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血液安全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输血行业标准制定

自1996年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血液标准化工作不断进步。目前已有2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表1-4)。

表1-4 血液标准

一、血液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血液标准体系建立是实现采供血和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促进输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根据201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在原有的血液标准体系框架基础上,从血液基础、献血服务、血液制备、血液供应、血液检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和输血服务信息化共八个方面重新构建了反映标准体系总体组成和层次结构关系的血液标准体系框架,进一步提高血液标准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其中,2018年发布的4项行业标准,《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预防和处置指南》为献血服务方面,《全血和成分血使用》《内科输血》和《输血反应分类》为临床输血方面。同时,血液制备等标准正在持续推进中。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对体系框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国际血液行业标准化的最新发展动态,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我国血液标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

二、血液标准制定科学性不断提升

我国血液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符合国情、对标国际”的标准制定模式和“观点有依据、数据有出处”的标准编制要求。通过参考国外相关标准与针对性、专业性和科学性的调查研究,标准的制定日益规范、科学和合理。2018年发布的《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预防和处置指南》作为血站业务工作的又一标准,对献血不良反应易发人群的识别、预防和处置措施、人员和设施做出明确要求,为血站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献血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全血和成分血使用》是我国第一部血液使用标准,编制专家组开展了三年多的研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全血和成分血的适应证、输注剂量和使用方法、输血反应的分类等做出全新更加科学、合理的要求和规定,标志着我国血液使用迈入标准化的阶段。《内科输血》和《输血反应分类》也是指导临床用血的卫生行业标准。这三个卫生行业标准的发布对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临床输血治疗与评价、临床合理用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管理督导与评审提供依据。血液相关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能够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执业行为,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