他沉浸在忙碌的喜悦中,觉得挺有成就感,尤其是领导到会计室来的时候,他都在工位上不停地忙着,心想着这样的表现肯定能给自己加分。

一天上午,领导把孙某叫进办公室。落座后,领导很关切地问他近来的工作情况。他毫不谦虚,把进入单位后的忙碌状态以及所做的事务详尽地做了汇报,最后还说了一句“很忙,但很充实,很快乐”。凭自己的感觉,以及领导听汇报时的神情,他想着一定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然而,领导听后,沉默了片刻,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这样忙碌,是不是需要休息几天调整一下?”他没听出领导的弦外之音,顺势就说了一句:“好啊!”说完,他就后悔了,立刻改口:“啊,不用不用,我年轻精力旺,能扛得住,不需要休息。”

“在你之前的王会计,是单位的总账会计,兼管着下面一个小厂的账目,工作不算紧张。你接替了他的工作后,我担心你一时间适应不了,就没有让你兼职。我观察了一段时间,看你每天这么忙,就在考虑是否需要给你一点时间来思考,校正一下方向再继续做?”领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孙某一时间懵了,领导是什么意思?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校正一下方向,这是在提醒自己工作能力不强、做事效率不高吗?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刚刚的得意劲儿全没了,后背开始冒冷汗。领导最后决定,给他两天时间休息调整,把手机关了,单位的任何事情都不用管,两天后再来上班。

按照领导所说的,孙某把自己关在家里,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静下来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第一天结束后,他就已经想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是被别人支配着跑;第二天,他又悟出来,如何让自己做主宰、支配别人的方案。可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怕有什么疏漏,就特意带上礼物打车到几十里外的王会计家讨教,果然又得到了一些受益匪浅的指点。

恢复工作后,他把近期手头上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个清单,又排了一个时序,用电话逐一安排下去;对前来报账、结账的人,一边接待一边通知下次来的时间段。经过了两天的调整,他发现办公桌前围的人明显少了很多,电话也不再频繁响起了,而他也终于有时间起身给自己泡杯茶了。半个月后,领导再次找到孙某,把那个小厂的账目也交给了他来负责。

犹太人的生存法则之一是保持勤勉的习惯,但同时他们也牢记着《塔木德》中的教诲:“仅仅知道不停地干活显然是不够的。”他们对成功的理解并不寻常,往往都是在我们认为很常见、很普通的行为中,奇迹般地发挥着杠杆效应。

我们周围有很多勤奋苦干的人,但成功者却屈指可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知道盲目做事,不善于思考,工作更多靠手,很少用脑。任劳任怨固然可贵,可现代组织更看重的是工作效率,而不完全是谁流的汗水更多。身在职场,得有苦干实干的精神,但更要懂得思考、练就做事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