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PET/CT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尤因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一、概述

(一)疾病简介

尤因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Ewing sarcoma/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ES/PNET)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小圆细胞性肿瘤,起源于神经外胚层,显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胚层分化。ES与PNET属于同一谱系的肿瘤家族,分子遗传学特征里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移位现象,共同表达原癌基因产物CD99。ES是指缺乏神经内胚层分化证据的肿瘤,PNET是指有神经内胚层分化特点的肿瘤。

(二)发病特点与生存率

ES/PNET是儿童第二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以男性偏多,多发生于长骨骨干及干骺偏干部,骨盆和肋骨也是常累及部位,原发于脊柱者少见,以骶骨为主,腰、胸、颈及尾椎的发生率依次递降。单一治疗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0%,综合治疗的局限病灶患者5年存活率可达到60%以上。位于骶骨者,预后明显差于位于脊柱其他节段者。

(三)常规影像学诊断价值

1.原发病灶

发生于骨骼系统的ES/PNET多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CT能清晰显示骨质破坏的程度;MR对骨质破坏不敏感,但能很好地显示肿瘤范围及周围侵犯。

2.分期

基本同骨肉瘤。

3.预后判断与疗效评估

基本同骨肉瘤。

二、PET/CT影像特点与应用

(一)分期

1.原发病灶

PET/CT上,ES/PNET主要表现为局部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包块,其骨质破坏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可伴有骨膜反应及骨质增生硬化,软组织包块通常比较明显,并包绕被破坏的骨质,较大软组织包块可伴有小片状坏死、出血,FDG摄取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鉴别诊断主要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及淋巴瘤相鉴别,最后确诊需依靠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

2.转移灶

淋巴结转移较少见;远处转移以肺、骨多见,CT可显示肺内转移灶,较小病灶可不伴FDG摄取增高;骨转移灶结合CT表现及FDG摄取情况予以诊断。

(二)预后评估

基本同骨肉瘤。

(三)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

基本同骨肉瘤。

病例3-3 左侧髂骨ES/PNET伴胸椎转移

患儿男性,13岁,左侧胸背部、肋部、髂前持续性疼痛20天,夜间加重,伴午后及夜间低热。生化检查提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56.46μg/L),C反应蛋白升高(77mg/L)。

为治疗前分期行18F-FDG PET/CT,检查示左侧髂骨FDG高摄取占位,伴T7椎体转移(图3-4)。

术后病理:ES/PNET。

图3-4 左髂骨ES/PNET伴胸椎转移

A.左侧髂骨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伴骨膜反应,周围见巨大软组织肿块,内部密度不均,截面大小约96mm×77mm;B、C.骨质破坏区及软组织包块可见不均匀FDG摄取升高(SUVmax为15.6);D.第7胸椎轻度压缩,周围见软组织斑块部分向椎管内侵犯;E、F.第7胸椎病灶FDG摄取升高(SUVmax为7.8)。

病例3-4 腰椎ES/PNET

患儿男性,11岁,无诱因持续性左侧腰痛4天。腹部超声示左肾下方低回声区,与左侧腰大肌分界不清。生化检查提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20.25μg/L)。

18F-FDG PET/CT示L2椎体、椎弓FDG高摄取恶性占位侵入椎管(图3-5)。

术后病理:ES/PNET。

图3-5 ES/PNET

A.第2腰椎椎体周围软组织包块、局部侵入椎管,病灶与左侧腰大肌分界不清,第2腰椎椎体及椎弓骨质稀疏、破坏伴硬化;B、C.周围软组织包块及椎体FDG摄取升高(SUVmax为6.7)。

病例3-5 右胸壁ES/PNET术后复发

患儿女性,7岁,右侧胸壁ES/PNET术后及化疗后5年,右侧肋骨疼痛5天。患儿2011年于外院行右侧胸壁ES/PNET手术切除,术后行8个疗程化疗(具体方案不详)后患儿恢复良好。2012年10月随访时发现原手术区占位,考虑复发,遂行12个疗程化疗+8个疗程放疗(具体方案不详),患儿肿块基本消失(影像学)。5天前患儿右侧肋骨疼痛。此次18F-FDG PET/CT检查为明确右侧肋骨疼痛原因及了解全身情况。

18F-FDG PET/CT示右胸壁ES/PNET术后:右侧第6前肋周围软组织肿胀,代谢稍高,复发首先考虑,右侧第6前肋及肝包膜受侵可能(图3-6)。

图3-6 右胸壁ES/PNET术后复发

A.右侧第6前肋局部形态欠规则、骨皮质略毛糙,周围软组织肿胀,致肝脏局部受压内陷;B、C.右侧第6肋骨及周围软组织FDG摄取稍高(SUVmax为1.6),肝包膜下小片状FDG摄取增高(SUVmax为2.4)。

三、小结

ES/PNET在PET/CT检查中的表现主要为局部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病灶FDG代谢不同程度升高。以上病例表现为病变范围越大,病灶密度越不均匀,FDG代谢越高。相比于普通CT检查,PET/CT检查能更加清楚地了解病灶的局部累及范围以及全身受累情况;与MR检查相比较,PET/CT检查能更加清楚地了解骨质破坏的范围、程度以及全身转移情况,辅助临床治疗的决策。此外,利用肿瘤高代谢的特点,PET/CT能比较准确地了解肿瘤活性范围、指导临床对高代谢区行活检、获得有价值的活检组织,评估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程度、疗效以及检查与治疗后的病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