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论外科医生
我国古代的外科医生被称为疡医,在公元前1027年至公元前771年的周朝,外科已成为独立的单位。汉末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就擅长外科技术,据史料记载,华佗曾为关公刮骨疗毒,还应用麻沸汤为产妇进行剖宫产。公元前300年的古籍文献《列子·汤问篇》中,有扁鹊为鲁国的公扈、赵国的齐婴两人因“阴阳不平衡”互换心脏的故事。当然,这只是关于“器官移植”的美好传说,扁鹊也因此被尊为是器官移植手术的鼻祖。
现代外科学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始于19世纪40年代。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外科无菌技术、麻醉、止血和抗生素的出现密切相关。20世纪是外科学的辉煌时代。在迈入21世纪这个信息化时代后,不少传统的外科操作已被微创的、准确的器械操作和方法所替代。外科医生逐渐从用手工操作过渡到用计算机操作,甚至可以完全不接触患者,例如从当前的腹腔镜手术到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再到远距离操纵的手术。我们将要与达芬奇(da Vinci)手术机器人共同操刀或是用计算机键盘来指挥操作;卸下脏器、换上“零件”,把手术室变成一个车间,到那时,我们还能被称作外科医生吗?在新的世界里,在向往未来的外科学发展的预期中,我们还需要传统的外科学的训练与教学吗?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如今的外科仍然是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的一门科学,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学科。当外科医生的技术达到艺术的境界,我们才不至于沦落为匠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21世纪合格的外科医生呢?诚然,我们会从加强责任心、提高医疗技术方面下功夫,但也许这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外科医生的智慧与技能的发掘,以及处理问题的本领与艺术,还需要正确的哲学理念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倘若想具备良好的品德作风以及外科技能的悟性训练,必须掌握好四个基本技能、处理好三个关系和避免三件事情,同时要加强外科基本知识的学习,重视科学研究。
一、掌握好四个基本技能(CASE)
C(concept,概念):指外科医生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正确观念,它是施行外科操作的基础。外科医生不是一个只会进行手术的匠人,他应该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能准确地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并进行术式选择,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扩大手术范围或采取保守处理与适可而止。
A(anatomy,解剖):解剖如同行车路线,陌生或不明则寸步难行。不仅要对正常状况下的解剖了如指掌,而且能够发现和分辨各种变异。特别是在炎症、肿瘤和再次手术时,解剖不清,组织粘连、糟脆,亦能“开山辟路”,找出门径来。外科医生最好能进行一段时间的局部解剖训练,在术前要有经常研究手术局部解剖的习惯,术后要善于在写手术记录时用画图描绘手术情况,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S(skills,技巧):切(剪)开、缝合、结扎、止血是基本操作手法,技巧则是把“眼睛”长在刀尖、剪尖和针尖上,动作总是准确无误、恰到好处。技巧还在于或者用器械,或者用手指去探、去分、去断、去托时那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丰富经验。不能简单地理解技巧就是动作如何快捷,其实新老医生操作速度的差别是很小的。关键在于每一个动作都“一步一个脚印”,清爽稳妥,看似不快但没有多余的动作。既不要“拖泥带水”,走过去又要回头处理自己弄出来的麻烦,也要注意欲速则不达。
E(emergency,应急):不仅指急诊、急救,还有在术中遇到的各种难以避免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如大出血、脏器损伤,甚至病情危笃等,要能对突发事件应付裕如,化险为夷。这里不排除科际帮助和协作,但总是让别人来“保驾”,那么我们将永远没有胆量,不得成熟。只有靠一例接一例(case by case)的手术,用心积累,经验才会丰富,做手术时才会如有神韵。
二、处理好三个关系
G&G(general and group,将军和团队):手术者是将军,其他人是他的团队成员。手术就是一场战役,要求指挥官机敏、果断。迟缓、优柔寡断不是外科医生应有的品格。所以外科医生多少有些主观武断,但是他应该尊重自己的助手,他们的意见和提醒有时可以避免大错。
M&M(major and minor,大手术和小手术):年轻的外科医生总想做大手术,年老的外科医生又失去了做小手术的机会,但是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深刻地认识到小手术是不可小视的,可以套用那句“外(科)事无小事”。一个肾移植手术做上2小时,一个A-V内瘘竟然做不下来的事并不罕见。手术完成主要步骤的时候,资深的医师下台了,年轻的医师谈笑间就完成了。可是,我们却要想到患者对切口是多么关注:切口多长,缝了几针,愈合得是否漂亮,更不要说伤口感染、开裂和瘢痕。切口是外科医生给患者留下的永久且特殊的标志。
Q&Q(quantity and quality,数量和质量):外科手术更强调实践和经验,纸上谈兵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单靠重复的“练”却是不够的,应强调思考和总结。有出息的外科医生对自己的每一次手术,不论其大小、难易、顺利与否,事后都应在脑海里“回放电影”一番,从中悟出点感受来。有意思的手术记录应一式两份,备份便于今后总结复习,自然有深一步的领会。即使做助手或观摩手术,也要勤力思考。这样用心的外科医生六七年后本领便不一定亚于高他两三年的医师,甚至会超过他们。
三、避免三件事(NOT)
开空手术、遗物及患者死于手术台,是外科医生的三大忌讳!
N(nothing to find):并不是指某些情况下的探查性手术,而是诊断有肿瘤或其他病变,拟行某种手术,可是手术进去术中却无任何发现,这会使术者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也使患者遭受一次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所以,一定要在术前详细地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检,甚至多学科会诊(MDT),不可仓促上阵。
O(foreign objector foreign body):遗留纱布或器械之类是最糟糕、最不幸的事情。无论什么原因也没有理由犯一次这样的错误,一辈子都不要。不要以为清点只是护士的事,固执和侥幸是危险的。
T(died on table):由于病情危笃,患者可能死于手术台上,使外科医生颇为难堪。为此,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给予一定的支持治疗,使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同时事先与兄弟科室共同协作,做好术中监护和急救工作,尽量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外科医生从事着神圣而令人自豪的职业,胆大心细,灵活应变,既动脑又动手,文武相兼,其乐无穷。美国《读者文摘》曾有一则征询:什么人最快乐?答案有三:一是经过千辛万苦把肿瘤切除的外科医生;二是完成了作品,叼着烟斗自我欣赏的画家;三是正在给婴儿洗澡的母亲。外科医生竟名列榜首。
外科医生之乐不但在于手到病除,为患者解脱痛苦,还在于外科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哲学。经过多年历练,外科医生会有一种“飞跃”的感觉,一招一式都见功夫,做到得心应手。只有把手术刀运用得游刃有余,安全有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
综上所述,外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和艺术。纵观外科学发展史,不论古今,只有当外科实践与相关的基础科学相结合时,才能向前推进,甚或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现代外科奠基人之一裘法祖教授曾对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作过如下精辟的论述:“一个外科医生如果仅有娴熟的手术操作技术,而不具有丰富的外科学理论底蕴,势必沦为‘匠’的范畴,何以去准确地判断和治疗疑难复杂的外科疾病,何以去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又何以进一步去发展和创新现代外科。”
对年轻外科医生,要想成为成熟的、有作为的外科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训练,也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我们对他们的未来满怀希望,希望他们能恪守初心,打好基础,坚持实践,敢于创新!
2019年11月21日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