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歌唱
在我看来,凡·艾克兄弟是开风气之先的艺术家!凡·艾克兄弟是指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的一些地区)画家胡伯特·凡· 艾克(约1385—1426)和扬·凡· 艾克(约1390—1441)兄弟。
有人说是凡·艾克兄弟发明了油画,这种说法流传甚广,据说凡·艾克兄弟试验出用亚麻籽油、胡桃油和树脂调配后溶解颜料作画的技巧,而此前画家是用水、蛋清调制颜料。传统调制方法的弊端是一旦画被雨淋或受潮,画作就会走样,后来发展到用胶调制颜料,但颜料容易发干,画家需要一口气把画画完。凡·艾克兄弟把颜料直接同稀释油调和运用,画面就显得光滑、柔和,用笔顺畅,也可以多次敷色,便于涂改。
比利时根特市的圣巴夫教堂保存着凡·艾克兄弟创作的祭坛画,这是兄弟俩在1415—1432年间完成的。围绕这幅画发生了很多故事,1934年,12块镶板中的一块被盗,至今没有音讯。《根特祭坛画》存放在教堂正门左侧的一个房间内,2018年夏天,我到那里看过原作。
祭坛画跟我们通常讲的架上油画不同,它是画在木板上,被安置在教堂圣坛前面,形式类似屏风,多见于从前的尼德兰地区和北欧各国。起先,教堂内多是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画和天顶画,后来人们觉得还应该在圣坛后面放置画作,于是发明了一种由中间的一块画板和两翼多副可折叠翼板组成的祭坛画。
《根特祭坛画》由12幅画组成,分上下两组,上段居中那幅是造物主的肖像,左右两边坐着圣母和施洗者约翰,再向外是左右各一块“天使在歌唱”的镶板,最外部的镶板分别画着裸身的亚当和夏娃。
《根特祭坛画》上段
《根特祭坛画》下段
谈起这幅画,更多的是论及《羔羊礼赞》,就是那组画下半部中间的一幅大画,尺寸为237.5厘米×134.3厘米。在《圣经》文化中,“羊”被赋予美好的寓意,是神圣、尊贵、奉献的象征。这幅画至今保持着鲜亮的色彩,这也反映出凡·艾克兄弟极高的色彩处理能力。颜色既夺目,又不俗气,如穿着暗红色袍子的造物主、穿深蓝色镶金边衣服的圣母、穿墨绿色袍子的施洗者,画家在处理时既保留了亮色,但又不那么张扬,色彩的组合看上去舒服和谐。画家尤其善于处理绿色,整幅画作的底色是绿色,大片的绿草地、灌木丛和树林,满目葱茏,传递出生机勃勃的气息。而在打好底色的同时,又加上变化,比如绿色之上是清澈的蓝天和白云,在绿树中点缀白色和红色的花朵,然后是穿着白色衣服的天使和暗红色、蓝色袍子的众人,颜色既统一又富有层次感,使得一个带有悲情色彩的题材不让人感觉压抑和沉重,反而凸显了圣洁的崇高感。
《羔羊礼赞》涉及人物众多,据说一共画了219个人物,如何安排人的位置是考验画家能力的地方。如果太分散,就显得杂乱无章;如果都堵在一起,就体现不出主次。凡·艾克兄弟精妙地处理了这个问题,画面中心是一个祭坛,白色羔羊立在那里,羔羊血正流入圣餐杯中。构图以羔羊为中心点,安排成内外两个三角形,内层的三角形是天使们跪在圣坛两侧,外层的三角形更大,同样以羔羊为中心。在画面下方的左右两侧,画家分别将先知、处女、圣骑士、隐士,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基督徒安排成两组人,每组均有30多人,人物相对集中,使得三角形构图的底座显得稳重、结实。
我认为它是一幅开创之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两幅《天使在歌唱》图。祭坛画都是宗教题材,也不适合画其他的题材,宗教题材追求严肃的效果,不允许情绪外露,它要消除世俗化的东西,目的是制造上帝的威严。这样一来,作品就缺乏人间的气息,那些画因此变得僵化、刻板,让人看后反倒觉得压抑、沉重。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但是在这幅《天使在歌唱》中,我们却能看到丰富、生动的面部表情,她们神情专注地看着弹奏者,随着音乐节拍的起伏,天使展现出美妙的歌喉,从嘴形似乎可以分辨出发音的特点,她们完全沉浸在歌唱世界里,要高声唱时,脸部的肌肉都有一点变形,不要小看这点变化,艺术家已经把她们当成“人”看,这种处理方式就是把重心从神拉回到了人,我们明显感受到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
凡·艾克另外一幅对后来的风俗画和室内画的兴起起到推动作用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34年),同样体现了画家对真实生活的热情讴歌,画家表现了一个商人家庭的环境,家具、吊灯、墙上的镜子、地上的小狗都被描绘得细腻逼真。阿尔诺芬尼左手托起新婚妻子的手掌,右手举在胸前做宣誓状。如贡布里希说的:“仿佛是通过一种魔法,现实世界的平凡的一角突然被固定在一块油画板上。”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寒冬,艺术家首先从“禁欲”中挣脱出来,恢复了肉体和精神的感觉,画中哪怕透出的是一点点生气,也是一个报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