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一):大秦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赤裸裸的机会主义者

李斯决心西行前往秦国,在那里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过上粮仓大老鼠的生活。

临行前,他没忘记向老师荀子道别。荀子问李斯究竟是怎么打算的,楚国是祖国,为什么放着自己的祖国不待,偏偏跋涉千里到人地两生的秦国去呢?李斯直抒胸臆道:

老师啊,学生我听说“得时无怠”,也就是说,机会到了,千万不能错过。如今,诸侯纷争,能人当道,尤其是秦王,野心勃勃,一心想着吞并天下,称帝而治。这正是无权无势的寒门子弟奔走四方、施展抱负、出人头地的好机会。而地位卑贱,生活穷困,却不知道趁机谋取功名利禄的人,和那些只会张嘴等人喂食的圈养禽兽有什么区别?白白浪费了一张人脸和直立行走能力!学生我认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那些长期处于卑贱和穷困之中的人,不是埋怨社会不公,就是仇恨富人不仁,还动不动自我标榜与世无争,其实就是无能,这绝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所以,学生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到秦国去,为秦王奉献毕生所学!

李斯的机会主义观点极具现实意义,即便今天听来,也让人振聋发聩。就是不知道儒学大师荀子是否认同,因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估计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孩子真聪明,对时局分析得太透彻了,具备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深刻洞察力和非凡气度;忧的是,这孩子太功利,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过于偏激,将来难免会被命运捉弄,下场不会好。

实际上,李斯的下场不是不会好,而是非常凄惨,后文中我们还会详细说到。李斯那种期待功成名就的急切心理和露骨言辞,也从反面警醒今天的我们,应当理智清醒地对待所谓的成功或成就,切忌走火入魔。

先不管他将来的下场怎样,只说这次西行入秦,无疑是李斯命运中的重要转折点。李斯当时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向老师荀子辞行后,便匆匆向西出发,赶往秦国。

刚到秦国,正赶上秦始皇的老爸秦庄襄王去世,当时朝政交由秦相国吕不韦全权代理,李斯托人找关系,在相国府内谋得舍人一职。这中间,他肯定没少打着老师荀子的旗号到处自我标榜,因为傍名人、蹭热度、给自己贴金,自古都是“屌丝”逆袭、走上成功之道的必经之路。

不过,老师荀子的名号只是敲门砖,最终还是要看个人才华。而李斯才华横溢,做舍人没多久,就赢得了吕不韦的赏识。吕不韦把他推荐到宫中做了郎官,辅佐年少的秦王嬴政。

从此,李斯便有机会与秦王嬴政密切接触。在接触过程中,李斯经常与秦王嬴政畅谈他的“机会主义”和天下大势:

一个人之所以平庸,主要是因为经常错失良机;而一个人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能够把握时机,果断出手。从前,秦穆公称霸天下,却始终不敢东进吞并山东六国,为什么?就是因为时机不成熟,那时诸侯国还有很多,周朝还没有彻底衰落,五霸虽然交替兴起,但仍然都推尊周朝。自秦孝公以来,周朝才真正开始衰落,关外诸侯则互相兼并,直至剩下六国,而秦国置身于函谷关以内,独善其身,坐山观虎斗,趁机要挟关外诸侯已长达六代。现如今,长期被要挟的诸侯各国就像秦国下属郡县一样畏服秦国。所以,将来以秦国之强大,大王之贤明,荡平六国,统一天下,成就帝业,如同扫除灶台上的灰尘一样容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倘若现在大王还不抓紧将此事提上日程的话,等到诸侯各国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盟约,即使大王您和黄帝一样贤明,也不可能吞并它们了。

年轻的秦王嬴政对李斯的见解非常认同,于是提拔他为长史,进入自己的智囊团。

后来,根据李斯的建议,秦王嬴政暗中派间谍携带奇珍异宝到各诸侯国搞收买策反工作,重点收买策反那些所谓的“公知”和权贵,因为这些人不但有影响力,而且做人的底线比较低,缺乏爱国情怀,如果收买策反不成,就派人将其暗杀掉。这样一来,各诸侯国的君臣关系就变得越来越缺乏信任,越来越糟糕,为秦始皇荡平六国埋下了伏笔。

为此,秦王嬴政任命李斯为客卿。所谓客卿,简单地说,就是在秦国担任高级官员的外国人。

有了这么个头衔,李斯非常高兴,但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却在嬴政十年,也就是秦王嬴政诛杀嫪毐、赶走吕不韦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险些毁了他在秦国的政治前途。

这究竟是件什么大事呢?主要与一桩间谍案有关。

秦国向各诸侯国派送间谍搞离间工作,同样,各诸侯国也不断向秦国派送间谍搞破坏工作。正所谓:“敌中有我,我中亦有敌。”任何时代,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现在是和平时期,我们的国家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尤其对处于国家关键工作岗位的人,一定要政审,否则一旦出现间谍,后果不堪设想!秦国的这桩间谍案就发生在一个关键工作岗位上,间谍主角名叫郑国。

说起郑国,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是一个水利专家,秦国有一条超大型灌溉水渠就是由他设计和主持施工完成的,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历经十年才修建完成,投入使用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使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而这么一个对秦国百利而无一害的水利工程,竟起源于韩国的阴谋,其设计施工负责人郑国正是实施这一阴谋的实际执行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