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神经外科是一门年轻的学问,其中有许多未知的谜,等待着人们去解决。
——王忠诚
诚如王忠诚院士所言,神经外科应该是医学当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神经外科似乎更早一些。据史料记载,公元220 —265年,一代神医华佗就有为患者剖颅治病的历史。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20世纪30年代初期,北京协和医院曾开展过脑外科手术,但病例、病种很少,20年间仅发现50例脑瘤。那时仅有少数几个普外科医生兼做脑手术,这当中的赵以成,可谓是开创我国神经外科的先驱。他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38年曾留学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潘费尔德(Penfield)教授,从事神经病理及神经外科临床研究。从1940年回国直到1974年辞世,赵以成一直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952年,他受卫生部委托组织了全国第一个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班。赵以成在天津办的这个培训班,培养出众多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骨干力量,一大批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均师出此班,不少都成了各地区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在天津、北京、上海、西安、沈阳、湖南、湖北等地分别成立了神经外科专门机构。而王忠诚正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直都是赵以成最得力的助手,再后来他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不辱使命,终于成为一代名医,极大地开拓和发展了神经外科事业,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主要开拓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1952年,赵以成在天津市立总医院创建了我国最早的脑系科(包括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1954年在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创立了神经外科,赵以成任科主任,苏联基辅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阿鲁丘诺夫任专家。1955年该科由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迁至北京同仁医院,此时王忠诚被老师从天津市总医院调至北京。1958年该科又由同仁医院迁至北京宣武医院。1960年3月,在宣武医院建立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由赵以成任所长,这是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机构。王忠诚当时任副所长,后长期担任所长,从此迎来了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新时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处于创业和起步的阶段。当时既无专业书籍,又缺乏手术经验,更无先进设备,老一辈神经外科创业人,边干边学,从事创造性劳动。在老师赵以成的指导下,王忠诚全身心地致力于神经外科的创建与发展,刻苦钻研,认真总结了2 522例脑血管造影经验,于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专著,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教材,为我国年轻的神经外科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经验。20世纪70年代,王忠诚又集中精力研究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及脊髓疾病,认真总结近万例颅脑外伤、4 059例颅内肿瘤和1 500余例脊髓病变的诊治经验,主编了一套《神经外科学》,1974年正式出版了第1卷,第2、3卷分别于1979年和1983年出版。这无疑又给广大神经外科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宝贵的学习教材,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我国神经外科全面发展和提高的阶段。
“文革”结束以后,拨乱反正,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又迎来了春天。为了适应神经外科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1982年1月,王忠诚带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等75人,从北京宣武医院迁至北京天坛医院。1982年7月,王忠诚被任命为北京天坛医院院长。
当年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历尽沧桑,日益壮大,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研究所,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该所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神经外科培训基地,几十年来,为全国培养了三千多名神经外科骨干力量。1982年,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被定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科学研究协作与训练中心,现在这里可以开展各种高难手术。作为中国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的王忠诚,对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985年2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华医学会批准创刊了《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由王忠诚任主编,从此开辟了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园地,由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能反映本学科的先进水平和重要进展,信息量大,有较强的指导性,深受广大神经外科工作者欢迎。
随着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与学术交流的需要,经王忠诚倡导,于1986年4月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由15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大会推选王忠诚为主任委员。1986年,学会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神经外科新进展讲习班”“脑动脉瘤显微手术专题会”“全国显微神经外科专题会”“全国脑血管病专题会”,这些会议的召开对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王忠诚率先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使颅内动脉瘤死亡率由10%降至2%,脑血管畸形死亡率由15%降至1%。之后,显微神经外科广泛开展起来,这使我国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有了一个较大飞跃。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扩大了手术领域,提高了难度较大的颅内复杂病变手术成功率。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大的神经外科中心都已将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降至2%左右。
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及磁共振血管影像(MRA)等技术被我国引进,血管内治疗技术在我国相继开展。对于脑重要功能区或深部巨大的动静脉畸形,近年来已从单纯手术发展到先栓塞后切除,或直接栓塞治愈,大大减少了术中出血或术后致残的发生。在开展这项技术的同时,王忠诚院士引导自己的学生精心研制栓塞材料,实现了微弹簧圈的国产化,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给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目前我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队伍不断扩大,治疗中心已在北京、武汉、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形成,相信此项技术在我国会更加成熟,将会有更多的脑、脊髓疑难血管畸形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对于手术难以达到的脑深部肿瘤,特别是小肿瘤和脑血管畸形独具疗效,包括X线刀、伽玛刀等,我国自1993年开始,先后在上海、广州、洛阳、北京、山东等地引进了10余台伽玛刀。到目前为止,对各类颅内疾患(包括肿瘤及AVM)治疗已达十万余例,初步结果表明,伽玛刀安全有效,痛苦少,但亦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刚刚开展此项技术,还缺乏经验,观察时间亦很短,对治疗后的早期反应、迟发反应及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总结。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神经外科对外交流日益增多,不少学者的学术论文刊登在世界权威性神经外科杂志上。1977年,王忠诚院士首次带领我国学者参加世界第六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每年都派出不少年轻的神经外科医师到国外学习和研究神经外科理论与技术,同时亦有不少国外学者来中国讲学交流,中国的神经外科正逐步与世界接轨……
不了解历史,就无从发展美好的未来;回顾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神经外科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都要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的艰苦努力,从多少次失败的实践中苦苦探寻,才能把这样得来的一点真理供奉上科学的祭坛。
今日世界,日新月异,神经外科事业继续蓬勃发展。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我们将何去何从?人们每每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刻,都会求助于自己的精神导师。
王忠诚院士,正是神经外科领域中的一位精神导师。
脑血管造影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CT、伽玛刀……这些世界神经外科发展史上的关键词,同样深深地印刻在一名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身上,刻在一位叫王忠诚的人身上!
王忠诚院士的历史,是一个年轻人历经磨难,凭借着自己坚忍的意志持续不断地努力,终于达到成功的奋斗史。
王忠诚院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从白手起家到如今硕果累累的发展史。
王忠诚院士的历史,也正是一代代名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精神史。
王 喆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