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 凝聚企业力量,开拓社会创新
王春光[1]
听闻几位年轻同事在调研企业的社会创新问题,但一直不知道他们的调研进展以及发现情况,原因在于自己不做这方面的研究,渐渐地也就疏于关注了。没承想最近吕鹏研究员找我,要我给他们刚完成的企业社会创新大作写个序,才忽然意识到他们的研究取得了出乎我意料的进展。本人不擅长写序,也怕给人家的大作写序,这里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认识是自己没有学术资格给人写序,因此,曾多次拒绝给人写序,也许有人会认为我矫情,而事实上我真的就是这样想的。当然,最近有多个朋友找我做这件事,到了推也推不了的地步,只好硬着头皮干。有时候想以手头事多拖延一下,想把写序的事拖黄了,但是总拗不过朋友的执着。面对同事的好意,只好“逆袭而上”,谈一点儿自己肤浅的学习感受吧!
对企业的社会创新,我虽有耳闻,但是了解不多,看了本书后,确实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对企业的社会创新有了初步的了解。自从中央提倡创新后,创新似乎成了社会流行语,各种工作、各种事项一旦被冠以“创新”便遽然变得“高大上”,诸如企业创新、科技创新、治理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文化创新、脱贫攻坚创新等。当然,许多创新的冠名都是冲着政府实施的创新政策去的,但我们也不能否定少数创新确实是真正的创新,并不纯粹是因政策而生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我们的经济社会在过去的40多年中也不会获得如此快的发展。但是,由于经常听到各单位、各领域都在提创新,我对“创新”就产生了一种本能的疑问,所以,当看到本书书名的时候,我就想,这些企业是不是也打着“社会创新”的旗号行企业牟利之实呢?它们是不是真的在搞“社会创新”呢?通读了书稿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本书讨论的企业社会创新是真的创新,并不是假的创新,虽然企业在进行社会创新时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也有为了追求一些政策支持的表现,但是,它们都是在真正地开展社会创新;而且它们的社会创新改变了我的一些刻板印象,特别是让我意识到,中国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在社会创新方面取得了那么多有价值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这使我对企业推动社会进步有了比过去多一丝的期盼!
本书研究的对象都是民营企业,它们来自不同行业,有从事实业的(如吉利、传化),有从事房地产的(如碧桂园、恒大),更有从事互联网平台和物流的(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美团等)。通过对本书的细读,我发现这些企业在社会创新实践上至少具有这样几点共性的东西。
第一,它们都是民营企业中的“座头鲸”,体量都非常大,虽然它们有自己的专注事业,但是都在向其他领域扩展,呈现多业形态。也就是说,凡是在社会创新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都是座头鲸企业。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社会创新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的,如恒大集团在毕节投入上百亿元资金用于精准扶贫和脱贫,这不是一般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所能做到的。小企业固然也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或也做社会创新,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但是,它们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去“轰轰烈烈”搞社会创新,更不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第二,这些大牌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越来越强劲的社会创新冲动和外部要求,更积极并更愿意大张旗鼓地开展它们的社会创新实践。企业体量越大,社会影响也就越大,越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反过来说,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就越高,就越希望企业能在赚钱之余尽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此,企业要获得越多越广泛的社会支持,就必须通过社会创新来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与此同时,政治对它们的要求也在提高,特别是国家在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中提出“万企帮万村”等口号,虽然首先针对的是国有企业,但是不限于国有企业,而指向所有企业,那些大型民营企业就会明显地感受到政治的动员力量,也会显现出很强的政治敏锐性,会积极响应,凸显其“讲政治”的立场。
第三,大型民营企业的社会创新能力也比较强,更具有可持续性。除了上面所说的经济实力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多样的专业人才和实施各种项目的经验,如营销、项目设计、组织能力,甚至还有自己的研究团队等,它们还可以吸纳和借用企业稀缺但是必需的外部人才,从而将社会创新做实做久。传化集团就是利用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组建相应的研究学院,先对卡车司机开展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方案并加以落实,尽管传化集团事先并不了解卡车司机群体,但是这个创新在外部研究者的支持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至于其他企业所做的社会创新大多是在其专业和业务范围内,因此,就不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第四,本书显示这些企业在社会创新上能做到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有效结合,拓展了企业的社会价值链,也就是说,通过社会创新,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打破了社会创新是负担的传统观念。这也是这些企业乐于开展社会创新的一个强大动力。最优秀的企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追求社会价值,从社会价值中拓展其发展空间,赢得市场和社会的支持。不论是恒大在毕节参与精准扶贫,还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美团、腾讯乃至吉利的公益板块构建,在推进社会创新的同时,它们也为自己的业务找到了新的空间和领域。也许有人在这一点上会怀疑这些企业参与社会创新的动机不纯正,事实上也确有一些企业打着社会创新的名号实则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但是这样的做法会伤害企业形象,使它们很快被社会所抛弃。就目前来看,本书介绍的企业似乎还没有出现此类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产生相似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不能把社会创新当作短期的应景行为,也不能把追求经济效益置于社会效益之上。
这四点只是我个人的读后感,如果细究,还会发现其他更多的一些共性做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说实在话,我之前对这些大型民营企业做社会创新略有耳闻,但是很少经历过或调查过。记得有一次我去西部某贫困县调研,知道一家很有名的房地产企业在当地建设了个特色旅游小镇,但是,在现场走访时我发现那里游客稀少,店铺生意也不好。当地陪同人员介绍说,这家企业原本想把这个小镇建成熙攘的旅游小镇,由此可以就近为建档立卡户提供就业机会。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我们发现,该企业确实是冲着精准扶贫政策去的,但它们希望在那里拓展生意,也就是说把做生意而不是把参与精准扶贫摆在优先位置,结果既没有把旅游小镇搞成,又没有帮助贫困户就业,反而损害了企业形象。当然,这可能是众多参与向善的社会创新的大型企业的一个反例,并不能印证其他企业也是如此作为。这个大型企业也没有在本书中被列为社会创新的“座头鲸”。从这一小点上也可以说明本书对企业社会创新评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当然,由于本书在开篇就不承认自己是一本学术专著,因此,我们也不能以学术标准来看待它。但是,我们也看出了每章似乎都在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并开展了学术论证,具有很强的学理性。与此同时,它又不是一本企业外宣的册子,但是在许多地方又显示出一定的宣传意涵。所以,这里也很难对它做出准确的定性和把握。不管怎样,在我的眼里,这本书首先还是一本严肃的调研著作。
如果按学术调研的标准来要求的话,那么,本书还是有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和空间的。本书在介绍企业社会创新的案例时,缺少对社会创新实践中碰到的困难、问题、障碍以及矛盾的介绍和讨论。在我看来,社会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业,尤其对转型中的中国来说,社会创新是非常艰难的,但是本书给我的印象是这些企业在社会创新上畅通无阻、轻而易举。如果能把社会创新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说透、说深,更容易彰显企业社会创新的价值。在我有限的接触、了解中,企业的社会创新会面临内外各种障碍、张力和问题。在一次参加香港某著名企业在内地参与扶贫的调研中,我了解到,这家企业在内地十多个省份开展了十多年的扶贫帮扶,它的帮扶以前深受扶贫地政府的热烈欢迎,也享受了很多政策优惠和待遇,但是在国家开展大规模精准扶贫后,地方政府可以从国家那里获得的资金越来越多,因此,就对香港企业的那点儿投入看不上眼了,加之觉得香港企业的扶贫过程太啰唆、复杂以及见效慢,影响精准扶贫进度,也不属于上级政府的考核范围,所以,原先给予香港企业参与扶贫的许多支持和承诺都没有了,使得这个企业的扶贫实践陷入了尴尬境地。代表香港企业参与扶贫的项目官员和负责人在调研的路上不断地跟我说,怎么会这样呢?他们原先的所有计划都要做出调整。
当然,相比香港企业的扶贫投入而言,像恒大那样巨资投入,显然会更受地方政府欢迎,而在这个过程中,恒大是不是就没有碰到问题呢?他们有没有一些困惑或障碍呢?如果有的话,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本书的案例并没有对这些做出相应的回应和呈现。我在贵州的调研中也了解到恒大在扶贫中碰到的问题和情况,但这些在本书的案例中没有得到体现,不知道是视角的不同还是对有关实情的了解不一样。不管怎样,企业在社会创新中,或多或少会遭遇政府、社会特别是社会个体的不同想法、不同行为和不同诉求等,那么如何协调、化解各种差异(先不说矛盾)以及由此体现的逻辑和机制,都有值得深入挖掘的价值。总而言之,常规的逻辑是,企业在社会创新中不可能是毫无问题的,也不可能没有碰到过阻力,只有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企业的社会创新才显现出其韧性和价值,也才能让人感受到其真实的实践,避免只谈业绩而忽视问题、矛盾的乏味性和失真性。
写到这里,基本上把我仅有的一点儿肤浅想法和感受说得差不多了。就我的习惯,看一本书的序,就想从中马上找出该书的核心观点以及对书的简单评价,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看下去。但是,事实上,大多数序,并不一定能有这样的效果,也包括我在这里写的序。无论如何,在这里啰唆这么一些话,有一个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说,在我的知识范围和视野里,这本书是目前介绍和讨论中国民营企业社会创新方面最有深度、最详细的。在此之前,我对企业的社会创新了解并不多,也没有一本书能提供这么详细和有见地的介绍和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就是一本学术著作,并不是作者们自己说的那样。企业社会创新在国外有较多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少理论,但是在国内,才刚刚起步。我真诚地期待,本书作者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出色成果面世,推动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跟上国际步伐,当然,最高目标是引领相关研究。
[1] 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