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在学界各位同仁的鼓励与支持下,《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已经顺利出版了五辑。本书作为第六辑,仍聚焦于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领域的理论探讨及实务研究,考虑选题性质、收稿时间等因素,精选出了12篇文章,分别收录于“改革开放与市场规制法学”专题、“理论聚焦”、“学术专论”以及“判解/实务研究”四个栏目中。
“改革开放与市场规制法学”专题栏目共收录了2篇文章,分别聚焦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践或理论成就与未来展望。宁立志教授和王宇博士的长文《中国知识产权法治四十年:回顾与展望》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知识产权法治的点滴成果进行了整合与提炼,对法律制度、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民法典”对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同时,文章还结合时代背景对新型知识产品的法律问题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而周围和文静的《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演进、发展与展望》则从历史演进、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三个角度对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诞生和发展中的波折是改革开放40多年最好的注脚,对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总结既有研究的历史贡献和发展趋势,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进步和完善指明方向。
“理论聚焦”栏目共收录了3篇文章,以期聚焦前沿法律问题,深剖背后法学理论。本栏目的第一篇文章是杜颖教授和魏婷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商业道德认定问题研究》,该文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技术大背景下,由于网络新兴技术的专业性、前沿性与特殊性,商业道德的认定标准和思路,需要遵循特定的逻辑,对诚实信用原则、行业自律管理、司法创设细则进行考量。苏成子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互联网专条”兜底条款的构成要件研究》针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第2款第4项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细致分析,厘清了技术竞争、竞争机制和法律介入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还强调,在网络空间里,竞争机制是否被扭曲需要回溯到该竞争所处的网络空间的架构之中进行讨论。段宏磊副教授与邱隽思博士的《〈反垄断法〉中农业适用除外条款的审视与修正》则聚焦《反垄断法》的农业适用除外条款,通过比较域外农业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模式指出了我国相关规定在发挥农业产业政策功能和规制农业经销环节限制竞争行为方面的缺陷。文章结合当前《反垄断法》修订的时代背景从主体和行为等角度探讨了农业适用除外条款的修正路径。
“学术专论”栏目共收录了5篇文章,分别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市场竞争风险、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例外规定、用户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保护、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归属以及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富有见地的探索。王德夫博士在《论大数据时代的市场竞争风险和法律应对》中强调,数据信息正在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甚至成为市场基础设施,并使得基于数据信息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这需要在有关法律制度继续发展、完善的同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也要应对潜在的数据信息滥用带来的风险。张楚璇在《我国声音商标显著性的判断标准探究》中围绕声音商标这种新型商标种类的注册及使用中的显著性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传统“分级法”的适应性改造以满足对声音商标设计或申请注册的需要。关梦颖在《用户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模式浅析》中尝试着建立涉及版权过滤系统、知识共享、版权追踪机制、平台责任、集体管理模式等的用户生成内容保护模式,以应对用户生成内容对传统著作权法的冲击。陈曦的《激励理论视野下的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归属研究》则从激励理论出发,否定了人工智能的“社会人”属性,指明其无法成为权利主体。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作者认为应根据版权体系国家的独创性标准来判断,在构成作品的情况下以激励理论为进路进行判断。刘庆博士的《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分别从数字序列信息的使用类型和程度、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和数字序列信息在粮农遗传资源利用中的角色三个方面探讨了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保护问题。
“判解/实务研究”栏目共收录了2篇文章。黄晋副研究员聚焦“飞书”与“微信”的封禁事件,从平台动态竞争、合同自由原则、平台经营者发展自治等角度对平台经营者之间的竞争纠纷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强调适用法律理论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一致。司法和反垄断执法机构对互联网新兴领域的监管有必要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对搭便车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应保持零容忍态度,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张广亚所译的Claus Cammerer的《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一文则从域外学者的专业角度介评了我国2017年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内容、修法亮点以及可进一步完善之处,呈现的是域外业界对中国立法实践全面又不无侧重的关切。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的出版离不开各位作者以及出版社工作人员的热情支持和无私奉献,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艰难诞生的第六辑能够真正起到凝聚学术共识、研拟法治策略的作用,为推动中国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略效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