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优势与“塞北江南”
宁夏被称为“塞北江南”,有其自然地理风光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 从地理位置看,宁夏区位优势明显,处于我国几何中心位置,黄河水流经宁夏,被很好地开发利用,使宁夏成为著名的引黄农业灌溉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宁夏平原地势平坦,是黄河冲积平原,因为坡降相宜,所以引黄河水便于自流灌溉。明代杨应聘在所编(万历)《朔方新志·序》中说:宁夏“扼孤悬而控区脱”,[26]是锁钥三边,屏蔽关陕,形胜特殊的北国岩疆、巨防雄区重地。[27]
图1-9 长渠流润
宁夏位于黄河上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古就是著名的河套引黄灌区。黄河自中卫市入境,从宁夏中北部穿越沙坡头区、中宁县、红寺堡区、利通区、灵武市、青铜峡市、永宁县、兴庆区、贺兰县、平罗县、大武口区、惠农区等12个县(市、区)向东北流灌于宁夏平原,顺地势经石嘴山市惠农区出境,黄河干流在宁夏境内全长397公里。[28]“河之为中国害者,亦甚矣。而于宁夏乃独蒙其利焉”,[29]虽然古时黄河中下游河水时常泛滥,但是位于上游的宁夏平原却受益匪浅。黄河水流经宁夏较缓,宁夏人民充分利用南高北低、地势平坦、具有自流灌溉之利的地势特征,因势利导修建水利设施。早在秦朝这里就有了引黄灌溉的农业发展,使荒漠变绿洲,因此也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隋唐前后,宁夏的引黄灌区水利设施已初具规模,志书载“擅河渠之利,丰稻秫,足鱼盐”,[30]可谓稻米飘香,鱼肥水足。宁夏的黄河两岸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皆为引黄农业灌溉区,有“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有灌浸之利以育五谷”[31]之说。明庆靖王朱栴编修的《宁夏志》中记载旧西夏“八景”中的“良田晚照”“汉渠春水”景观描绘了宁夏黄河两岸农业丰收、水源充足的景象。明代汉延渠为宁夏平原灌溉面积最大的自流人工渠,《宁夏“八景”诗》有“汉渠春涨”之景色,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明庆靖王朱栴感慨“神河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号汉渠。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32]清代三大灌区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共同浇灌着富饶的宁夏引黄灌溉区,“长渠流润”成为清代宁夏“八景”之一。
图1-10 银川秋色
二 从自然风光看,宁夏自然景观类型多样,不同于西北的多山少水,宁夏景观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于一体,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黄河水流经宁夏12个县(市、区),宁夏湖泊沟渠相对众多。明清两代宁夏著名景观(明清“八景”)中有“贺兰晴雪”“蠡山叠翠”“月湖夕照”“红崖秋风”“暖泉春涨”“西海春波”“东山秋月”“须弥松涛”“华山叠嶂”等众多山川湖泊自然景观。和西北景观文化中山的比重多的特点不同,宁夏“八景”中入选的水的景观更多些。如“八景”中描述湖泊河流的有“河带晴光”“泮池巍阁”“南塘雨霁”“连湖渔歌”“龙泉喷玉”“东湖春涨”“槽湖春波”“月湖夕照”“暖泉春涨”等;黄河水景观有“黄沙古渡”“长渠流润”“汉渠春水”“石渠流水”“黄河晓渡”,等等,众多水景也是宁夏被称为“塞北江南”的原因之一。在唐徕渠西南一带,据载湖泊众多并互相连通,最大的有几十里宽。这里湖水碧净,树木环抱,水深而多鱼,湖面有小船穿梭,仿佛江南水乡。“村居多以渔为业,得采归来喜不穷。黄柳巧穿行断续,绿蓑斜荷语从容。”[33]是《渔村夕照》诗中描绘出的渔村悠闲惬意的风光。(乾隆)《宁夏府志》载王都荣吟“八景”诗《长渠流润》:“长渠活活泻苍波,塞北风光果若何。畎浍自分星汉水,人家齐饭玉山禾。春村野甸鸣鸠唤,夏色凉畦浴鹭过。漫道汉唐遗迹远,由来膏泽圣朝多。”[34]将灌区两岸、各渠流域自然景观和丰收景象进行了描绘,使人们联想到宁夏引黄灌溉区的富饶和美丽。
图1-11《夏朔平罗金灵五属渠道总图》[见(民国)《朔方道志》]
矗立在宁夏境内巍峨雄伟的贺兰山,既削弱了西北方向刮来的寒风,同时阻挡住了腾格里沙漠东移的流沙,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灌区的作用。因此贺兰山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良好的植被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也使贺兰山成为人们心中的风景名胜,为明清宁夏“八景”之一。
山路蜿蜒曲折,必须经过重重的盘道方可到达顶峰,故而得名的六盘山,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古时被称为“陇上”。六盘山是清水河、泾河、茹河等黄河支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山上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毛泽东同志率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沙湖位于贺兰山脚下、黄河岸边,距银川市56公里。沙湖是沙、水、芦苇、鸟有机结合的国家5A级景区,是一处融江南水乡秀色与塞外风光于一体的“塞上明珠”,曾入选“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中国黄河50景”。
三 从农业经济发展看,宁夏气候、土壤、水利等条件的优越,使宁夏自古就是军屯重地,农田水利胜似江南
黄河带来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加之宁夏常年光照充足,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无霜期150天左右,是中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加上昼夜温差大,也有利于发展优质农业和园林业,所以宁夏平原在黄河的灌溉下,自古就被比拟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理想绿洲。早在秦汉之时,宁夏就被称为“新秦中”。因为驻军和移民屯垦戍边,这里的农业得到大规模开发。《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北有戎翟(狄)之畜,畜牧为天下饶”,[35]宁夏出现了因畜牧而闻名遐迩的繁荣景象。《后汉书·西羌传》中尚书仆射虞诩在上疏中描绘,河套地区“厥田惟上。且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又有龟兹盐池以为民利。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北阻山河,乘厄据险。因渠为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36]十六国时,宁夏灵州已果树众多,瓜果飘香。唐梁载言撰《十道志》中记载:“灵州有赫连勃勃所置果园。”[37]《水经》中也对其记录“河水北有薄骨律镇城在渚上旧赫连城也。桑果榆林列植其上,故谓之果州”[38]。可见当时灵州种植的果树品种有桑树、榆树等,且数量众多,才被称为“果州”。《元和郡县图志》也证明:“其城赫连勃勃所置果园,今桃李千余株。”[39](正统)《宁夏志》称:“赫连果园,《舆地广记》以此地为赫连勃勃果园。所谓‘塞北江南’者也”。[40]这就是唐代诗人韦蟾感慨“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由来。明代宁夏旧“八景”中收录了“良田晚照”,可见当时宁夏农业生产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清代宁夏“八景”中的“南麓果园”等景观,重现了贺兰山下果园水果飘香的景象。
图1-12 彭阳梯田
宁夏气候、土壤、地理、水利等条件的优越,为当代良好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如近年来,枸杞、酿酒葡萄、瓜果、马铃薯和牛羊肉等特色农产业,在宁夏的丰富资源依托下发展良好。宁夏的绒毛、皮革加工、羊胎素、硒砂瓜等产品也得到迅速发展,涌现了如中宁枸杞、西吉马铃薯、固原黄牛、盐池黄花菜、盐池滩羊肉、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香山硒砂瓜、宁夏大米、宁夏牛奶、宁夏菜心等全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西部乃至全国都有影响。
[1] (明)朱栴撰修,吴忠礼笺证《宁夏志笺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189页。注:因原版《宁夏志》未存于世,吴先生笺证的为明万历重刻本。
[2] (明)王珣修,(明)胡汝砺纂《(弘治)宁夏新志·序》,载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编,贠有强、李习文主编《宁夏旧方志集成·明代编》,学苑出版社,2015,第10~11页。
[3] 王培华:《宁夏“塞北江南”之称由来考》,《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第105页。
[4]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州郡部十》,中华书局,1960,第800页。
[5] 王培华:《宁夏“塞北江南”之称由来考》,《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第104页。
[6]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第11册)·卷三十六·灵州》,金陵书局,1882,第10页。
[7] 鲁人勇:《塞上丝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第10页。
[8] 注:吴忠礼先生研究认为“成”应该为“城”字,详见宁夏文史研究馆主办《宁夏文史》2019年第1期,第22页。
[9] (明)朱栴撰修,吴忠礼笺证《宁夏志笺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376页。
[10] (明)胡汝砺纂修,(明)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第359页。
[11] (明)胡汝砺纂修,(明)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第397页。
[12] 吴忠礼:《“塞上江南”名称的由来》,《共产党人》2007年第22期,第49页。
[13] 吴忠礼:《“塞上江南”名称的由来》,《共产党人》2007年第22期,第49页。
[14] (明)胡汝砺纂修,(明)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第8页。
[15] 刘天明、王晓华、张哲:《移民大开发与宁夏历史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第5页。
[16] (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卷六,中华书局,1987,第170页。
[17] 马建军、周佩妮:《固原隋唐时期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1页。
[18] 刘有安:《20世纪迁入宁夏的汉族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第26页。
[19] 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宁夏年鉴(2018)》,方志出版社,2018,第61页。
[20] 高春明、周天:《西夏服饰考》,《艺术设计研究》2014年第1期,第48页。
[21] (明)胡汝砺纂修,(明)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第8页。
[22] (明)胡汝砺纂修,(明)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第8页。
[23] (清)汪绎辰编,张钟和、许怀然校注(乾隆)《银川小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第57页。
[24] (民国)马福祥、(民国)陈必淮等修,(民国)王之臣纂,胡玉冰校注《〔民国〕朔方道志》,载胡玉冰主编《宁夏珍稀方志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第231页。
[25]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夏统计微信公众号,2020年4月30日。
[26] (明)杨寿修,(明)黄机纂《(万历)朔方新志·朔方新志序》,载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编,贠有强、李习文主编《宁夏旧方志集成·明代编》,学苑出版社,2015,第12~13页。
[27] 宁夏通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夏通志·人物卷·总序一》,方志出版社,2015,第1页。
[28] 宁夏通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夏通志·交通邮电卷》(下),方志出版社,2008,第543页。
[29] (明)朱栴撰修,吴忠礼笺证《宁夏志笺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194页。
[30] (清)张金城修,(清)杨浣雨纂《(乾隆)宁夏府志·序》,载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编,贠有强、李习文主编《宁夏旧方志集成·清代编》,学苑出版社,2015,第17页。
[31] (明)杨寿修,(明)黄机纂《(万历)朔方新志·重修宁夏志序》,载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编,贠有强、李习文主编《宁夏旧方志集成·明代编》,学苑出版社,2015,第22~23页。
[32] (明)胡汝砺纂修,(明)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第170页。
[33] (明)胡汝砺纂修,(明)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第365页。
[34] (清)张金城修,(清)杨浣雨纂《(乾隆)宁夏府志·卷二十一》,载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编,贠有强、李习文主编《宁夏旧方志集成·清代编》,学苑出版社,2015,第424页。
[35] 刘莹、陈鼎如译,陈逸光校《历代食货志今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第56页。
[36] (南朝宋)范晔撰,张道勤校点《后汉书·西羌传》,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第845页。
[37]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州郡部十》,中华书局,1960,第800页。
[38]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州郡部十》,中华书局,1960,第800页。
[39]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四》,金陵书局校刊,1880,第1页。
[40] (明)朱栴撰修,吴忠礼笺证《宁夏志笺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