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修复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情绪与感觉

第1章 渴望

意义与情感格局

如果我可以许一个愿望,那么我期许的既非财富

也不是权力,而是拥有希望的壮怀激荡;

我只想要一只永远年轻的眼睛,它焦灼地渴望着,

永远能看到其他的可能。

——索伦·克尔凯戈尔(Søren Kierkegaard)

我的心在胸中悸动,

它在苍穹下告诉我:

“这世上有一物,远胜一切喜悦和痛苦。”

这令我辗转反侧,

上下求索,

夜不成寐,

思慕不已。

——马蒂亚斯·克劳迪乌斯(Matthias Claudius)

渴望是一种感觉,能够赋予我们行动力并驱使我们着手实施。它是我们生命力的一部分。渴望“要求人们积极投入,施展抱负。渴望令人无法忍受消极被动地像狗一样过非人的生活……”[布洛赫(Bloch),1985,扉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我们自己所构建的世界里。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许多因素都是由历史决定或由其他人预先设定的,还有一些因素受到我们自身的影响。由这两者构成的世界,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无论是使我们满意还是令我们痛苦,无论生活中面临的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如此。但这个现实世界并不是决定我们生活经历的唯一因素。在现实世界以外,还有一个备选项,那是机会的天下、希望的世界。这个世界存在于我们的预想中,可能有人会说这“只不过”是我们的想象。然而这份憧憬、这种可能、这个备选项,对于推动和促进我们展开行动至关重要。一旦我们人类在想象中迷失了自我,希望的世界就会与现实世界脱节,从而失去根基、沦为空中楼阁。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我们如果不再预想其他的可能性,不去描绘内心的愿景,就会因为缺乏动力而不再做出改变,听之任之。

渴望催生行动,行动带来改变。即便是深埋于内心的渴望,也会使人心向往之而付诸实施,并且持之以恒,甚至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不过有时候采取行动并不意味着就会有所改变。不为重塑生活,甚至不以改变生活环境或世界的某个方面为目标,而是保持劳作的状态,一味维持现状,埋头苦干。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我不停地干啊干啊,感觉自己就像转轮上的仓鼠一样。我做了那么多,却徒劳无功什么都改变不了。”由此可见,渴望不仅会促成行动,还会引发思考,让人探索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毫无变化一味地勤勤恳恳含辛茹苦,会逐渐蚕食个人的自我价值,从而使行动失去意义。然而,一旦有了渴望这个变化多端的小马达,用来鞭策人们行动的希望就会应运而生,从而让人更积极、活跃,也更有意义,通常也会更有价值、受到更多关注和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渴望是一种基本的感觉,能够有所渴望是“打开未来,更确切地说,是展开了希望的维度”[博约世(Boesch),1998,第23页]。因为能够有所渴望是深植于内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值得每个人去挖掘,生命的活力会随着渴望的深入挖掘而绽放。正如弗里德里希·霍兰德(Friedrich Hollaender)的一首歌所唱:“每个人都需要一点渴望来获得幸福……”

伴随着对深埋于心的那份渴望的发掘,常常会有一些陈砖碎瓦重见天日,可能是曾经的心灰意冷,可能是一段丧毁之痛或失之交臂的经历,也可能是被埋藏起来的恐惧和羞耻。在黑暗中待得久了,猛地走到光亮处会忍不住眯起眼睛;一贯压抑内心渴望的人一旦想展示出他的渴望,开始也会害怕失望,并且羞于看到别人的反应。但这些是重新发现自身渴望的人必须经历的,无论是独自一人去面对,还是在朋友的陪伴下,或者在治疗师的支持下。

但这种穿过前尘往事的挖掘是值得的,翻出的渴望将会给生命注入力量,这往往会是可以移山填海的洪荒之力,是一种一定要有所改变的信念——“是的,我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对,我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是义不容辞的“是的,我有责任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不能以自己的不满苛求别人,我不想再继续以前的生活,有些东西要变一变了……”有些力量是循序渐进、一点点积累的,有些力量是爆炸式地瞬时充盈起来的。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了变化,对生活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

但是当渴望被再次挖掘出来时,人们往往还不清楚自己渴望的是什么。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并写下这样的诗句:“我正在寻找一朵花,却不知道是哪一朵……”

渴望越来越强烈,却像浓雾一样,浓烈却模糊。那么此时就有必要去搜寻,自己渴望的究竟是什么。许多重新发现了自身渴望的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事业、搭档或伴侣。有些人拓宽了职业生涯,或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创造力,开始学习演奏乐器,开始唱歌、跳舞或绘画。正如英国女作家A. L. 肯尼迪(A. L. Kennedy)在她的小说中对热爱与向往的描写:“仿佛在镇静剂的湿雾中搅动,她有时会感到极大的躁动,渴望释放而翩翩起舞,用奔放的舞步、翩然的身姿征服所有人。”(2001,第55页)还有一些人,外表看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但内心却越来越有自我意识,并会将之转化为愿望和想法。不少人感受到自己对自然的渴望,对个人空间的渴望,对拥有自己的公寓、自己的房间,甚至具体到一张只属于自己的椅子的渴望。

迷茫与困顿

心灰意冷

当人们有所渴望时,无论它具体是什么,一旦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他们都会感到痛苦。尤其当他们寻求的是支持和依靠时。如果他们不知道如何接近自己想要的,就会感到无助。当期待和希望落空时,就会越来越心灰意冷。偶然的失望和失败,通常不会伤害到渴望。但如果它们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里不断延伸,引发接连不断的重复失望和失败,它们带来的痛苦也会不断延长,那么人们就会寻找避免失望和痛苦的出路。

一个办法是彻底消除内心的渴望,信奉“没有希望,何来失望;心不动,则不痛”。特别是孩子,往往被迫采取这个方法,心比天高奈何能力有限。诚然,为了积蓄力量,在一定的时间里降低内心的渴望,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潜心寻求改变的机会无可厚非,但也不乏有人动心忍性的时候偏离了本心,不幸永久地失去了内心的渴望。

每个人掩盖渴望的方式各有不同,或是消灭,或是隐藏。有些人使自己的感觉麻木,有些人自毁式地以酒精和毒品等麻醉自己,有些人用其他的情感来取代渴望,还有一些人把渴望深深地埋葬,以至于忘记了它曾经存在过。对他们来说,渴望只属于言情小说或爱情肥皂剧,而不会在生活中出现。

隐藏和掩饰的渴望可以延续很多年,常常伴随着苦涩的回味,令人怅怅然若有所失,无休止地寻寻觅觅——“但我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这背后,潜藏着某些人的绝望和空虚。但即使那些掩埋了自身渴望的人安定下来了,他们仍旧惘然若失,觉得自己不完整。他们觉得自己缺乏活力,缺乏改变事物的洞察力,缺乏一种更自主的生活态度。

假如你正处于心灰意冷的阶段,那就需要有一个了解你的渴望的人来帮助你,给你的渴望说说情,让你认真地把这当成一回事,支持着你朝前看、在意冷心灰中寻找余烬火星。

一位42岁的男士谈起他退减的渴望,说“按说我应该很幸福,我有足够的钱,一个几乎完美的伴侣,事业上风生水起,身体也很健康”。开口就是“按说”,下文必有“但是”,果然他话锋一转:“但是我从来没有安心过,总是不满意。”他谈到了他的不安。他所取得的一切最终都不适合他,不是他所渴望的。他越来越努力,四处奔波,但他的渴望永远遥不可及。在内心深处他渴望自己小时候最缺少的:家里的温暖与安全感。他刚刚出世,父亲就离开了他们母子,父爱的缺失更加深了这种渴望。他曾在女友身上寻找母亲般的温暖与安全感,为此接二连三换过很多个女朋友,但都没有成功,最后终于在运动中找到了。他混淆了自己的渴望,误认为要以母亲为榜样追求事业,没有看清他所渴望的实际上是妈妈般的温暖与安全感。

这位男士的向往一直都很强烈。渴望驱使他继续前进,也令他不安。他寻寻觅觅,做出各种尝试,以求实现内心的渴望,却始终不清楚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渴望到底是什么。他的渴望转了个弯定位在从前,而他却不断在未来寻找过去的点滴。

在伴侣身上寻求母爱的踪影,期待以事业有成换取父母的认同,这些无异于把渴望塞进一件不合身的外衣里。渴望的客体不一定等同于主体。渴望一辆新款的保时捷,可能是出于出人头地的向往;想当明星的愿望背后,可能是摆脱贫困、跳出社会排斥或被无视的境地的渴望。

它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渴望的外在与本质不统一时,人们即使实现了表面的渴望,也不会迎来内心的满足,而是直接走向了对新事物的渴望,开始追逐下一个、再下一个目标。当然,我们所有的愿望和渴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求新求变本来是人类活力的一部分。但当渴望一变再变,不断升级,变化本身成了追求时,就是时候该问问自己:“我渴望什么?”“我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如果你不自知地在对未来的追求当中渴望着过去,那么在前路等待你的很可能是另一种感觉:悲伤。因为你的追求无异于水底捞月,镜中拈花,是永远抓不住的一指流沙。这就意味着你需要放手了。放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你会意识到,经历了过去还剩下什么,彻底结束了的是什么。

昨日之日不可追,无论是幼时妈妈悉心的呵护与陪伴,儿时的一处故居,还是少时的那段初恋。对过去念念不忘就会使自己不时陷入痛苦,不能向前看就逃不出悲伤。所以痛苦来临不是坏事,对难以放下从前的人来说,面对痛苦反而是件好事。

在远方,在未来,触不可及

渴望往往是一种空缺。我们来看看这样一张照片:一个7岁的男孩凝视着窗外,他的面孔映在玻璃上,眼里充满渴望。他渴望着什么呢?从照片上看不出来——渴望是不可见的,却又是照片的一部分。他所渴望的事物对于观赏照片的人来说是不可知的,甚至可能这个孩子自己也不清楚。艺术作品就从这个角度描绘渴望。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e)前奏曲的特里斯坦和弦一响起就极准确地表达了不断渴望、欲求和憧憬的动机。奇妙的是,这段本身应该是以A小调为中心的和弦,却始终模糊调性并不挑明。虽然这个和弦一次又一次反复出现,但是主和弦由头至尾从未出现过。[绍布(Schaub),2000,第214页]以音乐的留白展示对恋人的渴求,这份憧憬似乎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实现,但非在此地,也不是此时。

由于空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高度紧张,我们人类喜欢用心中的图像或想象来填补空缺。这里不能不提的是,如果现实令人无法承受,人们会臆想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来美化和掩饰过去。而这样的臆想,往往也会投射到遥远的将来或某个遥远的地方:“等到退休了,我的日子就好过了”“等孩子大了,我再好好善待自己”“当我找到真爱,我再减肥和健身”……许多人并不为自己的渴望而努力,而是寄期望于或远或近的未来。这样做的危险是错过当下的人生。眼前的生活和向往的人生之间出现了貌似无法逾越的鸿沟。

谁把自己渴望的人生投放到未来和远方,谁就错过了迈向目标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可能实现遥远的目标。因此,把宏大的愿景分解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愿望,并且逐步达成这些愿望,这一点非常重要。下面的内容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我们在接下来的指南里将具体说明。

建议与帮助

如果渴望有了基石和方向,只要它足够具体,就可以转化为行动,使渴望成真。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不仅你的脑海中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许多客户也是如此。

范例

大多数人在实际周围环境中遇不到任何榜样,那么一个“普通人”要如何让渴望成为现实呢?具有“示范性”的影响力往往在虚拟世界中,尤其是对那些在心灰意冷中熄灭的渴望,和在白日梦中肆意疯长的渴望来说。人们倾向于寻求假想的鼓舞和榜样,在电影和电视连续剧里把明星对号入座。戴安娜王妃之所以被这么多人深切哀悼,是因为她是许多人梦想的化身,渴求关注、追逐名望、渴望爱与被爱,尽管遭受各种屈辱仍然保持了骄傲和尊严,物质生活富足稳定。因为她并非“天生”就会成为公主或女王,而是通过婚姻嫁入王室,这让很多有追求的普通人更认可她。流行乐坛也有类似的情况。有的人出道前是麦当劳打工妹,通过电视选秀进入女团;有的人出道前寂寂无闻,在海选中崭露头角;出道前还在读书的少男少女通过超级男声、超级女声成为巨星;他们汇成了一幅群像,象征着普通人也可以实现梦想。

而绝大多数影视剧、音乐作品中呈现的情景、角色与童话最大的共同点在于,童话般的生活。《漂亮女人》(Pretty Woman)、《泰坦尼克号》(Titanic)等一众电影,都与童话故事毫无二致——永远会有骑士前来相救,帮助女主人公脱离困顿、孤独、不尽如人意的生活。大多数人都不会自力更生,而是任性地等待所谓的“白衣骑士”像私人定制一般恰到好处地拯救自己的生活。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和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争先恐后地去拯救世界,或者至少也要拯救全飞机的乘客或整栋高楼的居民。而谁又能从父亲高举的大棒下救出被殴打的13岁的孩子?德国电视二台(ZDF)曾热播电视剧《梦想之船》(Das Traumschiff),其中的乘客们反映了许多电视观众的渴望。但是,梦想要如何成为现实?

渴望是一种力量,它使生命保持活力。有的希望遥不可及,有的梦想无法实现。若是对一个无法企及的榜样心生向往,无可指摘;倘若怀有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渴望,尤其可贺,它会让生活无比丰盈充实。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渴望转化成具体的愿望。

愿望

你需要通过实现哪些愿望或需要借助什么人,才能走近甚至满足你的渴望?有些人心中的向往已经荒芜,只残存着一些默默的渴望。所以有必要去练习甚至从头学起,重新耕耘自己的愿望。第一步要从了解你内心的渴望做起。想想看,你渴望的具体是什么,列一个心愿单出来。这些渴望不需要很多,但要尽可能的具体,比数量更重要的是具象。比如“多去旅行”的愿望,就不如“去巴黎度一个周末,再去挪威住两个星期”来得具体。

然后请你具体地阐述你的愿望,什么时候、怎么实行(比如“今年”“乘长途汽车去巴黎,路费不需要太大的花销”)以及你需要花多少时间和钱,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等等(比如“希望在圣诞节前得到一笔钱,作为去挪威的盘缠”)。那么,这是你单方面对自己的愿望,还是涉及你对他人的愿望?这里也是越具体越好。把你想到的都写下来。这有助于避免你糊弄自己。

不要害怕具体分析你最切实的愿望。比如:“其实,我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改变我的生活……”“实际上,我就是想彻底换个工作……”这样的“其实”“实际”后面跟着的往往是“然而”“但是”——“但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实现……”,这些“其实……但是”式的句子会导致你永远停留在许愿阶段,愿望也永远无法实现。所以,不如踏踏实实地迈出一小步,也许更有帮助,比如“我明天要克服我的恐惧,或者我下周要迈过这个坎儿,我要找人聊一聊,谈谈我的心愿,听听他的建议,看看他能提供什么帮助,或者出于同一立场给予哪些支持”。

重要的是,永远不要低估他人的参与。根据我们的经验,完全靠自己,独自把内心的渴望转化成愿望并一步步去落实,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比如说,想变得更有勇气,就请权衡一下,有没有人可以陪伴你、支持你实现梦想?

当你把愿望传达给其他人时,有必要区分开实现愿望的具体方式。你是在等待梦想成真,还是期望或要求别人督促你实现自己的愿望?当愿望伸手可及时,你会采取行动吗?

等待

通往愿望的各种途径中能动性最低的就是等待。比如你买了彩票,等着中奖;比如你向喜欢的人表白,等待对方的答复;比如你在工作中希望得到另一个职务,等待着心愿达成。等待可能是刺激的,伴随着高度的紧张和兴奋。比如急着赶火车前往目的地,但火车已经晚点了却还迟迟不来;等待也可以是悠闲的,比如同样是坐火车,等的却是每日搭乘、准时来到的班车,而你也早早地就在站台上等火车进站了。

等待是许多愿望中固有的底色,这就是为什么等待往往与我们的渴望息息相关。比如渴望幸福,心心念念唤起爱慕之人的关注,满心期待喜欢的人回应你的表白;渴望别人的尊重,渴望在公司里因表现出色而获得升职。等待通常以积极地表述内心愿望拉开序幕,而心愿达成的前提则有赖于自制和被动,就像想中奖要先买乐透填数下注。当愿望的实现与等待脱不开干系,总不免生出些“得失在人,祸福惟天”之感——认为它取决于个别人或某些人的反应,取决于某种情况,取决于命运或上帝,取决于倒霉或走运……因此不少人都会说:“我不想等。”

不时地,你会在日常生活中体会或感受到,仅凭等待是不够的,要达成愿望就要有更积极、更投入的付出。无论多么深切的渴望,如何细微的心愿,在饱含渴望的等待中隐藏着这样一个事实:梦想有其依赖性。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地坚持都未必一定能够实现梦想,无论是孩提时代的单纯愿望,还是危险,甚至病态、狂妄的念头,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就能梦想成真,且不说愿望的实现有时候取决于运气,如果这份愿望需要他人的参与,那么愿望的实现还取决于他人,不是可以独立解决的。其他人会回应你的这份梦想吗?他们愿意帮你实现愿望吗?他们是否有能力、有意愿为此而努力?如果有人觉得,他的愿望能否实现只取决于他自己——他的心愿有多深切、他是否付出了足够的等待,结果会是怎样?如果他期待的是自己表白的对象也爱自己,那么无论坚持多久,都可能只是一场深情而徒劳的等待。与之相反,在不放弃的前提下,如果认识到了这种依赖性而去试图找到两个人的共鸣,岂不是比束手以待更有意义?又或者,及时地调整方向,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对某人的爱注定不会有结果,何不干脆放手,怀念也罢,释然放下,虚位以待真爱到来。

期待

在通往愿望的道路上,比等待更强烈也更明确的就是期待了。“我期望你今天能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我期待你如果今天又要加班,会提前给我打个电话。”人们有时不会把期待包装成一个疑问句,而是会用陈述句来表达,甚或默不作声地凭空期许,那么在句尾作结的恐怕不会是一个称心如意的句号,而是感叹号。如果对方装聋作哑,或者产生了抵触心理,愿望就会落空,许愿的人也会对此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可能最后孩子仍然不会整理房间,而伴侣最终还是没有打来电话。但毋庸置疑的是,同样的愿望如果用期待来表达,会比等待来得更强烈、更深切,也更有可能被满足。

用等待发送出的愿望通常显得轻微又偶然,难以引起接收者的认真对待,甚至可能因为过于平静而显得非常隐蔽,导致对方根本没有接收到。反之,如果清清楚楚地把这种渴望和意愿通过期待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么对方接收到的概率就会高得多,收到答复的可能性也相应更高。至于收到的会是怎样的答复,就像愿望的性质一样,这还取决于其他人和其他因素。

要求

要求比期待来得更强烈。“我请你离开这所公寓!”“你要接受我有自己的感觉和兴趣!”“这是我对你的终极建议,接受它对你有好处。”要求中还潜伏着威胁:“如果你不接受我的愿望和要求,那么……”一个包含着要求的句子里,后面往往跟着一个“否则”。当人们用姿态或动作表达他们的要求时,他们的手部通常会紧张地向前伸。提要求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希望加薪是一项重要的意见表达。如果没有被满足,通常也不会有任何后果。当期望加薪的愿望更加强烈,它的表达可能是这样的:“你应该给我加薪。如若不然,我要考虑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了。”加薪的要求通常裹挟着威胁“要是不给我加薪,我就另谋高就了”。有所要求的前提有可能是为了更接近渴望的目标。这个目标不必具体,甚至可以很抽象,比如对公平的向往。

如果一切等待、期待和要求都徒劳无功,那么恐怕就有必要改变一下愿望的方向,或寻求一些帮助。愿望最终还有另一系列性质和动向:把握,抓住,出手。

抓住

一名女士谈起她等心仪的男同事约她已经等了九个月。她甚至很勇敢又“随意”地“明示”过,她说:“这个问题呀,等我们一起去喝杯咖啡,好好聊聊这个。”这位男同事当即点头同意,却并没有主动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女士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同事的邀请。担雪填井,白费力气。要求比期待来得更强烈。她也怀疑过,难道是同事对她不感兴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同事对她也很上心。她思来想去最后将问题归结于自己,并求助于心理咨询。治疗师告诉她,男人有时候也很害羞。男人也常常会有愿望又不敢表达,要等明确的信号,以免使自己陷入尴尬。治疗师的话让她非常的震惊,因为那位男同事给人的印象非常自信笃定。然而当她开始仔细观察时,才发现他也和其他男人一样,有许多不安全感。最终她意识到现在这种无望的等待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不得不继续下去,要么只能放弃自己的愿望。治疗师摇摇头,指出还有第三种选择:“你可以邀请他呀。”起初,这个建议对她来说太荒谬了,她有点不好意思,也有点胆怯。在治疗师的鼓励下,她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克服了恐惧和害羞,终于采取了主动,并且一击制胜。

摆脱被动局面,主动出击,并非每次都能马到功成,但肯定可以走出消极和等待,让渴望变得更明晰。如果上文提到的男同事拒绝了这位女士一起吃饭的邀约,她可能会感到悲伤和失望,但同时也能看清事实,及早结束这种被动、旷日持久、疲惫不堪的等待。只有走出这份期待才有机会和其他人走到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把握”“抓住”“出手”都是愿望的主要属性。伸出手去,抓住了,就像前文的女士一样把手伸出去、去抓,这既是其字面意思,也有象征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