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深度解析与实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9 理解上下文切换带来的性能影响

线程的上下文切换过于频繁会对性能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不建议大家设置过多的线程。

那么上下文切换到底是什么?以及上下文切换过于频繁为什么会产生性能问题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

1.9.1 上下文切换带来的问题

在了解上下文切换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在上述代码中,当num的值等于100 000 000的时候,输出结果如下,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线程使执行效率提高很多。

在ThreadConcurrentExample线程中,针对sum+=i操作,由于不是原子的,所以线程不安全,我们现在增加一个锁,代码如下。

在同样进行100 000 000次计算时,得到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增加同步锁之后,采用多线程执行的任务运行时长增加了20多倍。原因是增加synchronized锁会导致线程去竞争锁,这个竞争的过程会导致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即便不增加synchronize锁,当线程的创建数量远远超过CPU核数时,也会因为上下文切换导致性能下降。

导致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原因总结如下。

• 多个任务抢占synchronized同步锁资源。

• 在线程运行过程中存在I/O阻塞,CPU调度器会切换CPU时间片。

• 在线程中通过主动阻塞当前线程的方法释放CPU时间片。

• 当前线程执行完成后释放CPU时间片,CPU重新调度。

实际上,对于上下文切换次数,在Linux中可以使用vmstat命令来查看,vmstat命令是Linux中比较常见的针对CPU、内存等信息的监控工具,下面是笔者利用vmstat命令打印的生产服务器的监控信息。

vmstat 1表示每隔1s打印一次数据。

在上述打印结果中,有一个cs(Content Switch)字段,它表示每秒上下文切换的次数,这个值越小越好,如果过大,就要考虑降低线程或进程的数量。

1.9.2 什么是上下文切换

前面我们提到过,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可以让当前系统运行远多于CPU核数的线程。但是由于同时运行的线程数是由CPU核数来决定的,所以为了支持更多线程运行,CPU会把自己的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其他线程,这个过程就是上下文切换。

导致上下文切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通过wait()、sleep()等方法阻塞当前线程,这时CPU不会一直等待,而是重新分配去执行其他线程。当后续CPU重新切换到当前线程时,CPU需要沿着上次执行的指令位置继续运行。因此,每次在CPU切换之前,需要把CPU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保存起来,这些信息会存储到系统内核中,CPU再次调度回来时会从系统内核中加载并继续执行。

简而言之,上下文切换,就是CPU把自己的时间片分配给不同的任务执行的过程。

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上下文切换又分为三种类型:

• 进程上下文切换。

• 线程上下文切换。

• 中断上下文切换。

进程上下文切换

进程上下文切换,是指当前进程的CPU时间片分配给其他进程执行,进程切换有以下三种情况:

• CPU时间片分配。

• 当进程系统资源(如内存)不足时,进程会被挂起。

• 当存在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运行时,当前进程有可能会被挂起,CPU时间片分配给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运行。

进程的上下文切换和线程的上下文切换相同,进程切换之后,再恢复执行时,还是需要沿着上一次执行的位置继续运行,但是与线程相比,进程的上下文切换的损耗会更大。原因是进程在做上下文切换时,需要把用户空间中的虚拟内存、栈、全局变量等状态保存起来,还需要保存内核空间的内核堆栈、寄存器等状态(之所以要保存内核态的状态信息,是因为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同时在加载下一个进程时,需要再次恢复上下文信息,而这些操作都需要在CPU上运行。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每次进程的上下文切换需要几十纳秒或几微秒的CPU时间,从我们的感官上看起来好像不算很长,但是如果进程上下文切换次数非常多,就会导致CPU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寄存器、内核栈、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上,使得CPU真正工作的时间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上下文切换过于频繁会影响性能。

现在,相信读者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设计线程,因为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对资源的保存和恢复占用更少,从而使得线程的上下文切换的时间更短。

线程上下文切换

线程就是轻量级进程,它们最大的区别是,进程是CPU调度的最小单元,而线程是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元。一个进程中允许创建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可以共享同一进程中的资源。

线程上下文切换需要注意两点:

• 当两个线程切换属于不同的进程时,由于进程资源不共享,所以线程的切换其实就是进程的切换。

• 当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时,只需要保存线程的上下文。

线程的上下文切换,需要保存上一个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数据,这个过程同样会占用CPU资源,当上下文切换过于频繁时,会使得CPU不断进行切换,无法真正去做计算,最终导致性能下降。

中断上下文切换

中断上下文切换是指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中断事件做出反应导致的切换,比如:

• CPU本身故障、程序故障。

• I/O中断。

为了快速响应硬件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当前正常的进程调度和执行过程,此时CPU会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响应中断事件。而这个被打断的进程在切换之前需要保存该进程当前的运行状态,以便在中断处理结束后,继续恢复执行被打断的进程。这里不涉及用户态中的资源保存,只需要包含内核态中必需的状态保存,如CPU寄存器、内核堆栈等资源。即便如此,中断导致的上下文切换仍然会消耗CPU资源。

1.9.3 如何减少上下文切换

既然频繁的上下文切换会影响程序的性能,那么如何减少上下文切换呢?

• 减少线程数,同一时刻能够运行的线程数是由CPU核数决定的,创建过多的线程,就会造成CPU时间片的频繁切换。

• 采用无锁设计解决线程竞争问题,比如在同步锁场景中,如果存在多线程竞争,那么没抢到锁的线程会被阻塞,这个过程涉及系统调用,而系统调用会产生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这个切换过程需要保存上下文信息对性能的影响。如果采用无锁设计就能够解决这类问题。

• 采用CAS做自旋操作,它是一种无锁化编程思想,原理是通过循环重试的方式避免线程的阻塞导致的上下文切换。

总的来说,CPU的切换本意上是为了提高CPU利用率,但是过多的CPU上下文切换,会使CPU把时间都消耗在上下文信息的保存和恢复上,从而使真正的有效执行时间缩短,最终导致整体的运行效率大幅下降。