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临床特点

(一)呕血及便血

上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多呈咖啡样胃内容物,如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则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可有血凝块。上消化道出血后均有黑便,即柏油样便。当出血量大,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呈暗红色血便。

下消化道出血以血便为主,血便的色泽、性状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及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高位下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过久,亦可呈柏油样黑便。左半结肠及直肠出血,为鲜红色血便。

(二)周围循环衰竭

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可致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头昏、乏力、心悸、恶心、晕厥、肢体冷、面色苍白、脉速、血压降低;出现休克时,伴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四肢湿冷、呼吸急促、意识障碍、少尿或无尿。少数患者已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但无明显出血表现时,应考虑消化道大出血。

(三)贫血

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贫血出现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失血的程度。慢性消化道出血可能仅表现为贫血,可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心悸等。

(四)发热

多数患者在24h内出现低热,可持续数日。发热的原因可能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液或分解蛋白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但应注意并发吸入性肺炎。

(五)氮质血症

消化道出血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使血尿素氮升高(肠源性氮质血症)。失血使肾血流量暂时性减少,导致氮质潴留(肾前性氮质血症)。一般在纠正低血压、休克后,血尿素氮可迅速降至正常。但持久和严重的休克可造成急性肾衰竭(肾性氮质血症)。

(六)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隐血试验:

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强阳性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依据。

(2)血常规:

急性出血患者血红蛋白会有不同程度下降,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细胞比容降低。但急性出血因早期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可正常,补液扩容治疗后会明显下降。失血刺激造血系统,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多呈小细胞低色素性,为缺铁性贫血。

(3)血尿素氮:

一般在出血数小时后血尿素氮开始上升,24~48h达高峰,大多不超出14.3mmol/L,3~4d后降至正常。

(4)其他:

根据原发病及并发症的不同,可伴有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或肾功能的变化。

2.特殊检查

(1)内镜:

急诊内镜检查(emergency endoscopy)即在出血后24~48h内作胃镜检查,可提高出血病因诊断的准确性,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果心率>120次/min,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血红蛋白<50g/L等,应先纠正循环衰竭,并使血红蛋白上升至70g/L。

结肠镜是诊断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可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判断病变性质。可视胶囊内镜(VCE)和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双气囊小肠镜主要用于对小肠病因的诊断。

(2)X线检查:

腹部平片对乙状结肠扭转、肠梗阻、肠穿孔有诊断意义。X线钡剂检查仅适用于慢性出血或出血已停止、病情已稳定的病例的检查,对怀疑病变在十二指肠降段以下小肠段,可能有一定的诊断意义。X线钡灌肠检查可发现结肠息肉及结肠癌,应用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检出率。插管小肠钡灌肠气钡造影对发现小肠病变有一定的价值。食管吞钡检查可发现静脉曲张。应注意X线检查发现的病灶不一定就是出血的来源。

(3)选择性血管造影:

适用于紧急内镜检查未能确诊的活动性出血。

(4)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99mTc(锝)标记自身红细胞后扫描测定放射性核素从血管内溢到肠腔的情况,常用于下消化道出血的初筛定位,有助于上、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