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者的话

《论语》陪伴了中国几乎所有知识分子的成长,堪称西汉以来中国人的必读书,“自学子束发诵读,至于天下推施奉行”(康有为语)。《论语》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书,历朝历代都显示出对这一万一千余字的无比尊崇和强烈的研讨兴趣,“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杨伯峻语)。这部具有“悬诸日月而不刊”地位的作品,值得每个人开卷诵读,并掩卷深思!

有学者将《论语》按照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仁德、学习、政治、孝悌、礼乐和君子,并分别譬喻为植物的根、干、枝、叶、花和实,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这部经典所具有的对于一个生命体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滋养。孔子告诉我们,“为人”、“为学”、“为事”三个人生命题中,“为人”是基础: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第一位应该是道德教育,因为修养与人格是一个人全部发展作为的根基,而最高标准则是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还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和为人处世:“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就有道而正”、“毋友不如己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名句耳熟能详却又时读时新。孔子思考的问题大多是永恒不变的价值观问题,跨越时空,不问国别。他提出并且一直努力地去解答,为每个个体生命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得更有意义,也为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能够拥有一条“最牢固的文化纽带”(费孝通语)。《论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浸润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乃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实可以说“无《论语》不中国”。

翻开《论语》,我们便可以回到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去感受一位去掉光环依然伟大且不乏可爱的大人物。孔子不排斥财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7.12);在不被人理解时一样郁闷牢骚:“知我者其天乎!”(14.35)甚至赌咒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他也显得有点脾气,当无道的卫灵公向他请教军旅之事,他直接拒绝,“明日遂行”(15.1),然后潇洒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也会耍小聪明,碰到不想见的人,或者撒个小谎话,“辞以疾”(17.20),或者打个时间差,“时其亡也,而往拜之”(17.1)。特别有趣的是这个伟大教育家也不总是彬彬有礼,他骂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骂子路“不得其死然”;甚至一竿子打翻一片人:“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供心虚者对号入座。于是我们在对孔子“为政以德”(2.1),“不怨天,不尤人”(14.35),“知其不可而为之”(14.38)的谆谆教诲肃然起敬时,更会感觉到他的真诚可亲。于是我们愿意运用课堂学习的文言知识做舟筏,渡我们到孔子的思想世界;愿意静下心思去品读那寥寥数语的意味以及其背后的智慧与情感。于是便渐渐深邃了,明智了,净化了,通透了。

《论语》中的“论”(音lún),有整理、编次之意,“论语”就是“编次有伦的语录”,而它的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一般认为主要是曾子及其弟子)。

这是一部我们从小读到大,好像谁都学过,却又不大能聊透彻的书。学的时候往往以片段进入,然后熟读成诵,接着名句会脱口而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其实远远不够,对于《论语》,我们不能止步于碎片化阅读,而必须阅读整本。《论语》系统地表述了儒家思想的本质和全貌。以孔子思想为基础的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可以说它对于大多数中国人都起到了奠基思维和立身立心的作用。通读整本,我们便会发现孔子思想像金砂一样散落在各段篇章中,只有互相参照、互文解读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否则就很容易断章取义或者以偏概全。此外,读《论语》,治国者看到治国,修身者看到修身,为学者看到为学……所以,要想看到更多角度,在多方面受益,还是踏实地将全本书读下去吧!

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多解问题始终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各种版本文字不同,解释会不同;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演绎不同,更会造成解释不同。但是正如语言学家王力所言:“当我们读古书的时候,所应注意的不是古人应该说什么,而是实际上古人说了什么。”对于《论语》的解读,我们首先应该以语言层面的理解为基础,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去理解思想和进行鉴赏,这是阅读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蒋绍愚将古书上的话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为言之,即说话人在某种场合针对某人某事而说;另一类是言外之意,即结合说话人的整个思想体系或者当时时代背景才能理解。我们的阅读理解不妨就从这两个层面展开。解决多解问题的主体思路是“勾连”,勾连出现相同内容的篇章,并加以比较语境,看从语法结构和使用习惯上怎样判断取舍。

《论语》总共20篇,可分为前编(前10篇)和后编(后10篇),钱穆《论语新解》认为“后论之成晚于前论”,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这或许能解释书中许多微妙之处。尽管历代学者考证《论语》结构有各种心得,其中不乏名家宣称“凡二十章,莫不备具至完美之条理”(翁中和语),甚至认为“《论语》是不可分开的,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整个《论语》二十篇,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南怀瑾语)。但是他们也都语焉不详。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论语》的读者都会觉得它结构琐碎散乱,特别是每篇内部章节难以贯通。因此建议学习时,把握学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语),提纲挈领,抓住核心概念,举大放小,不必面面俱到;可以统观全书,打乱章节,以某个专题为核心,将篇章进行重新拼接组织,多个专题纵横交错,这样即可基本掌握全书的主要内容。

此外,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障碍还会来自于时代的隔膜和文化背景的欠缺。比如,我们如果不懂春秋时代的外交酬酢谈判多半以吟诵诗篇来交流的传统,就一定不能贯通“诵《诗》三百”和“授之以政”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不了解儿女落地三年才能完全脱离父母怀抱这个缘由,就一定会嗤笑古人“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的固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阅读《论语》的过程,也必然是不断积累古代文化知识,不断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阅读《论语》时,我们还需要不断跳入跳出,既要还原孔子的时代面貌,站在当时的视角去理解孔子的大仁大义,他的一腔激愤和忧虑;又要超越时空局限,放眼现在甚至未来,去体悟他带给我们的永恒智慧。钱穆先生说:“孔子之所启示,乃是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其旨意便在于此。

孔子是人不是神,身后被奉为“大成至圣先师”也未必符合他的本意。孔子曾因为某些主张恰好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被捧上了天,也曾被面对新世界冲击进行激进反思的人们当作中国落后的根源而进行批判,这些都是历史的某个断面。今天,我们重读《论语》,在各自心中重构孔子的思想和人格,去真切感受同样具有丰富情感的孔子岂不更为有趣?何况他探索社会人生的坚毅人格和深沉智慧,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和指引!这个阅读过程对于我们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思想渊源是非常必要的。

阅读任务

(一)围绕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重要思想,重新选文,编辑一部《论语》选集。

(二)请与小伙伴合作接力完成对《论语》选集全部文段的旁批,请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三)司马迁曰:“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后世欲知孔子,也只能从《论语》的文字中求之。请你阅读完《论语》全本书后,用文字为孔子画像,写于自编《论语》选集的扉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