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常灸出奇效:慢病康复新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灸法的创新与发展

灸疗学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黄帝内经》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强调“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这些记载都表明灸疗无论在医疗还是预防保健方面都具有重要医学地位和其他疗法的不可替代性。长期以来灸疗技术缺少创新,灸疗理论发展缓慢,灸疗疗效没有与时俱进提高,以致临床出现“但见针治病,不闻艾绒香”的灸疗萎缩状况。如何充分发挥这一独特卫生资源的优势为人类健康服务,成为中医学前沿重大课题。近30年来,笔者团队对灸疗热敏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灸疗临床新规律,建立了基于灸位与灸量新标准的热敏灸理论与技术新体系,丰富发展了灸疗学理论与技术,显著提高了临床灸疗疗效,改变了灸疗临床萎缩的现状。

一、灸疗热敏现象的发现

热敏灸的研究源于临床灸疗热敏现象的发现。30年前,笔者团队在灸疗临床中发现,对同一种病证、同一组穴位,艾灸疗效存在差异。进一步观察发现,大多数疗效较好患者的灸感反应与疗效不好患者不同。疗效好的患者灸感非常特殊,这种特殊灸感与常见的局部热感、皮肤表面热感完全不同,大致有6 类[1-2]

(1)透热:

灸热从经穴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

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

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

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处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甚热。

(6)非热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被施灸部位对艾热非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旁开部位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这种现象为灸疗热敏化现象。这里的“敏”,含义有二:一是施灸部位“敏”,表现为热感的空间增大或性质转变;二是靶器官的“敏”,表现为产生明显的双向调整作用,疗效显著。如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施灸三阴交,热流向下腹部传导,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悬灸右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3]。灸疗热敏现象在古代文献虽偶有记载,但其出现对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作用长期未被重视。这一发现为灸疗研究找到了突破口,于是笔者研究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患者在悬灸过程中产生的“透热、扩热、传热”等“热至病所”的灸疗热敏现象。

二、灸疗热敏规律的探索

进一步对上述灸疗热敏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到灸疗热敏现象的产生有以下规律。

1.灸疗热敏现象具有普遍性,且与疾病状态高度相关

人在健康状态下,灸疗热敏现象出现率约为10%,而在疾病状态下灸疗热敏现象出现率上升为70%左右,明显高于健康状态;疾病好转后灸疗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5%左右[4-6]

2.艾灸热敏位点激发经气感传、气至病所具有高效性

艾灸热敏位点激发经气感传、气至病所的出现率达94.0%,而悬灸非热敏位点的经气感传出现率仅约23.5%,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差异[4-6]

3.不同病症穴位热敏高发区有其不同的分布[1]

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热敏化穴位在神阙、大肠俞穴区出现率较高;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化穴位在三阴交、关元等穴区出现率较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热敏化穴位在大肠俞、次等穴区出现率较高。

4.热敏位点与经穴位置并不完全重合,表现为以经穴为中心的概率分布

热敏部位随病情变化而动态变化,动态的热敏位点与部位固定的经穴重合率仅为48.76%,与压痛点的重合率为34.75%[3-4]

这些新的现象为研究带来了困惑:热敏位点是穴位吗?为何又不在经穴位置上?不是穴位吗?怎么比经穴效果好?难道是理论出了问题?热敏位点是否是穴位?于是带着“穴位是什么”这个针灸学关键科学问题,对穴位的原始定义进行了溯源。

三、穴位原始定义溯源

为了求解热敏灸的奇特疗效与穴位之间的关系,笔者团队对《黄帝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

穴位是什么?《灵枢·九针十二原》有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这说明穴位是神气游行出入的动态的功能变化部位,而不是指一般的皮肉筋骨等有其特定的形态结构及固定不变的位置。

穴位有何临床特征?《灵枢·背腧》论述:“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说明穴位具有“按其处,应(一种特殊感应)”的敏感特征及动态特征。

《灵枢·五邪》再次通过例举临床病例论述穴位的上述特征:“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节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说明穴位具有“按之快然”的“一种特殊感应”的敏感特征与必须每次经过“以手疾按之”的探查才能找准穴位的动态特征。同时指出上述穴位的特征与机体的疾病过程密切相关。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研究,研究团队认识了穴位的原始内涵,即穴位是与疾病状态相关的、敏化状态的、动态的体表功能位点,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形态学位点。

笔者团队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现竟然与《黄帝内经》对穴位的论述完全一致,充分说明中医经典对现代临床的重要指导作用。结论毋庸置疑:产生灸疗热敏现象部位尽管与经穴、奇穴、阿是穴标准位置不完全重合,但它符合《黄帝内经·灵枢》关于穴位的原始定义,因此该部位就是穴位,是正宗的穴位。此后,灸疗热敏现象又称穴位热敏现象或热敏灸感,能产生这种热敏现象的部位被称为热敏穴位。

四、提出穴位敏化论

在经典的理论依据支撑下,研究团队基于穴位热敏现象的临床发现,大胆提出了穴位敏化论新观点,并在《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专著中首次正式提出[1]:人体穴位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穴位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穴位热敏化是穴位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穴位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穴位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2011年,根据新的研究进展,发表《岐伯归来——论“穴位敏化状态说”》,再次全面论述穴位敏化论学术观点[2]:①穴位的本质属性具有功能状态之别,即“静息”与“敏化”两种状态之别,而不仅仅是固定部位之别;②穴位是动态的、敏化态(对外界刺激产生特殊感应)的、与疾病状态相关的、具有治疗疾病作用的体表功能位点;③敏化的体表部位是穴位,消敏的穴位是体表部位;④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穴位概念的认识“静”重于“动”,“固定”重于“变异”,“部位之别”重于“状态之别”,以致针灸疗效的潜力远没有得到发挥。2016年,笔者团队根据新的研究成果从循证评价、基础研究到理论构建等方面,再次论述穴位敏化状态说[7]

五、创立热敏灸新技术

提高灸疗疗效的技术关键是施灸穴位的准确定位与施灸时间的精准定量。上述热敏穴位的发现与系统研究,使人们对穴位内涵有了一个突破性认识,即穴位不仅仅有部位之别,更有状态之别(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热敏态穴位对艾热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是提高灸疗疗效的特异性穴位。由此建立了与现行临床上完全不同的灸位灸量新标准,创立了热敏灸新技术[4]。它包括探敏定位、消敏定量两项技术。

(一)探敏定位技术

由于在不同疾病、不同阶段,穴位热敏的部位、强度、面积呈现动态过程,如果按照目前固定的经穴定位来选取热敏穴位,难以适应其动态变化与准确定位,从而不能发挥灸疗疗效的潜力。探敏定位技术在继承《黄帝内经》穴位探感定位技术的基础上,应用上述穴位热敏规律,解决了长期以来悬灸过程中穴位如何个体化准确定位的关键技术难题[8],创立了“探感定位,辨敏施灸”的热敏灸“探敏选穴施灸”新技术。“探敏定位”是以传统辨证选穴为基础的经穴部位作为热敏穴位的高发区域,采用艾热在该穴区探查,当悬灸至某一部位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透热、扩热、传热”等“热至病所”的热敏现象时,该部位就是热敏穴位的准确位置[9]。这是对《灵枢·背腧》“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及《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经典论述的继承与发展。

(二)消敏定量技术

灸量与施灸强度、面积、时间相关,强度、面积在施灸过程中是相对不变的常量,而施灸时间是个体化的变量,如何把敏化的穴位灸满、灸透、灸足,则是使灸疗疗效的潜力充分发挥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对灸疗过程中灸时与灸感的相关性进行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揭示了灸时-灸感发生、发展呈现3个时相变化,即经气激发潜伏期、经气传导期、经气消退期。常规临床艾灸规定每穴治疗时间为10~15分钟,正处在经气激发的潜伏期,灸疗疗效尚未充分发挥;从艾灸开始至经气传导期结束,平均为40~50分钟,这主要是经气传导与气至病所期,是灸疗疗效的充分发挥期,达到这个施灸时间,艾灸疗效明显提高;此后是经气消退期,经气传导消退后继续施灸,疗效也无增加[4]。因此,可“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作为充足灸疗时间的标准,突破了灸疗临床长期以来每穴10~15分钟固定灸时的固有观念,为临床充分发挥灸疗疗效提供了灸疗时间的量学标准,实现了灸疗时间标准化与个体化的有机统一。

六、循证评价疗效

热敏灸技术是否比现行理论指导的悬灸技术疗效更好?研究团队对热敏灸技术治疗脊柱关节肌肉痛症、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病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大样本、多中心、中央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循证评价,证实了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等多种病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陈日新等[10]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设置热敏灸组(n=144)、经穴艾灸对照组(n=144)和玻璃酸钠药物对照组(n=144)。3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分别为11.2±3.3分、11.3±3.2分、12.1±2.9分,治疗结束后积分分别为2.8±1.8分、4.9±2.8分、5.6±2.1分,治疗结束6个月后积分分别为3.6±1.6分、6.4±1.5分、7.0±1.9分。结果表明,热敏灸组在降低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陈明人等[11-14]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设置热敏灸组(n=152)、经穴艾灸对照组(n=152)和扶他林药物合常规针刺对照组(n=152)。3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分别为18.6±3.8分、17.5±3.3分、17.2±4.4分,治疗结束后分别为3.8±2.6分、7.9±3.0分、8.5±2.9分,治疗结束6个月后积分分别为3.7±2.2分、8.9±3.1分、10.1±2.9分。结果表明,热敏灸组在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15-16]采用大样本、多中心中央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比较热敏灸与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热敏灸组在治疗结束与治疗结束3个月后ACT(Asthma Control Tes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和肺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热敏灸组均优于西药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随访期,热敏灸组哮喘发作频率明显降低。梁超等[17]应用热敏灸治疗36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结果显示热敏灸组在改善第1s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量等肺功能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笔者团队[18]的另一项采用多中心、中央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循证评价了“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穴位个体化充足艾灸时间标准与传统艾灸每穴时间15分钟标准施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结果表明,消敏定量施灸能够显著提高热敏灸的疗效。另有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穴位个体化充足艾灸时间标准和传统艾灸每穴15分钟的时间标准治疗,结果亦表明,消敏定量施灸亦能够显著提高疗效[19]

七、基础研究

目前,临床探查热敏穴位主要通过灸感法来判定,尚不能客观显示与评判,这是热敏灸基础研究的瓶颈。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研究灸疗热敏现象产生时伴发的客观特征及其规律,从而建立其客观显示技术,对临床辨敏选穴科学化、客观化、规范化及揭示灸疗热敏现象的生物学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灸疗热敏感应的高红外辐射强度特征研究

田宁等[20-21]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位具有高红外辐射强度特点,并形成以热敏化穴位为中心的一定范围高红外辐射强度区域。以上结果表明,穴位热敏态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并非仅仅是患者的主观感觉。通过临床研究[22-27]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痛经、偏头痛、支气管哮喘、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热敏穴位亦能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并形成了概率分布图谱。在高发区内进行细定位,极大缩减了热敏灸探感定位时间,提高了灸疗效率。

(二)灸疗热敏感应的高密度脑电特征研究

人类感觉是外界刺激投射到大脑意识领域而产生的。大脑神经细胞的基本活动是电活动。廖斐斐等[28-30]通过高密度脑电系统记录慢性腰背痛患者静息态、艾灸中及艾灸后脑电信号,结果显示,穴位热敏现象伴随显著头皮脑电活动改变,主要体现在出现热敏现象时的θ和β频段功率谱密度增高,并主要分布在前额叶和中央顶叶区域。此外,热敏现象伴随θ和β频段相位同步化也显著增强,而未出现热敏现象的患者以上变化均不明显。结果表明,在艾灸热敏穴位过程中,大脑神经网络中确有明显不同的电活动产生,并且这种电活动有明显的调节紊乱功能的作用。

(三)灸疗热敏的温度觉定量测定研究

谢丁一等[31-33]采用温度觉定量测定技术,分别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热敏态与非热敏态穴位的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冷觉阈、冷痛阈等特征参数值进行测定和统计。发现在上述三种病症中,热敏态与非热敏态穴位的冷感觉阈值和冷痛阈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觉阈值和热痛阈值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热耐痛阈值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热敏态穴位与非热敏态穴位具有不同温度觉特征,热敏态穴位的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值均高于非热敏态穴位,这与临床上热敏态穴位具有喜热的特征是一致的。

(四)灸疗热敏的动物模型研究

陈日新等[34-37]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悬灸“大椎”穴,部分大鼠能诱发大鼠尾温升高,表现出与人体临床相似的灸疗热敏现象,表明穴位热敏动物模型复制成功,突破了灸疗热敏机制研究的瓶颈。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在悬灸“大椎”穴15分钟左右时大鼠尾温开始升高,40分钟后尾温开始降低。伴有大鼠尾温升高的持续悬灸能明显减少大鼠脑梗死面积,降低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梗死(tMCAO)大鼠神经缺损评分。与无尾温升高的tMCAO大鼠相比,伴有尾温升高的tMCAO大鼠环氧合酶-2(COX-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伴有尾温升高的tMCAO大鼠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尽管悬灸使大鼠尾温升高明显加强了悬灸的疗效,但悬灸40分钟和60分钟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尾温开始降低后继续施灸对提高悬灸疗效无明显作用。

八、构建热敏灸理论新体系

在热敏灸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灸疗疗效及具有生物学客观特征的基础上,陈日新等对其新的临床规律进行凝练、升华,相继提出了“穴位敏化”“灸之要,气至而有效”“辨敏施灸”三个灸疗新概念,它们构成了完整的、全新的热敏灸疗理论体系的三个基石。“穴位敏化”新概念揭示了穴位不仅仅是部位之别,更重要的是状态之别,敏化态穴位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环节;“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新概念揭示了施灸时不仅重视灸疗的局部反应,更强调激发经气传导、气至病所;“辨敏施灸”新概念揭示了艾灸疗法不仅重视“辨证选穴”,更强调“择敏施灸”。这些新概念丰富与发展了灸疗理论体系,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一)“穴位敏化”新概念

我们研究发现[38],人体穴位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而且产生热敏现象的施灸位点并非总是出现在针灸学教科书中所标定的穴位标准位置上,许多是“动态”的、“旁开”的,当时称为“热敏点”。对穴位的原始定义进行溯源,发现《黄帝内经》中描述的穴位原始内涵是指敏化态的、动态的、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的体表功能位点,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形态学的固定位点。热敏位点恰恰符合穴位的原始定义。因此,热敏位点实质上就是热敏穴位[39-40],于是我们[1,41-42]在 2006 年首次正式提出穴位敏化新概念。2011 年,我们[2,43]依据新的研究进展再次提出穴位敏化论:穴位的本质属性具有功能状态之别,而不仅仅是部位之别,即“静息”与“敏化”两种状态之别;敏化态穴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部位,也是治疗疾病的最佳针灸部位,即穴位是与疾病过程相关的体表特定的敏化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较佳功能。2016年,我们[7]根据新的研究成果从循证评价、基础研究到理论构建等方面,再次论述穴位敏化状态说,这对灸疗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新概念

针刺疗法的精髓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论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经气,气至病所。古代医家已把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作为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积极手段。《三国志》在描述东汉名医华佗行针治病时说:“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就是对经气传导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生动描述。《针灸大成》中所说的“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著名论断,强调行针治病时务必使气直到病所。但长期以来,灸疗学仅强调施灸过程中产生局部的热感和皮肤的红晕[44],并不强调治疗过程中产生传导活动。悬灸是否能够激发针刺一样的经气传导现象,是否必须激发经气传导现象才能提高疗效?通过观察悬灸过程中的经气活动发现:在特定的部位施灸会产生透热、扩热和传热等非局部或非表面的热感,甚至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这种非局部或非表面的热感与针刺感传现象极为相似,被称为灸疗得气或热敏灸感,以区别局部的、皮肤表面的热感[5]。通过对14种病症(包括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肠易激综合征、痛经等),共540例患者艾灸热敏穴位研究发现,艾热敏穴位经气感传出现率达94%,非热敏穴位经气感传出现率约为 23.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表明悬灸热敏穴位能高效激发经气感传,是实现《黄帝内经》“气至而有效”的技术突破口[45]

陈日新等[46]采用神庭、大椎双点温和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根据艾灸治疗时有无热敏灸感及出现热敏灸感的次数分为热敏灸感组和无热敏灸感组。结果显示:热敏灸感组在总分项、眩晕项、颈肩痛项评分明显优于无热敏灸感组(P<0.05)。在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中,依据患侧内膝眼、外膝眼二穴治疗过程中有无热感透至膝关节腔内作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灸疗得气(热敏灸感)组(热感透至膝关节腔内)和普通灸感组(热感未透至膝关节腔内,或仅热感在施灸局部与表面),结果显示,艾灸治疗过程中出现灸疗得气(热敏灸感)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灸感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19%与58.82%,P<0.05),症状总积分及关节消肿程度亦明显优于普通灸感组(P<0.05)[47]。以上结果均提示灸疗得气的激发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灸疗得气与针刺产生的“得气感”与“气至”等经气活动一样,是人体经气激发与运行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艾灸确能像针刺一样发动经脉感传,甚至气至病所,并且必须发动经气感传才能提高灸疗疗效。因此,2008年陈日新等[45]提出了“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新理念,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开辟了临床灸疗调控人体功能的一片新天地。

热敏灸感是经气激发与传导的标志,可以指导临床灸疗准确取穴与科学定量及提高灸疗疗效。为了进一步量化敏化程度,团队基于热敏灸临床规律,首先从古籍、文献和医患访谈中对灸感条目进行了系统筛查研究。在所得灸感初始条目40条的基础上,经层层筛选后剩余9条,建立了艾灸得气条目的量表初稿。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成分)检测量表的结构效度,表明各因子内部一致性较好,信度可以接受,条目可靠。上述经临床采集与数学计算后得到的3个因子恰与《黄帝内经》“得气”概念的三特征殊途同归,一一对应:一是热觉感传对应躯体感应,二是全身舒适情感体验对应舒适心神感应,三是自主神经反应对应疗效反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艾灸得气条目进行量化,建立了符合临床与反映艾灸得气的量表,为评价热敏灸疗效提供客观依据[48-49]

在“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黄帝内经》得气概念原始定义的溯源,结合现代临床研究,陈日新首次提出了艾灸得气新概念,即艾灸得气是指一组与疗效密切相关的、舒适的心-身感应,而不仅仅是施灸局部热、表面热。艾灸得气新概念对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已应用到治疗新冠肺炎中,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50-52]

(三)“辨敏施灸”新概念

由于穴位有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敏化态穴位对外界刺激更敏感,产生“小刺激大反应”,更容易激发经气感传、气至病所,因此选择敏化穴位能显著提高疗效。长期以来,灸疗临床多采用“辨证、选穴、施灸”的诊疗模式,忽视了穴位状态,缺少择敏的过程,直接影响灸疗疗效的充分发挥。因此,陈日新[1]提出“辨敏施灸”,即“辨证、选穴、择敏、施灸”新概念。

“辨敏施灸”包括两个关键的施灸技术环节,即辨敏定位与定量。辨敏定位是根据辨别热敏灸感精准选取施灸穴位。探查中只要出现热敏灸感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即可认为该部位为热敏穴位。在此基础上优选穴位,即在所有出现热敏灸感的穴位中选择最佳的治疗穴位。临床研究表明,不同热敏灸感携带着不同的艾灸信息,但有首选与候选、主选与次选之分,需要进一步分析、辨别。如以灸感强度划分,出现较强热敏灸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热敏穴位;如以灸感循行路径划分,出现热敏灸感经过或直达病变部位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热敏穴位;如以灸感性质划分,出现非热感觉的热敏穴位为主选热敏穴位,而非热灸感中又以痛感优于酸胀感。陈日新等[53]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热敏灸感的有无分为热敏灸感组和非热敏灸感组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热敏灸感组的疗效优于非热敏灸感组。在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54]中,也显示热敏灸感组的疗效优于非热敏灸感组,表明辨敏施灸疗效更佳。

辨敏定量是根据经气传导消退后继续施灸疗效也无增加的临床规律,“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为标准来精准确定每穴的个体化充足施灸量(灸时),为临床充分发挥灸疗疗效提供了量化标准,突破了灸疗临床长期以来每穴10~15分钟固定灸时的固有观念,首次实现了灸疗时间标准化与个体化的有机统一[1]。陈日新等[18]采用“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穴位个体化充足艾灸时间标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天与180天后随访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52.8%、59.7%,而按照传统的每穴灸疗15分钟标准治疗30天与180天后随访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29.2%、20.8%,疗效明显提高(P<0.01)。陈明人等[19]采用“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穴位个体化充足艾灸时间标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14天后与随访180天后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72.9%、80.2%,而按照传统的每穴灸疗15分钟标准治疗14天后与随访180天后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37.5%、32.3%,前者疗效显著提高(P<0.01)。

“辨敏施灸”新概念的提出,有效解决了灸疗临床长期以来悬灸过程中穴位如何准确定位,灸量如何个体化定量的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形成了“痛在关节,病在经筋”“无虚不作敏”“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等系列学术思想,构成了完整的、全新的灸疗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了临床提高灸疗疗效[55-61]

九、热敏灸开辟人体机能体表热敏调控新天地

医疗起源于人体本能。医学的初始阶段是本能医学,医学又高于本能医学,医学却无法脱离人体本能。医学史将继续证明,充分调动本能的医学又将是促进人类生命自然和谐健康发展的终极科学医学。由此可见,人类必须认识本能,依赖本能,重视本能,调动本能,充分发挥本能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类对病痛的战胜能力[62]

中国人发现了人体体表存在一些能“四两拨千斤”治疗疾病的功能位点,这就是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穴位。激活穴位就能激发、调动人体的本能与潜能!穴位可通过艾热来激活,这就是艾灸疗法,在中国用它来防病治病已经2 000多年了。

灸疗热敏规律的发现与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其临床应用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全新的体表-内脏人体功能热敏调控图,发现了一条灸疗提高疗效的内源性体表热敏新途径。热敏灸技术的发明对现代医学具有重要启示:①热敏灸技术对疗效的显著提高,使人们看到了人体蕴藏的健康潜能;②使人们认识到要充分重视调动人体自身抗病机能的潜力,无损伤、安全、无毒副作用,这是绿色疗法;③使人们醒悟到要重视寻找人体体表与疾病相关的敏感位点,实现“小刺激大反应”“四两拨千斤”的防病治病理念;④热敏灸调动内源性自身抗病机能,顺应自然,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充分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文化及其对促进人类生命自然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启迪作用;⑤灸疗热敏现象已涉及到新的生命现象,新的生命现象必然有新的生命规律,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蕴含着生命科学原始创新的机遇。

回顾热敏灸走过的历程,临床实践表明:中医研究基于临床很重要;源于经典很重要;遵循中医自身的研究规律很重要;理论创新很重要;艾灸疗效的潜力还有待继续挖掘、提高。有理由相信,热敏灸深藏着人类调动本能、治疗疾病的秘密,我们将继续发现并开发这些秘密,为人类的健康造福!

参考文献

[1]  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

[2]  陈日新,康明非,陈明人.岐伯归来——论腧穴“敏化状态说”[J].中国针灸,2011,31(02):134-138.

[3]  陈日新.以腧穴热敏化为入门向导,开创艾灸调控人体机能新天地[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01):57-60.

[4]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 .热敏灸实用读本[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5]  Xie D,Liu Z,Hou X,et al. Heat sensitisation in suspended moxibustion:features and clinical relevance.[J]. Acupuncture in Medicine,2013,31(4):422-424.

[6]  陈日新,谢丁一.神奇热敏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9.

[7]  陈日新,谢丁一. 再论“腧穴敏化状态说”[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03):50-53.

[8]  陈日新,康明非,陈明人.《内经》腧穴概念在热敏灸中的重要指导作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03):36-38.

[9]  谢丁一,陈日新.《内经》中腧穴二步定位法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14,34(10):979-982.

[10]  Chen R,Chen M,Su T,et al.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 three-armed multicentre randomised active control trial[J]. Acupuncture in Medicine,2015,33(4):262-269.

[11]  Chen M,Chen R,Xiong J,et al. Effectiveness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Trials,2011,12(1):226.

[12]  Chen R,Xiong J,Chi Z,et al.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2,32(003):322-328.

[13]  Chen R,Chen M,Xiong J,et al. Influence of the Deqi Sensation by Suspended Moxibustion Stimulation 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Study for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Two Arms Cohort Study[J/OL].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2013:718593. https://doi.org/10.1155/2013/718593.

[14]  Rixin Chen,Mingren Chen,Tongsheng Su,et al. Controlled Trial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Therapy to Determine Superior Effect among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4(7):1-7.

[15]  Chen R,Chen M,Xiong J,et al. Curative effect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on chronic persistent asthma: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33(5):102-109.

[16]  Chen R,Chen M,Xiong J,et al. Comparison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versus fluticasone/salmeterol (seretide)comb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sistent asthma:design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Trials,2010,11(1):1-9.

[17]  梁超,张唐法,杨坤.腧穴热敏灸与西药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疗效对照观察[J]. 中国针灸,2010,30(11):886-890.

[18]  Chen R,Chen M,Xiong J,et al. Is the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ffects of two-dose stimulation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J/O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2,2012:696498.https://doi.org/10.1155/2012/696498.

[19]  Mingren,Chen,Rixin Chen,et al.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moxibustion doses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therapy[J]. Acupuncture in medicine,2012,30(4):266-272.

[20]  Ning Tian,Ri-Xin Chen,Bing Xie,et al. Study on Infrar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Heat-sensitive Acupoints in Bronchial Asthma[C]//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Workshops. Atlanta,GA: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of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2011:773-777.

[21]  田宁,陈日新,谢兵,等.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红外辐射特征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02):174-176.

[22]  Rixin Chen,Mingren Chen,Qiaolin Li,et al. Assessment of heatsensitization at Guanyuan (CV 4)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moxibustion sensation and infrared thermography[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0,8(3):163-166.

[23]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等.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阳关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 [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0,20(02):21-26.

[24]  周明镜,陈日新,陈明人,等.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J]. 中国针灸,2010,30(03):213-216.

[25]  李伟,安鑫,陈日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腧穴热敏化红外客观显示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04):24-26.

[26]  陈日新,陈明人,李巧林.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俞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J]. 江西中医药,2011,42(01):12-14.

[27]  Rixin Chen,Mingren Chen,Qiaolin Li,et al. Assessment of heatsensitization at Guanyuan (CV 4)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moxibustion sensation and infrared thermography[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0,8(3):163-166.

[28]  Feifei L,Chan Z,Zhijie B,et al. Characterizing Heat-Sensitization Responses in Suspended Moxibustion with High-Density EEG[J].Pain Medicine,2014,15(8):1272-1281.

[29]  廖斐斐,张潺,边志杰,等.慢性腰背痛患者艾灸热敏现象的脑电机制初探[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2):719-726.

[30]  Wang Juan,Yi Ming,Zhang Chan,et al.Cortical activities of heatsensitization responses in suspended moxibustion:an EEG source analysis with sLORETA[J]. Cognitive Neurodynamics,2015,9(6):581-588.

[31]  Xie D Y,Jiang Y X,Chen R X,et al. Study on the thermesthesia features of heat-sensitive acupoints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J].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6,14(2):110-114.

[32]  谢丁一,李原浩,陈日新,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热敏腧穴温度觉特征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9):4211-4214.

[33]  谢丁一,谢秀俊,陈日新,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温度觉特征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01):35-39.

[34]  Rixin Chen,Zhimai Lv,Mingren Chen,et al. Stroke treatment in rats with tail temperature increase by 40-min moxibustion[J].Neuroscience Letters,2011,503(2):131-135.

[35]  Rixin Chen,Zhimai Lv,Mingren Chen,et al. Neuronal apoptosi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rat models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following 40-min ute suspended moxibustion[J].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1(15):1180-1184.

[36]  Rixin Chen,Zhimai Lv,Dangdang Huang,et al.Efficacy of suspended moxibustion in stroke rats is associated with a change in tail temperature[J].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3,8(012):1132-1138.

[37]  Zhimai Lv,Zhongyong Liu,Dandan Huang,et al.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Deqi during Moxibustion in Stroke Rats[J/O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2013:140581.https://doi.org/10.1155/2013/140581.

[38]  陈日新,康明非.一种新类型的疾病反应点——热敏点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02):29-30.

[39]  康明非,陈日新 . 论“反应点”与腧穴[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03):37-38.

[40]  焦琳,迟振海,陈日新,等.由热敏灸引发的对腧穴原始内涵的审视[J].中国针灸,2009,29(12):1008.

[41]  陈日新,康明非 .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杂志,2006,47(12):905-906.

[42]  陈日新,康明非 . 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2007,27(03):199-202.

[43]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等.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J].针刺研究,2010,35(04):311-314.

[44]  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8.

[45]  陈日新,康明非 .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 中国针灸,2008,28(01):44-46.

[46]  陈日新,陈明人,黄建华,等.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灸感与灸效关系的临床观察[J]. 江西中医药,2011,42(01):48-49.

[47]  陈日新,张波,蔡加.温和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不同灸感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3,8(08):856-858.

[48]  陈日新,吕志迈,谢丁一,等.热敏灸感条目德尔菲法调查分析[J].中医杂志,2018,59(22):1915-1919.

[49]  陈日新,吕志迈,谢丁一,等.热敏灸得气灸感量表的研制与初步评价[J].中国针灸,2018,38(11):1229-1234.

[50]  陈日新,陈彦奇,谢丁一 .试论艾灸得气[J].中国针灸,2019,39(10):1111-1114.

[51]  黄仙保,谢丁一,邱祺,等.热敏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20,40(06):576-580.

[52]  陈日新,黄仙保,焦琳.热敏灸防治疫病理论与实践——应对新冠肺炎方案[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32-138.

[53]  Chen R,Chen M,Xiong J,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qi Sensation and Non-Deqi by Moxibustion Stimulation: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J/O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2013:906947. https://doi.org/10.1155/2013/906947.

[54]  Chen Rixin,Chen Mingren,Su Tongsheng,et al. A 3-Arm,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Therapy to Determine Superior Effect among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OL] .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4,2014:154941. https://doi.org/10.1155/2014/154941.

[55]  周梅,罗佳,陈日新.陈日新教授“艾灸得气”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11):1290-1294.

[56]  黄仙保,陈日新.陈日新“辨敏取穴”施灸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9):4038-4041.

[57]  夏七新,谢丁一,张超然.陈日新“消敏定量”悬灸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06):43-45.

[58]  安鑫 .陈日新腧穴敏化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J]. 江西中医药,2011,42(01):77-78.

[59]  焦琳,陈彦奇,迟振海,等.陈日新教授治疗膝痹“痛在关节,病在经筋”学术观点与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2020,40(04):419-422.

[60]  熊俊,陈彦奇,陈日新.陈日新教授“无虚不作敏”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20,40(02):199-202.

[61]  黄仙保,陈彦奇,谢丁一,等.陈日新教授“阳常不足,阴常有余”学术思想指导热敏灸在肿瘤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20,40(01):79-83.

[62]  陈日新.内源性医学促进人类生命自然和谐健康发展[J].江西中医药,2014,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