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朗中国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诸葛亮:汉朝最后的守望者

东晋永和三年,大将军桓温征讨蜀地,遇到了一个上百岁的官吏。

桓温问他:“当今有谁堪比诸葛亮?”潜台词是我比诸葛亮厉害,快夸我。

这位小吏回答:“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意思是诸葛亮在的时候,没觉得他有什么好的,可自从他一死,才觉得谁都比不上他。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殷芸小说》,不过,桓温征讨成汉发生在公元346年,诸葛亮去世是在公元234年,前后相差一百一十二年,这位小吏要真曾生活在诸葛亮治下,又能碰到桓温与之对答,那么他少说也得活上个一百三十岁,故而这个记载的真实性应当不高。

不过既然能有人编这个段子,能在南北朝时期流传了上百年还经久不衰,足见当时的百姓对诸葛亮在蜀的治绩是交口称赞的。毕竟,这时候可还没有《三国演义》风行于世,而人们对诸葛亮的赞誉,已经在民间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段英雄辈出的岁月,承载着无数中国男人的浪漫。

可是,大多数国人只看《三国演义》,根本不看《三国志》,绝大多数人可能连《三国演义》都没看过,只是道听途说,看看影视剧、打打游戏、刷刷抖音、逛逛贴吧,这就开始好为人师:“来来来,你别老看《三国演义》,那是小说,《三国志》才是史书,真正的诸葛亮才没那么厉害呢。”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羽扇纶巾,算无遗策,草船借羽箭、赤壁借东风、华容道困曹操、夺荆州气周瑜、六出祁山破司马,将那个年代的多少英雄豪杰都压得抬不起头来。他不但文武双全,还是个大发明家,做出了馒头、四轮车、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奇珍异物。鲁迅先生说罗贯中“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料事如神的妖道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的象征。

现在,有些人长大了,看了个《易中天品三国》,发现诸葛亮原来不会算卦,不会借东风,更没用草船借过箭,立刻叛逆心理就上来了。为了显得“众人皆醉我独醒”,给人一副“只有我懂真正诸葛亮,你们都给演义小说骗了”的高人之态,他们就故作惊人之语:“诸葛亮只是浪得虚名,不信?自己看《三国志》去。”——虽然他自己可能都只看过个封皮。

那么,抛开《三国演义》中那个料事如神的妖道形象,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真正看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很神,只不过与《三国演义》的神不是一个路数,但依旧很厉害。毕竟罗贯中再虚构,历史背景与走向他不能改变,也就是说历史上的诸葛亮,在没有“呼风唤雨”“能掐会算”等技能的加持下,还是以凡人之姿取得了与《三国演义》中那个诸葛亮一样的成就。

如果从游戏的角度讲,是普通玩家靠正常操作,达到了用修改器才能做到的事。那你觉得,到底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神,还是正史上的诸葛亮更强?

诸葛亮,字孔明,从小父母双亡,被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

公元193年,曹操屠徐州,在一片尸山血海中,诸葛亮与哥哥诸葛瑾失散。

他与弟弟诸葛均跟随叔父逃难,那年他只有十三岁,眼睁睁地看着家园被毁,无可奈何,这是他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惨烈,心头升起深深的无力感。

诸葛亮十七岁时,叔父死去,他没听从叔父建议投奔刘表,而是和弟弟隐居隆中,坐观天下大势,静心等待一个能够让他心甘情愿跟随的男人。

公元207年,一个叫刘备的河北男人,奔走半世,髀肉复生,还没有寸尺之地,只为刘表部属。而他的对手曹操却统一北方,势不可当,占据天下三分之二,两相比较之下,根本判若霄壤。

可诸葛亮看中了他三顾茅庐的真诚,竟然愿意出山相助。在隆中,他们一问一答,一个真敢讲,一个真敢听,最终聊出了一段名垂青史的《隆中对》。

现在有些人觉得《隆中对》是徒具虚名,毕竟当时局势一目了然,北方归曹操,江东有孙权,傻子都知道要从西南下手,先把近在咫尺的荆州拿下,再取益州攻汉中,进而图谋天下。可见是个人都可以想出来,诸葛卧龙,不过尔尔。

其实这是典型的在开上帝视角,《隆中对》里诸葛亮精准无误预言未来十四年后的天下格局,即魏蜀吴将会三分天下,而嘲笑诸葛亮隆中规划不过如此的那些人,可能连明年的房价是涨是跌都拿不准,只能依靠放马后炮来寻找存在感。

这里我就来一段一顿地讲一下《隆中对》,来分析诸葛亮究竟强在哪里,诸葛亮的《隆中对》究竟强在哪里。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这一段开头,好像平平无奇,但实际上是全文的题眼。当时曹操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刘备则是兵微将寡,连个自己的地盘都没有,别说其他人不看好刘备能赢曹操,恐怕连刘备自己都没信心。可诸葛亮引证曹操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的成功案例,就是为了告诉刘备,凡事讲究事在人为,即使没有“天时”,也能“人谋”。所以刘玄德同志,请不要灰心丧气,咱们还有翻盘的机会。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诸葛亮刚给刘备打完气,就立刻进入正题,给刘备讲述曹操、孙权二人的优势所在,告诉他“曹操是敌人,孙权是朋友”,给刘备制定了“联吴抗曹”这一套基本的战略规划。

不要觉得谁都能看出来这一点,马超就不管什么“此诚不可与争锋”,老子就要争他一争,拉开架势就跟曹操干了一架。曹操取完荆州,也没听贾诩之言,什么“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毅然决然进军赤壁。结果这两个人下场众所周知,事后诸葛亮谁都能当,事前诸葛亮就只有他本人一个。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既然曹操与孙权暂不可图,只能设法谋取荆州。至于如何取,诸葛亮表示我有干货,那就是拉拢刘表之子刘琦,借他的手让刘备接替刘表,入主荆州。只是没想到,曹操率师南下,刘琮竟不战而降,拱手献上了荆襄九郡,诸葛亮取荆州的计划就因这一意外而宣告破产。

不过,依靠拉拢刘琦的军队作为筹码,诸葛亮亲自出使东吴与孙权谈判,成功促成孙刘联盟,终在赤壁击退了曹操大军。虽然这个过程一波三折,不过刘备还是在战后成功据有了荆州之地。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诸葛亮能想到让刘备取益州,这个倒没什么,在南北皆不可图的状况下,确实谁都有可能想到要西进。可诸葛亮那句“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实在绝了,直接让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张松、法正二人给笑成了眯眯眼:“看人真准,嘿嘿。”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诸葛亮谈完外敌,再论自身,表示别人厉害,咱们也不差,那就是刘备是帝室之胄,政治声望高,可以打“正统”的大旗来收揽人心,而曹操依赖于北方门阀,孙权受制于江左豪强,可刘备集团就没这些掣肘,可以真正地做到唯才是举,这样自然可以吸引天下的人才滚滚而来。

如果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刘备集团只要能够做到横跨荆、益二州,和诸戎,抚夷越,结好孙权,励精图治,这样便可以积蓄出能与曹操一争长短的力量。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一旦等到一个良机,就可以派遣一名上将,从荆州出发进取宛城、洛阳,而刘备亲自率军从益州出发席卷关中,到时候百姓必然夹道欢迎,如此一来,必然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这就是诸葛亮二十七岁那年提出的对策,是他宅家十年的精华之论,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是废话,句句干货。

果然,在得到诸葛亮之后,刘备得荆州,取益州,平汉中,在六十一岁时称帝,与曹魏、孙吴三分天下。曾经一个年轻人的夸夸之谈,竟字字珠玑,真的一步步成为了现实。

为何诸葛亮要投奔弱小的刘备,而不投奔实力更强的曹操?

因为徐州之屠。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人,十三岁那年,他从小长大的故乡惨遭曹操的屠戮。记忆中和蔼可亲的邻里街坊都惨死在曹军的屠刀之下,他的哥哥诸葛瑾在战乱中失散,小诸葛亮哭喊着哥哥的名字,被叔父诸葛玄强行拖进马车一路逃跑。

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带领着区区几千人马,从千里之外赶来驰援徐州。他领着关羽、张飞迎面驰来,小诸葛亮望向那个骑在骏马上英姿飒爽的男人,原本惊恐的神色消失不见,他忽然就有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可想而知,对于当时只有十三岁的诸葛亮来说,一个是三番四次血洗家乡的大魔头曹操,一个是明知不敌却依旧前来援救徐州的大英雄刘备,你猜他长大后会选择投奔谁?

诸葛亮十七岁隐居隆中,与荆州士人混得熟,可他从来不肯出仕刘表,也没南下过江投奔江东。他自比管仲、乐毅,可谁都请不动他,直到那个落魄半生的刘备来了,他居然愿意出山相助,不只是因为三顾茅庐的赤诚,更是因为面前这个男人就是他儿时的白月光。

还有人讲,诸葛亮投蜀汉,诸葛瑾奔东吴,诸葛诞仕曹魏,这是琅琊诸葛家在三家下注,这样将来不论哪方取得天下,诸葛家族都可以从中获利,屹立不倒,可见诸葛亮没那么大公无私,在他心目中家族利益大过国家利益。

首先,诸葛珪的三个儿子分别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

当年的徐州战乱,诸葛瑾与家人失散,流落江东多年才出仕东吴。而诸葛亮与诸葛均在诸葛玄死后,没听从叔父遗言投奔刘表,而在荆州隐居下来,直到遇见了走投无路的刘备,这才出山创业。至于诸葛亮与诸葛瑾的兄弟重逢,那都是赤壁之战时候的事情了。

其次,诸葛亮与哥哥失散那年才十三岁,如果你认为他们兄弟早就约定好要一人投奔一主,那诸葛亮得早熟到什么地步?唯一有可能主持诸葛兄弟乱世下注的,恐怕只有他们的叔父诸葛玄。可诸葛玄先后投奔的是袁术、刘表,既然如此,他难不成会未卜先知,知道将来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而不是“袁绍、袁术、刘表”三家?所以诸葛玄没理由让诸葛亮、诸葛均去下注刘备吧?关键那时候刘备还在青州徐州一带晃荡,他们怎么能知道这个大耳朵的废物叔会一路辗转到了荆楚,还会主动去请诸葛亮呢?

由此可知,投奔刘备应该是诸葛亮自己做出的选择,与诸葛玄根本无关。而诸葛瑾流落江东的时候,孙策还没称霸东吴,这时候的他根本不可能算到孙家将来会成为三足鼎立中的一角。

至于诸葛诞,他不过是诸葛亮的族弟,虽然都是琅琊诸葛氏,可诸葛诞活跃在曹魏后期,虽然在家族中与诸葛亮同辈,可论年纪与诸葛亮的儿子差不多大。如果当初诸葛家族真的打算乱世下注,那么诸葛亮才十三岁,诸葛诞那时怕不还是个受精卵,能把这个人与诸葛亮、诸葛瑾强行并列,声称诸葛家族在三头下注,未免过于牵强附会。

其实关于这一点,《世说新语》早就记载过: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早在当时,就有人注意到了诸葛三兄弟分属三国的状况。可大家都知道这只不过是巧合而已,还把这件事传为了一件美谈,感叹琅琊诸葛一脉芝兰玉树、人才辈出,至于“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诸葛家族在乱世中三头下注”等言论,要是让三国时候的人们听到,大概率会以为你可能得了那什么大病。

现在谈起诸葛亮,总会提到他智计百出,谋略三国第一。有人不服气,总喜欢将他与其他谋士比较,可周瑜、司马懿都先后在诸葛亮手上吃过暗亏,他们只能搬出另外两位来和诸葛亮打擂台:郭嘉,法正。

先说郭嘉。

郭嘉,字奉孝,曾经神乎其神地预言了孙策的死亡,还向曹操进献《十胜十败论》,鼓动他打官渡之战。建安十三年,赤壁战败,曹操在狼狈之中哭叹“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故而有人讲:“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要是郭奉孝还活着,他诸葛亮连出山都不敢。”

然而,莫谈与天下名士相比,郭嘉的智计,即使在曹营中,都不一定比得上荀攸、贾诩等人,更遑论和诸葛孔明一较短长?

在正史中,曹操旗下有名的谋士有三位:荀攸、贾诩、郭嘉。

有人提名荀彧,但荀彧不是谋士,他是个政治家,此人类比的对象从来不是张良,而是萧何,虽然偶尔也会出谋划策,但只是顺手为之,而非主业专攻,故而忽略不提。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这位才是曹操正儿八经的首席军师,打张绣,讨吕布,离间袁氏兄弟,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尤其官渡时,在前线都是荀攸在给曹操画谋,连曹操都公然表示“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只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没写,把荀攸的功劳分给荀彧、郭嘉等人,结果多少“三国迷”连荀攸是谁都不知道,还经常将他和荀彧、许攸搞混。

贾诩号称“三国第一毒士”,先帮李傕、郭汜破吕布,又帮张绣阴了一手曹操,关键时刻跳槽到曹操阵营。在战袁绍时,就是他和荀攸提议曹操奔袭乌巢,曹操听从,这才打胜了官渡之战,开启了制霸北方之路。

陈寿在《三国志》定评曰:“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在陈寿眼中,曹操身边“算无遗策”的谋士,就荀攸、贾诩二人,分别等同于刘邦旗下的张良、陈平,至于郭嘉,压根没提。

与《三国演义》中不同,正史上郭嘉在官渡只出场了两次。第一次,是献上《十胜十败论》,通篇心灵鸡汤,没有具体措施,最多起到一个鼓舞人心的作用,但并没有什么实用性价值;第二次,就是官渡打完,郭嘉建议曹操北征乌桓、收复辽东,照旧是只“断”而不“谋”。

在曹操打袁绍期间,荀彧镇守后方,提供粮饷,荀攸出计斩颜良、诛文丑,贾诩提议奔袭乌巢、纳降张郃,可郭嘉却全程缄默,什么都没干,正史上只提了一句“从破袁绍”,没了,只不过《三国演义》里把荀攸的功劳转到郭嘉头上,这才给了读者一种郭嘉算无遗策的错觉。

根据以上叙述,在我个人眼中,论算无遗策,我倾向于荀攸最高,贾诩次之,郭嘉居末,最多能比程昱强一些,可要和诸葛亮比,还是把荀彧、荀攸这叔侄俩绑一块儿,或能一战吧。

令易中天以及多数三国迷津津乐道的“赤壁之哭”,曹操“惜哉奉孝,痛哉奉孝”的念叨,其实毛宗岗早就作出过注解:“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士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

曹操哭郭嘉,不是郭嘉若在,可以助他打赢赤壁,而是在他刚攻下荆州的时候,贾诩等谋士就劝他见好就收,别伐吴。曹操不听,一意孤行,结果赤壁战败,现在哭郭嘉,无非就是哭给这些曾经劝他的谋士看,表示当初没听你们的,是我错了,仅此而已。

再谈法正。

法正,字孝直,曾与张松共迎刘备入川,深得刘备信任。

其实法正与郭嘉比较相似。郭嘉能被推出来和诸葛亮打擂台,是因为曹操伐吴失败的哭号,法正能被提出来与诸葛亮相比,也是因为刘备伐吴失败,诸葛亮的一句叹息。

法正早死,刘备在失荆州后一意伐吴,惨遭夷陵之败,诸葛亮得知,说了句:“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就根据这段记载,有人提出在法正活着的时候,他的地位要在诸葛亮之上。

而与“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一样,这帮人还编了个“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顺口溜,把我尴尬得脚趾抓地。不得不提,法正出身扶风名门,在那个时代本就是人人拉拢的对象,刘备、曹操自然也不例外,但这并不代表他比诸葛亮要强吧?

法正作为刘备谋主,曹操给他的评价是:“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换句话讲,在曹操眼中法正是个“奸雄”,可类比贾诩这种毒士。当初刘备攻打关中,是听了法正之言,曹操得知了,就表示:“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他的意思是这种狠辣的毒计,刘备做不出来,连想都想不出来,只能是法正教他的。

还有一次,刘备与曹操打仗,形势糟糕,有人让刘备先撤,刘备怒了,不肯退,眼见箭矢如雨,法正就上前给刘备挡箭,刘备当场给吓得面如土色,让法正赶紧躲开,法正说你都身先士卒,更何况我?刘备连忙表示那我们一起走吧。

有人根据这个,认为法正地位比诸葛亮高,可假如此时给刘备挡箭的不是法正,而是诸葛亮,甚至是庞统等人,我敢保证刘备还会是这个反应。因为这个事情在本质上就是刘备杀红了眼,这时候只要随便来个谋士给他浇一盆水,让他意识到你这样是会害死人的,自然能让刘备清醒回来,与谁亲谁疏真没多大关系。

其实关于二人地位,《三国志》早记载过:“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就算你当年的语文成绩不及格,分不清“股肱”与“谋主”哪个词汇更显亲,至少也该知道,中国人的写书习惯是把地位高的人放前面,地位低的人放后面吧?

法正为人睚眦必报、四处树敌,有人劝诸葛亮管一下他,诸葛亮表示当年刘备也四处树敌,现在好不容易阔了,怎么能玩双标,让法正收敛性子呢?有人又根据这个大呼小叫,说诸葛亮都不敢得罪法正,对于诸葛亮那句话直接给无视掉了,可能他们根本看不懂史书吧。其实咱们讲道理,既然能有人劝诸葛亮去管法正,这本身就代表了诸葛亮比法正地位高,能够管制法正,不然他们没事找诸葛亮干什么?

那么,不论在蜀汉的地位,咱们从二人的能力相比,法正与诸葛亮孰优孰劣?

其实,《三国志》中有两人关系的记载:“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二人性格爱好不同,但公义上相互欣赏,引为知己。

在对外战略上,当年法正劝刘备入汉中,讲过一段话:“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坚定地北伐派,而法正也把“倾覆寇敌”与“广拓境土”列为上中二策,将“固守要害”视为不得已时的下策,这与诸葛亮的北伐意图不谋而合。如此可知,法正若不死,大概率可能会与诸葛亮打配合,全力支持蜀汉出师北伐。

二人唯一有一次分歧,是诸葛亮提倡严刑峻法,法正进谏,表示刘备刚来,当效法刘邦,立法宽松,以收人望;诸葛亮则认为,秦朝立法严峻,高祖这才约法三章,可之前的刘璋则是法令太宽了,咱们就该乱世用重典,而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是真的做到了“刑政虽峻而无怨”,可见在如何治理国家上,法正的见识其实是不如诸葛亮的。

平心而论,郭嘉也好,法正也罢,他们在本质上只是个谋士,干的主要是张良的活儿。可诸葛亮不一样,蜀汉立国的策略都是诸葛亮在隆中规划的,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军政一把抓,把萧何、张良、韩信三个人的事他一人全给办了。故而郭嘉、法正再厉害,也只不过是谋略型人才,而诸葛亮是个政治、谋略、军事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光是在格局这一点上,郭嘉与法正不是比不比得上诸葛亮的问题,而是他们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公元233年,刘备驾崩前夕,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安托孤”,本来是一对挺浪漫的君臣佳话,但没想到给现在的一群人搞出了阴谋论。有人坚持认为这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要是诸葛亮回答错误,显露出了要取而代之的野心,那么埋伏在帐下的五百刀斧手立刻上来伺候,甚至就算不是试探,至少也是一种敲打,最终成功警示了诸葛亮,这才让他没有架空刘禅,篡蜀自立。

有人提出这种言论,无非就是以己度人,觉得不可能会有人把家业留给外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但事实上这种事在三国不是第一次发生。单单是他刘备自己,当年的徐州牧陶谦在临死前,就没有把徐州留给他孩子,而是托付给了刘备,还亲口表示:“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陶谦这么做,不是多么大公无私,而是因为曹操大军即将来犯,要是他一意孤行传位给自己儿子,不但徐州保不住,连自己的儿子也会引祸上身,倒不如甩手给刘备,这样一来没准能保住徐州,二来即使将来曹操打进来,那时自己儿子已然置身事外,兴许还能捡上一条命。

蜀汉当年的局面,与当年的徐州大同小异。关羽大意失荆州,让隆中策走了样,关张黄马加上法正,蜀汉群英,陨落殆尽,刘备亲征的夷陵之战更是元气大伤,蜀汉政权已然走到了生死存亡之秋。曹丕都修书一封,让诸葛亮举国来投算了,可见这时候刘备真没本钱再跟诸葛亮讨价还价了,他是求着诸葛亮接下蜀汉这个烂摊子的。因为如果让刘禅上,蜀汉必亡,还不如全心全意信任这位跟了他十五年的合伙人,让他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将他们一起创立的事业存续下去。

刘备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说出来时,诸葛亮也没有叩头表示自己万万不敢,而是哭泣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是因为诸葛亮知道,刘备这八个字不是给他说的,而是给其他大臣们说的,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告诉蜀汉群臣“在我死后不准牵制诸葛亮,我连江山都愿意给这个人”,就是为了在自己死后,让诸葛亮可以毫无拘束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只有这样复兴汉室才会有那么一丝的希望。

诸葛亮主政蜀汉期间,政事无巨细,一言而决,连刘禅都承认“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于是就有人就把他和曹操、司马懿相提并论,你要说诸葛亮没有篡位,他们就诡辩说曹操、司马懿也没篡位,是他们的儿子篡位的,不关他们本人的事,双标的嘴脸暴露无遗。

其实看一个权臣到底是否忠诚,看他们怎么安排自己的亲戚就可以了。

曹操活着的时候架空汉献帝,提拔曹家、夏侯家的人,等他一死,权力传承给了曹丕,篡了汉献帝;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架空曹氏皇族,等他一死,他的权力立刻传给司马师,司马师死传司马昭,然后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们这在本质上就是不肯放权,将国家的权力变成了一种家族权力进行传承,这样的后果肯定会是儿孙篡位。所以即使曹操、司马懿本人没有篡位,可我不信他们临死前想不到这些,无非就是默认了而已。

可诸葛亮主政期间,他让过继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乔去督运军粮,亲儿子诸葛瞻长大后当了个小驸马,守着家中的桑株薄田,他的弟弟诸葛均也不过是个长水校尉,从来没将自己的丞相之位传给诸葛氏族的人。在诸葛亮死前,他推荐蒋琬、费祎、董允接替自己,可谓大公无私,不止自己没有篡位,更不准自己死后有任何人威胁到刘备后人的皇位。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诸葛亮哀悼三天三夜,有个叫李邈的人上疏,大意是诸葛亮曾经权倾朝野,现在他终于死了,大家都很开心,结果一向庸弱的刘禅听了勃然大怒,当即将李邈关进牢狱诛杀。

连刘禅自己都不觉得诸葛亮在控制自己,终其一生都做到了对诸葛亮敬之如父,可现在还有人把他和曹操、司马懿等量齐观,别人不提,光是刘协、曹芳都要跟你玩命,他们巴不得身边能有个诸葛亮。

公元266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自立,他问大臣诸葛亮如何治国。

有人回答:“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

晋武帝感叹道:“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真要论权臣,没人能比篡魏的晋武帝更内行,他都对诸葛亮赞不绝口,希冀可以得到诸葛亮来辅佐自己,还表示如果有他,自己都能当个甩手掌柜。

诸葛亮主政期间,一直都在北伐攻魏。

《三国演义》中讲诸葛亮“六出祁山”,《三国志》里是“五伐中原”,可都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失败。于是有人表示,曹魏国力是蜀汉数倍,诸葛亮北伐根本不可能成功,他还穷兵黩武、透支国力,让蜀中百姓困苦不堪,蜀汉之亡,实亡于诸葛亮。

然而,在当时曹魏占据天下十分之八,蜀汉只有十分之一,如果双方一门心思埋头屯田搞发展,蜀汉是绝对比不上曹魏的。所以诸葛亮趁着现在曹魏国力还没有大到可以碾压蜀汉的时候,率先进行大规模北伐,目的不是灭魏,而是牵制,骚扰,逼迫魏国“雍凉不解甲,中国不释鞍”,始终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而无法将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力上,只有这样,蜀汉政权才可以安然无恙,诸葛亮才能有一胜之机。

有人提到天下十三州,曹魏得其九,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蜀汉北伐根本不可能成功,这个看起来好像是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何不食肉糜”的形而上学主义。

魏国固然家大业大,可曹叡有曹叡的难处。他要面临的是蜀汉、东吴、鲜卑三个方向的进攻,西南诸葛亮五次大军压境,逼得曹叡一度嚷嚷着要御驾亲征;东南陆逊伺机而动,大破曹休,魏吴前线攻守易位;北方鲜卑雄主柯比能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南下劫掠。曹魏虽然账面上实力最强,可兵分三处还是很紧张,只要一方没守住,其他两个都会趁火打劫,所以从来没有什么曹魏统一天下大势已定的说法。

诸葛亮早在出山的时候,就以曹操克袁绍为例,告诉了刘备综合国力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国力真的代表了一切的话,那么前秦早就该灭了东晋一统中国,北宋不可能打不过辽金西夏,明朝也早就能打败后金收复辽东,坐拥大半个中国的蒋介石更不会败退台湾。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客观现实虽然决定了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却可以反作用于客观现实,在大国竞赛中综合国力永远只能是影响性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纵观诸葛亮历次北伐,都是以攻代守,能抓住机会灭掉魏国最好,灭不掉也能削弱魏国的势力,让它不能安心恢复生产。《隆中对》里他讲过,北伐的先决条件是“天下有变”,你可以理解成诸葛亮每次北伐都在撞大运,只不过诸葛亮运气不好,每次等到的机会不算大变,最多算个小变。

第一次北伐,在建兴六年春,曹丕死了,是政权交替的敏感时刻,诸葛亮策反了孟达,虽然被司马懿平了,不过也在曹魏内部闹了一通,这算个好时机,诸葛亮声东击西,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险些断了曹魏雍凉一臂。可以说,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可惜用人不当,马谡大意失街亭,诸葛亮饮恨撤军。为了惩罚这次失利,他还给自己降了职。

第二次北伐,还在建兴六年冬,东吴陆逊在石亭之战大破曹休,鲜卑柯比能率军三万骑围了田豫,东南、北方两家都动了,诸葛亮自然也想凑个热闹,可年初街亭战败,蜀汉粮秣不足,只围了陈仓二十来天,就只能仓促退军。可想而知假设马谡没失街亭,或者诸葛亮北伐晚上个一年,在陆逊石亭得手的时候进攻中原,估计就算不能灭了曹魏,也能使其元气大伤。

第三次北伐,在建兴七年,诸葛亮攻占武都、阴平,成功得到二郡,之前诸葛亮因街亭之败引咎降职,直到这时候才给自己官复原职。

第四次北伐,孙权要来打合肥,曹真生病,司马懿刚刚主持西线,诸葛亮趁你病要你命,建兴九年再来,第一次和司马懿正面交手,把这位进攻型的帅才给打得转型成了擅守型将领,可还是因粮尽而退军,顺便在临走时射杀了曹魏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柯比能在北方折腾,孙权又在新城和六安闹,一时间曹魏焦头烂额。诸葛亮乘机兵行五丈原,逼得司马懿千里请战,雄图顿屈。可诸葛亮还是没能熬过天命,病逝在北伐途中,至此诸葛亮五次北伐彻底结束。

纵观诸葛亮五次北伐,选择的都是曹丕死、孟达反、曹真病等偶然时机,还经常和东吴、鲜卑联动出击,从来不是盲目出征,而是抓住机会就去削弱魏国一通,在战场上再寻机会,歼灭曹魏的有生力量,最终达到他蚕食雍凉、攻守易位的战略目的。

每次一谈起诸葛亮北伐,就有人提起一个插曲:子午谷奇谋。

这发生在诸葛亮一伐中原,大将军魏延提出的一条计策,让诸葛亮拨他五千精兵,走子午谷小路,趁魏军不备,拿下长安,一举功成。但被诸葛亮否决,这一战略未能付诸实践。

有人抱怨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冒险,以致白白地错失了良机,他要试用一下魏延的计策,没准还真能够克复中原呢。甚至有些人拿着《三国演义》的描述,表示诸葛亮在故意打压魏延,他之所以不用子午谷之计,是怕魏延立下功勋,从而威胁到自身的地位,这是诸葛亮以私心而误国事。

那诸葛亮真的刻意制约过魏延吗?

事实上,刘备活着,魏延不过是一镇北将军,刘备一死,诸葛亮主政,魏延这才给火线提拔,让他都督前部、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我们可以看看诸葛亮给魏延的三个职位:都督前部(前军先锋,有兵权)、丞相司马(丞相亲信,把他当自己人看了)、凉州刺史(待遇上是省部级别),兵权、官职、待遇,能给的都给了,对他真的很够意思了。

诸葛亮不但没打压过魏延,还拜他为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可谓位高权重,这要都不算重用,还想要怎么重用?

在正史上,诸葛亮唯一没让魏延做的,就是子午谷那件事,在此之外,诸葛亮都很对得起他。

之所以有人认为诸葛亮在打压魏延,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戏剧性而用力过猛,杜撰了一堆剧情,作者为了塑造诸葛亮有先见之明的人设,就安排他早就看出魏延头长反骨,要杀魏延,夸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但在正史中,诸葛亮对魏延很够意思,魏延也很感激诸葛亮的赏识之恩,连诸葛亮死后,魏延闹事,那股子不忿不是冲着诸葛亮来的,他只是不服气杨仪而已。

故而,所谓的诸葛亮看不起魏延,无非就是正史本无记载,演义强行加戏,民间信以为真,在经过易中天等大师和三国题材电视剧的传播,遂而坐成了定论。

许多热衷翻案的营销号,大多不读史书,看了《三国演义》或者《新三国》电视剧,就默认诸葛亮在打压魏延,有了这个大前提,子午谷奇谋就很容易理解成诸葛亮不认可魏延本人,进而连带着他提出的计谋都给否定,从而贻误国事的论断。

然而,他们从来不会认真地去考虑,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

首先,《三国志》从来都没记载过有个什么“子午谷奇谋”,陈寿关于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策略上的分歧,原话是这么记载的: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长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这里只说魏延想自领一军,与诸葛亮分兵两路,会师潼关,重现当年韩信还定三秦的神话。但是诸葛亮不许,魏延就跟人说诸葛亮胆怯,还常常表示自己怀才不遇。

这个就是“子午谷奇谋”的原型,只提了魏延想分兵,走另一条道与诸葛亮会兵潼关,给诸葛亮拒绝了。但原文也没讲诸葛亮为什么“不许”,但从魏延的策略上看,他想复制当年韩信的策略,以大部队佯攻、小部队偷袭的办法拿下关中。可问题是,三国与楚汉的局势是一样的吗?

韩信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因为当时项羽正在东征齐国,抽不开身,秦地只有各自为政的三秦王,自然可以采用闪电战来还定三秦;可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天下大半,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尤其是魏国高层对诸葛亮格外提防,蜀汉再想学韩信偷家,这未免异想天开。闪击战的核心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希特勒作为闪击战的集大成者,可以在几天乃至几个小时的时间内打败法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可一旦面对地域广袤的苏联,根本无法做到速战速决,德军光走都要花几个月,苏联方面就算再迟钝,有这么长时间也该反应过来了。

诸葛亮的地盘与人力都不及敌人,蜀汉的家底是诸葛亮小心翼翼攒出来的,损失不起,而魏国的家底雄厚,死多少人都可以填上去,故而诸葛亮只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根本就冒不起分兵进击的那个险,拒绝魏延自然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子午谷奇谋”出自一本叫《魏略》的私史,这上面倒是把魏延的计划做过详尽的介绍: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上面的文言文不难,我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我觉得没有十年脑血栓想不出这么离谱的计划,甚至这就不算个作战计划,更像是个门外汉意淫出来的战略爽文。

因为要完成他的这个作战计划,起码要同时具备五大条件:

第一,魏延十日内必出子午谷,顺利抵达长安。

第二,魏军必须弃城而逃。

第三,魏军不但逃了,还给魏延的五千人遗留下了足够的粮食。

第四,魏国关中与南阳方面对此一无所知,没有任何防备措施。

第五,在魏延攻占长安后,诸葛亮的后续部队必须赶在魏军之前到达长安,与魏延会师。

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魏延的计划才可以实现,缺一个都不行,否则魏延这五千人必然有去无回。

那么,咱们可以分析分析,这五个条件可以同时满足吗?

第一,魏延要带领五千精兵星夜兼程,在十日内行至长安,单是这点就令人担忧,因为后来曹真就从子午谷出道伐蜀,遇到天降大雨,走了三十日还未行其半,可想而知,当时只需要一场大雨就足以让魏延的计划破产。

第二,夏侯楙再“怯而无谋”,会不会真就怯懦到了必弃城而走的地步?夏侯楙是膏粱子弟,不代表长安城内的其他魏军将领都是膏粱子弟,万一有一两个冷静的明白人,说动了夏侯楙让他据城固守,魏延这五千轻兵又不可能带攻城器械,一旦顿兵城下,岂不是只能坐等被包饺子?

第三,魏延自述“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粮食刚刚足够,故而等他到了长安,必然断粮,这时候只能把希望寄在长安粮仓上。可即使夏侯楙弃城而逃,会不带走粮草吗?就算带不走,难不成他不会一把火将粮草烧了吗?可以讲,魏延的一切计划,都建立在夏侯楙已经愚蠢到令人不可理喻的基础之上,可就算夏侯楙真愚蠢,难道他的部将里就真没有一两个清醒的人吗?

第四,魏延从斜谷出发至长安,要行千里栈道,在行军期间根本无法排兵布阵,所以蜀汉方面必须要做到消息零泄露,魏国方面也一定要毫无防备,可如果一旦被魏军的斥候察觉,他们就会将魏延堵在子午谷,那么这五千奇兵立刻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第五,魏延占据长安后,诸葛亮要在二十天内赶到长安,这个也不可能,因为从地理角度上看,魏军的行军速度必然比诸葛亮快,司马懿在袭孟达的时候,魏军只用了八天便能赶至新城,故而即使以上四大条件满足,魏延真的雄踞长安,可二十天后他会发现赶来接应他的不是诸葛丞相,而将是来势汹汹的曹魏大军。

所以,在面对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谋的时候,以诸葛亮的见识当然要选择拒绝,并告诉他:“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意思是咱们还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能克复中原最好,即使克服不了,也可以保证我军安然无恙、从容撤军。

再多提一句,其实“子午谷奇谋”的荒诞还不是需要五大条件都要满足,而是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虎头蛇尾的半截子计划。

因为我们看《魏略》的原文,魏延只提到“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就没了。换句话说,等拿下了长安之后,这个计划就结束了,至于下一步该怎么办,魏延根本没有讲。不但没考虑输了咱们该怎么办,连赢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他都没有任何的考量。

我们要知道,曹魏的首都又不在长安,而在洛阳,长安对曹魏政权的意义可能还不如邺城和许都,即使魏延取了长安又能如何?我想,当魏延提出这个战略的时候,一边的马岱恐怕当场要泪流满面,声泪俱下地讲述他哥马超当年就打下过长安,可旋即就给曹操赶了出去,连带着他们全家都遭了难。

故而,我才认为这个“子午谷奇谋”根本就是鱼豢在写作《魏略》的时候,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听来的民间段子,就给写了上去。毕竟,鱼豢只是个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魏延本人就算没有过人的谋略,可也有多年的从军经验,怎么可能提出如此异想天开的扯淡战略?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也参考过《魏略》,对这段记载也认为荒诞不经,所以才没有选择收录。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为了戏剧效果,凸显魏延与诸葛亮的矛盾,就把这个子午谷奇谋旧事重提了一番,可不想给一群没读过史书的营销号大肆炒作,连诸葛亮看不起魏延,因私废公不用魏延奇谋这种言论都说出来了,还真是越无知,越理直气壮。

事实上,就在明末的时候,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就因读了《三国演义》,与某些自以为是的翻案作者想到了一处,决定出兵子午谷,进军潼关,结果一头扎进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包围圈。一代闯王,就因为轻信小说,落了个全军覆没、兵败身死的悲惨下场。

当饱读史书的孙传庭告诉高迎祥,真实的历史上根本没有“子午谷奇谋”,这就是个小说家言的时候,我想高迎祥的表情,肯定会十分的精彩。

电视剧《新三国》里,诸葛亮称赞司马懿是“天下第一擅守大将”,这玩笑开大了。

司马懿同志的几次成名战,不论破孟达,还是平公孙渊,抑或是擒王陵,都是出手果决、狠辣如风的打法。唐太宗李世民就亲口给司马懿的用兵风格下过总结:“双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句,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现在根据一些三国题材的电视剧,我们知道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办法就是龟缩死守,甚至甘于扮女装,都不肯出关迎战,就这样硬生生把诸葛亮给拖死了。

可为何讨孟达定辽东时打得风风火火的司马懿,一遇到诸葛亮,其作战风格就从最开始的猛虎下山流改成了乌龟缩头流?

有人就怀疑了,魏军兵力远胜蜀军,还在主场作战,没理由司马懿不敢打,于是就编出来了一个理由,认为司马懿不是打不过,是他故意在那里演戏。之所以他采用消极防御的笨办法,目的是想养寇自重,因为只有他能抵御诸葛亮,如果诸葛亮一死,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他没了用,曹叡就会拿自己开刀。

但我想告诉各位的是,司马懿从来不是一开始就龟缩不出,他起先是肯打的,只不过是在四伐时打输了,发现自己原来打不过诸葛亮,这才在五伐时吸取教训改为防守的,这叫吃一堑长一智。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沙场对决,一共也就两次,分别是四伐与五伐。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曹真刚死,司马懿提督雍凉,负责抵御来犯蜀军。当时曹魏朝廷给诸葛亮前三次北伐打怕了,就打算采用龟缩防御的办法,争取能拖到诸葛亮粮尽退兵。可见,这个消极防御的策略根本就不是司马懿想出来的,而是曹魏举国上下的共识,还得到了皇帝曹叡本人的首肯,司马懿最多不过是这一策略的拥护者而已。

刚开始,张郃劝司马懿听朝廷的话,分兵梯次驻守。可司马懿刚刚领军,要立威,自然不肯。他用兵一向侵略如火,这次也想给诸葛亮来个迅疾狠辣,打他蜀军一个措手不及。

他不听张郃劝告,没有选择防守,而是传令让郭淮、费曜留在上邽看守麦田,他亲自进军与诸葛亮在祁山决战。

结果诸葛亮虚晃一枪,绕过了司马懿,偷袭了郭淮与费曜驻守的上邽,把魏地的麦子给割完了。司马懿当年讨孟达破公孙,可谓声东击西的行家,不想这次给诸葛亮声东击西了一把,当即恼羞成怒,带军回援,可诸葛亮早走了。

这时候张郃劝司马懿别打了,等诸葛亮没粮草自己退吧。可司马懿之前用兵从没受过这等屈辱,非要领军追击不可。本来司马懿还算老成持重,只贴不打,想等待个良好的战机,可诸将吐槽他“畏蜀如虎”,司马懿忍不了,全军压上,硬着头皮打将了过去。

《晋书》上的记载说司马懿攻拔卤城,诸葛亮逃走,司马懿一路追杀,魏军此役战俘上万,大获全胜,蜀军没过多久粮尽撤退,司马懿又让张郃前去追击,结果在木门道遭遇埋伏,张郃被射杀,双方一胜一败,四伐结束。

按照《晋书》的说法,诸葛亮与司马懿各占胜场,司马懿斩获蜀军上万,诸葛亮伏杀了魏国名将张郃,大家平分秋色、旗鼓相当,可问题是,司马懿这个战绩,是真的吗?

我们再看《三国志》,对诸葛亮四伐记载的相对简略,只提了诸葛亮一记回马枪,杀了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可从来没记载过什么诸葛亮败走卤城,被司马懿斩俘上万人。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写的《汉晋春秋》说,司马懿当时全军出击卤城,不但没赢,还被诸葛亮打了个“甲首三千、玄铠五千”,司马懿连忙选择退却固守,可这时因李严运粮不力,给了魏军一记神助攻,诸葛亮这才不得不退军。

眼见诸葛亮退兵,司马懿还不死心,想趁机掩杀、一劳永逸,可张郃想到二伐时王双就因追击撤退的蜀军送了命,不肯追击,司马懿逼他,结果张郃就追到木门道,遭遇诸葛亮埋伏,被蜀兵射死。

如果按照这么说的话,四伐的时候司马懿是一败涂地,输麻了。

那么《晋书》和《汉晋春秋》,该相信哪一个的记载?

首先没有争议的是,两大史料都记载了诸葛亮晃过司马懿,割了上邽的麦子,还在临撤走时带走了魏国开国元勋之一的张郃,唯一有疑点的地方,就是司马懿到底有没有斩获蜀军上万?

《晋书》上讲,司马懿大破诸葛亮是在卤城,而张郃被射死的地方在木门道,木门道在卤城东北,那么我们就要怀疑,假如诸葛亮真的在卤城败北,那么蜀汉在西南方,他退兵该往西南方向退,怎么能往东北走?

故而还是《汉晋春秋》的记载更符合逻辑,司马懿被诸葛亮割了麦子,失了智的紧贴蜀军索战,全程给诸葛亮带了节奏,还贸然出击,被诸葛亮打了个甲首三千,蜀军向东北方向大幅度进军,司马懿后撤战线选择龟缩固守,直到蜀军粮草不济,这才撤了军,司马懿又让张郃追击,一路走到了木门道,谁知诸葛亮突然一个回首掏,魏军丧失了一位开国名将,司马懿真真正正地一败涂地。

不论《晋书》再怎么给司马懿为尊者讳,可还是漏出了一些边边角角,唐朝的刘知几在《史通》中就明文吐槽《晋书》是在“虚张拒葛之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也根本不理睬《晋书》的记载,而是沿用了《汉晋春秋》的说法。可见从古至今,看过史料原文的史学家都觉得四伐诸葛亮大获全胜、斩获颇丰,至于什么司马懿大破诸葛亮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正是因为经历了四伐的惨败,在五伐的时候,司马懿才从一个敢打敢拼的侵略型统帅,改成死守不出的防守型乌龟打法,不是他怂,当年他司马懿也是个用兵如火、侵略如风的人物,可对上诸葛亮,他是真的打不过。

诸葛亮送他女人衣服,他还不敢出,为了平众将士怒,和曹叡唱一出双簧,玩了个千里请战的把戏。曹叡专门派使节辛毗来压住军心,不许出战。

结果把诸葛亮熬死了,蜀军退兵,司马懿出兵追击,杨仪反旗鸣鼓,司马懿还以为诸葛亮没死,脑海中立刻想到王双、张郃二人的死状,连忙集体转身,表示我们要穷寇莫追,结果就眼睁睁地看着杨仪带着蜀军走了,这下真成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还有人拿空城计来给司马懿挽尊,觉得司马懿不是打不过诸葛亮,而是只有诸葛亮在,他才会被曹叡重用,一旦诸葛亮死去,他就要狡兔死、走狗烹,跟韩信一个下场了。

然而,空城计只不过是《三国演义》采用的民间故事,原型可以追溯到裴松之注“条亮五事”中的一则,不过裴松之当即就在下面作出了批驳,因为这则史料记载诸葛亮是在阳平被困,而历史上诸葛亮与司马懿从来没有在阳平过过招,故而裴松之认为这一记载荒诞不经,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咱们就说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就算司马懿真想养寇自重,也该养一个自己能够拿捏的吧?你见过谁会养连一个自己都打不过的人,这到底算养寇自重,还是养虎为患?而且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司马懿也没有大难临头,压根就没见曹叡卸磨杀驴,青龙三年时,司马懿还顺利迁太尉,增封邑,官职步步高升,不然你还真以为魏国宫廷人人都跟《新三国》的编剧一样开了上帝视角,知道司马懿将来要造反?

司马懿是靠高平陵政变接管曹魏朝政的,而政变成功的要点,就是他真的让曹爽甚至整个魏国上下都相信了他不会谋反,这才让他给钻了个空子。可见,在政变前夕,司马懿在曹魏宫廷的心目中还是一个赤胆忠臣的形象。

现在某些三国题材的电视剧,把司马懿从一开始就塑造成一个鹰视狼顾之相,还说什么曹操、曹丕早就防着他了。这些都是以结果推前因,当事后诸葛亮在那里放马后炮。如果只是为了可读性而虚构一个精彩故事,尚且可以。但以史实来论证,根本就不值一驳。

所以,司马懿对付诸葛亮之所以很㞞,根本不是养寇自重,就是单纯地打不过。现在有人说诸葛亮根本不懂行军打仗,他就是一管后勤的,然而中国古代的武庙十哲经历了无数次的删改,诸葛亮始终榜上有名,难不成历代君王与军事家一个个全眼瞎了,都没你有见识不成?

还是诗圣杜甫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向刘关张三兄弟推荐完诸葛亮,就叹了一句:“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诸葛亮出身琅琊诸葛氏,祖上在汉朝只担任过微职,可还是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可知他这不是单纯地为了效忠某个王朝,而是希望恢复汉朝时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他与荀彧一样,都是为了汉室而奔波奉献的人,只不过荀彧跟错了人,送了命,而诸葛亮始终如一,因为他投对了明主,刘备和他一样都是个理想主义者,对方在临死前,宁可让诸葛亮继承皇位,也要让他们的理想延续下去,将那个消逝的大汉王朝再度复兴回来。

建兴五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此后的七八年间,他再也没有回过成都。自从西成高铁通了以后,成都到西安只需要四个小时,可这条路,他却走了一生。

诸葛亮死后,吩咐过人将自己的遗骸葬在了定军山,从生到死,他都诠释了一个从未熄灭过的信念:“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可这一信念,终究是随着七星灯的熄灭而化为了一抹泡影。

咸熙二年,司马炎代魏建晋。多少年后的他站在盛大的朝会上,威严地望向台下叩拜的人群,他发现过曹操的孙子曹奂、刘备的儿子刘禅、孙权的后代孙皓,可唯独没有看到诸葛亮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