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多少数据,多少判断呢
销售是哨兵,打探情报;计划是军师,运筹帷幄。
虽说需求预测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但并不是说两者的比重一样。那么究竟多少数据,多少判断呢?这很难清楚地定义,这里只是分享一些个人看法。
总体而言,可重复性越高,数据的成分就越多;可重复性越低,判断的成分就越多。客户、渠道的集中度越高,判断的成分就越多,因为单一客户、渠道的变动可能显著影响整体需求;相反,客户、渠道越分散,需求变动就越容易互相抵消,数据分析在决策中的角色就越重要。
就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说,越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两头,判断的成分就越多;越是在成熟期,数据的成分就越多。一提到预测,人们总是习惯性联想到营销,其实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计划在大部分时间处于主导地位,即便在新品上市、老品下架的计划上也是如此。
此外,我们还得考虑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数据分析和职业判断的比重可能也不一样。
比如在快消品、家电、手机等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促销、季节性需求、新老产品交替,给生产与供应带来诸多挑战,需要计划人员更多地与销售、市场、产品等职能互动,这也意味着前端职能的判断比例更高。
而在工业产品行业,特别是MRO[1]领域,产品往往批量小、品种多,料号动辄数以万计,每个计划员需要管理的产品非常多,但只有很少的产品需要借助市场、销售等的判断,绝大多数通过需求历史、装机量[2]等数据来计划。当然,客户定制、项目型需求的重复性较低,对销售端的判断就更加依赖。
另外,需求越是容易改变,判断的成分也就可能越多。就拿电商业务来说,改变需求的事情很多,比如早晨买流量,中午订单就来了,所以线上业务一般更加动荡,跟业务端的对接也就更重要。同理,产品的竞争力越弱,就越得依赖销售行为,比如打折、促销等,需求预测对业务端判断的依赖度一般也越高。[3]
不过,判断并不等同于“拍脑袋”,判断也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无非这些数据往往不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里,而是以非结构化,也就是说经验的方式装在某个人的脑子里。这就容易引申出两点:(1)管理越粗放,信息化程度越低,对业务端的判断就越依赖,表现为啥事都得靠销售;(2)信息化程度越低,经验就越重要,对“能人”也就越依赖——这顺便也解释了迷信的人找人算命的时候,为什么更喜欢找个老算命师,神婆、神汉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花白头发的顾问看上去更可信,也是同样的道理。
[1] MRO是英文maintenance,repair & operations的缩写,即维护、维修、运行,通常是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直接构成产品,只提供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引自百度百科的“MRO”词条。
[2] 装机量指的是一个产品安装了多少。比如说每架波音787上装有2只引擎,某国有57架波音787,那引擎的装机量就是57×2=114。假定引擎平均4000小时大修一次,更换相应的备件,那就可以预测相应的备件需求。
[3] 产品竞争力越弱,需求也就越容易被改变,需要业务端更多地判断,比如竞争对手的举动。这就如身体越弱的人,越容易生病,对医生的依赖度越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