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文学创作大师班(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创作方法

巴尔扎克是个拙劣的作家。他的句子粗糙,用词生硬,风格也不讨喜,但他的作品却很成功。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答案就在于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存在着许多其他的闪光点。他的作品里充满了逼真现实的人物、错综复杂的情节和大量的浪漫主义元素。因此,读者们原谅了巴尔扎克作品里的粗糙。他们翻阅着巴尔扎克的小说,迫切想知道欧也纳·德·拉斯蒂涅(Eugène de Rastignac)、面粉商人高老头(Père Goriot)、守财奴的女儿欧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以及其他在他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人物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从创作量上看,他是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从广度上看,其作品展示的社会生活层面最为广阔;在私生活上,他最为放荡多情;在作品里犯的小错误又最为怪诞;他是那个年代报酬最高的作家,但又因奢华挥霍的生活而负债累累。这个引领着法国文学的男人在许多方面既怪异又蛮横,而这正是理解他的作品,并将其最为成功的技巧吸收运用的关键之一。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出生于1799年。他是家中的长男,下面还有两个他深爱的妹妹。早年间,巴尔扎克进入法律学校学习,但和卡夫卡一样,他发现律师工作乏味得令人难以忍受。因此,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停止了学习法律,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刚开始,他野心勃勃,满脑子都是疯狂的商业计划(但都失败了),最后别无选择,只能老老实实地通过码字赚钱;而他确实也从中赚到了不少钱,足够当上好几次富人了。可惜,他是个天才浪子。一位传记作家提到,巴尔扎克禁不住将钱挥霍在昂贵的手套、衣物以及—和他笔下的大多数人物一样—追求贵族女性上。结果他债台高筑,被拖累终身。但巴尔扎克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也许是本书所提及的所有作家中最浪漫的一位—对他来说,无数的情事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包括与高级妓女奥林普·贝里西耶(Olympe Pélissier)的情事,她和她著名老相好们的故事为他的许多小说提供了素材〕。从许多方面来看,巴尔扎克都是一位非常现代的作家,他的情感与我们这个时代有着许多共鸣。

如何克服拙劣的文风

没有什么比一篇从头到尾无病呻吟的文章更令读者反感了。某些想法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如果文笔枯燥生涩、粗糙笨拙、磕磕巴巴、不知所云,那很大概率上它就不会受到读者欢迎。因此,即便是最为优秀的作家也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文章写得贴切得体,他们会用心学习构思布局的技巧,反复修改并虚心接受编辑们的建议,尽可能地让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朗朗上口。在读者看来,读这些书就如同在听一张专辑、一首歌、一首诗,即便故事中出现了短暂的停顿,也仿佛是听到了诗歌般的抑扬顿挫。

对巴尔扎克而言,他那拙劣的文风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几乎就是个笑话。当时,为了寻找赚钱门路,他注意到有一群年轻人因一个偶然机会开始作为合著者共同创作,并将作品卖给了当地的出版商。看到他们因此发迹,巴尔扎克告诉他的妹妹,他也要去分一杯羹。同他们不同的是,他打算独自完成整个作品,独吞所有的钱。自此,他就像个疯子一样以疯狂的速度开始写作。

他发现了对于他未来的作家生涯而言极为重要的一件事:他能用和说话语速相媲美的速度进行写作,并且这个速度还相当快。从此,他便日夜不休地创作,用两到三周时间便完成一部中篇小说;他曾吹嘘说道,他在奋笔疾书下,三天就能用掉十支羽毛笔。他的笔速几乎跟不上那泉涌的思潮,但他并不在意这些文字读上去到底如何。巴尔扎克曾满不在意地提到,这些思绪尽管很零碎,但它们却似泉水般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讶,而他的母亲则感到一阵惊慌。她从小就在语法和文体上接受了良好的教导,而自己儿子在行文上的漫不经心和粗糙鄙俗让她倍感震惊。随着巴尔扎克的成功,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更糟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担心你的文笔仍有晦涩笨拙之处,担心你的句子读起来并不流畅,听起来并不悦耳,担心你的文章时而会枯燥乏味,那么就请振作起来。尽管弥补这些缺点很重要,但它们不应该阻止你写作。毕竟,它们可从来没能阻止过巴尔扎克。

不过,你不用试图去了解这一拙劣的文风到底如何,在这里给出相应的例子对你的写作也没有任何帮助。首先,巴尔扎克的所有作品都是用法语写的,而大多数英语作家读到的都是他的译本,其混乱的语法和滔滔不绝的长句在翻译的过程中已经被译者们费尽心思地处理,往往比原著更有可读性。其次,无论多少次拿出这个关于文风生硬的例子,都既不会激发你的想象力,也不会为你的写作赋能,让你突然像开了挂一样以破纪录的速度写出一本故事。我要说的重点在于,即便是如此拙劣粗糙的文笔也没能阻止巴尔扎克成功,他把别人浪费在担心文笔不好上的时间,投入到更多的文学创作之中。对于正在创作人生中第一部作品的新手而言,巴尔扎克的成功是一剂强心针。

假设你碰巧缺乏对语言的鉴赏力,但这是否意味着你就应该放弃成为一名作家呢?远非如此!你仍然可以给自己打气,坐在书桌前,拿起笔,心无旁骛、一往无前地坚持写完初稿。万事开头难,小说也是如此,在这点上,没有人比巴尔扎克更适合成为你的榜样。

有时,拙劣的文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改善;事实上,你写得越多,你会写得越好,这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规律。你不可能每天坐在桌子前掏心掏肺地写上4到6个小时,写作水平还没有一丝提高。你可以试着建一个博客,把自己的想法甚至一些章节的草稿都写在上面,这样你能看到作品在相对专业的排版下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这一行为将有助于你的写作。曾经,一位著名的写作老师向我抱怨他的学生们大都在文笔上有所欠缺:“他们对文字的音调韵律毫无感触。节拍、复奏这些写作中必要的元素和他们毫不沾边。”不幸的是,这点并非通过简单的教学就能获得,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们通过更多的写作练习来自己体会。这就是从巴尔扎克身上得到的启示—要多写多练。

如何使用“情感标签”

如果你和巴尔扎克一样,在文笔上也碰到了点麻烦,那你亦可像他一样用其他优点来扬长避短。例如,巴尔扎克是一位刻画人物情感的大师,他的写作中充满了“情感标签”来揭示人物当下的感受。在《高老头》(Père Goriot,1834年)中,巴尔扎克深入到主人公欧也纳·德·拉斯蒂涅的脑海中揭示了他的心理活动:“一想到要在子爵夫人家吃饭的快乐,这位大学生的牢骚也就没有了。”从这句话中的黑体字可以看出,巴尔扎克紧凑的句子里饱含着情感的活动。你也可以像巴尔扎克一样在作品中运用类似的情感标签让作品更为出彩,这样读者就很可能忽略掉作品中一些细微的语法和逻辑错误。

巴尔扎克在这本1834年创作的小说中将情感标签运用到了极致。这本小说的中心人物欧也纳·德·拉斯蒂涅是一名为了追求社会地位而巴结贵族女性,在法国社会中奋力往上爬的富有野心的青年。其原型正是与许多贵族女性相好的巴尔扎克本人。德·拉斯蒂涅也和他一样,时而肤浅,时而迷茫,但总在寻找摆脱窘境的出路。尽管他为了往上爬不顾一切,愿意和任何一个女人上床,但他最终没有受到强盗伏脱冷(Vautrin)的煽动,而是立下誓言在不谋杀任何人的情况下在社会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便是他人性中尚存的良知。

当德·拉斯蒂涅正准备晚上外出时,巴尔扎克运用情感标签描述了这名年轻人在欣赏自己迷人气质时所展现出来的自恋之情:“欧也纳体味着那些小小的乐趣,不少青年因怕人取笑都不敢提及这份得意,可他们的虚荣心却得到了满足。”后来,在舞会上,他感到扬扬自得,因为他让大家以为自己追到了纽沁根男爵夫人,巴尔扎克十分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初次体味到踌躇满志的快感”。此时,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巴尔扎克的写作模式。即便在对情感标签的运用上,巴尔扎克也略显粗糙。事实上,他用了同一个词去描述近半数人物的心理活动,那就是“pleasure”(意为乐趣、快感)。当你看到“pleasure”这个词时,你就知道巴尔扎克又在玩同一个套路了。就像士兵踩着鼓点行军一样,巴尔扎克用他心里的节拍器去记录人物的情绪或情感,有时当这个单一的节拍被人发现时,你反而会觉得有点诙谐。但读者们很难发现这个套路,因为这些“节拍”就像我列举的这两个例子一样分散在不同页数中,只有评论家(和初露头角的小说家)看穿了其手法简单的本质。没错,简单!但这个手法绝对有效,并能很好地运用于上下文的语境中。可以说,这一手法让巴尔扎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让一代又一代的评论家对他生气勃勃的作品(尽管他文笔不好)及生动逼真的人物大加赞赏—特别是这些人物是如此现实、真实、自然!然而,就凭这种像钟表机械一样简单重复的情感标签,这种不起眼的小手法就真的能达到如此效果吗?不,光凭情感标签自身是难以达到的,但正是通过这个小把戏,巴尔扎克将人物身上大量的生气、活力乃至人性突显了出来,这让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了决定性的优势。

使用情感标签的方法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甚至当你心累到无法想出一个优雅贴切或富有创意的词语时,你可以通过查阅并引用一些“标签手册”(譬如字典或辞典)里的例子来激发写作灵感。如果这些书在巴尔扎克的时代也销售的话,也许他也会从中获益匪浅。幸运的是,你可以直接从巴尔扎克本人身上学习到如何制作这一“情感标签”。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这些标签是用来描述情感的,情感越强烈,标签就越有力,也越管用。例如,当强盗伏脱冷被人揭发谋杀了阻碍拉斯蒂涅往上爬的泰伊番小姐的哥哥时,这位年轻主角的内心感到一阵愧疚,对此巴尔扎克用了一个巧妙的情感标签,以最为强烈的措辞描绘了拉斯蒂涅当下的感受:“欧也纳本想出去走走,换换气,他感到一阵窒息。”当他继续穿过卢森堡公园的走道时,“好似有一群猎犬在背后追他”。通过这个情感标签,巴尔扎克触及了人物情感的最底层以及负面情绪的核心,对人物的刻画十分深刻,就像在勾勒人物的内心活动时一把抓准了其心脏脉动的节奏及强弱。接着,我们看到这个人物的情绪转而高涨随后转悲为喜,情感标签再次发挥作用。“欧也纳将但斐纳(Delphine)紧紧抱在怀里,喜极而泣。这一天,他身心俱疲,加上此前发生的事和眼前的场面,他彻底失声痛哭。”这位大师在这里熟练地运用情感标签这一技巧标记出了感情的高潮和低谷。

当一种强烈的情感深深触动了人物时,用标签生动地传递出这一情感的强度可以让文本从平铺直叙的叙事中脱颖而出。巴尔扎克在挖掘情感深度和表达情绪高峰上的方法,应该对你有所启发,每当你想去探索任何一个情感峡谷或攀登任何一个情绪高峰时,你可以尝试使用类似的情感标签。可能你笔下的故事正平淡无奇地展开着,并不需要什么情感标签来展现人物起伏的心境,但当故事的节奏加快,主角们开始带有愤怒、傲慢、狂妄、渴望、爱欲、嫉妒、仇恨等强烈情感时,你就会想要给故事增色,贴上标记这些情感的标签。储备一打情感标签,总比空空如也的好;如果你的标签富有创意,那就再好不过了;即便你想不出任何能触动你心灵的美妙又独特的标签,也无须灰心,因为巴尔扎克也和你一样!看看巴尔扎克,尽管他思如泉涌、挥洒自如,他也只不过常常是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从不会反过头去为了语言的恰当得体、丰富多彩而再做修改。所以,在灵感来临之时,你也应该趁热打铁,不要让机会白白溜走。不过与巴尔扎克相反的是,你应该调过头来对文章进行润色,添加一两组漂亮的短语,优化情感标签,并帮助读者走进人物角色的内心。

巴尔扎克的写作秘诀

巴尔扎克有着巨大的创造力和无穷的想象力,但他依然严格保持着自己的写作习惯。事实上,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规律的日常生活。他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集中所有注意力在写作上。为此,他做了两件事:一是把家中的窗帘拉上,二是在别人都睡着了的深夜里写作。这里反映了一个道理,除非你像大多数成功作家一样把自己与无时无刻不扰乱你的日常生活隔离开来,让自己远离喧嚣的人群,你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打断笔下的工作。(譬如,康拉德把自己关进房间里,塞林格蜗居在一个混凝土的掩体里写作,弗莱明隐居在牙买加完成了所有《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说)有些时候,你甚至需要比独处时更为集中的注意力,而巴尔扎克的秘诀就是喝咖啡。他在深夜保持清醒的方法,就是在这几个小时里喝进大量浓郁的黑咖啡。通常,他会用一口大咖啡壶来烹煮咖啡,在写作时不时呷上几口。巴尔扎克对咖啡的狂热在《论现代兴奋剂》这本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专门用了一整章的篇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咖啡的优点。“咖啡就是我生命中的力量”,他如此坦白道,“我已经饮用了大量的咖啡来观察并证实它的功效。”咖啡让巴尔扎克能够在夜里保持清醒的头脑,整理思绪,持续写作。同时,咖啡激发了他的想象力,给了他源源不断的点子,让他一挥而就。

需要强调的是,我并非在建议你像巴尔扎克一样沉溺于一杯又一杯“浓黑强效”的咖啡,尽管咖啡因确实激发了他的灵感,但巴尔扎克也承认,它“烧灼着你的内脏”。事实上,他晚年的胃病就是因为喝咖啡过度造成的,医生也建议他戒掉咖啡。我想要指明的是,独处和专注可能是成为一名成功作家的两个先决条件。对大多数作家而言,不论是通过意志力、冥想还是偶尔服用增忆药等方式,都必须达到这两个条件。

巴尔扎克的灵感来源

巴尔扎克的灵感源自生活,并在他的笔下摇身一变,成为小说中充满欲望的主人公们的逾越之举:包括那些即将成熟蜕变的年轻人,那些与贵族女子勾搭以期凭借自身的努力赢得尊重与权力的年轻人,那些渴望受人瞩目、为了热切渴求的声望几乎可以做任何事的年轻人。尽管《高老头》里的拉斯蒂涅阻止了一场谋杀,但并非说明他就完全无罪;相反,在今天的法国,称呼某人为“拉斯蒂涅”是在嘲讽他是一个虚荣、残忍、贪婪、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小人,这既体现了巴尔扎克笔下人物形象的影响深远,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巴尔扎克内心所期望的自我。

克里斯托弗·布克(Christopher Booker)在《七种基本情节:我们为何讲述故事》(The Seven Basic Plots: Why We Tell Stories,2004年)一书中写道,拉斯蒂涅的故事背离了17世纪文学的价值观,更背离了从莎士比亚到但丁并一直可以追溯到古雅典及荷马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法则,即文学作品应带有某种道德观或意义,故事应见证主人公在经历不同阶段后作为人类的成长成熟,并且在故事最后主人公(除了悲剧式的主人公)最终战胜了他的对手,从中感悟到了何为人类的某种价值观。巴尔扎克则正好相反,他是现代小说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是小说走向以自我为中心和注重情感描写的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运动仍影响着现今的好莱坞。这位多产的法国作家描绘的不是逐渐走向成熟的人物(我们稍后会提到这些角色的发展变化),而是根据他脑海中独特的幻想而生活行事的人物。这些人物并未从自身经历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也未努力变成“好人”;相反,他们只是作者幻想生活中自我的投射,其所作所为不过是作者所期望实现的。年轻时的拉斯蒂涅,就像年轻时的巴尔扎克一样,渴望征服女人,渴望财富,渴望进入上层社会,他所追求的这些目标明显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欧也纳·德·拉斯蒂涅的人际关系因为其自私自利而受损,说实话,除了他幻想着自己坠入爱河的那段短暂浪漫的插曲以及对高老头显露出的同情之外,他并未与其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系。即便是爱情,也被拉斯蒂涅用作往上爬的工具,这位主人公并未和任何一位女性真正地心意相通,也没有建立过幸福的婚姻,这种相当幼稚和愚蠢的做法让那些有着自我思考的读者感到震惊。

因此,获得灵感并写出像巴尔扎克的作品那样打动人心、充满活力的丰富情节,其秘诀就在于放飞你的想象。会不会用了这个秘诀,你笔下的人物就会像荷马英雄史诗、莎士比亚道德剧、古罗马诗人奥维德长诗里的人物一样发生蜕变?不,你写出的将是一本现代小说,是关于一个一头扎进社会、为生计奔波、为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某种终极渴望而不断奋斗的灵魂。在这种类型的故事创作中,巴尔扎克将成为你优秀的引路人。

即便你想写出像《天路历程》一样有着充满道德感并且不断自我成长的角色的书,巴尔扎克的方法也能帮到你。这个方法就是让想象在你的内心世界中驰骋,让它载着你去心之所愿之处,借着你生活中失败、胜利等点滴记忆的翅膀翱翔,这样你就能写出一系列与主人公自我目标实现相关的情景。接着,你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组织技巧,从这些自我驱动的混杂情景中梳理出情节、中心思想或价值观。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去参考其他作家的作品。巴尔扎克教会我们如何保持写作的热忱和获取灵感的源泉,但如何在作品中注入价值观、如何让笔下的人物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却鲜有阐述。自我是当今时代的代名词,也意味着迅速变化的情节,这对于吸引现代读者来说是必要的。从巴尔扎克身上,你能学到一些从其他作家身上很少学到的基本技能。

现代角色的发展演变

写作老师最喜欢的莫过于反复强调描绘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必要性。在他们看来,这是作家们的神器,是所有小说的命门,没有它,成功就会变得名不副实。他们提醒道,“如果你笔下的人物没有潜在的变化,读者就会感到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被预测,很快便会丧失对这个人物的兴趣”。然而,任何研究现代小说的人都会告诉你,人物的发展演变在过去一百多年间的作品里处于非常诡异的低迷状态。大卫·科波菲尔身上所经历的那些成长并不会出现在霍尔顿·考尔菲尔德身上。大部分现代小说的人物特点里也找不到简·爱的那种成熟。人物的成长变成了短暂经历中的微小“转折”或顿悟,致使评论家们看到人物身上的任何变化就会小题大做。当然,拉斯蒂涅学会了如何将贵妇人追到手的技巧,但这很难被称为性格上的根本转变或成熟。

欧也纳·德·拉斯蒂涅刚开始是个在社会上想往上爬的青年,最后他如愿以偿。在整本书中,他时刻准备着利用他人,包括自己的亲戚,将他们视为往上爬的垫脚石。他从未与任何人建立过长久的关系,在故事的结尾,他的人际关系并不比开头更好:他仍然贪婪、势利、刻薄、饥渴。他既未结婚,也未恋爱,他在道德和伦理上并未比之前更为明智,他也未得到任何推动其性格走向成熟的教训。即便故事接近尾声,人物的改变也只不过是个假象。事实上,评论家对小说的最后一段推崇备至,它描述了拉斯蒂涅是如何进入上流社会并俯视整个巴黎的。

他那充满欲火的眼睛停留在旺多姆广场和巴黎荣军院的穹隆之间。那便是他不胜向往的上流社会所在之地。面对这个热闹的蜂房,他看了一眼,仿佛已吸入其中的甘蜜。他自命不凡地说了句:“现在我们俩来拼一拼吧!”

换句话说,这个年轻人心中仍然有向上爬的欲望。他并未满足,内心依然不平,认为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如果把这称为人物的改变,那就误解了“改变”的本质。巴尔扎克的主人公依然是开篇那个“终于体会到社会各阶层是怎样重叠起来的,先是欣赏那些在香榭丽舍大道上成行的车马,接着就眼红着想要成为其中一员”的稚嫩青年。欧也纳·德·拉斯蒂涅未曾改变,他通篇就是一个渴望进入更高社会阶层、总想要得到更多的肤浅青年的缩影。他在结尾的形象正如开头一样,仍然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野心勃勃的浪子。在本书中他唯一露出过的怜悯就是帮助高老头,即便他不会从中获得任何好处。然而,这其中也掺杂着他渴望利用高老头的女儿—纽沁根太太来实现他目的的心思。

我们讨论巴尔扎克的主人公在本性上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并不是对其进行完全的否定;相反,现代作家可以从他的小说中学到很多如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用人物身上不太大的改变让读者们眼前一亮。这就是巴尔扎克身上最值得现代作家学习的地方。克里斯托弗·布克对此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评论—这种人物身上的细微差别往往就是当代作家展现人物变化的方式。我建议作家们从这一点入手研究巴尔扎克的作品,从他那里直接学习这一技巧。由于现代小说发展方向的转变,现代作家已经脱离了像《灰姑娘》《白雪公主》甚至《大卫·科波菲尔》那种夸张的童话故事,大多数作家都可以凭借巴尔扎克式的细微人物变化勉强过活。一两个人性上的闪光点,一两句顿悟,尤其是出现在结尾处,这就足够了。事实上,这么做反而会让大多数编辑觉得你富有洞察力。他们极有可能认为这种点到为止的技巧很有品位并且恰到好处,没有必要再给人物的性格来个过山车式的转变。正如巴尔扎克展现给我们的那样,现今小说中的一些细微变化对展现现代人物鲜活的一面大有帮助。

格尔森,1972年,第103—104页。

普利切特,1973年,第51—52页。

巴尔扎克,1834年,第123页。

巴尔扎克,1834年,第154页。

其中最好的一本“标签手册”是吉恩·肯特(Jean Kent)和坎迪斯·谢尔顿(Candace Shelton)写的《浪漫作家的短语手册》(The Romance Writer’s Phrase Book)。

巴尔扎克,1834年,第198页。

巴尔扎克,1834年,第213页。

巴尔扎克在Rue des Batailles(巴塔伊勒街)13号的住所一层并不住人,访客必须用特定的密码才能进入。他自己住在二楼,这样既能躲债,又保证了隐私。(莫鲁瓦,1965年,第273页)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英国作家,有二十余年的海上航行生涯。最擅长写海洋冒险小说,有“海洋小说大师”之称。—译者注

格尔森,1972年,第162页;布恩,2002年,第174页。

巴尔扎克,1838年a。

巴尔扎克,1838年b,第273页。

例如,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安·兰德(Ayn Rand,1905—1982)通过服用安非他命(一种兴奋剂)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布兰登,1989年,第384页)

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部分归因于他嗜浓咖啡如命。(布恩,2002年,第175页)

增忆药也被称为“聪明药”,指辅助认知和大脑运行的添加剂。在克兹维尔的《奇妙航行:活到永远》中,这种添加剂包括咖啡、茶、长春西丁、石杉碱甲、孕烯醇酮和其他物质。其中有些物质比咖啡更有效,副作用更少。

值得注意的是,巴尔扎克效仿了《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创作风格。司汤达的作品抛弃了人物道德的发展演变,转而专注于以人物自我为中心的故事情节,这也是现代小说的重要特征。(布克,2004年,第352页)

奥维德(Ovid,公元前43年—公元17年),古罗马诗人,是古罗马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代表作有《变形记》《爱的艺术》《爱情三论》。—译者注

《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为17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布道家约翰·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基督徒前往天堂朝圣的过程。—译者注

雷森韦伯,2003年,第34页。

这也是为何J. D.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第一句中就用霍尔顿来批判大卫·科波菲尔。译者注:霍尔顿·考尔菲尔德(Holden Caulfield)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性格叛逆,以其自身的堕落揭示和反抗着异化社会中道德的堕落。《麦田里的守望者》开篇第一句话为“你要是真的想听我的故事,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大概就是我在哪儿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我爸妈在我出生前都干了些什么,还有一堆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废话,可是说实话,我压根不想告诉你这一切”。

不出意外,人们常常把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与司汤达小说《红与黑》里的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Julien Sorel,又译“于连”)相提并论。索雷尔也是一名野心勃勃的青年,贯穿整本小说,他的道德和性格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参见希格内特,2002年,第82页。或参见克里斯托弗·布克在《七种基本情节:我们为何讲述故事》中关于拉斯蒂涅与索雷尔相似之处的深入分析。“当拉斯蒂涅冷酷地攀登着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他的内在没有任何变化的征兆,也没有变得成熟的迹象:他仅仅是在追求名利的征程中获得了更新、更为锋利的武器。”(布克,2004年,第3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