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1978年改革启动之后,中国社会快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种转型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改革之前比较单一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和演变,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与社会群体,如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开始出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步上升,人群比例逐年扩大;受雇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人员队伍越来越壮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此外,随着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知识性产品服务但不供职于任何机构的人员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新社会群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社会分层结构,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党中央积极应对这种情况,2015年正式提出将这些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社会群体)纳入统战工作中。按照官方定义,这些新的新社会阶层包括下面几个类别:①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主要是指那些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并掌握专业技能或具有较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②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包括提供知识性服务的专业机构从业人员(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③社会组织从业人员;④自由职业人员,主要指的是那些不供职于任何单位,但又通过提供服务来取得收入的人员;⑤新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指那些在新媒体上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员等。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国内外人才来到上海工作生活。在各个行业工作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新社会群体,他们对上海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这部分人群在年龄结构上比较年轻,因此,这一群体的存在,对于缓解上海的老龄化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上海市新社会群体展开深入研究,不仅仅对这一群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发展的探讨,对于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深入刻画新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包括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价值观维度、生活方式维度等,补充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为制定社会管理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在制度上促进新社会群体更好地安居乐业,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新社会群体在大都市中的社会信心,以更好地发挥这个群体的创造力。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有助于提高这个群体的生活水平,缓解其社会生存压力,加快社会融合,增加社会信心,以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