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法医齿科学基础
第一节 法医齿科学与牙科学
一、牙齿的发育
人胚第7周时,成釉器、牙乳头和牙囊共同构成牙的胚基,简称牙胚(tooth germ)。成釉器(enamel organ)起源于口腔外胚层,将发育成牙釉质,在其连续的发育过程中根据形态变化可分为蕾状期、帽状期和钟状期。牙乳头(dental papilla)起源于外胚间充质,将发育成为牙本质和牙髓。牙囊(dental sac)也起源于外胚间充质,将发育成为牙骨质和牙周组织。胚胎第2个月,已发生了全部20个乳牙成釉器,胚胎第3个月至出生后第10个月,又陆续发生28个恒牙成釉器,第三恒磨牙成釉器发育最晚,大约在出生后第5年才出现。
二、牙齿的分类
(一)根据牙列出现的先后分类
1.乳牙(deciduous tooth)
一般在婴儿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两岁半完全萌出。6~7岁乳牙开始脱落,12~13岁完全脱落。乳牙共20颗,即上下颌左右各5颗,依次命名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图2-1)。
2.恒牙(permanent tooth)
6岁时恒牙开始萌出,接替相应部位脱落的乳牙。到12~14岁时,除第三磨牙外,其他恒牙均已萌出。恒牙共32颗,即上下颌左右各8颗,依次命名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双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图2-1)。
图2-1 乳牙和恒牙
A.乳牙;B.恒牙
(二)根据形态特点分类
1.切牙(incisor tooth)
位于口腔前部,共8颗。共同特点是单根,从邻面观察呈楔形,颈部厚,到切缘逐渐变薄。
2.尖牙(cuspid or canine tooth)
共4颗。近中面与侧切牙相邻。特点是牙冠呈圆锥形,切缘中央有一显著的牙尖,从邻面观察呈楔形,单根,牙根最长。
3.前磨牙(premolar tooth)
共8颗。牙冠呈不规则立方形、咬合面大。有两个牙尖,排列在牙冠咬合面的舌侧和颊侧,单根、牙根扁。下颌第二双尖牙有时有三个牙尖。单根、牙根扁、上颌第一双尖牙有时有两个牙根。
4.磨牙(molar tooth)
共12颗。牙冠大,呈立方形。咬合面呈不规则梭形,周围有4~5个牙尖。上颌磨牙一般有3个牙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牙。
三、牙齿的形态结构
(一)牙的外部形态
根据牙齿的外部形态可将牙齿分为牙冠(dental crown)、牙颈(dental cervix)和牙根(dental root)三部分。
牙冠的牙体裸露在口腔,其与牙颈相连的部分被牙龈包裹。牙根是牙颈以下插入颌骨牙槽窝内的牙体,牙根的尖端称为根尖(root apex),每个根尖都有通过牙髓血管神经的小孔称为根尖孔(apical foramen)。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线结构,称为牙颈,又名颈线(cervical line),见图2-2。
图2-2 牙齿的形态结构
(二)牙的组织成分及纵面观察
1.牙组织成分
人类牙中的无机物含量可高达99%,主要以磷酸钙形式存在。有机物主要包括胶原纤维、基质和釉蛋白等。胶原纤维存在于牙本质和牙骨质中,基质包括脂类、多肽、糖蛋白和氨基葡聚糖,釉蛋白在未成熟釉质中含量较高,在成熟釉质中含量少于1%。
2.牙的纵面观察
牙由3层硬组织和1种软组织组成(图2-3)。
图2-3 牙的组成
(1)牙釉质(enamel):
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物质(洛氏硬度值340KHN)。各部位釉质厚度不一,牙尖及切缘部最厚(2~2.5mm),愈近牙颈愈薄。
釉质由釉柱(enamel rod,enamel prism)与柱间质构成。釉质含有数以万计的釉柱,如上切牙约有5 000 000条,上颌第一磨牙约有12 000 000条。釉柱排列紧密,相互平行地从釉牙本质界向釉质表面延伸,每条釉柱几乎贯穿釉质全层。釉质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它的透明度,透明度大则透露出牙本质的黄色,使牙冠显得较黄;若透明度不大,则牙冠显得较白。
(2)牙本质(dentin):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覆盖着釉质,根部被牙骨质包被,中心有牙髓。牙本质的硬度较釉质小(洛氏硬度值68KHN),但弹性较好。牙本质是活组织。年轻人牙本质呈浅黄色,透过釉质可辨其颜色,牙髓发生病变,牙本质可变色。牙本质的组织结构包括:
1) 牙本质小管:牙本质小管呈细管状,其管腔被成牙本质细胞突及其周围间隙占据。小管从牙髓腔四周向牙本质表面呈放射状分布,近牙髓腔一端的小管管径约4μm,平均密度为45 000个/mm2,越近表面越细,近牙本质表面的管径仅为1μm,平均密度为20 000个/mm2,牙本质小管的总体积约占牙本质总体积的10%。
2) 管内牙本质:管内牙本质,也称为管周牙本质,是牙本质矿化程度最高的部分,只存在于矿化了的牙本质,它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及其周围间隙,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随着牙本质的增厚,围绕着成牙本质细胞突不断地往小管内沉积,管壁渐增厚,管腔进行性狭窄。管内牙本质在横磨片上呈白色光环。
3) 管间牙本质:管间牙本质位于牙本质小管之间,是牙本质的主体,约占牙本质总体积的90%,矿化程度较低。
4) 牙本质生长线:在牙的磨片或脱钙切片上,可以看到两种牙本质生长线,分别是安德森线(Andresen lines)和冯·艾伯纳线(lines of von Ebner),前者间距为20~30μm,后者间距约4μm。生长线与牙本质小管成直角,是牙本质节律性、线性朝向根方沉积的标志。
(3)牙骨质(cementum):
牙骨质覆盖在根部牙本质表面,从釉质牙骨质界一直延续到根尖。牙骨质是一种变形的骨组织,虽有板层骨的某些特点,但不含血管,而且在生理情况下只有增生而不被吸收。牙骨质功能多样,包括:①支持牙体,不断增生补充因磨损而丢失的釉质,以维持牙体的正常长度和冠根的适当比例;②使牙周韧带的宽度维持在0.2mm左右,以适应牙周韧带的不断改建和附着等。牙骨质无机成分占恒牙骨质干重的45%~50%,主要是羟基磷灰石晶体;其余为有机成分,主要是胶原和糖蛋白。牙骨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无细胞无纤维牙骨质:不含纤维和细胞,分布于牙本质牙骨质交界处,矿化度较高,厚度一般只有数微米,是最先形成的牙骨质。
2) 无细胞外源性纤维牙骨质:也称原始牙骨质,分布在根部牙本质表面,其中外纤维的走向几乎与牙骨质表面垂直,排列紧密,形成平行纤维层,纤维层之间无细胞,也无内纤维。这类牙骨质矿化良好,是牙根开始发生时或在行使(发生)功能前缓慢形成的。
3) 混合纤维牙骨质:含有内、外两种纤维,因功能和组成成分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层状,是牙骨质的主要构成成分。
4) 内纤维细胞牙骨质:常见于老年人根尖区的牙骨质斑,这种牙骨质不含外纤维,但含有内纤维、牙骨质细胞和基质。基质呈板层结构,没有支持牙体的功能。
(4)牙髓(pulp):
位于髓腔内,被坚硬的牙本质包围,借根尖孔侧支根管与周围组织相连。牙髓腔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牙冠并扩大为室,称髓室;另一部分是延伸向牙根的部分缩小成管,称为根管,末端开口于根尖孔。
(三)牙齿的观察与测量
1.常用术语
(1)中线(median line):
该线为设想的一条直线,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份,也通过中切牙的近中面,将牙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图2-4)。
图2-4 牙冠各部位示意图
(2)牙长轴(long axis):
纵行穿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图2-5)。
(3)接触区(contact area):
相邻牙齿接触的区域为接触区。咬合时,上、下牙列的接触区在颌面和近切端(图2-6)。
图2-5 牙体长轴
图2-6 接触区
(4)线角(line angle)与点角(point angle):
牙冠上相邻两面所成的角为线角,如前牙远中面与舌面所成的角称为远中舌线角,后牙近中面与颊面所成的角称为近中颊线角。牙冠相邻三个面相交所成的角称为点角。点角的名称由3个面来确定,如后牙近中面、颊面与面相交所成的角称为近中颊点角等。
(5)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
为牙冠各轴面最突出的点(图2-7)。
图2-7 外形高点
(6)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
为便于明确牙体表面一定区域位置,将牙冠各面划分为三等分。如前牙牙冠水平三等分有切1/3、中1/3和颈1/3;后牙邻面垂直三等分有舌1/3、中1/3和颊1/3。牙根只有水平三等分:颈1/3、中1/3和根尖1/3(图2-8)。
2.牙冠各部位名称及观察标志
(1)牙冠各部位名称(见图2-4)
1) 唇/颊面(labial/buccal surface):前牙中,牙冠朝向唇黏膜一面为唇面;后牙中,牙冠靠进颊黏膜一面为颊面。
2) 腭/舌面(palatal/lingual surface):下颌牙,牙冠靠近舌体的一面为舌面,上颌牙的舌面又称腭面。
图2-8 牙体三等分
上排图:前牙;下排图:后牙
3) 近中面(mesial surface):牙冠两个邻面中靠近中线的一面。
4) 远中面(distal surface):牙冠两个邻面中远离中线的一面。
5)面(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咬合时相互接触的面,又称面。
6) 切嵴(incisal ridge):在咬合时,上、下颌前牙切端舌侧有切咬功能的嵴。
(2)观察标志
1) 牙冠突起部分
牙尖(dental cusp):牙冠面或嵴上的锥形突起。
结节(tubercle):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形成的小突起,可在切缘或面上。
舌隆突(cingulum):前牙舌面近牙颈部的半月形隆起。
嵴(ridge):牙冠表面细长的釉质隆起,有以下几种类型(图2-9):①轴嵴(axial ridge):从牙尖到牙颈的纵形隆起;②边缘嵴(marginal ridge):位于后牙的面与其他轴面的相交处,前牙的边缘嵴位于舌面近中、远中边缘处;③三角嵴(triangle ridge):面的牙尖两个斜面汇合而成的釉质隆起;④横嵴(transverse ridge):两个三角嵴在面中央连接而成的嵴,是下颌第一前磨牙面解剖标志;⑤斜嵴(oblique ridge):面三角嵴之间斜行相连形成的嵴,是上颌磨牙的标志,以上颌第一磨牙最为明显;⑥颈嵴(cervical ridge):牙冠唇/颊面沿颈线部位的釉质突起。
图2-9 嵴:三角嵴、斜嵴、横嵴
2) 牙冠凹陷部分
窝(fossa):位于切牙舌面和后牙面的不规则凹陷。
沟(groove):位于牙冠表面,介于牙尖和嵴之间的细长凹陷部分。两生长叶相融合形成的沟称为发育沟,釉质钙化程度较低,如钙化不全、表面未能融合,则形成裂,是龋齿的好发部位。
点隙(pit):牙冠表面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汇合处,或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点隙的好发部位是后牙的面及下颌磨牙的颊面(图2-10)。
图2-10 窝、沟、点隙及裂
3) 斜面(incline surface):组成牙尖的各个面。相邻斜面形成嵴,斜面按牙尖位置命名,如上颌第一磨牙颊尖颊侧的近中斜面。
4) 叶(lobe):牙体发育过程中的钙化中心,牙尖是叶的重要标志,叶与叶相交处出现的浅沟为发育沟。多数牙由4个叶发育而成,5个叶的较为少见。
3.牙列与牙的测量
(1)牙体的测量
1) 牙体全长:前牙切缘和后牙面的外形高点到根尖的垂直距离。如有两个以上牙根,则测至最长的根尖。
2) 牙冠高:前牙切缘和后牙面的外形高点到颈缘向牙根最突点的垂直距离。
3) 牙冠宽:即牙冠的近中、远中面径,取牙冠两邻面间的最大距离。
4) 牙冠厚:为牙冠唇(颊)面与舌面外形高点间的最大距离。
5) 牙颈宽:牙冠唇(颊)面的颈线在近中面与远中面之间的距离。
6) 牙颈厚:牙冠唇(颊)面与舌面的颈线向牙根突出点间的距离。
7) 牙根长:颈线向牙根的最突出点到根尖的距离。
(2)牙弓的形状:
上下颌牙的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连续排列成近似抛物线的弓形,称为牙列或牙弓。在上颌者称为上牙列,在下颌者称为下牙列。牙弓的形状在个体之间并不完全相同,可概括地分为3种基本类型: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但通常多为三种基本类型的混合型。
牙形、牙弓形与面形,通常是相互协调的,在个体发育中表现一致。面部发育较宽者,其颌骨牙弓也较宽,面部与牙弓统一为较宽型,即方圆形或卵圆形;面部发育较窄者,其面部与牙弓统一于较窄型,即尖圆形。
此外,按照牙的类别还可将牙列分为恒牙列、乳牙列和混合牙列。
(3)牙弓的测量
1) 牙弓宽:牙弓是抛物线形状,不同部位的宽度不同。常取同颌左右对应牙位间的距离作为某牙位的牙弓宽度,各牙位中的最宽处也是牙弓的最大宽度。
3-3:两侧尖牙牙尖顶点间的距离,也称牙弓前段宽。
4-4:两侧第一双尖牙牙冠中央沟中点间的距离。
6-6:两侧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距离,也称牙弓后段宽。
7-7:两侧第二磨牙中央窝间的距离。
2) 牙弓长
牙弓前段长:两中切牙触点唇面到牙弓前段宽(3-3)的距离。
牙弓中段长:两中切牙触点唇面到4-4的距离。
牙弓全长:两中切牙触点唇面到牙弓后段宽(6-6)的距离。
3) Terra牙列指数(Terra dentition index):利用牙列宽度与长度的比值描述上下牙列大小关系的方法。
Terra牙列指数=牙列宽度/牙列长度×100%
4) 牙弓角度:牙弓的角度是以中切牙近中触点的唇面为顶点,向左右相同牙位引线所成的角。
尖牙角:以中切牙近中触点唇面为顶点,以“3-3”为底所形成的角度。
双尖牙角:以中切牙近中触点唇面为顶点,以“4-4”为底所形成的角度。
磨牙角:以中切牙近中触点唇面为顶点,以“6-6”为底所形成的角度。
(四)牙的形态特征
牙的形态包括恒牙的形态与乳牙的形态。
1.上颌中切牙(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切牙体积中最大且近远中最宽的牙,排列在中线的两侧。
(1)牙冠
1) 唇面:有卵圆形(占72%)、尖圆形(占26%)和方圆形(占2%)3种形态,其形态与面型协调。牙冠从颈部到切端长度大于近远中宽度,整个唇面较平坦,呈梯形。近中缘较平直,与切缘形成一个直角;远中缘与切缘相连圆钝,可用来区分左右。颈部为一个凸面根部的弧形线,切缘是由近中向远中斜行的直线。
2) 舌面:面积较唇面小。中央凹陷称为舌窝,四周均为突起的嵴,在颈部有舌面隆突。
3) 近中面及远中面:呈三角形,底部为一曲线,呈V字形,称为颈曲线;颈曲线底部至颈缘最低点连线的距离称为颈曲度。近中面较大而平,远中面较小而突。
4) 切嵴:唇面较平,舌侧圆突成嵴。经过切割后磨耗而成一个切斜面,上颌切嵴位于牙长轴的唇侧。
(2)牙根:
为单根,粗壮而直,根尖略偏远中,较冠稍长或几乎相等(图2-11)。
图2-11 上颌中切牙
2.上颌侧切牙(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
形态变异较大,以锥形牙或先天缺失多见。
(1)牙冠
1) 唇面:唇面类似梯形,与中切牙相比,冠小而圆尖,发育沟较浅。近中切角为锐角,远中切角为弧形。
2) 舌面:边缘嵴、舌窝及舌隆突结构均比中切牙明显。舌窝深而窄,偶有沟从舌面隆突的远中越过而延伸到根部形成裂沟,是龋齿好发部位。
3) 邻面:近中面、远中面均为三角形,较突。
4) 切嵴:向远中舌侧倾斜度大,似与远中面连续。
(2)牙根:
牙根长而弯曲,根弯曲,方向不定(图2-12)。
图2-12 上颌侧切牙
3.下颌中切牙(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与下颌侧切牙(mandibular lateral incisor)
下颌中切牙在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牙冠宽度仅占上颌中切牙的2/3,切缘较平直,牙冠左右形态较对称,近远中切角与近、远中缘较对称。下颌侧切牙比下颌中切牙略宽,其形态与下颌中切牙相似(图2-13)。
图2-13 下颌中切牙和下颌侧切牙
A.下颌中切牙;B.下颌侧切牙
4.上下颌切牙鉴别(表2-1)
表2-1 上下颌切牙鉴别
5.上颌尖牙(maxillary canine)
全口牙齿中牙根最长的牙齿。
(1)牙冠
1) 唇面:由颈缘、近中缘、远中缘,牙尖的近中斜缘和远中斜缘组成,似圆五边形。颈缘为弧形,远中缘较近中缘短而突出。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在牙尖顶端相交呈直角。唇侧面有突出的轴嵴,由牙尖顶端延伸到颈1/3处,将牙冠唇面分为近、远中两个斜面,牙冠唇面外形高点在冠中1/3与颈1/3交界处。
2) 舌面:舌面形似唇面形态,但较小。周边由近、远中边缘嵴构成,近中边缘嵴较长而直。颈部舌面一隆突显著称为舌轴嵴,此结构将舌窝分成近、远中两个部分。
3) 邻面:似三角形,近中邻面较远中邻面大而平。
4) 牙尖:上颌单尖牙的牙尖为全口牙中最大的,其冠长约占牙冠高度的1/3或2/5。
(2)牙根:
上颌单尖牙的牙根为全口牙中最长的,为冠长的1.5~2倍。牙根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尖为圆锥形(图2-14)。
图2-14 上颌尖牙
6.下颌尖牙(mandibular canine)
形态似上颌尖牙。牙冠细长,窄而薄,冠唇面的近中缘最长,与牙长轴近似平行,牙尖较上颌尖牙小,仅占冠长的1/4,舌面结构不明显。
7.上下颌尖牙鉴别(表2-2)
表2-2 上下颌尖牙鉴别
8.上颌第一前磨牙(maxillary first premolar)
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齿。
(1)牙冠
1) 颊面:与尖牙唇面相似,但冠较短小。嵴近中牙尖嵴略长于远中牙尖嵴,其颊尖略偏远中,为前磨牙中唯一颊尖偏向远中者。中间有纵向颊轴嵴,高点在颈1/3。
2) 舌面:略小于颊面,结构特征不明显,舌尖略偏近中,舌侧轴面最突出处为牙冠中1/3。
3) 邻面:呈四边形,颈部最宽,近中面近颈部凹陷,有沟从面近中缘跨至近中面,称为近中沟。
4)面:为六边形。颊侧宽于舌侧,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远中缘长于近中缘。有颊、舌两个牙尖,舌尖小而圆钝,两牙尖自牙尖顶向面中心发出牙尖三角嵴。面中心凹陷,称为中央窝。底部有一条近远中向的沟,称为中央沟。一条由近中点隙发出的跨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为近中沟,是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特有解剖标志。
(2)牙根:
牙根扁,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约80%在牙根中部或根尖1/3处分叉为颊舌两个根(图2-15)。
图2-15 上颌第一前磨牙
9.上颌第二前磨牙(maxillary second premolar)
特征不如第一双尖牙典型,牙冠小而圆突,牙尖较圆钝,颊尖偏近中,颈宽,颊舌尖大小较近似。牙根多为扁形单根(图2-16)。
图2-16 上颌第二前磨牙
10.下颌第一前磨牙(mandibular first premolar)
全口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牙。
(1)牙冠:
颈部明显缩小,颊轴嵴在颊面中1/3处较显著,如新月形突起。舌尖较小,两牙尖在面自牙尖顶端向中心发出两条三角嵴,相连横过面,构成一条横嵴,将面分成近远中两部分,远中部分稍大。在横嵴中央有一条近远中向沟通过横嵴。
(2)牙根:
为扁形细长的单根,根尖略向远中偏斜(图2-17)。
图2-17 下颌第一前磨牙
11.下颌第二前磨牙(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
(1)牙冠:
呈长方形,长、宽、高几乎相等。颊面颈部较宽,颊舌尖几乎相等,颊尖略偏向近中,有时舌尖又分成近中、远中两个牙尖,在两牙尖中有沟通过,面发育沟在两个牙尖的双尖牙中多为H形与U形,而在3个牙尖的双尖牙中多呈Y形。面中央窝内可能出现一个锥形牙尖,称为畸形中央尖。
(2)牙根:
为扁圆单根,根尖略向远中偏斜(图2-18)。
图2-18 牙冠发育沟形态
左图:H形;中图:U形;右图:Y形
12.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
约在6岁左右萌出,又称为“六龄牙”。
(1)牙冠
1) 颊面:为四边形,近远中径大于龈颈径,缘略长于颈缘,远中缘较近中缘较突,颈缘中部略凸向根部,缘由4个牙尖嵴组成2个牙尖,两牙尖中有颊沟通过,与颊轴嵴平行。颊面在颈1/3较突出。
2) 舌面:为四边形,大小与颊面相似。缘由两个较圆钝的牙尖组成,近中舌尖是4个牙尖中最大的一个,远中舌尖为4个牙尖中最小的一个。近中舌尖的舌侧偶有第五牙尖,称为卡氏尖(cusp of Carabelli)。
3) 邻面:近中邻面为梯形,远中面不规则。邻面最突出处为缘1/3处。
4)面:呈斜方体形,结构复杂。周边为颊舌牙尖嵴及近远中缘组成。近中颊角及远中舌角为锐角,远中颊角和近中舌角为钝角。4个牙尖自牙尖顶向面中心发出三角嵴,近中舌三角嵴与远中颊三角嵴相连斜行通过咬面,形成强大斜嵴,是该牙面的解剖特点。在斜嵴中间有一条横过斜嵴的中央沟。由中央沟近中端向颊侧发出颊发育沟;由中央沟的远中端向舌侧发出一条舌发育沟。
(2)牙根:
由3个牙根组成。颊侧根有近、远中两个根,较细小,两颊根互相环抱,舌侧根较粗大而直,三个根分叉较大,故较稳固,能承受较大的力(图2-19)。
图2-19 上颌第一磨牙
13.上颌第二磨牙(maxillary second molar)
(1)牙冠:
略小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明显减小,远中舌尖更小,很少有第五牙尖,舌面明显小于颊面。
(2)牙根:
有三根,两颊根分叉较小,近于平行,略向远中偏斜。
14.上颌第三磨牙(maxillary third molar)
形态、大小和位置变异较大,牙冠形态相似于上颌第二磨牙,牙根的数目和形态变异很大,有时融合为一个根,有时牙根数目多于三个。
15.上颌磨牙鉴别(表2-3)
表2-3 上颌磨牙鉴别
16.下颌第一磨牙(mandibular first molar)
约在6岁左右萌出,又称为“六龄牙”,为下颌牙列中体积最大者。
(1)牙冠:
呈长方体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舌侧有2个牙尖,而远中边缘有一个牙尖,颊侧面在两个牙尖之间有两条颊沟;舌侧面有2个牙尖,牙尖中有发育沟通过,两邻面为四边形,缘为最突出的部分,面为长方形。牙冠向舌侧倾斜。5个尖牙中,近中颊尖为最大,远中尖为最小。面可见到5条发育沟。颊、舌发育沟均由中央窝发出,远中颊发育沟一条,下颌磨牙颊尖圆钝,舌尖尖锐。
(2)牙根:
多为扁厚的双根,近中根较远中根大,根尖偏向远中端。远中牙根偶分为颊、舌两根,远中舌根短小(图2-20)。
图2-20 下颌第一磨牙
17.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
形态似下颌第一磨牙,有4~5个牙尖,近中颊舌尖两尖大于远中颊舌两尖。面有4条发育沟呈十字形,及颊、舌、近中、远中沟。整个面似一个田字形。牙根多为两根,少数融合为三根或融合为单根(图2-21)。
图2-21 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面
A.下颌第一磨牙面;B.下颌第二磨牙面
18.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
其形态、位置、大小、数目变异大。
19.下颌磨牙鉴别(表2-4)
表2-4 下颌磨牙鉴别
20.乳牙的形态
乳牙的解剖形态与恒牙相似,但也有其特点(图2-22)。
(1)乳前牙:
包括上下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
(2)乳磨牙:
包括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乳磨牙的体积与恒磨牙不同,其体积是依次递增的。
图2-22 乳牙列
(五)乳牙与恒牙的鉴定
如果是整套牙,特别在牙与颌骨完整的情况下,区别乳牙与恒牙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牙与颌骨分离尤其是只有一颗牙的情况下,乳牙与恒牙的鉴别较困难,主要依据形态学和颜色的变化(表2-5)。
表2-5 乳牙与恒牙的区别
四、牙齿的标记法
(一)部位记录法
以水平线代表口裂,经左、右中切牙的相邻面做与水平线相交的垂线,构成的图形类似平面直角坐标系“+”,分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4个牙区。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乳牙则用罗马数字Ⅰ~Ⅴ表示(图2-23)。
图2-23 部位记录法
(二)哈德鲁普(Haderup)牙位标记法
上、下、左、右牙位的标记采用正负号标记,即“+”号表示上位牙,“-”号表示下位牙,正负号在牙位号前面表示左侧牙。在牙位号后表示右侧牙,如,-1表示表示下颌左中切牙,5+表示上颌右第二双尖牙。
(三)Palmer标记法
此标记法分区方法与部位记录法相同,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但乳牙用英文字母A~E 表示(图2-24)。
图2-24 Palmer标记法
(四)帕雷特/ADA牙位标记法
帕雷特(Parreidt)/ADA牙位标记法,也称为通用编号系统(universal numbering system),此法使用“+”字符号将口腔按冠状面分为4个牙区,从上颌右第三颗磨牙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32按顺时针方向表示各个牙位,到下颌右第三颗磨牙为止。乳牙则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从上颌右第二磨牙开始用A、B、C、D按顺时针方向表示乳牙牙位,止于下颌右第二磨牙(图2-25)。
图2-25 ADA牙位标记法
(五)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ederation Dentaire International,FDI)也称为二位数字标记法(two digit system),每个牙均用两位数表示。如1、2、3、4表示恒牙牙弓分区,5、6、7、8表示乳牙牙弓分区(图2-26)。
图2-26 FDI标记法
五、牙列的面形态特征
弓形牙列中,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位于牙弓的转弯处。下颌磨牙则呈长圆形或方圆形,远中尖的存在,使得其近远中径明显大于上颌同名磨牙。上颌磨牙最多见的形态为斜方形,这种颊尖偏近中、舌尖偏远中的斜形排列特点,一方面代偿着上、下颌磨牙近远中径的差异及上、下牙列的长度差异,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上、下磨牙之间良好的尖窝对应接触关系。
通常上、下牙列的牙尖高度并不一致,解剖学上常用曲线来描述牙列面形态特征,矢状方向的曲线成为纵曲线,冠状方向的曲线成为横曲线。
(一)纵曲线(sagittal curve of occlusion)
1.下颌牙列的纵曲线
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牙尖、前磨牙的颊尖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又称为Spee曲线(curve of Spee)。该曲线的切牙段较平直,从尖牙向后经前磨牙至第一磨牙的远颊尖逐渐降低,然后第二、第三磨牙的颊尖又逐渐升高。
2.上颌牙列的纵曲线
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牙尖、前磨牙的颊尖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为补偿曲线(compensating curve)。由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图2-27)。
图2-27 Spee曲线和补偿曲线
(二)横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lusion)
横曲线又称Wilson曲线(curve of Wilson),在上颌,磨牙向颊侧倾斜,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故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所形成的曲线,形成一条突向下的曲线,即为上颌的横曲线。同样,连接下颌双侧同名牙颊、舌尖所形成的曲线,称为下颌的横曲线。由于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颊尖比舌尖略高,因此下颌的横曲线凹向上,与上颌的横曲线相匹配。但当下颌磨牙颊尖被逐渐磨耗后,下颌的横曲线常常不再表现为凹向上的特征,甚至可以呈现为凸向上的曲线(图2-28)。
六、牙尖交错
在下颌的各种功能运动中,上、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被称为或咬合(occlusion),习惯上把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关系或咬合关系。咬合关系随着下颌位置的不同可产生多种接触状态,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咬合接触关系为牙间交错。
(一)牙尖交错的名称与定义
牙尖交错(intercuspal occlusion,ICO)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该关系曾被称为正中(centric occlusion,CO)。
正常的牙尖交错,上、下颌牙最广泛、最紧密地接触,整个牙列及牙周组织受力均匀,便于承受和分散咬合负荷,最大限度发挥咀嚼食物的潜能,因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咬合接触关系,人群中牙尖交错的形态差异非常大(图2-29)。
图2-28 Wilson曲线
图2-29 牙尖交错
(二)牙尖交错的特征
上、下牙的接触关系,是一个三维方向的接触关系,牙尖交错时的咬合接触特征,常以近远中向、唇(颊)舌向以及垂直向等3个不同方向的接触关系来描述。
1.近、远中关系
牙尖交错时,上、下牙列中线对正,一般正对着上颌唇系带。除下颌中切牙和上颌最后一个磨牙外,其他牙均为一牙对应于对颌两牙,上、下颌牙前后交错排列,除与对颌同名牙接触外,上颌牙(中切牙除外)通常还与下颌同名牙远中邻牙的近中部分相接触,下颌牙还与上颌牙同名牙近中邻牙的远中部分相接触。
临床上常以尖牙接触关系和第一磨牙接触关系为标志,描述上、下颌牙列的近、远中接触关系,作为个体间比较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尖牙接触关系大体上反映了前牙的近、远中向接触特征,正常时上颌尖牙的牙尖顶对应下颌尖牙的远中唇斜面,下颌尖牙的牙尖顶对应上颌尖牙的近中舌斜面;第一磨牙关系,大体上反映了后牙的近、远中向接触特征,正常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对应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颊尖对应上颌第一磨牙的中央窝。上下第一磨牙的这种接触关系也称为中性关系。第一磨牙关系比尖牙关系应用更加普遍,常被称为关键(occlusal key,图2-30)。
图2-30 牙尖交错牙的对应接触关系
2.唇(颊)舌向关系
正常情况下,上牙列略大于下牙列,上牙列盖着下牙列唇(颊)侧,下牙列覆盖上牙列舌侧,通常用覆、覆盖作为描述这一解剖关系的指标。
(1)覆(overbite):
牙间交错时,上颌牙高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前牙,指上颌切牙切缘与下颌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关系,正常时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2)覆盖(overjet):
牙间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前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顶之间的水平距离(图2-31)。
图2-31 前牙和后牙的覆、覆盖
(3)前牙覆、覆盖关系分类
1) 正常覆、覆盖:由于切牙大小有一定的范围,以绝对数值来描述前牙覆、覆盖的大小,有时不能客观反映前牙的覆、覆盖情况,因此通常用浅覆、浅覆盖作为前牙覆、覆盖正常的指标。
2) 对刃(edge to edge bite):牙间交错时,上、下牙切缘相接触(图2-32)。
图2-32 对刃
3) 深覆(deep overbite):牙尖交错时,上切牙盖住下切牙超过切2/3。
4) 深覆盖(deep overjet):指牙尖交错时,下切牙咬在上切牙的切2/3以上,而且上前牙向唇侧倾斜度较大(图2-33)。
图2-33 深覆、深覆盖
5) 反(crossbite):牙尖交错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唇侧,覆盖为负值。该型基本没有切割功能。
6) 开(open bite):牙尖交错时,上、下牙列部分前牙甚至前磨牙均不接触,根据开的范围不同,上、下切缘之间乃至上下尖牙、前磨牙、磨牙之间在垂直方向有空隙(图2-34)。
图2-34 前牙反和开
(4)后牙覆、覆盖关系分类
1) 正常覆、覆盖:指牙尖交错时,上牙列包盖下牙列颊侧,同时下牙列包盖上牙列舌侧,上、下颌牙胶交错嵌,密切接触。
2) 反:牙尖交错时,下后牙的颊尖咬在上后牙颊尖的颊侧。
3) 锁(locked bite):牙尖交错时,上后牙的舌尖咬在下后牙颊尖的颊侧(图2-35)。
4) 反锁(cross locked bite):牙尖交错时,下后牙的舌尖咬在上后牙颊尖的颊侧。
图2-35 后牙反和锁
(三)牙尖交错正常的标志
根据牙尖交错基本形态特征的描述,判定牙尖交错是否正常,常参考以下标志:
1.上下牙列中线对正(当不存在牙列拥挤时),正对着上颌唇系带。
2.除上颌最后一个磨牙及下颌中切牙外,每个牙都与对颌的两牙相对应接触。
3.尖牙关系正常,即上颌尖牙的牙尖顶对应着下颌尖牙的远中唇斜面,下颌尖牙的牙尖顶对应着上颌尖牙的近中舌斜面。
4.第一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
5.前、后牙的覆覆盖关系正常。
上述正常标志,包括了近远中向关系和唇(颊)舌向的关系。
(四)异常牙尖交错
从形态学的角度,牙尖交错异常统称为错(malocclusion)。
错的分类有许多,最简单常用且在临床上影响较为持久而广泛的是1899年安格(Angle)提出的错分类,后来又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该方法以上、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咬合关系,将咬合分为以下三类(图2-36):
1.安氏Ⅰ类错(Angle’s class Ⅰ malocclusion)
上、下颌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而其余牙的关系有异常表现。安氏Ⅰ类错者面型多正常。
2.安氏Ⅱ类错(Angle’s class Ⅱ malocclusion)
上、下颌第一磨牙为远中关系,即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近中至少半个牙尖宽度的位置,下牙列相对于上牙列偏向远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咬合异常表现。面型可表现为下颌后缩。
图2-36 安氏分类及面型表现
根据前牙覆覆盖特点,安氏Ⅱ类错又可分为:
(1) Ⅱ类1分类:双侧第一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切牙唇向倾斜。
(2) Ⅱ类2分类:双侧第一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切牙舌向倾斜。
安氏Ⅱ类错亚类:一侧第一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3.安氏Ⅲ类错(Angle’s class Ⅲ malocclusion)
上、下颌第一磨牙为近中关系,即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远中至少约半个牙宽度的位置,下牙列相对于上牙列偏向近中,可伴有不同程度地其他咬合异常表现。面型可表现为下颌前突。
安氏Ⅲ类错亚类:一侧第一磨牙为近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七、的建立
新生儿口腔内没有牙,没有关系。6个月开始乳牙陆续萌出,便逐渐建立了乳牙关系,之后恒牙依次替代乳牙;在6~12岁,口腔内同时有乳牙和恒牙的存在,为混合牙列期;至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换,恒牙基本建成。一般第二磨牙萌出并建立了咬合关系后,即可认为恒牙建完成。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一)乳牙特征
完整的乳牙存在于2.5~6岁,第一颗恒牙萌出之前。乳牙在颌骨上的位置较垂直,无明显近远中及颊舌向倾斜度,无明显曲线。但4岁以后颌骨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牙槽骨迅速增大,而乳牙大小仍保持原样,牙量显得不足,所以4岁前后乳牙特征略有不同。
1.4岁前乳牙特征
(1) 乳牙在颌骨上的位置正,无近远中向或唇(颊)舌向倾斜,覆较深,覆盖较小。
(2)曲线不明显。
(3) 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面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齐平末端(flush plane)。
2.4~6岁期间乳牙的特征
(1) 颌骨长大,牙排列逐渐不紧密,切牙区及尖牙区出现间隙,其中上颌尖牙近中和下颌尖牙远中的间隙成为灵长类间隙。
(2) 牙的切缘及面产生一定的磨耗。
(3) 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
(4) 随着下颌支的发育,暂时性深覆程度可有所减小。
(二)混牙特征
6~12岁属于混牙时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
2.上颌两中切牙牙冠偏向远中,在两者之间形成以明显的间隙。
3.上切牙牙冠偏远中。
4.暂时性远中上、下第一恒磨牙在建初期为偏远中的关系。
5.暂时性拥挤 恒切牙初萌时,可能呈一定的拥挤状态。
6.暂时性深覆有时上颌恒切牙先萌出,后与下颌恒切牙形成深覆关系。
(三)早期恒牙特征
所有替换乳牙的恒牙以及第一磨牙都在替牙期间建立咬合接触关系。第二恒磨牙约在12岁萌出,其所占位置间隙大部分由面前2/3向前方生长、小部分由面后1/3向后方增长而获得。
牙龄与年龄:牙齿具有明显的增龄性变化,因此牙龄是描述生长发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将个体划分为若干发育阶段,借以比较不同个体间面、颌、的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