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平叛反思
这次,郑厉公把心目中的不稳定因素确定为这三个人:公孙阏、强鉏和公父定叔。
公孙阏就是那位郑庄公时代的帅哥、郑国前上卿公子吕之子、春秋第一大美男子公孙子都。我们在讲公孙子都的故事时,虽然也讲到,一些史料或者文学资料,已经将子都给说死了,说他死于精神病突发。
但是,真实的公孙子都,虽然在伐许一役中暗箭射杀了郑国大夫颍考叔,本应被问斩,但得到了郑庄公的保护,最终活了下来。
郑庄公之所以要保护公孙子都,是因为公孙子都是郑庄公堂兄弟、郑国上卿公子吕之子。公子吕在郑国崛起于中原的伟业中立下了赫赫功劳,怎么可以让他断了祭祀?
所以郑庄公在追查颍考叔之死一案中,当发现凶手居然是公孙子都时,立即统一了郑国上下的思想:凶手看来是追查不到了,那就用诅咒的办法来让凶手伏命吧。
所以他搞了一场大规模的诅咒活动,这当然是掩人耳目之举,鬼才相信一个敢于暗箭杀害功臣的人会被诅咒而死。
公孙子都当然对郑庄公感激涕零,对郑庄公无限忠诚。他在后来的郑庄公称霸江湖的各次战役中奋勇作战,立功无数。但由于其历史污点,史学家也不屑将他的功绩记录下来,郑庄公也不敢再提拔他。
不管如何,公孙子都对郑国是忠诚的。这种忠诚在郑庄公薨后,全面转到了郑昭公上。毕竟,郑昭公是以郑国世子的身份继承的国君之位。在公孙子都看来,这才是正统。
正因为如此,当郑昭公第一次下台,郑厉公在宋国的支持下夺位成功时,公孙子都是当时郑国最坚决的反对郑厉公的势力之一。
只是,作为郑昭公的铁杆亲信,在当时的上卿祭足的全力运作下,公孙子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现在,过去那么多年了,郑厉公又复了位。他早已查明公孙子都是郑昭公的人,那当然得除去。
但公孙子都是有名的将才,在军中威望极高,所以郑厉公刚复位时,没敢公然缉拿公孙子都。
公孙子都当然是高度戒备的,也没给郑厉公任何机会。他就在自己的封邑里,抓紧作着与郑厉公摊牌的准备。
现在,郑厉公决定清除公孙子都,公孙子都当然不肯束手就擒。于是,史料记录的郑国内乱便来了。这个内乱,指的就是公孙阏公孙子都的叛乱。
郑厉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亲率郑军讨伐公孙阏。按郑厉公的一惯做法,他本来是想擒贼先擒王的那一套,即宣召公孙阏前来新郑,当场拿下。
但公孙阏没上当,郑厉公便有了讨伐之名:你作为一名郑国大夫,居然不听国君命令,那寡人便起兵讨伐你。
师出有名的郑军战斗力是惊人的,公孙阏虽然是将才,但郑厉公是更强悍的帅才。战役打响了,公孙阏亲自擂鼓,手下大将强鉏一车当先,率先向郑军发起了攻击。
郑厉公嘴角抿过一丝笑意,他早胸有成竹,策略就是正面诱敌,包围夹击。郑厉公见敌军发起冲锋,把旗一举,郑军即向敌军冲锋。
公孙阏知道这是一场硬仗,就盼着第一轮冲锋能够一举将郑军给击溃。
但这是不可能的,刚冲不了多久,连敌军都尚未接触到,突然身后传来猛烈的喊杀声。公孙阏大惊,回头一看,却见一枝郑军兵马,在郑国世子踕的率领下,自身后冲杀过来。
原来,这正是郑厉公之计,郑军本就数量远大于敌军,故将郑军一分为二,一部由自己亲率正面吸引敌军,另一部由世子踕和公子叔詹这两个儿子率领,迂回至敌军身后。待敌军发起正面冲锋时,突然自敌军身后掩杀。
两军夹击,公孙阏军陷入包围,很快被击溃。公孙阏受伤被俘,同时被俘的还有猛将强鉏。
郑厉公对强鉏却有爱材之心,郑国要中兴,必须要有军事将领。这个强鉏,身材高大,武力过人,技战水平高,是郑厉公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次平叛中,郑厉公可不想大开杀戒,对公孙阏军中的不少将领,能招之则必须招之。
但无论郑厉公如何威逼利诱,强鉏就是誓死不降。五花大绑的强鉏直挺挺站在郑厉公面前,厉声道:“死又有何所惧!强鉏生而为人,乃郑国忠臣,死而作鬼,亦为郑国忠臣。
曾经,强鉏敬服你子元是咱郑国良材,但那是以前。当你子元篡位,害先君昭公出奔,强鉏眼里再也没有你子元这号人物!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勇而忠,这样的人,郑厉公实在喜欢。郑厉公长叹一声,挥挥手,命刖刑强鉏。
强鉏被砍去双脚后,见自己如此对国君无礼,并未被杀,只是按侮君之罪受了刖刑,倒也不禁被郑厉公的胸襟所折服。
需要指出的是,强鉏,后来成为中华姓氏中的强氏和鉏氏、除氏的渊源之一。
但对公孙阏,郑厉公就不客气了,喝令斩首示众。众臣皆感惋惜,忽听一人出列大声道:“主公,不可。”
郑厉公一看,原来是太叔定。太叔定的爷爷是郑庄公的弟弟公子段,想当年,公子段被封在京城,人称京城太叔,其后人便以太叔为氏。
公子段之子公孙滑在郑庄公平定公子段之乱后先是逃亡去了卫国,后在奶奶武姜的极力周旋下,郑庄公终于同意公孙滑回国。
太叔定即公孙滑之子,也是郑厉公的堂侄子。这是一位贤明的郑国公族大夫,虽然年轻,但忠君爱国,与其父亲、爷爷根本不是同一类型的人,深得郑国人心。
此时见郑厉公要杀公孙阏,太叔定劝谏道:“昔先君庄公时,容忍臣之祖太叔段。甚至平克叛乱后,仍能善待臣之父太叔滑,迎归回国,继承家业。
后齐侯小白,容一箭之仇,重用管夷吾,改革国政,如今称霸诸侯。
主公,子都乃先君庄公所喜爱的公族大夫,一生为郑国立功无数,其对国家之忠诚,世人皆知。
此番作乱,实乃被迫使然。臣等深知主公之志,中兴国家,理应广用贤才,不宜寻隙报复,以致人心惶惶。”
郑厉公一听,哟,你还搬出你爷爷太叔段谋反的事来说啊,别人可能不知,寡人可是清楚的很!
先君庄公哪里是想要容忍你爷爷你父亲啊,他是隐忍不发,最后是一发而克敌。如果不是祖母偏心护着,你父亲早就亡于卫国了。
郑厉公冷冷道:“依你而言,寡人对叛臣,就只能听之任之了?一派胡言,还不退下?!”
郑厉公喝令将公孙阏斩首示众,朝中上下无不凛然。
太叔定长叹一声,见郑厉公此等心胸,认定其难以辅佐。自己今日又违逆其心,那以后还有好下场么?回家后收拾收拾,逃亡去了卫国。
郑厉公听说太叔定流亡了,也有些失落。虽然杀了公孙阏,但他后来左思右想,认为太叔定所言有理。
是啊,如果说真的按自己复位后的清除名单,对郑国朝臣中曾经背叛过自己的人都逐个清除,哪怕是按现在的计划,去年除掉两个,今年除掉两个,明年再除掉两个,那也清除不尽啊。
要知道,祭足当政时,全郑国哪个不听命祭足?哪个不曾经背叛过自己?
就说公孙阏吧,说他叛乱,那也是自己逼的。但自己复位之初,他不也老老实实呆在封邑?
错了,自己应该是错了!郑国的大夫臣子们,他们不是背叛过谁,他们只是谁当国君,便忠于谁而已。现在,自己当了国君,谁又真正背叛了自己呢?
都是忠君爱国的好臣子啊,想想自己复位以来,诛杀傅暇,逼死原繁,迫公孙阏造反,致太叔定逃亡。正如太叔定所言,郑国人心惶惶了。
眼下的郑国,北有强晋,南有强楚,东有强齐,地处四战中心,没有国内的思想统一和君臣的精诚团结,随时都可能被吞灭!
现在的郑国,不同于先君庄公在时的郑国了,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国家发展战略也必须得重新调整了!
郑厉公后悔不已,史料记载,太叔定流亡卫国三年后,郑厉公专门派人赴卫国,诚恳邀请他回郑国。
当时,郑厉公作出决定时,对世子踕是这样说的:“太叔定是共叔的后人,是我们郑国公室的贤臣,不能让他流亡国外,不能让共叔的后人在郑国没有爵䘵。”
对公孙阏之乱中的那位忠勇大夫强鉏,郑厉公任命他为都城新郑的守城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