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海上丝路博物馆”探秘
图2-10 唐写经《成唯识论》卷第四(日本正仓院)
2001年10月,第53届“正仓院展”在奈良开幕,翌日传出一个令人惊愕的信息:展品《成唯识论》卷第四的卷末,发现“显庆四年润十月廿七日”墨书文字。其时,笔者正在当地主持“往返丝绸之路的遣隋使·遣唐使”国际会议,即与几位同行前去核实,初步确认纪年墨书与经文出自同一人之手。
《成唯识论》10卷,系玄奘西天求法携归之佛经,从显庆四年(659)闰十月开译,同年十二月完成,其徒窥基(慈恩大师)担任笔受(记录)。“显庆四年润十月廿七日”的墨书,表明第四卷译完的时间,按照一般程序,再经润文、缮写等之后才上呈朝廷。
现藏正仓院的《成唯识论》卷第四很可能是未经润文、缮写的窥基手稿,在佛教史上意义重大。查考同一时期日本的入唐僧,道照(一作“道昭”)和尚曾在玄奘门下求学,回国时玄奘“以所持舍利、经论咸授和尚”;道照回国后创建禅院,“此院多有经论,书迹楷好,并不错误,皆和尚之所将来者”(17)。由此看来,这部《成唯识论》大概是他回国时玄奘所赠,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又可增添一桩美谈佳话。(18)
正仓院被称为“海上丝路博物馆”,与其独特的历史密切相关。奈良时代(710—794)原是东大寺的校仓,日本天平胜宝八年(756)圣武太上天皇去世,光明皇太后捐入先帝庋藏的“国家珍宝”600多件,其后光明皇太后又4次捐物。这些皇室至宝多为遣隋唐使带回的唐代文物(包括西域文物),如抄录六朝至隋唐诗文的《杂集》,光明皇太后临书《乐毅论》《杜家立成杂书要略》,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真迹,王羲之书法摹本20卷,等等。(《东大寺献物帐》)
正仓院宝物品种繁多,包涵书籍、文具、礼器、佛具、玩具、服饰、食具、药物、武器等,虽然不乏丝绸制品(如服饰、佛具),但比起金银器、玻璃器、漆器等要逊色很多,而至宝中的至宝莫过于文献典籍。
正仓院究竟收藏多少文献典籍,笔者尚未做过精确统计,其数量当以万计。比如,庋藏佛教书籍的“圣语藏”,就有隋代写经22卷、唐代写经221卷、宋版114卷,总数达4960卷之多。前面提到的《成唯识论》卷第四,只是其中的一卷而已。
笔者多次参观“正仓院展”,匆匆浏览丝织品、陶瓷器、金银器后,总是伫立在书籍展台前面,时时陷入沉思:若论对日本文化影响之巨大,对日本人心灵渗透之深远,究竟是色彩斑斓的丝绸残片,还是深奥难解的汉文典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