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梁门

梁门,前人依其是足阳明胃经之气(经气流注的重要地方作“梁”)出入的重要门户而得名;是足阳明经的上腹部腧穴,位于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穴下内部是肝下缘和胃幽门部。

依其穴位所在、穴下脏器、针感走向、胃腑功能和胃与他脏的关系,本穴治疗胃和上腹病以及在病理上同胃有关的一些病证。

取本穴多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很少施用补法。

【治疗范围】

1.胃腑病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腑功能正常与否,与脾、肠、肝的关系密切。凡胃与脾、肠、肝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病证和寒凉伤胃、饮食停积、湿热蕴结、痰湿停胃等因所致的胃腑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2.同胃有关的病证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气血以滋养。《灵枢·五味》篇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腑功能失常,生化气血之源不足,以致气血亏虚引起的病证,取本穴治因治本,使胃腑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正常,气血旺盛,则病自愈。

3.局部病

本穴还治疗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变,如气滞血瘀、肝气郁结、阴寒内盛、寒邪内结引起的上腹疾患。足阳明之筋,从阴器循本经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其经过本穴所在处经筋病证及其上下腹肌拘急、板硬、挛痛等,也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功能】

1.辨证取穴

用泻法,和胃降逆,消导积滞,配艾灸温中和胃。

2.局部取穴

用泻法,消积软坚,配艾灸或烧山火,温散寒积;用艾灸,有温阳逐冷之功。

【主治】

反胃、呃逆、胃痛、呕吐、幽门痉挛、疳证、积滞、腹痛、腹肌痉挛、积聚、腹胀。

亦治痰饮、郁证、传染性肝炎、经闭、月经不调、乳汁缺乏等。

【临床应用】

1.呃逆

取本穴用以和胃、温胃、消导积滞。

(1)寒冷伤胃,胃阳被遏,失其通降引起的寒呃,取泻梁门、上脘(均配艾灸或烧山火)、足三里、公孙,温胃散寒,降逆平呃。

(2)痰浊内阻,气机不利,胃失和降引起的实呃,取泻梁门、上脘、丰隆,祛痰和胃,降逆平呃。

(3)宿食停滞,痰浊中阻,郁久化热,胃火上冲引起的热呃,取泻梁门、中脘、足三里(配透天凉),或泻梁门、公孙、内庭,消积导滞,清胃降逆;或泻梁门、丰隆、内庭,祛痰导滞,清胃降逆。

(4)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肝火犯胃,肝胃之火上冲引起的热呃,取泻梁门、行间、内庭,或泻梁门、太冲(配透天凉)、足三里(配透天凉),平肝清胃,降逆平呃。

(5)情志失和,肝气犯胃,气机阻滞,胃气上逆引起的实呃,取泻梁门、内关、公孙,或取泻梁门、太冲、公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6)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胃失和降,虚气上逆引起的虚呃,取梁门(泻加灸)、关元(补加灸或烧山火)、神阙(灸)、公孙(泻),温运脾阳,和胃降逆。

对于脾肾阳虚、元气衰败的虚呃,急于温补脾肾,扶持元气,一般不宜取刺本穴。

2.胃痛

(1)肝气犯胃型:

因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所致。证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或窜及后背,嗳气频作,时痛时减,脉象沉弦,舌苔薄白等。取泻梁门、上脘、内关,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2)脾胃虚寒型:

因脾胃虚寒,纳运无权,胃失和降所致。证见胃脘隐痛,按之痛减,泛吐清水,食少嘈杂,神疲懒言,面色苍白,甚则口吐冷涎,四肢不温,喜暖恶冷,脉象虚软,舌淡苔白等。针梁门(泻加灸或配烧山火)、足三里(先泻后补)、关元(补加灸或烧山火),温运脾阳,调胃止痛;或艾灸梁门、上脘、神阙、关元,以收温阳益脾、暖胃止痛之效。

(3)饮食停滞型:

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壅塞胃脘,胃气不和所致。证见胃脘胀满,痛而拒按,脘闷恶食,吞酸嗳腐,痛时欲泻,泻后痛减,或伴有呕吐,脉象弦滑或沉滞有力,舌苔白厚或厚腻等。取泻梁门、上脘、足三里或点刺四缝穴,消食导滞,和胃止痛。胃腑发凉,喜暖畏冷者,上方梁门和上脘加灸,以温胃散寒。

(4)湿热蕴结型:

因湿热内蕴,留滞中宫,损及脾胃,纳运失职所致。取泻梁门、中脘、阴陵泉(配透天凉),清利湿热,和胃畅中。

胃气虚弱型胃痛,不可取补本穴。患野施补,会影响气机的通畅。

3.幽门痉挛

梁门穴下内部是幽门部,施用泻法止痉和胃。因幽门痉挛,食谷下行阻滞不畅,以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的胃脘满闷、嗳气泛酸、食欲不振、食谷不下、反胃呕吐等症,配泻公孙、中脘,止痉和胃,理气降逆。

4.腹痛

取本穴治疗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之腹痛。

(1)寒邪凝滞:

《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和“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则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由于寒邪入侵腹中,阳气不得通畅,脉络痹阻,气血不畅,中阳被遏,寒邪内积故腹痛。“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刺节真邪》)。故泻灸梁门、下脘,艾灸神阙,温散寒邪,通经止痛,可收“住痛移痛”之效。

(2)脾胃虚寒:

《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属于脾土虚寒,健运失职,可灸梁门、下脘、神阙、天枢,扶阳散寒,或泻灸梁门、天枢、下脘,艾灸神阙,温阳益脾,散寒止痛。

(3)肝气郁滞:

因肝气郁结、气滞脉络所致之气滞腹痛,取泻梁门、间使和以痛为腧的阿是穴,理气散滞,通络止痛。属于气滞血瘀型者,上方加泻三阴交,共奏理气行血、通络止痛之效。

(4)饮食停滞:

《素问·痹论》篇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食滞腹痛,针泻梁门、下脘、足三里,消食导滞。

5.腹肌挛痛

《灵枢·经筋》篇说:“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和“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是由于阴阳经脉失调所致。本穴所在处腹直肌经筋,因感受寒邪,呈阵发性拘急疼痛,俯而不伸,反折筋急,不能伸腰,不可当作腹部内脏病疼痛治之。可浅刺泻梁门、天枢、太乙或阿是穴,均用艾条针上灸,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6.积聚

取泻本穴,治疗穴位所在处之积聚,以收行气散结、消积软坚之效。根据积块的大小,配取患野有关腧穴或阿是穴。属于血瘀者,加泻三阴交;属于气滞者,加泻内关;属于气滞血瘀者,加泻间使、三阴交;属于气滞痰结者,加泻间使、丰隆;属于食滞痰郁者,加泻中脘、丰隆。

【病案举例】

例一:

高某,男,54岁,住南阳县王村公社王村大队。1964年6月11日初诊。

主诉:

腹痛三天。

现病史:

于三天前突然咳嗽引起左侧腹直肌阵发性拘急抽痛,右侧腹直肌、腰肌间断性抽痛,时而腹直肌拘挛抽痛牵引腰部,腰腹活动受限,一昼夜拘挛抽痛约二十次,咳嗽、仰卧和起立时易于出现。四天未解大便,经服用蓖麻油后解便如羊屎,食欲不振,口味不佳。舌苔白腻微黄,脉沉弦数。按压腰腹部无痛感。

辨证:

腹直肌是足阳明经脉循行之处,突然咳嗽使阳明经气受阻,故出现以上症状。

治则:

疏畅阳明经气,通便导滞。

治疗:

初诊,针泻梁门、天枢、足三里、解溪;二诊,一诊后腹直肌拘急疼痛次数减少,时间缩短,针泻梁门、天枢、丰隆、内庭;三诊,二诊后腹直肌仅拘急两次,已不痛引腰部,但仍未解大便,舌苔白腻不黄,针泻梁门、天枢、足三里、照海;四诊,三诊后腹肌拘急疼痛仅一次,时间较短,舌苔和大便均恢复正常,饮食增加,心情舒畅,精神良好,针泻梁门、天枢、解溪。

随访:

1964年6月16日其爱人特来告知在此针愈。

例二:

邢某,男,26岁,住南阳市郊白河公社安庄大队。1964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

患胃痛已十年之久(因寒凉伤胃而得)。

现病史:

十年前因吃甘蔗过多,寒凉伤胃所致,此后每因寒凉、郁怒或劳累过度即复发。其疼痛部位在中脘穴处及胁下、左上腹和脐周,时而剧痛、隐痛或胀痛,两胁痛甚时则窜及两上肢,得暖则舒。食欲不振,嗳气吞酸,胃脘嘈杂,嗳气频作,大便干秘,咳嗽则腹部及背部隐痛,语音低微,面色青黄,身体虚弱,脉象沉弦。中脘及左侧梁门、天枢和肝俞、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均有压痛。胃肠钡餐透视无异常发现。

辨证:

因寒凉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虚寒,纳运失职所致。脾胃虚寒,不耐邪侵,故嗣后胃痛每因寒凉、劳倦,或郁怒即出现脾失健运,胃不受纳,肝气犯胃,横逆走窜等上述一系列证候。

诊断:

胃痛(肝气犯胃型)。

治则:

疏肝理气,和胃调中。

治疗:

初诊,针泻中脘和左梁门、天枢和间使、太冲,拔针后胃痛、腹痛、嗳气吞酸、太息以及咳嗽时腰背部隐痛等症状消失;二诊(9日)饮食增加,仅右胁下隐痛,针泻上脘、梁门、间使、太冲;三诊(11日),原有症状治愈,饮食增加,精神良好,最后针治一次巩固疗效,针穴手法同二诊。

例三:

周某,女,23岁,住新野县王集公社曹集大队黄北香村。1977年5月16日初诊。

主诉:

呃逆、太息月余。

现病史:

因情志失和引起胃痛,内服中药一剂胃痛停止,但随即出现呃逆、太息交替频作,影响言语和饮食,白天严重,平卧减缓,夜间较轻,熟睡停发。伴有胃腑闷痛窜及胁肋、食欲不振、精神抑郁、腹直肌异常强直坚硬等症状,舌苔薄白。因患者不合作无法切脉。

辨证: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之呃逆、胃痛。

治则:

理气和胃,降逆止痛。

取穴:

一诊,针泻内关、足三里、公孙。二诊、三诊,针泻中脘和梁门。

效果:

一诊后呈间断性发作,时而严重,腹直肌强直坚硬明显;二诊后时而发作,发作较缓,饮食正常,胃腑不痛;三诊后症状完全消失,仅胃腑按之作痛;四诊痊愈。

随访:

1977年6月8日,回信告知治愈未发。

【讨论】

1.本穴针感

略向肋部方向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腹里逐渐走至不容穴处;略向天枢穴方向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腹里逐渐走至天枢穴处;针直刺,其沉重发胀感在局部;略向内或向外侧斜刺,其针感走向同侧数寸远的范围。胃气上逆的病证,以使针感由上而下扩散为佳。

2.临床见闻

参见上脘一节【讨论】。

3.针刺注意事项

(1)取本穴针刺前应触诊肝脏或脾脏是否肿大,肿大的边缘如在本穴处或本穴以下,慎不可刺,以免刺伤肝脏,导致严重后果。如1945年,一位30多岁的肝炎(肝肿大)患者,被一医生按“久郁积块”治疗,针刺右侧梁门(用24号毫针针入二寸),因刺伤肝脏,造成内出血而死亡。

(2)素体虚弱或正气不足,复患胃腑疾病,或胃腑病证日久,服用破伤正气的药物较多,致使正虚邪实的患者。取刺上腹部的梁门、上脘、承满、中脘等穴,用24号毫针,刺入二寸深左右。若进针后影响呼吸,出现气闭或呼吸浅短、面色苍白、语言难出,甚至肢体发软等症状时,应将针提出数分或提至一寸深。若提针后仍不缓解者,可将针拔出,或急补合谷、足三里,益气固脱。

4.孕妇禁针、禁灸

参见下脘一节【讨论】。

5.本穴多用泻法之由

六腑以通为用,胃喜通降消导。患野取穴的病候多实证,胃腑多实证,他病及胃,胃病亦多实。“邪祛正自安”,因此,本穴多用泻法。胃之虚证多与脾虚有关,取补本穴直达病所易使胃腑滞满,影响气机的通畅。

6.针刺过深的原因

腹部腧穴进针过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加指压,组织陷凹,刺道加深,超过欲刺的深度。尤其是对于皮肤粗糙坚实的患者,施用24号以上的毫针进针,因不易进针,施加针压,突透皮肤,易于深刺。

7.梁门穴处的压痛和寒热反应

以上反应有助于判断胃腑疾病的虚实寒热。如拒按或按之痛剧,多属实证;喜按或按之痛减,多属虚证;畏凉、喜暖,得暖则舒或痛减,多属寒证;恶热喜冷,得凉则舒或痛减,多属热证。此异常反应,多随病情的减轻而减缓,或随疾病的治愈而消失。

腹痛、腹胀,取本穴捻泻或泻灸至腹部舒适、肠鸣、打嗝、矢气或穴下肌肉由涩滞转为松疏时,其效较佳。个别病例留针时,针体自动向内深入“吸针”,多属虚寒证;针体自动向穴外移动“顶针”,多属实热证。

8.拔针后腹痛原因和处理

腹部腧穴,如梁门、上脘、中脘、下脘、天枢等穴,每次针刺两、三个穴,使用24号毫针,刺入一寸五分至二寸深,起针后五至十五分钟,个别病人腹部突然出现胀痛、结痛、窜痛、绞痛,甚至痛剧气闭无知者。是因用泻法留针时间短,拔针后患者突然起坐,影响腹内经气、气血的运行或胃肠气机的通行,以致经气被滞,气血结聚之故。穴下内部是肠腑的腧穴,亦有因此出现肠绞痛的。此时针泻足三里、内关或间使,行气畅中,解除症状。否则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或使原来病情加重。

【歌括】

梁门中脘旁二寸,和胃散结积滞运,

温胃散邪降逆气,刺入寸半泻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