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生儿的精神胚胎
婴儿在精神胚胎期需要合适的外部环境。他需要爱的温暖和人们的尊重,需要被周围的人和环境完全地接受。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新生命刚刚诞生时,精神世界是一片空白,只有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而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科学仪器检测出来。
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无法通过仪器检测出来的。新生儿的精神世界是怎么产生的,难道真的是从身体里无中生有的吗?这似乎是一个谜。
事实上,我们可以将新生儿的精神世界理解成一个“精神胚胎”,当新生儿的肉体来到这个世界后,隐藏在肉体中的精神胚胎也随之形成了。
刚出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旅途至关重要的起点上。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他人的照顾,他们在这个阶段就好像身体瘫痪的病人一样,身心无法自主,几乎没有处理任何事情的能力。
大多数时候,新生儿都沉默不语,除了由于病痛或者饥饿而哭泣之外。大人们只要一听到新生儿的哭声,就会立即过来查看他是需要帮助,然后努力满足他的需求。
婴儿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是好几个月,也可能是一年,才会慢慢变得强壮。再过几年,他就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成长变化,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成长为“人”的过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成长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
孩子有一种内在的能量,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激发身体的成长。只要这种能力一启动,新生儿就会慢慢地学会运动和说话了。自此以后,婴儿就有了行动能力和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这就是人的内化过程。
对比其他动物来说,人类的婴儿是非常脆弱的,完全无法独立生存。在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婴儿都需要由他人来照顾。可事实上,新生儿出生后长时间里的那种脆弱无力的状态,对其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是为什么呢?
其他动物的幼崽,不论它出生的时候多么脆弱,几乎都必须在短时间内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它们出生后很快就能行走,甚至能跟在妈妈身后奔跑。它们还要尽快学会与同类动物沟通,比如,小猫学喵喵叫,小羊学咩咩叫等。动物的成长期既短促又简单,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测出动物幼崽的未来,例如老虎一旦长大,就会变成真正的猛兽。
每个动物幼崽自降生到这个世界之后,不但具有了固定的外形特征,还有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些本能代表了不同物种的独特特征,并且可以通过动物的各种行为表现出来。
有人以一种生物是否能进行活动来区分它是动物还是植物,他们认为植物无法像动物一样四处行走或者活动。这些动物身上具有而植物却没有的特征,就是心理上的精神特质。
动物刚出生时,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精神特质,那么,为什么人类的新生儿没有这样的天赋呢?
有人认为,动物的行为表现经过了一系列的物种繁衍,是在逐渐积累的经验中形成的。难道人类的行为特征不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承的吗?
人类祖先也经历了先学会直立行走,然后发明语言的一系列发展过程,并且把其中的经验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积累传递了下来。
这其中一定隐藏着某种真理。让我们用某些物品的制造方法来打一个比方。
通过机器批量生产出来的物品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而那些手工慢慢打造出来的物品,则每一个都有它的不同之处。手造物品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体现了艺术家的独特风格。
我们可以用物品的制造来类比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精神特质上的差异,动物就好比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每种动物一出生,就已经固定具有了跟同种动物一样的特征。
相比较而言,人类则是手工打造出来的,就好像艺术家手下的工艺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产品”,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
此外,人的制造过程十分缓慢。一个人的外表还未明晰的时候,其内在就已经开始发展了。这个发展过程不是为了单纯地复制出一个完全相同的人,而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清楚地解释人的内在发展。但我们知道的是,人的内在发展会经历一个既耗时又神秘的内在建设过程。这就好像一件艺术品在亮相之前,需要艺术家在工作室里对其进行一番精心的打磨。
我们无法看见人格形成的过程,无法知道新生儿为什么会无助。我们只知道,即使无法确定一个新生儿将来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但必须承认的是,他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在婴儿脆弱的身体里,必然存在比其他动物更加复杂独特的机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内在的独特意志能让个体不断地自我完善,督促自己不断向前迈进。
音乐家、艺术家、运动员、君王、英雄、罪犯、圣人等,他们虽然以同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发展之路却各具特色,正是独特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做出了不同的事情。
哲学家曾经将婴儿柔弱无助的状态作为重要的课题进行探讨。但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医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此感兴趣,他们只是将新生儿的无助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实。
尽管大多数孩子都顺利地度过了柔弱无助的婴儿时期,但他们在这个时期受到的影响会深深藏在潜意识中,并且极大地影响其日后的生活。
那些认为婴儿在行动上是被动的、在心智上是空洞的看法,实在是大错特错。还有一些人,把婴儿期及之后的阶段中,孩子非常迅速而神奇地发展的原因,归结于成人的悉心照顾和认真教育,这也是不对的。
这个看法会让父母产生一种错误的心态,认为是他们创造了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得到了力量,会将孩子当成是一件经由他们教导创造出来的“艺术品”。
为了孩子智慧和能力的发展,成人会不停地向孩子提出建议和发出命令,因此而以为自己具有近乎神圣的力量。骄傲是让人鄙视的一种恶行。成人将自身神化之后自我膨胀的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很多苦难。
事实上,真正握有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的,只有他们自己。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展现出相当的心智天赋,总有一天他们会努力展现出自己巨大的能力。成人过度的自我膨胀会导致他们不恰当地干预孩子的行为。而这种干预会消解孩子的努力,阻碍他们自我的实现。成人的行为不利于孩子天赋的发展,这可能会导致人类传承中某些方面的失败。
虽然孩子必须经历重重的困难和长久的努力,才可以充分把握和运用自己的心智,但孩子的天赋,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慢慢展现出来。
孩子身上隐藏着的精神力量在慢慢地茁壮成长,它一点一点地让孩子被动的躯体活跃起来,逐渐增强了孩子的意志,并且让孩子的意识慢慢地觉醒了。事实上,还有另一股巨大的力量正朝着孩子们袭来,并且最终控制了他们。
但是无人能感悟并接受人类可能会发生内在转变这一事实。因此,脆弱的新生儿无法得到保护,也没有人去帮助他们渡过艰难的发育期。甚至周围环境中的很多因素对新生儿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阻碍。于是,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中,处于精神胚胎期的婴儿只能依靠自己薄弱的力量努力生存下去。
正如生理胚胎一样,婴儿在精神胚胎期也需要合适的外部环境。他们需要爱的温暖和人们的尊重,需要被周围的人和环境完全地接受,并且永远也不会受到阻碍。
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就必须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一旦认知到新生儿是精神胚胎,我们也就有了新的责任。
这个温柔、娇弱的小生命,这个让我们喜爱,被我们用过多的物质包围的,如同我们玩具一样的心理胚胎,一定会唤起我们对他的崇拜和敬畏。
人的精神慢慢通过躯体的动作展现出来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实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婴儿必须面对许多内在的挑战。在婴儿的身体里,意志一开始是不存在的,但最终,意志一定会控制住婴儿的躯体活动。
从这一刻开始,婴儿娇弱的生命就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他开始有了意识,慢慢对周遭环境中的事物感兴趣,他的躯体、肌肉、器官都在自己的努力下活跃起来了,我们必须对他的努力给予尊重。这段时间也是孩子人格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尽力去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并为他准备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提供适宜的环境是教育科学长久以来的重要原则,需要成人付出智慧和努力。我们必须明白,在得到人类发展的最后结果之前,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