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供应商时,采购能不能调整预测
这里说的调整,是指采购对预测的准确度或者供应商的交付能力不放心,因而调整预测的数量或时间。比如计划的预测是100个,月底要,采购拔高到120个,让供应商25日就交过来。这样做行吗?答案是不行,如果这个需求预测已经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准确度已经是最高了的话。
打个比方。假定需求预测是每周100个,采购担心供应商产能不足,就加码20%,供应商会不会知道?当然会,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供应商按照120个来准备,结果订单只有100个,你不用是个MBA也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以后供应商会怎么办?打折。打折的话,采购会不会知道?当然会:我订了100个,你只能供应80个,这不明摆着打八折了嘛。作为反制措施,采购就加更多的码,而供应商就打更多的折;你打更多的折,我就加更多的码。博弈的结果呢,就是导入很多不确定性,而对于不确定性,供应链的自然应对就是加库存、加产能。
采购与供应商这么博弈,计划与采购、销售与计划、客户与销售也是这么博弈,你会发现,供应链上至少有四重博弈。四重博弈的结果呢,就是四个需求预测,而最多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那就注定至少三个预测是错的。错误的结果呢,就是库存过剩或者短缺。更糟糕的是,这种博弈导致需求变动沿着供应链层层放大,形成“牛鞭效应”,如图1-13所示。要知道,“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的大敌,导致短缺与过剩轮番出现。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职能与职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博弈,导致的多重预测和牛鞭效应显然属于此列。
图1-13 层层博弈,势必助长“牛鞭效应”
数量上博弈如此,时间上博弈也是如此。比如我们把需求日期提前,但到时候供应商准备好了货,我们却不让交货,除了给供应商带来库存问题外,势必刺激供应商跟我们博弈,让我们的需求日期失去严肃性,系统增加了供应的不确定性,而供应链的自然应对就是增加安全库存,整体库存又上去了。
多重需求预测是个大问题。企业的管理能力越薄弱,多重需求预测的问题越严重。销售与运营计划(S&OP)的一大目标是“同一个计划”,即消除多重预测,驱动从销售到计划再到供应链执行的协同。我们经常说的“供应链协同”,就是围绕“同一个计划”的协同。否则的话,多重预测下,就如销售念的是佛经,计划念的是圣经,采购念的是道德经,大家都念不同的经,怎么能协同呢?
多重预测下,企业就面临可能被“乱棍打死”的困境。要知道,企业做生意就如赌博,而赌博的体现就是需求预测,“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这个凝聚了前后端最佳智慧的数字赢面最大。对于企业来说,你是希望“被一根棍子打死”,还是“死于乱棍”?你的选择当然是不死,但果真要死的话,死在一根棍子下当然要比死于乱棍好,至少你知道是死于哪根棍子之下。多重预测下,很多企业习惯性地处于可能被乱棍打死的境地,总是一笔糊涂账,最后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采购调整预测是件很糟糕的事:更加远离需求源,采购论数据不如计划多,论判断不如销售多,何德何能比计划、销售预测得更准?但是,计划给的预测虚高,供应商已经吃过N次亏了,前年的呆滞库存还没处理掉呢,不调整行吗?是啊,你明知按照计划的指令,往前走会掉到坑里去,而且已经掉进去N次了,那你当然要调整。作为采购,你怎么调整呢?把需求历史调出来,根据过往的需求来打个折,或者加个码。得,这不就是计划应该做的数据分析吗?
这里的根源呢,是在很多企业里,销售“提需求”,而计划职能薄弱,简单汇总起来就给采购和供应链,只起个传声筒的作用。看得出,这需求预测不是“从(计划的)数据出发,由(销售的)判断结束”,而是销售“由判断开始,由判断结束”,习惯性地使预测虚高。因为缺了“从数据开始”,采购调整预测,其实是在弥补计划的不作为。
这儿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严格遵循“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的,相信得到了“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但这个预测一到采购的手上,鉴于人之常情,不做点调整就发给供应商的话,好像自己没有价值一样。那好,解决方案就是信息化,比如通过电子商务,把预测通过系统直接发送给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避免每个环节的人工调整。这都是在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少组织之间的博弈。
实践者问
供应商要预测,给还是不给?给的话,要承担风险。
刘宝红答
不给的话,供应商要么被迫自己做预测,但因为更加远离需求,预测准确度更低;要么不见兔子不撒鹰,最后造成更多的问题,还是会影响到采购方。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崇尚空手套白狼的做法不会长久。
实践者问
在缺少契约精神、蔑视规则的环境下,怎么办?
刘宝红答
如果你足够强大,能改变规则的话,那就改变规则;否则的话,你八成得继续原来的博弈——毕竟,那是既定能力下的理性选择。比如作为供应商,你的胳膊足够粗,而客户端的预测经常虚高,那你可以让客户下订单,由他们自己承担预测的风险;如果你的产品竞争力强,你也可以淘汰那些劣质客户。如果你是采购方,则要尽量约束内部客户和供应商,减少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