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足太阴脾经
第一节 概论
【经脉的循行路线及病候】
1.循行路线
起于足趾内侧的末端,沿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第一趾跖关节突起(核骨)的后面,上行到内踝前边,分布到小腿后,沿胫骨的后缘交叉线出于足厥阴肝经的前面,走上膝内侧,上达股内侧的前面,向上深入腹部,交会于任脉的中极、关元、下脘等穴,统属脾脏,联络胃腑。再向上交会于足少阳经的日月穴,与足厥阴经相会于期门穴,通过横膈,挟食道上行,通过手太阴经的中府穴,通连舌根,散布于舌下。其分支,从胃部别行上过横膈,脉气输注于心脏中,与手少阴经脉相衔接。属脾、络胃。本经腧穴治疗脾和同脾有关的胃、肠、心、肺、肝、肾的病证以及本经循行处的病变,都是通过它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经脉通路经气的作用而发挥疗效的。
2.病候
本经病候多见腹胀、水肿、泄泻、肠鸣、黄疸、痞块、疳积、胃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重、舌强、舌痛等以及其他循行处的下肢病变,是脾脏、脾经经气和有关部位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在全身和体表出现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都是通过本经在它所联系的部位反映出来的,对于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病候的发生、发展、传变和痊愈过程,也都是通过本经而实现的。它所反映的这些病候,都是本经腧穴的治疗范围,是通过本经经脉和改善本经经气而收效的。
【脾的生理病理】
脾位腹内,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在体为肉,开窍于口,与胃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益气,统血。凡致使脾脏功能失常,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血液的统摄,脾气的摄固,或致使脾胃受纳、腐熟、转输、传导功能失常所发生的病变,都属本经有关腧穴的治疗范围。从病理类型来分,凡是中气不足、脾阳虚衰、寒湿困脾、脾不统血、脾蕴湿热的病证,可分别取刺本经膝以下腧穴施治。属于脾虚及肺、脾胃失和、脾肾阳虚、脾湿犯肺、肝脾不和、脾胃湿热、心脾两虚等病理类型者,分别与肺、胃、肾、心、肝经有关腧穴及其背俞穴或腹募穴以及任脉的关元、神阙等穴配治。肠腑属于脾胃系统,与脾有关的肠腑病,可与大肠之俞募穴、下合穴配治。脾之所以兼见胃、肠、心、肝、肺、肾的病证,是因为脾经与心、肺、肠、胃有密切联系,肾经经脉与心有直接联系,肝经经脉与肺有直接联系,互为影响之故。
【所属腧穴的分布及治疗范围】
1.本经腧穴
有隐白(井木穴)、大都(荥火穴、母穴)、太白(原穴、输土穴)、公孙(络穴)、商丘(经金穴、子穴)、三阴交、漏谷、地机(郄穴)、阴陵泉(合水穴)、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等21个穴。分布在大趾内侧、第一趾关节后、内踝前、胫骨内侧、股内侧前缘、胸腹第三侧线、腋下胁部等处。其共同性是:都治疗所在处和邻近处的局部病。其特异性则是:膝以下腧穴还治疗脾、胃、肠和生殖、泌尿方面疾患;腹部腧穴还治疗穴下有关脏器的病证;大横还治疗蛔虫症;三阴交还治疗血分病、皮肤病、男女生殖系统病;血海还治疗血分病、皮肤病和皮肤过敏性疾病;阴陵泉还有利水祛湿的特殊作用。因此,膝以下腧穴治证很多,使用很广。
伤寒病中的太阴证是阴陵泉、太白等穴的治疗范围。温病中的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的实热型、虚热型,是三阴交、血海的治疗范围。温病中的气分证候,属于湿热留恋,或湿热内郁、里热夹湿型则是阴陵泉的治疗范围。
2.本经交会于他经的腧穴
有交会于任脉的中极、关元、下脘,足少阳的日月,足厥阴经的期门,手太阴经的中府。
3.他经交会于本经的腧穴
有足厥阴、少阴经交会于本经的三阴交;足厥阴经交会于本经的冲门;足厥阴、阴维脉交会于本经的府舍;阴维脉交会于本经的大横、腹哀。公孙穴通于冲脉。其中,三阴交还治疗肝、肾病;冲门还治疗足厥阴为病的阴器病;府舍还治疗足厥阴为病所在处的腹痛;公孙还治疗冲脉为病的逆气而里急、逆气上冲、少腹痛、瘕、疝、胃脘痛、胸脘满闷、结胸、反胃以及月经病。
本章常用穴:
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