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品”常见疾病护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十九节 脑出血

一、脑出血病人“一病一品”护理路径

二、脑出血病人“一病一品”护理方案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在脑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2位。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超过70%的病人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30%。病人多有高血压病史,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意识障碍等。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脑出血病人的病情观察,并制订出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一)脑出血病人入院时

【热心接】
1.入院介绍

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2.一般评估

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3.专科评估

(1)吞咽障碍:

详见第一章第二十七节“吞咽功能评估”部分。

(2)意识障碍

1)评估方法:护士根据睁眼、运动、语言反应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将评估记录在入院护理评估单内。

2)护理措施: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进行评估(Glasgow coma scale,GCS),见附录11,依据结果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病情监测:护士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观察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与量,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脑疝。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吸痰,防止舌后坠、窒息和肺部并发症。

③吸氧:遵医嘱吸氧。

④开放静脉通路:尽量选用粗直静脉留置针,迅速穿刺、妥善固定,做好抢救准备。

⑤日常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定时翻身、拍背,做好排泄护理,保持会阴皮肤清洁;注意口腔卫生,不能经口进食者每天口腔护理1~2次,躁动者加床挡,防止坠床,必要时约束;慎用热水袋,防止烫伤。对眼睛不能闭合者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膜炎、角膜炎发生。

⑥饮食护理: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鼻饲流食者应定时喂食,保证足够营养供给。

(3)营养风险筛查:

详见第一章第五节相关内容。

4.症状护理

(1)头痛、呕吐:

镇痛不仅可解除病人的痛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颅内压。由于导致疼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应积极明确疼痛的病因,避免因止痛治疗而掩盖病情变化,延误诊治。保持安静,减少刺激,将病人床头抬高15°~30°,伴昏迷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利排出呕吐物,防止误吸;遵医嘱及时、准确地给予脱水剂,同时观察药物有无渗出到皮下,以免发生组织坏死。

(2)高热:

对体温升高的病人应寻找其病因,体温>38℃时应给予退热措施。发热是脑卒中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的体温监测。给予头置冰袋、冰帽、冰毯机的物理降温法,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变化,每4h测量一次体温,如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应立即停止降温,防止大量出汗导致虚脱。

(二)脑出血病人住院中

【耐心讲】
1.病因

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血管淀粉样病变、血管畸形、动脉瘤、烟雾病等;血流动力学因素,如高血压、血容量、心率的变化等;血液因素,如血液病、长期饮酒、凝血机制异常等。

2.临床表现

血压升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3.诊断

中老年病人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结合头颅CT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诊断。

4.药物

见表1-69。

表1-69 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5.饮食

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制订营养支持方案。及早评估病人的吞咽功能,确定营养支持途径,推荐肠内营养支持,如因胃肠功能不全使得胃肠营养不能提供所需的全部目标热量,可考虑肠内、肠外营养结合或肠外营养支持,防止不当饮食所致的血糖波动而加重脑损害。经口进食病人选择合适的饮食。

(1)低盐饮食:

食盐的摄入量6g/d,少食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菜、酱菜、酱油、腌制品、海产品等。

(2)低脂肪饮食:

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小于10%,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少吃糖类和甜食;可食瘦肉、牛羊肉、去皮禽肉、鱼,少食肥肉、加工肉制品、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等;食用油20~25g/d,可食用色拉油、花生油,避免动物油、黄油等。

(3)粗纤维饮食:

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100g、如芹菜、韭菜、菠菜、粗粮、豆类、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类等,可促进肠蠕动,预防大便干燥。

(4)活动: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并摆好功能位。2周后在床上进行被动活动,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躁动者要及时查明原因,约束四肢,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以免躁动导致血压升高而加重脑出血。

【细心观】
1.瞳孔

脑出血病人因为昏迷或者并发脑疝形成常出现瞳孔的改变。因此,要特别注意瞳孔变化的观察,对比病人两侧瞳孔的形状、大小及光反射灵敏程度。

一侧瞳孔缩小,身体无汗,提示同侧丘脑损害;双侧瞳孔中等大小或稍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中脑顶盖或顶盖前区受损。

(1)双侧瞳孔中等大小,不规则收缩,向一侧移位或呈梨形,对光反射消失,睫脊反射消失,提示中脑被盖损害。

(2)双侧瞳孔呈针尖样,对光反射存在,提示脑桥损害。

(3)双侧或单侧瞳孔呈卵圆形,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动眼神经损害,提示脑桥、延髓外侧和颈髓腹外侧损害。

2.意识

意识反映大脑皮质的功能以及病情的轻重,根据病情采取相同种类、相同程度的语言刺激、痛刺激、动态地分析判断意识状态变化趋势。清醒病人突然尿失禁,可能存在意识障碍;烦躁病人突然安静甚至昏睡,常是病情恶化的表现;深昏迷病人做口腔护理时若出现吞咽反射,说明病人意识好转。

3.血压

血压越高提示颅内压越高,易致脑疝形成,预后差;血压骤降,脑灌注不足,致使血肿周围局灶性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诱发脑疝形成。严密观察血压变化的情况,每隔5~15min进行一次血压监测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是预防脑出血复发的有效手段,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

【诚心帮】
1.创造适宜环境

为避免早期病情加重,应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减少探视,避免噪声,让病人安静休息。

2.心理指导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3.帮助病人进行康复

(1)病人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脑卒中轻到中度的病人在发病24h后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活动、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

(2)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病人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至少45min的康复训练可改善病人功能。

4.并发症预防

(1)便秘:

因脑出血病人早期绝对卧床休息,导致肠道蠕动功能下降而引起便秘。病人出现排便困难时,会增加腹部、颅脑内的压力,血压也会增高,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并可能加重脑出血,因而不容忽视。通过调查病人的排便习惯,指导病人定时排便,增加纤维食物的摄入,按摩腹部,缓解便秘的症状。按摩腹部的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将两腿屈曲并放松腹部。护理人员站在病人的左侧,将双手重叠放在病人的腹部,并沿着结肠的走向反复的按摩腹部,力度要适中,以病人的腹部下降1~2cm为宜,按摩幅度由小到大,直到病人出现便意为止,可1次/d,10~15min/次,在早餐结束半小时后进行。

(2)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

脑出血后瘫痪的病人长期卧床可引起血流变学改变,病人腿部静脉通常处于低剪切速率和低流率状态,低流率将增加血黏度,促进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和发展。因为严重偏瘫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应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运动是预防DVT的重要措施。如果病人病情稳定,没有相关禁忌证(如颅内压增加、病情恶化等证据),应尽早运动,但重症脑血管病病人通常病情较重,应结合具体情况而定。使用间断充气加压装置改善预后,降低制动病人的DVT风险。

(3)排尿困难和尿失禁:

脑出血病人,由于颅脑神经受损而导致排尿困难或尿失禁。应为病人留置导尿管,严密观察,病情好转后拔管。指导鼓励病人自行排尿,做好尿管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每日评估病人体温、有无腰腹部疼痛、排尿情况(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及尿液性质(颜色、性状、尿量等)。

(4)压力性损伤:

脑出血病人早期卧床,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较高,应定期评估压力性损伤风险。尽量减少或消除皮肤摩擦,尽量减少皮肤受压,不可用力擦洗骨隆突处皮肤。提供合适的支撑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营养充足,建议定期翻身,使用气垫床保护皮肤;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使用特定的床垫、轮椅坐垫和座椅,直到恢复行动能力。

(5)跌倒/坠床:

部分脑出血病人恢复期肢体行动不便,易造成跌倒和坠床的发生,护士应对病人及时评估和宣教,并在床头悬挂跌倒高危病人提示卡,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病人注意生活起居的安全,告知其服用某些药物可引起共济失调及直立性低血压,使病人知晓药物特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病人外出时应有人陪同,步态不稳者使用轮椅或拐杖;加强巡视,无法起床者教会其床上排便,能起床者床旁设置移动便椅;安置床栏并及时约束躁动病人。

5.健康教育

(1)调控血压:

自发性脑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应严格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并遵医嘱坚持规律地服用降压药。

(2)控制体重:肥

胖病人血脂往往异常,高血脂是动脉硬化的促发因素。动脉硬化也是脑出血的重要病因,病人应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及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稳定的情绪:

病人应戒烟限酒、劳逸结合、戒急戒躁。长期大量饮酒会造成肝脏损害,使机体的凝血机制紊乱;情绪的高涨或低落、心情的急躁易造成血压的波动。

(4)减少药源性伤害: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易造成凝血机制损害而发生脑出血。病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并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5)监测血糖:

脑出血发病后高血糖会增加病死率,所以应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三)脑出血病人出院时

【温馨送】

护士在病人出院当天发放出院指导,内容包括:

1.出院手续办理办法。

2.出院后生活指导 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而脑出血的发病大多因突然用力、情绪改变等外在因素使血压骤然升高所致。出院后病人应: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喜悦、生气、焦虑、恐惧、悲伤等。

(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随天气情况适度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3)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突然用力过猛。

(4)清淡饮食,戒烟忌酒;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5)监测血压,遵医嘱正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减少血压波动对血管的损害,血糖高者控制血糖。

(6)出院后继续系统地进行康复锻炼,宜持之以恒。

3.出现呕吐,头痛头晕,血压升高,昏迷时立即就诊。

(四)脑出血病人出院后

【爱心访】

护士在脑梗死病人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

1.康复锻炼的效果。

2.血压控制情况。

3.排便情况。

4.复诊提醒。

5.心理和情绪控制情况。

护士记录随访结果,针对存在问题给予指导,并填写随访登记表。

三、脑出血病人“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品牌

专科护理品牌:脑出血后肢体锻炼的护理——康复计划来帮忙,安全锻炼最在行
1.意义

早期康复有助于减缓肢体痉挛进展,减轻致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护士、康复治疗师、主管医师和家属共同根据病人病情制订系统、连续的康复锻炼计划,为病人实施针对性、预见性的康复计划。充分发挥护士主导作用,挖掘病人自我护理潜能,在病人现有能力的基础上补偿其自理能力的不足,提高或恢复其自理能力。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逐渐使病人从被动过渡到主动运动,由“替代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

2.方法

(1)康复计划实施的方式

1)面谈,即通过与病人或家属交谈,根据病人家庭情况,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制订具体康复计划,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功能锻炼。

2)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让病人了解疾病的特点,知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3)成立病房康复角,组织所有病人共同参加,回答病人及其家属的问题,请已经掌握自我康复方法的病人与其他病人进行沟通,进一步增加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指导病人实际训练。

(2)锻炼的时机:

50%~60%的病人在脑出血之后可以恢复到生活自理,80%可重新获得行走能力。脑出血发生后,应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尽早介入康复治疗。

(3)锻炼的原则

1)早期开始,先被动,辅助过渡,后主动;先做健侧,后做患侧。

2)活动某一个关节时,近端关节必须予以固定。瘫痪肢体各个肌肉、关节都要锻炼到。

3)活动要适度,避免产生疼痛。

4)活动的速度要缓慢,有节奏,一般一个动作需要3~5s。不能过分劳累,要考虑到病人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循序渐进。

5)被动关节活动应每天3次,各关节的运动方向均要进行训练,每种运动以3~5次为宜。注意保护关节,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6)保持最大关节活动范围,肩水平外展不要超过90°,否则易引起软组织损伤。

7)脑卒中卧床期应将病人摆放于良肢位:鼓励患侧卧位,适当健侧卧位,尽可能少采用仰卧位,应尽量避免半卧位,保持正确的坐姿。

(4)安全注意事项

1)脑出血病人长期卧床后第一次下床活动,为避免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护士应先协助病人起身后在床边静坐,适应后过渡到双脚下垂踩地面,最后扶病人在床旁站立,如未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方可开始活动。

2)为避免跌倒不良事件发生,在肢体康复期病人的衣服上粘贴跌倒高危标识,增加医护人员对其关注。

(5)肢体康复锻炼项目

1)患侧卧位:背部垫一个软枕,身体微微向后倾斜,患侧的肩膀应向前伸展,肘部伸直,双手间放置一个枕头,伸直患侧的髋部,膝部稍微屈曲,双脚间也可放置小枕头。

2)健侧卧位:双手间放一个枕头,患肢尽量向前伸,肘部保持伸直,手部不可垂出枕边,患侧的髋部伸直,膝部稍微屈曲,下面可垫一个枕头。

3)坐姿:双足平放在地上,膝及髋部成直角,座椅和椅背都不宜太软,要有足够硬度以支撑体重,要有扶手用以支撑上臂,如无扶手则可以用枕头或平台代替。

4)床椅转移:病人先由平卧转为患侧卧位,健侧手臂放在身前按着床边,双足垂下床边,抬高头,健侧手用力撑起身体,坐在床边,家人扶着病人肩部及臀部协助病人,家属应站在病人前面防止病人向前跌倒,然后锁定轮椅,约45°放置在病人患侧,家属站在病人前面双膝夹住病人双膝,双手从病人腋下穿过,扶着病人的肩胛骨,将病人转至背侧对着轮椅,放正轮椅位置身体向前弯曲后将病人缓缓放下。

5)穿上衣:先把袖子套进患侧手臂,然后向前弯腰把头垂下,健侧手将领口撑开,将衣服拉下随即穿上另一侧并整理好。

6)穿裤子:将患侧脚搭在健侧脚上,把裤管套进患侧,拉高直至脚掌露出,健侧脚随即穿上另一侧裤管,双手弯腰向前翘起臀部,将裤子尽量拉高至大腿,把裤子提上并拉上拉链。

7)穿鞋袜:将患侧脚搭在健侧脚上穿,也可用鞋拔帮助穿鞋。

8)床上运动:双手插握,将患手五指分开,健手拇指压在患手拇指下面,其余四指相应交叉,并尽量向前伸直肘关节,以健手带动患手上举,要求病人手不要晃动。

9)站位锻炼:将病人搀扶到床尾,教病人双手握住床尾栏杆站立。询问并观察病人无不适后开始练习踏步动作,练习下蹲动作,先慢慢下蹲,慢慢站起,反复多次练习。

10)行走锻炼:在站立的基础上,让病人双手扶住楼道里墙边的把手开始训练迈步,记录行走时间与距离,每次锻炼之后做分析比较,找出问题以设计更好的方案。

(王欣华 王靖茹 陈斯雯 刘 月 刘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