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全程管理与综合治疗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全程管理与综合治疗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将艾滋病纳入全程管理,全程管理和关注环节主要包括HIV感染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机会性感染的诊治和预防;个体化抗病毒治疗的启动和随访,服药的依从性教育和监督;非HIV定义性疾病的筛查与处理和社会心理综合关怀。同时,最新的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中明确表示,要围绕以下6项内容进行重点防控:一是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二是艾滋病综合干预工程,三是艾滋病扩大检测治疗工程,四是预防艾滋病社会综合治理工程,五是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六是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这与艾滋病的全程管理不谋而合。

AIDS病人在抗病毒治疗前应该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估,包括基线病毒载量、CD4、耐药、肝肾骨代谢以及依从性的评估,良好的评估为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开始抗病毒治疗后,及时监控病人服药的状况,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病人的依从性、病人的免疫力和病毒学指标,根据这些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随着抗病毒治疗的进行,病人常会出现机会性感染和慢性代谢性疾病,如何综合治疗艾滋病及其并发症成为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积极有效的随访管理可以对病人进行追踪调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增强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抗病毒治疗需要医师与HIV感染者充分交流和沟通,告知治疗的益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对其他疾病可能产生的治疗影响等,要在HIV感染者做好终身治疗的心理和其他相关准备后才开始实施。抗病毒的益处在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基础上才可获得,因此治疗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珍惜现有的治疗资源,避免耐药。HIV感染者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配合治疗,避免传播。

艾滋病的全程管理与综合治疗指的是以HIV感染者为核心,探索暴露前和暴露后药物预防,优化检测方法,及早发现病人,运用个体化、精准化的综合治疗手段、完善的随访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策略,建立多学科协作的诊治和管理模式。

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是指没有感染HIV的人群(HIV阴性人群)通过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方式来预防HIV感染的手段。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中的研究已经证实,通过PrEP可以有效地保护同性恋人群罹患艾滋病的风险,有研究甚至发现,使用PrEP的措施MSM人群可以达到零感染。2010年国际两个大型临床试验首度证实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异性恋血清相异伴侣92%感染概率,降低男男性行为者44%感染概率。201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公布HIV暴露前预防性服药临床使用指引。WHO于2015年建议HIV暴露前预防性服药作为全球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率每年大于3%的人群使用暴露前预防性服药。目前,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将HIV暴露前服药纳入防治艾滋病传播的积极性预防措施。

暴露后预防(post exposure prophylaxis,PEP)指的是暴露在HIV的感染风险后,立即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可以预防HIV的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发布非职业暴露人群暴露后预防处置办法,规定暴露HIV后72h内开始并连续使用4周,同时规定了服药的人群、种类以及随访评估等方面。研究证实,合理的PEP可以达到95%的保护效果,PEP已经被证实是最有效措施,但国内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指导性意见或规范。

目前我国AIDS病人诊断率低、确诊时间长,发现的病人已发病多年,为我国当前艾滋病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早期感染病人的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很强,易形成二次传播扩大艾滋病的流行,目前急需寻找快速、简单、准确的检测方法解决HIV感染者早期发现的问题。对高危人群的研究发现,67.9%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艾滋病快速检测服务,目前国内检测HIV抗体最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速检测(rapid test,RT)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等。虽然WB是我国HIV的确证试验,但其在早期感染者的检测中存在漏检风险,而核酸检测技术能明显缩短HIV检测窗口期,有效防范漏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