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家
1885年10月7日,尼尔斯·玻尔出生在哥本哈根临河街14号阿德勒大厦。这座房子是尼尔斯的外公大卫·阿德勒1874年买下的,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造型很漂亮。阿德勒先生是个富有的银行家、丹麦犹太人,在尼尔斯出生7年前病故。所以尼尔斯·玻尔继承了一半的犹太血统。
尼尔斯的父亲名叫克瑞斯蒂安·玻尔,是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一位非常出色的生理学家。他曾经发现血管氧交换过程,在呼吸生理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并因此几次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由于克瑞斯蒂安·玻尔在学术上勇于探索,富有独创性,受到同行们的尊敬和钦佩。他为人谦虚友善、慷慨大度,很有人缘,学生们都爱听他的课,在家里他则是全家人的灵魂。
尼尔斯的母亲爱伦·阿德勒是一位有教养的犹太女性,气质高雅,性情温和。每位到玻尔家里来做客的人,都对她留下了美好印象。尼尔斯童年时的朋友、后来成为哥本哈根大学外科教授的欧利·契维兹这样评价她:……可爱的她把温暖的光辉投向一切,因为这是她本性的精华所在。她是如此伟大,足以使我不能设想第一次见到她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装出来的;人们只要见到她几次就能发现,在爱伦·阿德勒周围一切事情都是真诚、可敬和坚定的。这是一位毫不自私、举世无双的人……
尼尔斯·玻尔是爱伦·阿德勒生的第二个孩子,他前面还有一个大两岁的姐姐茵尼。在尼尔斯出生不久,全家随父母搬到了父亲工作的外科学院宿舍。外科学院大楼位于哥本哈根的宽街62号,前面围着铁栏杆。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丹麦培养外科医生,克瑞斯蒂安·玻尔负责教授生理学。一年之后,家里诞生了第三个孩子,这就是尼尔斯·玻尔的弟弟哈若德·玻尔。自从哈若德来到人间,尼尔斯和这个小兄弟就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
尼尔斯的童年是在幸福和快乐中度过的。首先他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家境富裕,充满着温暖和亲情。父母亲从小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宽容自由的环境。宽街的住房明亮雅致,舒适的家具、丰富的藏书营造出一种文化的氛围。家里常有知识阶层的客人来拜访,大家在客厅里喝茶、聊天、讨论问题。尼尔斯和哈若德也允许在一边旁听。这使小哥俩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不少见识。
当时常在家里客厅聚会的学者有4位,一位是哲学家赫弗丁,一位是语言学家威廉·汤姆森,还有一位物理学家克瑞斯蒂安森,再一位就是东道主、尼尔斯的父亲生物学家克瑞斯蒂安·玻尔。由于这4个“家”的外文名称都是以“ph”打头,因此他们又自称为“4个ph”。他们都是丹麦科学院的院士,起初是定期在咖啡馆碰面,后来大家觉得轮流到每个人家里聚会更愉快。这样一群专业截然不同的人物经常聚在一起,他们的讨论充满着智慧和激情,每个人都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旁征博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常会迸射出思想的火花。可以想见,每当“4个ph”在客厅里天南海北地侃侃而谈时,尼尔斯两兄弟便不知不觉享受到了一次知识和精神的盛宴。
尼尔斯·玻尔长大成人后,曾经回忆说:我生长在一个有浓厚精神情趣的家庭里,在这个家庭里经常展开科学方面的讨论。对我父亲来说,在他个人的科学工作和他对人生所有问题的浓厚兴趣之间,大概没有严格的区别。
尼尔斯的父亲克瑞斯蒂安·玻尔有两个兴趣,尼尔斯从小就受到很大影响。父亲的第一个兴趣就是哲学,他喜欢研读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作品,不仅欣赏歌德的诗,还有他的哲学思想。在玻尔家的客厅里,歌德常常是大家谈话的题目。尼尔斯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歌德的作品也很热爱。尼尔斯一生中背下了不少歌德的长诗,并在许多场合引用,他也喜欢安徒生的作品。
克瑞斯蒂安·玻尔的第二个兴趣是体育运动,他是外科学院足球俱乐部的核心人物。在父亲的带动下,尼尔斯和弟弟哈若德从小就喜欢运动,滑雪、步行远足、踢足球,样样都玩。两兄弟尤其足球踢得好,哈若德后来还有幸成为丹麦国家足球队的主力队员,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为丹麦夺得银牌立下汗马功劳。
尼尔斯·玻尔的幼年充满着童话色彩。母亲常常给孩子们朗诵诗歌和冰岛传奇。据尼尔斯的姨妈汉娜·阿德勒的回忆可以说明孩提时期的尼尔斯是个好奇、专注的孩子。有一次,她和尼尔斯的母亲带着两兄弟在哥本哈根坐电车。在电车上,妈妈给两个孩子讲着故事。尼尔斯和哈若德听得出了神,怔怔地望着她的嘴唇。或许两个孩子聚精会神的小脸蛋上有种奇怪的表情,汉娜听见电车上一个妇女对她的邻座说:“可怜的妈妈!”
其实,尼尔斯在全神贯注的时候,脸上总是浮现出冥思苦想的表情,有时甚至像发呆一样,在尼尔斯长大以后也是这样。据尼尔斯·玻尔后来的一个朋友回忆,和他讨论问题时,常常会发现“他坐在那儿,简直像个呆子一样。他的面孔变得毫无表情,他的四肢无力地下垂着,而且你会觉得这个人看不见东西了。你会想他一定是个白痴。他身上绝对没有任何生气。”然后“突然之间,你会看到他心中升起一道光辉,发出了一个火花,于是他就说:‘现在我知道了。’”那位朋友感叹道,“那就是聚精会神的时刻。我确信,当年牛顿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