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词
学术刊物是学术交流平台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多种社会科学专业期刊(含集刊)创设面世,但学界一直没有一本专注于方法领域的出版物,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贯穿于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影响,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也随之迎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
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决定创办《社会研究方法评论》集刊。
办刊信念:“社会有道,求道需术”
我们相信,社会的结成及发展变化有其内在的道理和原则;要想发现社会结成和发展的内在脉络,就不能不讲求“术”。这里的“术”是方法的统称:一是用以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理论的精炼和验证的具体程式(规范)、工具和技巧;二是关于各种研究方法之所以有效(包括效能和效率)和可能有效的理论;三是关于社会研究之一般可能性和可行性的认识和讨论。除此,社会研究方法自身发展的历史乃至其本身的社会学,也是我们关注的领域。
办刊宗旨:“繁荣方法,精进研究”
研究方法的成熟是学科繁荣和成长的重要特征。中国的社会研究方法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历程,但无论是从方法自身的体系建设还是方法的应用来说,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集刊的创办来推动方法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并为中国的社会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办刊原则:“求实创新,有见则立”
反思社会调查方法运用中面临的各种实践难题,批评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做法,以及数据分析过程中不问根由,模型和软件拿来就用的“拿来主义”,可能都会成为本集刊努力推动讨论的内容。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本质。我们希望推动那些对具体方法有巧妙运用的研究者总结和分享他们的经验,也希望推动新工具的发明,以及在方法论领域中新观念的提出。一切对社会研究方法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我们都热诚欢迎。
办刊方针:“海纳百川,开放融通”
我们希望把本集刊办成一个从事社会研究方法发明、辩论、应用、反思、教学的所有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家园,能够最广泛地把各种关于社会研究方法的议题包罗进来,把各种对立的见解都汇集起来,推动社会研究方法的讨论,促进相关共同体的成长。我们欢迎所有和方法有关的讨论,对不同的学术意见持欢迎态度。无论作者持有何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立场,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都一视同仁。
常设栏目(拟)
1. 论文。主要刊发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文章,不限主题,但要求论文应用新方法或者创新性地使用既有方法,即是说,论文既有对研究方法创新的观照,也有对方法本身的讨论。
2. 方法前沿。主题包括上面所说的“术”的全部领域,即具体方法、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及方法史。论文既可以是对已有方法或方法实践的总结和评论,也可以是对正在发展的方法的综述和推进,还包括那些对未来可能的方法的设想和探索。它们既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批评性的,还可以是综述性的。
3. 回顾与反思。主要刊登研究者对自身研究实践,特别是研究实践中方法实践部分的回顾和反省。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既可以回顾研究时所遭遇的各种实际困难,以及解决问题时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反观我们方法运用的失当或失误。这些都是方法学科极为宝贵的财富。这部分的文章既可以像论文一样比较严谨,也可带有更多的叙事风格。
4. 调查报告。主要刊登优秀的抽样调查或田野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是从事社会研究的基石。一份好的调查报告,是某个研究者或一个研究团队在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实施,事实和分析,以及公共问题和社会关怀诸方面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从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中,读者既可以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又可以吸收其中的方法养分。
5. 田野与课堂。主要请具体方法的应用专家或一线的方法教学工作者来介绍一些具体研究技术的操作程式(规范),操作工具的使用,以及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案、策略或步骤。它面向所有想学习和使用社会研究方法的学人。
6. 铸器坊。意在展示和讨论社会科学研究者已经成功发表的研究成果或待完成的研究成果的制作过程,特别是制作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实际的方法上的问题。这部分的讨论将围绕着具体的“器”的制作,既有作者的陈述和论证,也会有评论者的批评和意见。
7. 新知与书评。意在向各界读者推介社会研究方法领域的新动向和新进展,当然也包括那些被学术潮流埋没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成果。它的形式是书评或文评。
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好的体系。我们已经引入了许多方法方面的著作,办了许多方法的学习班,也有国内学者写作的方法教材或著作,但是缺少一本方法刊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支持和推动下,这本集刊终于要同大家见面了。我们恳请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能不吝赐稿。我们也必将以十二万分的热诚,竭力办好《社会研究方法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
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研究中心
2022年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