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南京中医药大学(其前身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于1958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为教学需要,当时的本草教研组(组长为黄雅容老师)编写了一本供学生背诵用的小册子——《中药学药性赋》,收集常用药288种,按主要功用分为19类,以辞赋形式展开,方便诵读。本人至今尚不时翻阅,除备感亲切之外,更觉其临证价值依然不减,实有重新倡导之必要。因囿于时代关系,原文由集体编写,出多人之手,故选材造句或有差异,用韵亦偶见不规。现不揣愚陋,谨假以时日,自行重加审订,以飨同志;或亦期望将有益于后学,则不胜幸甚!
篇中少数药目,现已少用甚至已因逐渐消亡而不用。如有些因涉濒危野生动物而受禁(犀角、虎骨之类);有些则随时代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难以寻觅(如伏龙肝),但此次重订并未加改动,一则为忠于原著,一则以为,保留此类药本身,也可为寻求相类或可作替代用的药物提供某些参照依据。正如已有同道在试探着用水牛角代犀角,其他动物骨骼替代虎骨;有人还曾主张用烧制的红砖打碎后替代伏龙肝;麝香,牛黄则早已有人工制剂等等。盖此篇原为供学生在校园内诵读所需而作,故特更名为《临证实用学苑药性赋》,以资与旧编及业内流传之相关书册加以区分。另外,为了押韵便于记忆,并保留上一版原版内容,有些中药名称使用了别称或其他名称,特此说明。
原作为前辈所赐,故笔者重订时至为谨慎,然限于水准,舛谬、疏漏在所难免,还望阅者不吝指正。
尤松鑫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