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兵勤王(上)
郑桓公的迁国梦终于得偿所愿,他命世子掘突奔赴制邑,全权负责迁国具体事项,自己则继续在朝中履行司徒的主体责任。
世子掘突带着家人和郑国子弟出发了,方向正是中原核心,东都洛邑附近的制邑。
这是父亲为郑国人民选定的一个好地方,自己此番赴制邑建城安国,务必要将制邑建成一个伟大的国都。
一路上,他不断地咀嚼着父亲对他讲的话:“寡人在朝为官,身不由己。国家,就交付给你了。
你须谨记:善待百姓,亲近贤臣,重贿虢、郐等国,努力周旋于周边的胡、卫、宋等国。
实力足够强大之前,务必委屈求全,隐忍不发。”
世子掘突有些担心父亲,因为他知道如今的大周王朝天子喜好美色,荒于政事,不纳忠言,任用奸佞。
父亲作为大周王朝司徒,卿士高位,身陷权力斗争旋涡中心,随时都会有危险。
从世子掘突的眼中,郑桓公看到了儿子对自己的担心,他拍拍郑掘突的肩道:
“天子虽然行为乖张,但寡人身为王室宗亲,自然应效忠于天子。
相信天子也会改过自新,待朝中政治清明,寡人也将辞去朝中官职,一心一意治理我们的郑国。”
治理一个国家,这是父亲一生的愿望。父亲与很多王族宗亲不同,他其实不想在朝为官,文韬武略的父亲做梦都盼望着把郑国治理好。
正因为如此,父亲才未雨绸缪,把郑国自京畿迁到中原。
这是父亲治国的第一步,他已经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自己当然得执行好这个迁国的决定。
父亲,儿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待您回来时,儿臣给你的,必定是一个政通人和、蒸蒸日上的新郑国!
就这样过了三年。
到了公元前771年,那一天刚过完年,郑国世子掘突正在筹划着春祭事宜。
突然一人踉踉跄跄冲进府来,跪拜于掘突面前,泣泪道:“世子,大事不好了!
镐京巨变,犬戎武装大规模侵袭,天子王师仓促应战,大败而溃。
镐京被破,天子、太子均被杀身亡!主公等王朝大臣为保天子,与戎人血战,力竭而殉难了。”
啊?
掘突惊得一屁股坐倒在地,天子太子什么的他可以不管,但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最敬重的文武双全的父亲,居然殉难了?!
掘突悲愤欲绝,但他很快站了起来,指着来人就吼道:
“这不可能!镐京城高墙坚,守个一年半载完全不成问题。且守卫严密,又有骊山烽火台,援军朝发夕至,区区犬戎才多少人马,怎么可能说破就破了呢?那些个诸侯呢?怎么不去勤王?”
来人正是郑桓公亲信家臣,他悲愤道:“天子前番为取悦王后褒姒,命人点燃骊山烽火。附近诸侯见烽火狼烟,以为镐京有难,均率军来救。
结果发现是天子为博王后一笑,害众诸侯来回奔波。主公为此劝谏天子,天子非但不听,反而越来越疏远主公。
此次犬戎来袭,选择了镐京百姓过春节时,王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天子急令点燃骊山烽火,因有前番戏弄,故无一人来救。
镐京本有防守,但西门不知为何被打开,戎人悉数涌入,见人就杀,四处放火,一片混乱。
主公见大势不妙,急率臣等进宫勤王,但遭遇戎人大队兵马。
主公亲自迎战,击杀数人,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臣趁乱死里逃生,前来报告世子。”
正在此时,侍卫来报,说前太子宜臼派人到了,要求立即见世子。
掘突忍着突然失父之悲,命人迎进。
来人道:“世子,事急矣!犬戎侵入镐京,屠戮百姓,王室突遭大难!
陛下和太子均已遇难,司徒大人也殉国了,如今的镐京已如人间地狱。
申、缯两国奉前太子宜臼之命,已率军赶往镐京。此外,派往秦、晋、卫等国的使者已经出发了。
小人奉命前来传达前太子诏命,命世子立刻起兵,驱除犬戎。”
掘突问道:“申、缯两国兵马已赴镐京?其他诸侯呢?”
来人道:“镐京遭变,前太子宜臼正在申国。消息传来,前太子命令申侯立刻出兵,并联络了缯国,现在两国军队应已到达镐京。
据说两国军队已经与犬戎拼杀了一番,抢占了王城一门。其余诸侯尚未至,请世子早作决定吧。”
掘突再不多问,狠狠砸了一拳在案几上:“立即出兵,为君父报仇!”
掘突整顿兵马,倾全国之军约三百乘战车约二万余人,全军素衣素袍,亲自率领向镐京奔驰而去。
掘突一心想着为父亲报仇,据报敌人都在镐京烧杀抢掠,那就让你们进得来镐京,却出不得镐京!
郑军急行往镐京而去,眼看快到镐京。突然一阵鼓响,前方窜出一彪人马,也不问话,直接向郑军袭杀而来。
原来,镐京当时已经被犬戎攻占,为防止各诸侯来救,犬戎军在镐京外围设了一支伏兵。
掘突年轻气盛,又加上报仇心切,孤军深入,结果中了埋伏。
掘突大怒,明知遭到袭击,却也不慌乱,一车当先,与犬戎军大战。
犬戎军大部都在镐京抢掠,分派各处埋伏的都是小股部队,本以为前来救援的诸侯军队突遭袭击定会溃散,没想到这支郑军骁勇异常,虽一开始吃了大亏,损失不少兵马,但仍旧死战不退。
此时掘突已经发现敌军并非主力,大叫一声:“勇士们,全歼敌人,替先君报仇!”
正在此时,突然又一彪人马杀至,原来是奉命赶来的卫国军队,在卫国国君卫武公的亲自率领下,也到了镐京附近。
卫武公见郑军正与戎军厮杀,也不多话,命令全军将士掩杀过去。
郑军见有兄弟部队援军到来,士气大涨,个个奋勇,戎军哪里还抵得住?
犬戎首领见势不妙,呼啸一声,戎军皆逃散而去。
掘突收拾了兵马,命人尽快打扫战场,收治伤兵,自己则向卫武公施礼致谢。
卫武公已经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这样的高龄,在当时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卫武公刚刚见识了这位年轻的郑国世子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赞许道:“司徒有后如此,亦足以含笑九泉了。”
两人商议了一下,认为此次戎军势大,且镐京被占,单凭郑、卫两国联军强攻镐京,势必伤亡重大。
掘突道:“卫侯,眼下,申、缯两军已至镐京,秦、晋两军已出兵。
不若卫、郑两军先合兵一处,先会申、缯军,再待秦、晋至,六国联军合兵一处,再商议如何破敌,如何?”
卫武公赞许道:“世子虽年轻,且负父仇,遇事沉稳,大有可为啊。世子提议,正合寡人之意。”
于是,郑、卫两军合兵后,在距镐京二十里处扎营,以待其余各国诸侯军队,并派出使者联系申、缯、秦、晋等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