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1
自我怀疑成为日常
跟一个完全陌生的老师能说什么呢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否愿意发出求助信号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他们是否具备建立基本人际关系的能力。
请父母不要忽视孩子伸出的求助之手,好好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家中有处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定都有过看孩子脸色的经历吧。有时只是和孩子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们却突然大发脾气,中断对话,什么也听不进去;有时一整天都摆着一副臭脸,什么话也不肯说。每当碰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只能一边担心孩子,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他们的情绪起伏。想必所有的父母都忘不了在某一天,“那个原本整天围绕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用闪闪发亮的双眼看着这个世界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到了青春期,变成了一个沉默不语的孩子”。
来心理咨询室的孩子当中有很多“双唇紧闭”型的,和他们交流真的很不容易。有时候,我也会因为找不到打开他们心房的钥匙而交流失败,只好让他们回去;有时候,即使找到了钥匙,但是,或者因为时机不对,他们还没有做好分享心事的准备,或者因为他们还不确定要不要相信眼前的这个大人,我只好等待下一次机会。
我曾对一个跟朋友离家出走过几天的初一学生进行心理指导,那是由孩子的班主任托付的。初中生活刚开始不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决心离家出走呢?让他觉得不满或想要逃离的事物是什么呢?他想要的又是什么呢?虽然我很想倾听孩子的内心,并给予他适当的帮助,但是在心理咨询室的一个小时里,他一直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换个立场去感受孩子的心情,他经历离家出走后,坐在学校心理咨询室里,和第一次见面的老师又能说些什么呢?我想,反正硬逼他开口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如就让他自在地坐在那里。
虽然不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感觉自在,但是我还是希望通过陪伴尽可能地给他舒服的感觉。我没有轻率地要求他坦露心声,但也没有对他置之不理,以免让他产生被晾在一旁的感觉。我并不知道他何时会改变想法,所以在那一小时中,会不时地对他说“感觉有些事困扰着你,老师希望能帮你解决困扰”“老师希望能帮助你,让你更适应学校生活”“老师会帮助你的”“老师希望可以帮助你”之类的话。那天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就结束了,我告诉他,“等你想要说的时候,老师会在这里的”,随后就让他离开了。几个月之后,我在走廊上碰到了那个孩子,他带着笑容看向我,并对旁边的朋友说:“哎,你如果有什么困扰,也可以去找那个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她说会帮助我们呢!”
相信许多父母都听到过“一定要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多聊天”“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很重要”之类的建议,但是现实情况是,父母并不知道如何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话。大部分的情况都跟我们所了解的有出入,即使是相似的情况,用学到的方法照本宣科地去处理,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想要和孩子好好聊聊,孩子却露出惊讶的眼神,甚至毫无反应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彼此越讲越激动,一怒之下什么伤人的话都脱口而出,反而恶化了彼此的关系。在这些时候,“对话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话之前,父母必须先想清楚两个问题:自己和孩子是怎么互动的?沟通时的障碍在哪里?
孩子在沟通过程中,受到父母言语的伤害越多,越容易沉默寡言,要让他们再次袒露心扉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如果在沟通时,他们还被父母或者身边的人欺骗的话,那么想要与他们展开交流就更难了。
在学校进行心理咨询的好处是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孩子,在孩子发出求助信号时能及时地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走出困境的力量。我们想要培养孩子主动求助的习惯,就必须在彼此间多增加些名为“关心”的养分。虽然不是所有的心理咨询都会有正面的效果,但是孩子是否知道发出求助信号非常重要。知道寻求帮助的孩子,往往更愿意对他人敞开心扉,具备建立基本人际关系的能力。当孩子寻求帮助时,身边是否有人关心并倾听他们的经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父母可以好好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因为太忙、太累或是觉得不太重要,而在无意中忽略了孩子伸出的求助之手。请不要忽视孩子向我们发出的求助信号,好好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老师一直夸他,我真的很笨吗
自卑是一种贬低自我价值的情绪,这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了解并确认自我的必经过程。
请父母在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认知自己的优点和弱点!
在我的女儿成为初中生后,让她的情绪像过山车般起伏不定的事情多了很多。情况往往是:在我觉得她适应得不错、初中生活趋于稳定的那一刻,又出现新的困扰,让她的情绪陷入了低潮。
“妈妈,我们老师每次提到功课很好的××时,就夸奖他什么都做得很好,还会叫他‘我们××啊’!”“我可能脑子很笨吧。”“我没有特别擅长的事。”“我以后要靠什么赚钱养活自己?”……
为什么青春期让人这么煎熬呢?这是因为儿童期结束,开始进入青春期时,人的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将自己与他人划分开来,也会根据外界的眼光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他们开始从自我出发思考问题,会以更严格的标准审视自我。他们有时候会莫名地自信满满,有时候又会莫名地被自卑心理笼罩。再加上学业的影响,很多青春期孩子难免饱受挫折感与自卑心理的折磨。
自卑是一种贬低自我价值的情绪,它会让人产生“和其他人相比,自己比较差劲、没有价值”的认知。每个人都有感到自卑的经历,不过自卑并不都是负面的,它有时也会成为前进的动力,让孩子朝着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但是问题在于,自卑感很容易让人在做事时缺乏自信,而这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则是很难克服的障碍。
在更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先引导孩子思考并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我是怎样的人?我的能力可以让我做什么?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让他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弱点。
为了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学校策划了很多活动,其中有一个活动叫作“改变观点”。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练习用正向的观点看待最近经历的负面事件或自己的弱点。当然,这么做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弱点也不会马上消失,但却可以让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困扰,并且让他们相信自己仍然可以怀抱其他希望。
例如,如果孩子非常敏感,并且他自己也不喜欢这种个性,这时不妨引导他了解“敏感也意味着小心仔细、观察力敏锐”;如果孩子容易放弃,可以对他说“说明你考虑到了实际情况,避免了浪费时间”;当孩子一直忍让,最后忍不住“大爆发”时,试着对他说:“你既懂得适时忍耐,又知道表达意见”等。“改变观点”的活动开始之后,孩子的话令我印象深刻,“用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弱点,它们好像也有不错的地方”“我很惊讶朋友竟然不觉得我的弱点很奇怪”“原本我以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弱点却很多,现在觉得我也相当不错”“我从没想过可以这样思考,现在压力减轻了不少,内心好像也有了一些变化,觉得很温暖”。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有认知混乱的经历,但这是他们了解并确认“自己是怎样的人”必经的过程。幸好,孩子在青春期受伤的自尊心,在他以后的人生中是有机会得到修复的,而身为父母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陪伴他们度过这个阶段。父母只说“自信一点”“做事情要有信心”“你并不比别人差”,并不能给孩子带来信任与爱,细心地观察他们的情绪,并给予正确的疏解,才能让他们获得安全感。此外,父母要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接受他们的失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情感、情绪或想法是被认可的,教会他们做自己。
不想因为生病被排除在活动之外,我想试试看
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遭遇病痛与认知混乱时,最希望的是有人真心听他说话。
父母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与情绪,真正成为支撑孩子的力量,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勇气去寻找自我。
父母们聚在一起聊天时,经常会说“不知道养孩子这么难,知道的话一定会慎重考虑后再生”“成为父母之后才知道了人性的底线”之类的话。很多人在做了父母之后,以为自己很懂孩子,有了很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的经验,然而在与孩子相处时,却会不断地发现自己还不够成熟的一面。父母们虽然很爱自己的孩子,会很小心地照顾他们,但是在养育他们的过程中,还是经常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对他们不耐烦,甚至对他们发脾气,事后又自责或愧疚到坐卧不安。尤其当孩子身体比较虚弱或生病的时候,父母更是会忍不住自责:“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孩子会变成这样?是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母乳喂养,还是因为没有为孩子准备对身体好的食物或补品?是因为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没有给他足够的关爱?”父母总是这样,想从自己身上找到造成孩子身体不舒服的原因与自己没有尽责的地方。如果孩子患上慢性疾病,父母就更易产生这样的想法,除了面对孩子时觉得很愧疚,自己也很受伤害。
在学校里,我经常遇到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因为患有小儿糖尿病、脊椎侧弯类疾病、甲状腺疾病、低血压,甚至因为青春痘、脱发等问题无法随心所欲,变得畏缩、忧郁,甚至痛苦。父母虽然会让孩子及时地接受治疗,但是要照顾与理解这些孩子,好好地与他们相处,有时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曾经有一个孩子在初二时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他刚开始以为这病没什么大不了,“应该很快就会好了吧”,但是在听了父母对病情的说明,自己上网查证之后,才惊觉这种病的严重性。父母很坦诚地向他说明病情,并鼓励他要怀抱希望,虽然这多少让他找回了几分安全感,但是当症状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时,他还是抑制不住一天比一天忧虑。当我问他在这些症状当中,最让他担心的是哪个时,他想都没想,马上回答“眼睛凸出来的样子”,因为其他症状通过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不去在意外貌的变化。
就算带着这样的不安,他看起来仍然很开朗。但其实,他总是觉得自己拖累了父母,对父母感到愧疚;也因为害怕与朋友相处时气氛会变得沉重而日渐消沉。他虽然讨厌被当作“生病的人”或“虚弱又没能力的人”,但是当大家对待他像对待一般人时,他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觉得“对方一点儿都不关心自己”。有一次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建议他不要参与那些需要消耗很多体力的活动,他听了之后,觉得同学在排斥他,因为他“看起来没力气又虚弱,是个病人”。后来他边哭边向我吐露心声:“我不想因为自己生病就被大家忽略或排除在活动之外,我想要参与其中,尽全力试试,但是没有人问我或听我说。”这个孩子透露了他最渴望的就是有人倾听他的内心的想法。
孩子生病时,父母当然很难受,尤其当孩子患上并非几次治疗就可以治愈的疾病时,父母便会陷入自责的状态:“是不是自己没照顾好孩子?是不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但是,请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他们所经历的痛苦与焦虑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父母一定要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成为支撑孩子的力量。
父母必须先了解孩子在现有状态下的心情与想法,才能更有效地引导他们。请不要对孩子说“小心点儿,好好照顾自己”这类话,也不要把病情讲得比实际还严重,让孩子更害怕、更不安。当然,表现得这没什么大不了,或者什么都不和孩子说也不太恰当。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接下来自己的行动与选择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一样的结果是很有必要的。
看到孩子在治疗的过程中遭受痛苦,父母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心痛到难以承受,不知道该怎么鼓励孩子坚持下去,所以当听到孩子说“不想再继续”时就妥协了。然而,如果连父母也因为忧虑而疲惫不堪,孩子看到后,便不好再开口向他们求助了,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千万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与精神状态,陪孩子一起坚持下去。
小学六年级时智商只有七八岁的程度,我是有点傻吗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智力测验结果遭遇不公平对待,因为该结果可能会成为父母采取何种方式养育他们的评判标准之一。
父母需要明白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若非必要无须测试孩子的智商,更不应该基于测试结果调整养育方式。
“孩子不是很聪明,但是很努力,成绩还不错”和“孩子很聪明,可是不努力,成绩不太好”,如果要求你从中选择不太排斥的一句话,你会选择哪一句话呢?
父母在子女还小的时候,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一边想着“我家孩子会不会是天才”,一边满怀期待地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许多父母开始认为“我家孩子虽然聪明,但是并不努力……”或许是“头脑不聪明”这个想法令许多父母感到害怕,他们会抵触这个想法,试着用“虽然孩子现在有点落后,但只要努力还是会有好结果”的想法说服自己,然后把一切都怪罪到孩子不良的读书习惯或其他习惯上,并且盲目地把许多学习资源强加给孩子,逼迫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去年临近暑假时,有一个孩子来到心理咨询教室。这个孩子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太融洽。
他对我说:“别人都认为我是个笨蛋。”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觉得,他则回答:“因为我上课时都在睡觉,成绩也不好。”“我长得不好看、又笨,连我自己都不能接受。我总是弯腰驼背,没有精神和力气思考或做任何事情。遇到麻烦事情我就只会说‘不知道’。”
他从小就没有得到父母的精心照顾,在情感方面比较脆弱,在学习方面没有打好基础,也因此无法融入班集体。不过,让他最受打击的是另外一件事。他说:“我在上小学六年级时接受了智力测验,报告说我的智商只有七八岁孩子的水平,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大的打击,我经常因为这件事哭鼻子。我都这么大了……爸爸特别喜欢喝酒,有一次喝醉时说已经放弃我了……我之前并不觉得自己有智力障碍……”
我虽然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智商到底处于哪个水平,但是我发现他非常喜欢动物、画画,看漫画书,对制作料理也很感兴趣,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后来,我实在不希望孩子一直怀疑自己,就建议他去医院又做了一次智力测验,而那次的检测结果是“普通”。后来,这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一直都还算稳定。
在“孩子虽然很普通,但是好像适应得还不错”的情况之下,真的有必要做智力测验吗?当然,如果孩子的智商疑似很高或很低,还是有必要去专门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测。若智商很高,可以通过特殊教育来开发大脑的潜能;若智商很低,也能够及时对孩子不健全的方面施以对策。然而,一旦测验结果显示智商偏低,许多父母并不是带孩子积极地接受治疗,他们往往把测验结果等同于孩子的“能力”,进而在孩子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就算测验结果显示“智商偏高”,也可能产生弊端,孩子或许会因为父母过高的期待而被迫过度学习,最后反而削弱了自身的潜力。
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分布在平均范围内,约有70%的孩子智商为“普通(IQ85~115)”。而且按照智力测试的测验原理,测验结果只能说明孩子的智商在某个年龄层的全体孩子中所处的大概水平。比起孩子自身的能力,智力测验更像是对孩子“到目前为止学了多少知识”的评估,因此并不能把测验结果看作孩子未来是否会取得成功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