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品”常见疾病护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节 高血压(老年)

一、老年高血压病人“一病一品”护理路径

二、老年高血压病人“一病一品”护理方案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老年高血压为年龄≥65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2012年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至58.9%,10年间上升幅度接近20%。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我国约每5个老年人中有3人患高血压。美国2011—2014年数据显示,65~7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男性63.4%、女性64.3%,高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男性72.3%、女性79.9%。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其他疾病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病人,且难治性高血压(也称顽固性高血压)的比率高于非老年人群。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对全球伤残调整生命年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分析显示,高血压位列首位。近年来,中国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所改善,2012年老年高血压病人分别为53.7%、48.8%、16.1%,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一)老年高血压病人入院时

【热心接】
1.入院介绍

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2.一般评估

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3.专科评估

(1)血压评估

1)血压测量:询问病人是否规律测量血压,采用何种血压计,基础血压情况,有无伴发心律失常。待病人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10min后,一般测量坐位血压,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首次就诊应测量双侧上臂血压,首次就诊或调整治疗方案后需测量立卧位血压,观察有无直立性低血压,测量血压时测量脉率。

2)血压分级:老年高血压的分级方法与一般成年人相同,见表1-28。

表1-28 老年人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级

备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按照收缩压水平分级。

3)心血管危险分层: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整体危险度的评估,有助于确定降压治疗时机、优化治疗方案以及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因老年本身即是一种危险因素,故老年高血压病人至少属于心血管病的中危人群,见表1-29。

护理措施:中危病人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用药;高危病人则需卧床休息,避免血压升高的诱发因素,遵医嘱用药平稳降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若病人血压较高,且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即刻连接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病人血压变化。对伴发心律失常的病人,遵医嘱连接每搏/即时/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动态监测病人动脉血压变化。如病人已发生高血压危象,则需立即开通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

表1-29 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分层

(2)心理评估: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附录29)。

护理措施:了解病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分析影响、诱发因素,对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

(3)认知评估: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附录30)。

护理措施:评价病人的认知功能,根据病人认知功能的水平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二)老年高血压病人住院中

【耐心讲】
1.病因

(1)环境和遗传因素

1)超重和肥胖,缺乏体育锻炼。

2)多种基因或基因组合影响血压,单基因高血压病罕见。

3)肠道微生物群:肠道菌群失调促进高血压,高血压病人肠道微生物基因数量低于正常人,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

(2)疾病因素:

肾实质疾病、肾血管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先天性肾上腺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缩窄、盐皮质激素增多症、肢端肥大症。

(3)食物因素:

高钠、低钾、低钙、低镁饮食,酒精、咖啡因的摄入。

(4)药物因素:

服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组胺药、消肿剂、兴奋剂、消遣性药物等。

(5)情绪因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

2.临床表现

(1)收缩压增高:

较为常见,老年人收缩压随增龄升高,舒张压在60岁后呈降低趋势。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

(2)脉压增大: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与生理性老化和多种导致血管老化的疾病相关。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定义为脉压>40mmHg,老年人的脉压可达50~100mmHg。

(3)血压波动大: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易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明显波动,清晨高血压多见。清晨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收缩压最低值(夜间血压最低值前后共3次收缩压的平均值)≥35mmHg。

(4)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

指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或至少 60°的直立倾斜试验)3min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头晕或晕厥等脑循环灌注不足的症状。老年病人因血管硬化,动脉顺应性降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减退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当高血压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或使用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精神类药物时更容易发生。

(5)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

进餐后2h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餐后收缩压<90mmHg,并于进餐后出现头晕、晕厥、心绞痛等低血压相关症状。

(6)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健康成年人的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20%,老年高血压病人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或>20%,甚至夜间血压反较白天升高。

(7)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常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部分病人多种疾病并存。

(8)诊室高血压:

诊室内所测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而在家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不高的现象。老年人诊室高血压常见,易导致过度降压治疗。对于诊室血压增高者应加强血压监测,鼓励病人家庭自测血压,必要时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

(9)继发性高血压:

容易漏诊,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较常见,如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嗜铬细胞瘤等。如果血压在短时内突然升高、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或应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难以控制,应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导致高血压或使高血压加重。

3.诊断

(1)基本项目:

血液生化(钠、钾、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

(2)推荐项目:

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2h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眼底、胸部X线检查等。动态血压监测可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是否存在顽固性高血压,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以及治疗效果等。由动态心电图室专业技术人员按规程给病人安装佩戴动态血压计,指导病人动态血压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设置定时测量,白天每15~30min一次,夜间睡眠时30~60min一次。袖带充气时尽量保持静止,尤其佩戴袖带的一侧上肢。应确保24h期间血压有效监测,每小时至少有1个血压读数;有效血压读数应达到总监测次数的70%以上。告知病人记录日常活动情况,如遇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及时记录在动态血压监测手册上。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包括白天(清醒活动)、夜间(睡眠状态)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4h≥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数值,还可以获得一些衍生指标,例如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清晨血压水平、24h血压变异、血压负荷、晨峰现象、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等。

(3)选择项目:

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可选择血浆肾素活性、血尿醛固酮、血尿皮质醇、血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睡眠呼吸监测等。

4.控制目标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及发生死亡的总体危险。≥65岁病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年龄<8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病人,可降至<130/80mmHg;≥80岁的病人,建议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降压治疗,可降至<140/90mmHg,一般情况下不宜<130/60mmHg。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病人降压目标应<140/90mmHg。强调收缩压达标,同时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在病人能耐受降压治疗的前提下,逐步达标,避免过快降压。

5.药物治疗

通过改良生活方式,血压未达到预期值或未按计划得到改善,应开始药物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用简便、依从性好。当前常用于降压的口服药物主要包括:钙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常用药物相关知识及用药注意事项见表1-30。

表1-30 高血压常用药物相关知识及用药注意事项

续表

单药治疗血压未达标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可选择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物。初始联合治疗可采用低剂量联用方案,若血压控制不佳,可逐渐调整至标准剂量。联合用药时,药物的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并可互相抵消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如ACEI或ARB联合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若需3药联合时,二氢吡啶类CCB+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最为常用。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合理并足量应用3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包括1种利尿剂)治疗>1个月血压仍未达标、至少需要4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称为老年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可在上述3种药联合基础上加用第4种药物,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或α受体阻滞剂。

单片复方制剂通常由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组成。与自由联合降压治疗相比,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增加老年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型固定配比复方制剂主要包括:ACEI+噻嗪类利尿剂、ARB+噻嗪类利尿剂、二氢吡啶类CCB+ARB、二氢吡啶类CCB+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等。

6.饮食

详见本节专科护理品牌。

7.活动

详见本节专科护理品牌。

【细心观】
1.观察低、高血压征象

(1)直立性低血压:

对于服用α受体阻滞剂及服用多种降压药物、卧床时间久的老年人要尤其注意观察有无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病人在排便后的直立性低血压更严重,遵医嘱睡前服药,服药后卧床,监测病人血压,一旦血压下降幅度过快,或<90/60mmHg,立即通知医师,给予急救处理。告知病人起身站立时应动作缓慢,尽量减少卧床时间。还可以通过物理对抗或呼吸对抗的手段改善体位不耐受相关症状,包括双腿交叉站立、蹲位、下肢肌肉的紧张状态、穿戴医用弹力袜及腹带、缓慢深呼吸、用鼻吸气、缩唇呼气等。如果经过非药物治疗,直立性低血压或体位不耐受症状仍然持续存在,特别是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2)餐后低血压:

密切观察老年病人进餐后血压有无下降,观察病人有无嗜睡、恶心、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头晕、头痛、乏力、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黑矇、跌倒、晕厥及心绞痛等心脑缺血症状,对老年病人尤其高龄老年病人进行预防餐后低血压的健康宣教。

1)饮水疗法: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病人,餐前饮水350~480ml可使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mmHg,并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最佳的水摄入量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个体化制订,对于需要限水的严重心力衰竭及终末期肾病病人需慎重。

2)少食多餐:可以减少血液向内脏转移的量和持续时间,对餐后低血压病人可能有利。

3)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与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在胃中的排空最快,诱导胰岛素释放作用最强,因此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更容易导致餐后血压迅速下降。中国人早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早餐后低血压最为多见,可适当改变饮食成分配比,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4)餐后运动:老年人餐后20~30min间断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如步行30m、每隔30min一次)有助于提高心排血量,降低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和跌倒的发生率,但运动量过大则起到相反的作用。

(3)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

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180/120mmHg),同时伴有急性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老年高血压急症主要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肾脏损害、围术期重度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危象等。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急性靶器官损害,病人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血压升高的程度不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的标准,区别两者的唯一标准是有无新近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的严重靶器官损害。

1)老年高血压急症降压治疗第一目标:在30~60min内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除特殊情况外(脑卒中、主动脉夹层),建议第1~2h内使平均动脉压迅速下降但不超过25%。降压治疗第二目标:在达到第一目标后,应放慢降压速度,加用口服降压药,逐步减慢静脉给药速度,建议在后续的2~6h内将血压降至160/(100~110)mmHg。降压治疗第三目标:若第二目标的血压水平可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在后续的24~48h逐步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2)对于老年高血压亚急症的病人,建议在口服稳定、缓和、长效的降压药物基础上,适当加用中短效口服药物,避免静脉用药。在血压监测的情况下,可在24~48h将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2~3d后门诊调整剂量,此后可应用长效制剂控制至最终的靶目标血压。

(4)血压监测观察

1)传统袖带血压监测技术:发现病人血压升高,立即连接心电监护仪或遥测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病人血压变化。设置监护仪报警上下限及报警音量。设置血压测量间隔。发现高压报警,立即查看病人,复测血压,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2)有创动脉压监测系统:传统袖带血压监测不能连续测量,对于血压不稳定的危重病人,不能及时反应血压变化。此时可选择第二种血压监测方法,即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进行连续直接动脉血压监测,及时、准确反映病人血压动态变化。注意事项:①应掌握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②穿刺成功后,保持测压管路通畅,防止导管受压或扭曲;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穿刺部位敷料定时消毒、更换;④肝素盐水持续冲管,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⑤防止穿刺针及测压管脱落;⑥预防并发症,如远端肢体缺血、局部出血、血肿等。

3)每搏/即时/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通过无创方法测得每搏收缩压和舒张压,获得即时动脉血压波形和脉搏趋势图,并将数据集成到监测设备中,弥补了无创袖带血压监测及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不足,适用于高血压急症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血压变化,指导药物剂量。注意事项:①选择适宜的指套,指套分为大号、中号、小号三种类型;②注意观察指端血运情况,查看测压手指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肿胀,每小时更换测压手指;③选择适合病人手臂粗细的上肢袖带;④为连续测量血压,上肢袖带需每5min充放气一次,期间注意多与病人沟通,询问病人有无上肢肿胀感,观察测压处皮肤,避免皮肤过度受压,每小时更换测压手臂;⑤待病人血压下降平稳后,改为无创袖带血压监测方法。

(5)高血压急症用药观察

1)硝普钠:直接扩张静脉和动脉,降低前后负荷。①配制方法:3mg硝普钠稀释至50ml泵入;②起效时间:用药后即刻起效;③持续时间:停药后药效持续约1~10min;④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肌肉颤动、大汗,注射部位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和组织反应;⑤用药注意事项:静脉滴注,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避光滴注;在体内红细胞中代谢产生氰化物,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发生硫氰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病人发生风险更高;滴注时应用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切不可静脉推注;硝普钠对血管作用较强烈,可引起血压迅速下降,输注同时密切监测病人血压变化。

2)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扩张静脉和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与大动脉。①配制方法:将60mg硝酸甘油稀释至100ml泵入,硝酸异山梨酯原液配制;②起效时间:用药后即刻起效;③持续时间:停药后药效持续5~10min;④不良反应:心动过速、面部潮红、头痛和呕吐等;⑤用药注意事项:主要用于合并急性肺水肿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血压急症病人,如病人应用硝酸甘油剂量>200μg/min,密切警惕低血压的发生;连续静脉输注易产生耐药性,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变化。

3)盐酸乌拉地尔:具有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机制。在外周可阻断α受体、抑制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从而扩张外周血管;在中枢通过激动5-羟色胺-1A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中枢的交感反馈调节,防止因交感反射引起的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①配制方法:12.5mg稀释后静脉推注,必要时可加大剂量至25mg静脉推注;也可静脉泵连续输注,盐酸乌拉地尔100mg稀释至50ml泵入;②起效时间:3~15min内起效;③持续时间:药效持续2~8h;④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少,静脉输注过快可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⑤用药注意事项:适用于大多数高血压急症病人,对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危象有特效;静脉给药时病人应尽量卧床休息。

4)艾司洛尔: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①配制方法:即刻控制量为1mg/kg,在30s内静脉注射,继之以 0.15mg/(kg·min)静脉滴注,最大维持剂量为 0.3mg/(kg·min);②持续时间:单次注射药效持续10~30min;③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房室传导阻滞、直立性低血压等;④用药注意事项: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

2.观察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

观察病人服用药物的时间及方法是否正确,服药后有无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若出现呕吐则需观察病人皮肤黏膜色泽弹性有无变化,判断失水程度。观察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预防消化道出血。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作为补液依据。

3.行为模式管控

(1)观饮食:

观察病人饮食习惯,病人进餐时观察主食量、蔬菜量、肉食量、食盐量,以了解能量摄入分配是否合理。

(2)观运动:

观察病人住院期间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及判断病人运动量是否适宜。

(3)观作息:

了解病人的作息时间,指导病人规律生活。

(4)观依从性:

观察病人对血压监测的依从性,有无因血压测量频次多、烦琐而出现抵触情绪。

(5)观心理状态:

多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病人心理状况。帮助病人重拾信心,并针对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法,实施个性化护理。尽量减少病人情绪上的波动,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治疗疾病、控制血压。

【诚心帮】
1.活动指导

指导病人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给予病人预防跌倒护理措施,指导“下床三步曲”(详见第一章第六节)。

2.生活护理

根据病人ADL评分给予病人生活护理。

3.标本与报告

帮助病人正确留取标本,检查报告及时取回。

4.检查陪同

指定专人协助病人外出检查。

5.病友沟通交流

组织高血压病友会,高血压病人可以相互交流治疗心得,互通有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老年高血压病人出院时

【温馨送】

1.在病人出院前送上“出院指导单”,告知病人出院办理流程及手续。

2.依据“出院带药单”,为病人讲解出院带药服用方法。

3.为病人送上“随访指导单”,告知病人随访流程。

4.应急预案 告知病人及家属紧急情况家庭急救措施。如出现血压急剧升高,伴有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全身放松,切勿紧张、焦虑,可即刻服用常备急救降压药品如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静卧休息片刻,使血压降到安全范围后,到医院行进一步检查。

5.家庭血压监测 告知病人及家属家庭血压监测的方法,详见本节专科护理品牌。

(四)老年高血压病人出院后

【爱心访】

病人出院后2周、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病人有无不适,近期血压监测情况及波动范围,饮食情况,是否适量运动,是否戒烟限酒,情绪状况,是否按时服用药物,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是否服用完。

建立病人随访档案,与病人保持联系,接受病人全天候电话咨询,及时纠正病人不良生活习惯,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

三、老年高血压病人“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品牌

专科护理品牌: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处方与家庭血压自测
1.意义

高血压确诊后,应长期坚持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大多数病人需要长期坚持降压药治疗。前者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后者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非药物治疗包括倡导病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控制高血压、减少其他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的目的。基于以上目的,为老年高血压病人制订健康教育处方,并教会病人家庭血压自测的方法。

2.方法

(1)低钠饮食与“DASH饮食”相结合:

低钠饮食指食盐每日摄入量逐步降至6g;DASH饮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由1997年美国一项大型高血压防治计划发展而来,指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奶,以维持钾、镁、钙等离子摄入,并减少饮食中油脂量,以有效降低血压。具体措施如下:

1)改变烹饪方法,减少用盐量。利用酸、甜、辣、麻等其他佐料来调味。烹饪时后放食盐,增加咸味感但不增加盐用量。

2)少用含盐高的佐料。膳食结构中除了烹调中的食盐以外,更多地来自含盐高的添加佐料,如酱油、辣酱、豆瓣酱、咸菜等。

3)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肉、腊肉、咸鱼、咸菜和罐头等传统腌制品。

4)在加用食盐时使用有计量单位的容器(如盐勺),将食盐量量化。

5)食用包装食品时,要注意食物标签,了解含盐量。

6)在外就餐时告知服务人员,制作食品时,尽量少加盐。

7)减少脂肪摄入,保证每日总脂肪占总热量的比率<30%,饱和脂肪<10%,每日食油<25g;瘦肉类每日50~75g;奶类每日250g,蛋类每周3~4个,鱼类每日75~100g,少吃糖类和甜食,新鲜蔬菜每日300~500g,水果200~300g。适当增加纤维素摄入。

(2)限酒:

中度以上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酒精可对降压药物产生拮抗。目前认为喝酒所致的高血压是可逆的,只需戒酒或减饮酒量就可使血压降低或恢复正常。具体措施如下:

1)认识饮酒的危害。

2)树立戒酒的信念。

3)不能戒酒者,建议每日少量饮酒,男性饮酒者,葡萄酒小于100ml(相当于2两),或啤酒小于 250ml(半斤),或白酒小于50ml(1两);女性则减半。

4)不饮高浓度烈性酒,酒瘾严重者,可借助药物戒酒。

5)实际摄入酒精量的计算方法:包装标示的酒精含量(%v/v)×饮用的ml数/100×0.8。如饮用1个易拉罐啤酒(330ml),酒精含量标示为3.5% v/v,实际摄入酒精量为3.5×330/100×0.8=9.24g酒精。

(3)运动处方:

运动是预防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包括高血压在内,因而高血压病人不仅可以运动,而且要坚持运动。

1)运动方式:高血压病人适宜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中低强度、有节奏、可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形式,比高强度运动在降血压方面更有效、更安全。常见的有氧运动形式有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广播体操、有氧健身操、登山、登楼梯等。

2)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选择以下方法评价:①主观感觉,运动中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自我感觉有点累;②客观表现:运动中呼吸频率加快、微喘,可与人交谈,但不能唱歌;③步行速度:每分钟120步左右;④运动中心率=170-年龄;⑤休息后约10min内,锻炼所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加应明显缓解,心率也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3)运动频次:每周至少5~7次,最好坚持每天运动。一次运动应在30min左右或每日累计30min。

4)具体措施:①运动的形式需要个体化。一方面需要根据血压水平的高低进行选择,以利于安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个人的喜好、体质,以利于维持。②运动项目以节律缓慢而动作松弛的项目为最适宜,有氧、阻力、伸展及增强肌力等形式的锻炼是可以采取的手段。这种运动是指大肌群运动,如快走(4 000步/h)、游泳、骑自行车等。步行、快走、慢跑,既不需要任何体育设施,又不需要专业指导,因此是应用最广的锻炼项目。③对于个体而言,运动量以运动后第2d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感为宜。④循序渐进,贵在坚持;⑤在运动中注意防止发生运动损伤。⑥有任何不适要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⑦生活中的体力活动:适当增加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有助于血压控制,高血压病人可以适当做些家务、步行购物等活动,使每天的步行总数达到或接近1万步。

5)注意事项

①运动的适宜时间:高血压病人清晨6~10点血压常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

②应避免无氧运动,以免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

③安静时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或超过180/110mmHg的病人暂时禁止中度及以上的运动。

6)控制体重:BMI<24kg/m2,腰围:男性 <90cm、女性<85cm。

(4)戒烟处方:

高血压病人吸烟会大幅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对每个吸烟的高血压病人都应指导戒烟。戒烟的益处大,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效果明显,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有利于成功戒烟的小技巧如下:

1)丢弃所有的烟草、烟灰缸、火柴、打火机等物品,避免“条件反射”。

2)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

3)烟瘾来时,坚决拒绝烟草诱惑,提醒自己——只要再吸1支就足以令之前所有努力前功尽弃。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尽量不用零食代替烟草,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4)用餐后喝水、食用水果或散步来代替饭后一支烟的习惯。

5)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打球等,一方面可以缓解压力和精神紧张,另一方面还有助于转移注意力。

6)鼓励家人参与监督,并对戒烟的成就给予鼓励或奖励。

7)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戒烟药物,如尼古丁贴片或安非他酮。咨询专业的戒烟医护人员或拨打戒烟热线4008885531寻求帮助。

(5)心理平衡处方:

精神心理与睡眠状态显著影响血压,缓解心理压力和调整睡眠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具体方法如下:

1)正视现实生活,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大度为怀;处理好家庭和同事间的关系。

2)避免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3)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旅行、运动、找朋友倾诉、养宠物等都是排遣压力的方法。

4)增强抗压能力,培养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5)心理咨询是减轻精神压力的科学方法,必要时可尝试心理咨询。

6)正视心理危机,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6)家庭血压自测:

家庭血压是指受测者在诊室外的其他环境所测量的血压。家庭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检出隐蔽性高血压,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诊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有重要价值。但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老年病人,不建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告知病人及家属出院后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尽量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并做好记录。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每年至少校准1次。对于心律失常病人,一般电子血压计不能准确测量血压;但目前市场上存在具有筛查房颤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家庭测量血压的同时有助于房颤的筛查。家庭自测血压值一般低于诊所血压值,正常上限参考值135/85mmHg,相对应于诊所血压140/90mmHg。治疗的血压目标值是<135/85mmHg。

1)测量方案:初诊或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病人,建议每日早晚各测1次,每次测量3遍,最好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临睡前连续测量7d,取后6d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决策的参考。血压达标且稳定的病人则每周固定一天自测1次,可选晨起1h内、服降压药前测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的,建议增加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

2)指导病人血压测量的方法:①测压前检查血压计电量是否充足,开关是否灵活;②嘱病人测压前30min不吸烟、饮酒或喝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5min;测压时病人务必保持安静;③袖带下缘距肘线2~3cm,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注意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搏动明显处;④连续测量血压2~3遍/次,每遍至少间隔1min,取血压的平均值。

3)注意事项:①告知病人在家中无法测量夜间血压,破坏夜间生理状态测量出来的血压值,不代表夜间血压;②嘱病人不要过分计较某次血压的变化,这样不利于血压的稳定;③嘱病人最好能详细记录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④老年高血压病人常见认识误区:年龄越大,高血压诊断标准越高;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情况;降压治疗,血压正常就停药;只服药,不看效果单纯依靠药物,忽略生活方式改善;自行购药;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有“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等。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尽量规避以上认识误区。

(刘珊珊 包娜丹 张 冰 吴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